搜索

19994

主题

其他

李亚军徒步走中国

[复制链接] 查看:54824 | 回复:128
发表于 2012-3-2 17:41 91 显示全部帖子
        从会理县到会东县的道路非常好走,走了一个下午和晚上就走到了会东这个县城。第二天在这里受到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会东县支公司的热烈欢迎,公司的总经理高家明和组经理郑华简直把我当成了英雄人物,要求跟我一起合影、签名留念。去吃饭的时候,郑华女士抢过我的登山包,要体验一下背包旅行的感受。
        吃完饭,拒绝了保险公司总经理的一再挽留,我又背着包走进了大山,去感受世间冷暖,沧海桑田。下午4点多钟,在一处公路塌方处遇到了一帮修路工人,他们把我拦下来,非要我跟他们讲一讲旅行中的故事。做了美味可口的饭菜招待我,知道我喜欢抽烟,硬是给我包里塞了一包烟。告别了这帮可爱的修路工人,一直走到夜里11点多钟才停下来休息。
        这天晚上的风非常大,在这山头上整个晚上帐篷被风刮得哗哗直响,如果不是已经打下了防风钉的话,非要把帐篷连人一起刮下山崖去不可。
        这山上的路真绕,近在眼前的一段路却要绕上好几个小时才可以走到对面的公路上去,一整天就在这大山里绕来绕去。看到那些布满了砾石的小路我再也不敢走了,前段时间差点掉下悬崖的惊吓还没有平复过来。就算多绕点路也要保证身体的完整和健康才能够完成我徒步中华之旅。
在路边捡了几个松果,把里面的松子弄出来,这些松子就是我今天的晚餐了。一路上全是往上走的陡坡,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悬崖,通过山口是风大得很,过了山的这一面,冷风吹的人实在难以忍受。一点多钟在堵格乡吃了一碗抄手后继续赶路。
虽然今天堵格乡在赶集,但是这个乡却连一个邮政所都没有,这里的黑山羊多得不得了,山民们家里都养了羊和马,马在这里依然是很重要的交通和生产工具。
晚上一个人在高高的山崖上扎好帐篷,坐在悬崖边上望着远方灯火闪亮的地方思绪飘然,那灯火就在前方很远很远的山脚下,在这山之巅,视野是没有遮拦的开阔,我敢说我已经走过了中国那么多的地方,这里的景色是最雄伟壮观的。
从这山崖上走到山下灯火闪亮的金沙江畔的巧家县居然有60多公里。说的夸张点就是,山下打个喷嚏山上都能听得见,可走到山下就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走到金沙江葫芦口大桥上,看着汹涌奔流的江水,两岸高山峭壁,这山这水的气势都这么雄伟,这里的山该有多高呀,而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此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够回到这滚滚的金沙江畔来聆听这山这水的声音。忽然我感觉这滚滚的江水是在逃奔一样流向大海。你看这青山已经变成了秃山,你看这水已经成了浑水,于是山和水一起怒吼着向大海逃奔。水土渐渐流失,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还有多少???
坐在金沙江葫芦口大桥上正作着笔记,一位50多岁的老人正用一台数码相机给我照相。我感觉到非常纳闷,这么偏僻落后的地方怎么会有游客出现?一问,原来他是湖北人,在武汉某桥梁研究院工作,现在退休了,坐着车到长江沿线来拍摄拍摄长江上的大桥,包括长江支流上的桥梁,现在已经拍了好几十座大桥的像了。也没有过多的交流,这位桥梁工程师就走了。
这时从桥下的风神庙走上来一位道士,看见我正在作笔记,我们就聊了几句,道长邀请我到他的风神庙去喝口水休息一下。风神庙很小,小得就像是一座土地庙一样,道长已经60多岁了,经历了文革时期的破四旧,但他一直坚定着自己的信仰,一生未婚,如今社会开放了,他把自己募集到的钱在这里盖了个小庙,过着自己简单的生活,向那些需要精神信仰的人们传播着道教的文化思想。道长名叫:理亮
发表于 2012-3-7 00:07 92 显示全部帖子
        从风神庙出来有8公里的路程才能够走到巧家县城,在进入县城还有两公里的路时一位起摩托车的中年男子把摩托车停在了我身边,他说刚刚才骑摩托车路过的时候就见到了我,很敬佩我们这样的徒步旅行者,可以带我感受一下巧家的民族风情。
        上了摩托车,中年男子告诉我,他姓吴,在检察院工作,自己开了一家茶馆和休闲中心,茶馆在城里,休闲中心在城郊。摩托车拐过一道弯进一片茂密的竹林,映入眼前的是“梦里水乡”几个大字。走进梦里水乡休闲中心,这里的环境清静、优雅别致,竹楼搭建在池塘边上简直就是一个隐藏在竹林里的世外桃园,竹林里摆了几张麻将桌,节假日来这里休闲的人们围坐在一起搓着麻将,品着绿茶,让人感受非常悠闲生活。梦里水乡,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梦一样的地方,一进入休闲山庄就让人感觉到这里的宁静和舒适。
        在休闲中心安顿下来后,吴哥向我介绍起巧家这个地名的来历。据说,巧家县原来只有23户人家,23这个数字写出来就像中文草书的巧字,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巧家了。
        下午,吴哥带我去参加他一个朋友的婚礼,这已经是在云南境内第4次喝喜酒了。
        离开巧家沿着金沙江干热河谷上的一条公路往会泽方向行走,这是一条正在维修的公路,过往的车辆扬起一层层尘土,整个人都快成了泥人了,但是走在金沙江畔,整个人都是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晚上8点在金塘乡吃过晚饭来到一家小店香烟,店老板一看我背着的大包和满身的尘土就知道我是经过长途跋涉走到这里的,饶有情趣的跟我交流了起来,知道我所行走的整个行程后送了一包香烟和矿泉水给我,还告诉我如何下到金沙江的河滩上去搭帐篷。
        在布满鹅卵石的河滩上支起帐篷,哗哗的江水从身边流过奔向远方。那奔腾的江水像一首动听的歌谣。“水流千江归大海”,而我最终的去向是哪里???
        路渐渐远去,当我再回头的时候已看不见来时的路,只能在记忆力去寻找那些依稀的记忆。我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到了哪里,扎下帐篷就是我的家,明天我的家又在哪里???
        走在这金沙江畔的干热河谷地带,热得真让人受不了,大江两岸的崇山峻岭全是光秃秃的,根本没有什么树,整个金沙江峡谷干热得让人难以承受,只有在那山腰上的独家村周围有几棵树把房子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人的生存无论如何还是离不开树呀。
        听当地人介绍,金沙江两岸的居民由于受到的教育和宣传比较好,对于计划生育都比较自觉,但那些住在山上的人们因为山高皇帝远,宣传力度不够的原因,生5、6个小孩的家庭大有人在,小孩长到5、6岁的样子就让他们在山上放羊了,也不用去读书。对于了解到这样的一些信息,内心中无比的伤痛,这些小孩是无辜的,但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他们的成长将注定是受到社会伤害的一族,有一天他们长大了,走到外面的花花世界里去,没有受到过教育的他们将是被社会遗弃的,当他们受到了了伤害,那么他们就会去伤害别人。受到的伤害不仅是他们自己,还有别人和社会,真希望人们可以用点心思去帮一帮他们,不然的话他们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光秃秃的高山上,没有什么植被,土地大部分都裸露在地表,气候又这么干燥,山腰上的居民是怎么解决饮水问题的呢?我一直无法搞懂这个问题,向当地人打听山民们的饮水问题,才知道山上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挖了蓄水窖,等到下雨的时候就把水引到蓄水窖里储存起来,水质非常不卫生,但是那些生活在山腰腰上的居民们却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他们似乎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艰苦,因为他们习惯了,原来习惯可以让人这么踏实的生活着。
        中午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被一位骑摩托车的年轻小伙子给叫到他家去休息,并在他家里出过了中午饭,他告诉我在山下金沙江峡谷水土肥沃的地方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汉族人,山腰腰上住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傈僳族和纳西族人,而这些少数民族都是散居的,管理起来很麻烦。这些问题引伸到曾经经历过得西双版纳傣族人和哈尼族、佤族人的居住环境相对比,终于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少数民族都住在大山里面的原因。
发表于 2012-3-8 14:53 93 显示全部帖子
        巧家到会泽这一段的金沙江两岸崇山峻岭,那光秃秃的山上没有任何的绿色生机,整个金沙江峡谷干热得让人难以忍受,这条从巧家通往会泽的S303公路一路上到处都在炸山修路,据说要修成一条二级公路,可是我看到的这条公路应该属于走过这么多路最差的一条公路,甚至没有车辆愿意走这条路,所以这100多公里的路上基本上就难以见到车辆了。带的饮用水已经越来越少了,可这一路上也难以见到有泉水。不过在这里遇到了不少的好人,蒙姑乡路段正在开山炸石,放炮期间路被封了起来不许车辆和行人经过,我跟一辆小货车的司机聊起天来,他是四川内江市益民汽车配件厂的送货员——张树林,专门负责这一带汽车修理厂的汽车配件配送。到了蒙姑乡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一眼就看到了张树林的小货车停在一家饭馆旁,进入饭馆,张树林热情的要求我跟他一起吃饭,还给我留下了电话号码,告诉我如果走到了内江给他电话,他要好好的做一下东道主。
        经过盘旋的山道从娜姑铜仁古道进入会泽县,会泽县古时有“铜都”之称,因境内小江,金沙江、牛栏江数水交汇而得名会泽,地处乌蒙山脉腹地。清朝中叶,会泽俨然成为清政府的“经济特区”。铜业的发达,使人们自四面八方迁居会泽,极大推动了会泽铜商经济的发展,全国十省八府在会泽设立专门的办铜机构采办京铜,各地的官绅、富贾、工匠、平民也开始聚集会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的各地会馆逐件开始建立。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会泽共有省级会馆11处,府级会馆7处,县级会馆2处,其中县城八大会馆最为出名,分别是江西会馆、湖广会馆、贵州会馆、云南会馆、江南会馆、福建会馆、陕西会馆和四川会馆。
        晚上在金钟山登山游道半山腰一棵松树下搭起了帐篷。早上天刚亮就听到有人登山晨练的声音,而起一路都大声的叫着,声音洪亮绵延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每天这样登山练气,肺合量可见不是一般的大。我想以后在路上,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联系一下呼吸和肺合量了。
        游完会泽县的十大会馆,离开会泽时我去了一趟县政府,这个县政府大楼是新建的,也是我这一路上走过来见到的最好最大的一栋县政府大楼了,甚至比一些市政府大楼还要好还要大,有山有树的地方就是不一样。在这一带我总结出一个经验“看一个地方富有不富有,就要看这个地方的山上有没有树木,因为有树木的地方就证明这个地方物产丰富”。
        经过了半年多的锻炼,我的脚已经适应了长途跋涉,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酸痛的感觉。离开会泽本来打算去一趟宣威市的,因为宣威的火腿实在是太有名了,但考虑到行程要绕很多路的问题,所以就没有再绕进去了。经过了者海镇往长麦地方向走,达到大井镇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了,为了赶路也没有停留,直接徒步穿越。
        早上7点多钟从帐篷里爬起来,外面的地面上湿漉漉的,还带着一些寒意,露在帐篷外面的鞋子都被露水给打湿了。
        于是在帐篷里把已经背包和裤子已经掉线的地方缝补好,等着太阳出来把帐篷和鞋子烘干了再走。
        从云南省最后一个岔路口慢慢地向贵州方向行走,这一次是真正的离开云南了,如果再要回到云南这块土地,那将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越是在这个时候情感的思绪越是强烈,那一路上的风光、那一路上的经历又将是怎样的情景呢?我向贵州方向走去,期待着即将要在贵州发生的故事。
发表于 2012-3-9 01:00 94 显示全部帖子
        自从我跨出徒步旅行的第一步起,似乎这一路上每到一个省份的第一天肯定会给我一个下马威,到广西桂林的第一天左手骨折,到云南的第一天下起了冰雹。而到了贵州又发生了什么呢?
        2005年3月19日这天晚上我走到了贵州省的第一个小镇威宁县哲觉镇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吃过晚饭后在镇边上的一块平地上搭起了帐篷休息,写完日记正准备睡觉,听到帐篷外面一阵嘈杂声,几个人正围着帐篷议论纷纷,接着就有人把我的帐篷给拉倒了,在帐篷里我被吓得直叫,难道碰到了当地的地痞流氓?躲在帐篷里不敢出来。外面的人更加凶狠了起来,接着把我的帐篷拉倒了好几次,我看外面的人是不肯罢休了的,于是打开帐篷探出头来跟他们说明情况,并把我在各地该的邮戳和公章拿出来给他们看,他们还把哲觉镇派出所的民警也给叫来了,验证了我的身份后,他们也就对我放心了。
        拉倒我帐篷的那个哥们喝得有点醉醺醺的,知道我是徒步走中国的后说了一大堆奉承的话,他说他非常敬佩我们这种周游中国的人,刚才是因为不知道情况,并且贵州这地方比较乱,忽然间看见一个不明情况的物品在这里出现,当时他们也是比较害怕的。现在明白情况后就没有什么了。他还告诉我他就在哲觉镇邮电所上班,明天一早上班的时候就给我盖个邮戳。之后还非要请我住旅馆不可,我说算了嘛,我都已经住帐篷习惯了,就用在破费了。谁知他还不依,非要请我住旅馆不可,说花上10元钱就可以请我住上一晚上旅馆了。没办法,只好收拾好帐篷就跟他一起来到了镇上的一家旅馆,既然别人这么热情我也不好意思让别人过多的破费,住下来之之后我们还聊了很久,他有点喝醉了,跟他讲什么都讲不清楚,最后我想睡觉了,他才乖乖的走了。
        第二天早上来到邮电所,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非常冷淡,告诉我昨天晚上他喝醉了, 冷冷淡淡的应付了我几句之后就对周围的人说我是搞传销的,搞得我真有点哭笑不得。
        背起包离开哲觉镇后依着沿着公路往威宁方向行走,这一带居住的都是苗族人,在这里见到了一种奇观,这种奇观只有在旧社会才会有的了,上了年纪的苗族老太太很多都是七寸金莲的小脚老太太,当时自己也并不懂得摄像记录,想在想起来真的有点遗憾。这一带全是旱地,种不出什么庄稼,当地人告诉我在这里只能够种洋芋和玉米,玉米还长不了多高,最多只能长到一米高左右的样子。据说这里的洋芋是全中国生长得最好的,新西兰在这里开了一家洋芋脱毒中心,这里的洋芋大部分都是出口新西兰。
        昨夜的惊魂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走到晚上10点多钟才在一个山的凹口扎好帐篷休息,我想这下应该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吧。刚睡下没多久,就被外面强烈的摩托车灯和说话的声音给吵醒了。在这荒郊野外的是不是又碰到什么坏人了,吓得我躲在帐篷里一动不敢动。对方一直用摩托车灯照着我的帐篷,还在那里不停的叫喊着,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打开帐篷告知他们我的情况,并且还把在各地盖的公章和邮戳拿给他们看,但这帮人就是不相信。他们一共有5、6个人,而且个个都年轻力壮,想跟他们都是不可能的,只好跟他们周旋。我告诉他们我只是一个徒步旅行的人,是不会有什么钱的,不然的话也不会这么艰苦的一个人在这荒郊野外搭个帐篷睡觉了,并且我徒步走中国也得到了各地政府部门和一些热心人士的支持,他们看了看我在各地盖的公章还是不放心,几个人拿着我该公章和邮戳的本子走了,说是要拿到公安局去看看是不是真的,走的时候还抛下一句话“你不要离开,你是跑不掉的,这里都是荒山野岭”。他们走了之后我观察了一下这里的地形,确实这光秃秃的大山我能跑到哪里去,只要占据一个制高点,就可以看到下面的一切动静。
        过了半个多小时,他们开着那辆三轮摩托车回来把我盖公章和邮戳的笔记本还给了我,告诉我他们就是附近一个村庄的治安巡逻人员,因为这一带治安不好,经常有摩多车丢失,所以晚上几个人会出来巡逻。这才让我想起在在这一带的公路上每一个路口都挂着“晚上8点钟后客运车辆禁止通行”的牌子。
        等着5个人开着三轮摩多车走了之后,我也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倒头大睡。
        威宁这个地方属于贵州省的特困县,即使是在公路两旁看到的房子很多都是又矮又小的泥土房子,还是用当地特有的石块做瓦片,有的房子连围墙都已经坍塌了依然还住着人。真的,这一天一路上看到的人,家里穷的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有的住的只是用高粱秆子和瓦片围起来的棚子,但这些人生5、6个小孩子的却是真的存在,看到这独家村门前几个小孩子正在玩耍,母亲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嗷嗷待遇的婴儿时,我的心情无比沉重,也为这些孩子的前程担忧起来,这些孩子长大了该怎么办?他们将何去何从?难道要像我一样去经历这坎坷崎岖的人生道路来读懂人生吗?我走进这户人家要水喝,还吃了几个他们放在火炉里烤熟的洋芋(土豆),这里人的主食还以洋芋为主,洋芋主要是用火烤熟的,用筷子刮掉皮以后筛上一些椒盐就当饭吃了。离开的时候我翻开钱包给每一个小孩的手上塞了一百元。而这时候我的旅行资金也已经渐渐紧张了起来。
        真的,如果要帮扶的话,威宁这个地方真的很需要哪些热心公益的人们到这里来教育、帮扶这些穷困的人们。
发表于 2012-3-10 17:54 95 显示全部帖子
        早上起来外面下着毛毛细雨,三月天的贵州阴凉阴凉的有点冷,想着自己必须要赶路,老这样呆在帐篷里也不是办法。走在威宁的山路上我真的看到那穿着白色斗篷在山野中放牧的孩童,那孩子看上去也只不过10岁的样子,在这寒风瑟瑟的阴雨天气站在山坡上牧羊。我想过去跟他聊会天,但我忍住了,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该对这个少年说些什么。
        一路向威宁方向走去,本来以为会经过么站镇的,走到一个岔路口才知道要绕7、8公里左右才可以到达么站镇,也就没有必要再往里面绕了。
        我看到去地里干活的人们用一种奇怪背篓的往地里运送猪粪,这种背篓上大下小,呈喇叭形,手里还拿着一根很粗的木棍,这根木棍可以用来作拐杖用,累了的时候就用这根木棍往背篓下面一抵,站在那里休息。我走过去跟他们聊天,这才让我了解到这种背篓是由人体力学讲究的,背在身上尖尖的背篓下面装的东西少一些,上面呈喇叭形,装的东西越来越多,背起来反而轻松一些,因为这样重量是被人体顶住的,如果下面重的话,重心就呈下坠方式,这样的话重心吊在身上是很吃力的。所以说驴友们出外背包旅行的话装东西就要讲究一些技巧了,登山包的下面尽量装一些比较轻的东西,比如睡袋或者换洗衣服之类的,登山包的上面放些重点的东西,这样背起来会感觉轻松很多,千万不要把重的东西放在包包的最下面哦,这样的话重心掉着你的身体会很累的。
        走过七拐八弯的公路,公路慢慢平坦起来,眼前出现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场这就是威宁有名的草海了,走向观鸟台,可这3月底的草海却见不到什么鸟儿的踪迹。
        这一眼望不到边的草海,走在上面就像走在草原上一样,当地人在草海中放牧者成群的绵羊和山羊,这完全就是一副草原的景象嘛。这真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啊。
        向牧民们打听着前往城区的方向,已经饿了好几天了,一走进县城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吃饭的问题。
        威宁人喜欢吃带皮的羊肉,走在街上很多饭馆都以“带皮羊肉”做招牌吸引顾客。
        吃完饭已经是两点多钟了,来到县政府办向守门的老人说明了我的情况,老人让我进去找田科长,来到田科长的办公室门前,一位男子正坐在办公桌上玩这手机,我很有礼貌的叫了声:“田科长您好,我是徒步走中国的旅行者,经过你们威宁可以给我盖个公章以做见证和纪念吗”?对方爱理不理的说:“领导不在,你明天再来吧”。于是我央求道:“帮帮忙可不可以,我是一个徒步旅行者,时间非常有限,盖完章还要往六盘水方向赶路的”。对方玩着手机不予理睬,于是我又央求道:“帮帮忙可以吗”?谁知道就这么一句话,对方对方向我发起了雷霆大火:“滚,给我滚出去”。因为这几天在威宁的所见所闻,我很平静的反辱相讥道:“我走过这么多地方还没有见过你这么态度恶劣的”。
        这句话把对方激火了:“你说什么”站起来将近1米7的个头,又粗又壮,举起巴掌向我走了过来,如果是被人非被他这架势给吓坏去,我双目有神的盯着他说“我是徒步走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中国的现行状况,我还拍你不成”。对方举起巴掌快速向我走来,从我身边擦身而过,那只巨大的巴掌终于没有落到我的脸上。对方走出办公室进入卫生间“哐”的一声巨响把门给关上了,很久都没有出来。
        此时我发觉自己也动了肝火,心想不就是一个公章吗?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转身出了威宁县政府办公室向六盘水方向走去。
发表于 2012-3-12 20:02 96 显示全部帖子
        下午4点左右离开了威宁县城,一家伙就走到了金钟镇,夜里11点多钟在一块闲置的工地上搭起帐篷休息,凌晨3点多哗啦啦的雨点声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怎么贵州的天气这么冷呀?可以说这是我出来旅行以来到目前为止所遇到的最冷的天气了,赶紧把睡袋裹得严严实实的继续做着春秋大梦。
        早晨起来,帐篷外面全是雨水。几个小学生上学经过看到这工地上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搭在这里,好奇又不敢过来,为了弄清楚个究竟,小学生从地上捡起石头雨点般的打了过来,可怜的帐篷被打得嘣嘣直响。我从帐篷里探出头来向他们大声吼道:“是不是要我到学校去告你们”。这才把这帮学生给吓走。
        走在前往六盘水上坡的路上一路风大雨大,天气冷得我全身都在发抖,累了想找个地方休息的地方都没有,这时一辆路过的长安大发面包车在前方20多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位男子,向我走了过来,热情地对我说:“搭顺风车吗”?“谢谢!不用了,我是徒步旅行的”。“走得这么辛苦,而且天气这么冷,前面几十公里都没有人家的,而且前面就是六盘水著名的梅花山了”。“不用了,谢谢”。“真佩服你们这些徒步旅行的人,那到车上休息一下吧,我们也好聊聊天”。
        能够认识到新的朋友,并且能够通过他们了解到一些六盘水的信息,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车上有两个人,叫我上车的那位叫邱学亮,另一位叫吴学刚,他们俩在威宁开了家威宁合盛焦化厂,是做焦炭生意的。
        他们告诉我,从这里到六盘水还有60多公里,现在我们走的这座山就是梅花山了,梅花山在90年代的时候曾经是匪徒出没的地方,后来当地公安打死了几个匪徒之后,这里的治安才好转了一些。六盘水和毕节这一带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据他们做煤炭生意的经验,只要有杜鹃花的地方,杜鹃花的地底下就一定有煤炭,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奇闻。
        从山上往山下望去一片烟雾茫茫,看不到山下的任何状况。邱学亮告诉我,如果是晴朗的天气从梅花山可以看到山下六盘水市的非常美丽整个全景。
        到了六盘水之后,我住进了一家旅馆,住宿费每晚只要5元钱,老板娘非常热情。外面下着雨,天气出奇的冷,徒步旅行这么长时间,这也是我徒步旅行以来所遇到的最冷的天气了。没事整天在旅馆的值班室里烤火。聊起我徒步旅行的经历,一个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野外生存,老板娘总是说我很可怜,这样出来走好遭孽呀。 呵呵,一个人已经在外面旅行了半年多时间,早已经习惯啦,再苦再累都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吃完早餐去网吧上网,消耗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跟网友们交流,看是否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聊得多了,人们开始找出我的一些缺点和毛病,让我没有钱就不要在旅行了,应该有点家庭和社会责任感。跟网友们交流多了,自己也觉得很是受伤,以后还是尽量避免上网跟人聊天吧,毕竟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都不一样。人们对我的敬佩也只是一时的,等热度一过,我所选择的这种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仅仅是一笑而过。
        回到旅馆跟一位穿着一身正统的军装的客人聊了起来,他叫王兴明,是六盘水本地人,已经当了7年的兵了,属于自愿兵,服役于广州军区东莞市谢岗镇75234部队司令部后勤处。我是一个军品爱好者,我对他说我非常喜欢美军用的军dao“丛林王”,他告诉我现在中国现在新出的一种军用战刀也非常好用,我想如果我能够弄到这样一把军用战刀的话对于野外生存的话简直就是如鱼得水,可惜部队管理很严格,王兴明也无法确保是否可以帮我弄一把。我们一起走在六盘水的街上,聊着我们的理想、追求和相互间的敬佩。
        在六盘水的几天都下着雨,旅行经费已经到了非常紧张的时刻了,必须在六盘水把这个问题解决,不然的话接下来的行程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尝试着向那些曾经表示过,如果在路上遇到困难的话可以提供帮助的朋友打去电话,希望他们可以支持我300元钱”。我想路上认识那么多有钱的朋友,如果这些朋友每个人都可以帮助我300元钱的话,那我就不会缺少徒步走遍中国的经费,而我也可以一路上帮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们。第一次拨通电话的时候,真是太让人兴奋了,几乎所有的朋友都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往我的银行账号上汇300元钱过来。
        接下来我激情高昂的等待着朋友们对我的援助。雨一直下着,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我拿着银行卡一遍又一遍的往银行跑,可是无论我跑多少遍都没有任何的消息。于是我继续拨打电话过去,这时人们开始有意无意的回避着我,有的甚至不再接听我的电话。我忽然感觉自己就像一头怪兽一样,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之后就这样被抛弃了。
走过了希望,失望,绝望的人生历程,人生就像一场戏,总有结束的时候,只要认真的演好自己的角色,别人的看法又有什么呢?吸收自己所需要的养分,茁壮的成长起来吧。
发表于 2012-3-13 03:41 97 显示全部帖子
        我已经开始断粮了,身上仅有的2块5毛钱一直不敢花,因为身上有点钱始终有点希望,这2块5毛钱可以在最紧要的关头上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漫无目的的走在六盘水的街头,六盘水这一地名的由来,是由于六盘水市下辖的三个县,分别叫六枝县(现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这三个县名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六盘水”。
六盘水市又名中国凉都,又有西南煤都之称。六盘水的山跟桂林的山有点相似,这里却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水,大多数河流都因为工业化的污染又脏又臭。
        我给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邹云鹏先生打过一个电话,问题是否可以帮助我300元钱,他说300元钱太少了,可以帮助我1000元钱,可是3天已经过去了,为什么钱还不到呢?我忍着饥饿给邹云鹏打了一个电话,邹云鹏告诉我这几天正在搞一个项科研工作,正忙得不可开交,这两天一定给我汇过来,他是真诚的,这一点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出来。
        回到旅馆老板娘让我跟他们一起共进晚餐,我已经两天没有交仅仅需要5元钱一天的房租了。老板娘虽然人很好,过了两天也有点不耐烦了,她对我说她这里是小本生意,如果没有钱就不要在她这里住了,这两天的房租也不收我的了,让我还是走吧。这个时刻我也非常苦恼,但有了邹云鹏大哥的肯定答复,我充满信心的告诉老板娘,我一定有钱给她的,请她方向。拿着银行卡到柜员机去查询了一下,依然没有钱汇进。这可怎么办,再这样下去,怎么跟老板娘交代呢?
        来到IP电话超市,把照相机押给了老板才同意让我打电话。打了好几个电话出去都没有人接听,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忽然一个电话打了回来,是在重庆农业大学读研究生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的网友杨梅,我告诉她现在所处的困难,希望她能够帮助我100元钱,她说100块钱够吗?很快她就给我汇来了600元钱。
离开了在六盘水投宿了5天的这家旅馆,在中国人寿六盘水分公司的办公室葛经理的热情接待,盖完公章准备离开时,葛经理执意要请吃中午饭。在六盘水麒麟公园门前的一家饭店里葛经理点了一道具有六盘水特色的食品烙锅。葛经理介绍说,烙锅的吃法跟重庆的火锅有点相似,不同的是火锅要用汤锅来吃,而烙锅的吃法是直接用平底锅烫熟了来吃。传说,烙锅始于清代,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当年平西王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彝族,当地居民为逃避战争,逃进深山,取来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荤素野菜等食物充饥。不料这竟成了一道美味沿袭下来。只是瓦片换成了平底铁烙锅,可烙的食物有山珍、海味、野菜。难怪人们说:“一锅容天下”。
正在吃着饭,六盘水电视台《生活栏目》的记者来了,为我作采访的时候引来了一大群人的围观,当我说到此行的目的“中国已经加入了WTO,现在2008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办,我要用徒步走遍全中国的方式来了解中国各地的历史、地理、民族、经济、文化和经济,为逐渐走向富强的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礼物”。顿时在场的所有群众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鼓励。麒麟公园所有的保安人员列队向我敬礼,目送我走向远方。
走到水城县,下起了毛毛细雨,穿上雨衣,迎着风,迎着雨,带着人们对我的祝福走向下一个目的地。一辆吉普车在身边停了下来,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六盘水分公司的孔玲总经理,孔总经理向我表达了她的问候。
春天到了,漫山遍野的芬芳从花草树木间流露出来,在大自然中感受、体验着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大自然的资源真是太丰富了,只要人类不去破坏它,那么大自然的资源将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
六盘水这一带的悬崖绝壁可真是绝了,有的绝壁绵延好几公里,那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上还有山民走来走去,山里的人们就在这悬崖上的小道上来往着。走在路上一点都感觉不到内心的寂寞,这里的崇山峻岭有着太多的神奇和壮观之处了。
站在悬崖边,心跳变得微弱,双腿发软,头有点眩晕。我向悬崖伸出右脚,感受着那种“一失足即成千古恨”的感觉。人生的路还很长,我必须谨慎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不去理会别人怎么想,也不管别人是什么看法,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谁都无法代替。
发表于 2012-3-17 03:16 98 显示全部帖子
        走在六盘水通往黄果树的这条水黄公路上,虽然见不到什么人,内心却一点都不寂寞,这里的崇山峻岭越看越神奇,越看越壮观。有这美丽的山水相伴,激情在心中点亮,燃烧,更坚定了我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忽然一座奇峰呈现在眼前,那古老的山间小径盘旋而上,站在上面有几分苍凉、悲壮。这里的大山非常壮观,能用的土地实在太少了,却很有欣赏的价值。可是那些缺少体力劳动的人们又有谁能够经受得起这种壮观呢?城里人的日常劳动基本已经被机械化所替代,缺乏体力劳动的人们的体能、体格也都因为机械化的时代所蜕化,经不起劳累的人们怎么能够站在山的顶峰去一览众山小。
        这一带的山里人有自己的独特生活方式,他们生活在大山里,大山是他们的依恋,吃的、穿的、住的大山都能够给他们提供,大山给予了他们无限的生活乐趣和资源。大山里的人们似乎并不奢望外面的花花世界,许多人到死都不曾离开过生养他们的大山,更不愿意离开大山的淳朴。山里人没有少了许多外界的势利与贪婪,所以他们快乐。钱多了就一定能够幸福吗?太多的人穷得只剩下钱了。俗话说:“良田万顷,日食一斗;广厦万千,夜卧八尺。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
        走在黔西南的大山里,山下那星星点点的房子可以一目了然,房子都是用石块建起来的,不高但是很坚固。
        终于走到了富有神秘色彩的“夜郎古国”遗址——郎岱镇。还没有到郎岱镇的时候那里还是一大片的山地,走到郎岱镇时这里开始出现一大片的平地,居住的人口也开始密集起来了,我所经过的贵州像这样有一大片平地的地方还真不多。贵州这地方潮湿、多阴雨,晴天少,属西南丘陵地带,经济欠发达,人们这样戏说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
夜郎国之所以家喻户晓,与“夜郎自大”的成语关系颇大。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汉敦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于是,“夜郎自大”就成了人们讥讽妄自尊大者的典故。
早在六盘水的时候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葛经理就向我介绍郎岱镇这个夜郎古国的遗址。在郎岱镇有一座老王山,山上有个月亮洞,相传夜郎王多同及王妃死后,按多同遗嘱,后人将多同和王妃葬于老王山月亮洞内。当地还盛传,有当地采药人曾进入月亮洞,发现洞内有两座坟堆,坟形成于何时,谁也弄不清楚。在夜郎文化研究中,有些学者认为茅口乡坝子和郎岱镇坝子是古夜郎的活动中心。 究竟郎岱镇是不是夜郎古国的遗址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能够考证出来。郎岱镇政府的工作人告诉我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地都在争夺这个旅游文化品牌。2004年7月份六盘水市政府和电视台邀请了北大、清华的几个大学生来探究月亮洞这个所谓的千古之谜,开发旅游资源项目。由北大、清华两所大学的王荣涛、张伟华、黄德组成的登山队抵达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县。在当地导游的陪同下,开始攀登六枝县毛口乡板瓶村的老王山。攀至距崖顶100米处的月亮洞,撤出洞时,排在第三位的黄德攀爬时因手中所抓的石块受力脱落,整个人从洞口坠落下百米山崖,当即丧生。
本来我也想去老王山月亮洞看个究竟的,郎岱镇政府的研究夜郎文化的工作人员本来也想陪同我一起去考察月亮洞的,但因为这阴沉沉的天气在郎岱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劝阻我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收拾好行装离开了郎岱镇,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我犹豫了一会是往六枝特区方向走呢?还是往黄果树方向走,最后决定往黄果树方向走。
发表于 2012-3-22 01:38 99 显示全部帖子

       刚从郎岱镇政府出来一位当地人从后面追上了我,他说早上我去镇政府的时候就看到了我,一眼就看出我的装束是个旅行的,正好是往同一个方向行走,他说可以陪我走上一段路。经过水黄公路郎岱镇出口处时,这里的工作人员热情的叫我坐下来休息一下,喝点水再走,说话间还给我打好了开水,但是他们却把这位穿着简朴的当地人赶开了。第一是有约在先,第二是我很讨厌这种以为自己是国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就看不起穷困老百姓的行为。我没有停留就跟着当地人走了。

       边走边聊天,当地人告诉我他叫黎和平,问我从哪里来的,我说从六盘水那边走过来的,他说那么我就要经过中寨镇了。虽然是一镇之隔,但中寨镇那边的居民大部分是苗族人,中寨镇依然还流传着蛊毒,周边城镇的人们基本都很少去中寨镇,不管他说的是否真实,确实当地人都流传着中寨镇有人放蛊的传言。据说,蛊毒的技术主要是在苗族妇女中流传。而蛊毒的运用也是有讲究的,以前交通不便的时候很多苗族男人出外经商,苗族妇女担心这些出外经商的男人在外面经商赚到钱以后就在外面重新结婚不回家了,所以会在这些男人身上下一种蛊毒,在一定的期限之后这个男人不回家的话,身上就会奇痒难受,全是的肌肤溃烂致死,所以到了期限之后这些男人就不得不回家。其二蛊毒也会运用到一些到苗乡胡作非为的外乡人身上,使得外乡人不敢在苗乡作恶。黎大哥告诉我虽然他家乡离中寨镇那么近但是他从来都没敢到那个与郎岱镇相隔不远的中寨镇去。

       走出郎岱镇不远看到田野上有一座塔,塔呈四四方方的,塔尖好像被刀劈掉了一样。黎大哥向我介绍说,这塔叫文峰塔,始建于明清时代,因为打当地人比较迷信建塔时把两个童男童女放在来塔里面才封的顶。塔顶原来是尖的,意思是这里的文才要盖过天下。后来某个大才子来到了这里说“你这里敢称文才盖过天下,天都不会服的“。于是后来又一次打雷,雷就把塔尖给削掉了。

来到贵州这地方以后确实发现了许许多多神奇诡秘的东西。

走到一个山路口,黎大哥说他就要从这条小路走了,问我是否愿意跟他一起到山野人家去看看,顺便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考虑了一下我就跟着进去了,本来以为跟着黎大哥是到前面不远处的村寨子里去看一看的,谁知道黎大哥是一位收废品的,带着我在一座山一座山的绕,走过了许多的溪流,在大山里座座的村寨中穿行,这一天下来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个村寨。

跟着黎大哥在这黔西南的山区走来走去,这里大部分的村寨都不同公路,一个村寨最多就几十户人家,有的甚至是独家村。很多人家都养了马匹,所需的生活用品大多是用马从外面驼进来,只有小件的东西才是自己从外面的镇上挑进来。

黎大哥还带我特意去了一个独家村,村里住了位老人。我们到达这户人家时老人正在山坡上采草药。黎大哥向着山坡喊了几声,老人才从山上慢慢走下来。

当走进这户人家,看到的景象使我惊呆了。呈长方形的客厅找不到任何一件像样的家具,一面住着人,一面住着马、牛和猪,整个就是一个人畜混居的景象,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时代居然还有这么原始的生活状态,实在是让人震惊。接着更为让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老人走进一间房子,房子里传来了似人声又非人声嚎叫声,那是一位少女因为身体移动引起的全是骨关节疼痛而嚎叫出来的声音。女孩当时已经19岁了,一岁多的时候得了一种怪病,女孩的父母都已经放弃了对这个女孩的医治,是这位老人得知女孩的情况后从300多公里的地方去把女孩给接了过来,用自己祖传的秘方采来中草药每星期熬一锅鸡汤为女孩调理着。18年了,女孩的病虽然没有医治好,但是女孩却在全身各关节移动而引发的疼痛下活了下来,这不能说不是中国的奇迹,这是全世界的奇迹哪,更是全人类的奇迹。类似的奇迹全世界还有第二列吗?在那个连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黔西南地区女孩就这样奇迹般的存活着。

女孩已经19岁了,甚至连最基本的语言都不懂得说,唯一能够听到的她声音是老人每次搬动她时发出的像野人般的嚎叫声。女孩见到有陌生人来看她非常高兴,她的表达像野人一样的粗鲁,无故的对着老人或者我们这些陌生人嚎叫,整个表达方式像野兽一样嚎叫。女孩长期的呆在这个独家村的屋子里,难以见到外人,没有得到过任何教育。

无论女孩的生活是多么的封闭,病痛从婴儿时代一直折磨她到少女时代,但女孩是坚强。当她知道我要给她照相时,女孩对着镜头灿烂的笑了。她的笑感触了我每一个神经,17年多少个没有天日的疼痛呀,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外面的花花世界,快乐的童年和花季般的少女时代对她来说从来都无法触摸,虽然她的笑是那么的僵硬,但她却笑得那么阳光,那么灿烂。她的人生能有多少个这样的笑呢?我找不到答案。离开时我在女孩的手里塞了100元钱,我只是个流浪汉,对她的帮助也只有这么一点点。走在路上我下过决心,等我走完中国之后一定要回去帮助这个女孩,但到如今我也没有能力去帮助她。

到了安顺市以后我把照片洗了出来,寄到了贵州省六枝特区郎岱镇头塘村黎和平大哥那里,让黎和平大哥去收废品的时候把照片捎带给女孩。

写到这里也希望这篇帖子能够得到一些公益人士的关注,如果你去黄果树旅游的话,可以去这个地方看望一下这个女孩,女孩的活着是全世界乃至全人类的奇迹。

能找到这个女孩的地址是:贵州省六枝特区郎岱镇头塘村,找到黎和平就可以找到这个女孩了。

李亚军徒步走中国

李亚军徒步走中国 李亚军徒步走中国

发表于 2012-3-22 21:20 100 显示全部帖子

李亚军徒步走中国

李亚军徒步走中国 李亚军徒步走中国        黎和平大哥是一个非常能够吃苦耐劳的人,即使是在黔西南这样贫困的山区像他干的这种活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干的,最主要是累和让人看不起,但是黎和平大哥为了家庭生活却依然坚持着。他曾经到过广东和福建做建筑工人,像他这样从贫困山区出来的人常常被工头欺负拿不到工资,现在回来了就不想再出去了。我也建议过黎和平大哥到外面去打工,这样的话收入也许会稳定一些。但黎大哥说,到外面实在无法忍受别人看不起他们这些来自贫困山区的人,在自己的家乡无论如何有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钱无论多少,有亲人的爱和关怀才是最难得的。

       农闲的时候黎和平大哥会拿着扁担挑着两个破麻袋,走村串户去收购废品,收的都是又重又累,同行们都不愿意收购的烂铁,每天走村串户收上个50—60斤左右的废铁,挑到郎岱镇的收购站去卖掉,平均每天能够赚到50—60元钱左右。

跟黎和平大哥走在路上,他还教会了我如何识别一些中草药,比如黄连、何首乌、鱼腥草等等,他说黄连这里随处可以看得见,这些药材在这里根本就不值钱,但是到了外面就能够值个几百块钱,这可是上好的苦口良药呐。

       六枝一带地下煤炭的储存量非常丰富,一路上随处可以发现黑黑的像煤炭一样的土地,黎和平大哥告诉我,那黑黑的地表下面全都是煤炭,当地人随便找个地方挖个坑下去就可以挖出煤炭来,但是现在政府严令禁止当地人尚擅自开采煤炭,但村民们还是会偷偷地去挖些煤炭出来自己家用。

       这一带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用石头盖起来的,有好几处正在房子。我走过去问他们为什么不用砖块盖房子呢?山里人告诉我在这里用砖块盖房子很不划算,还要用马到外面去把砖块驮进来,而石头在他们这里随处都有,只要把石头凿成四四方方的就可以用来盖房子了。

       在黎和平大哥家里住了两天才知道黎和平大哥有两个女儿,妻子因为嫌他穷所以离开这个家,已经两年多都没有回来了,他也去妻子的娘家找过,但娘家人始终没有告诉他妻子的行踪。两个女儿现在都已经在读小学了,虽然穿着打扮很邋遢,无论怎么看这两个小女孩长大了都是美人胚子。看到黎大哥母亲时让我感到很惊奇,当时我还以为她都是苗族人,那穿着打扮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少数民族的装束,黎大哥的母亲说这就是汉人的服饰,让我感到好生纳闷,一时也搞不清晨个究竟。走在村子里很多上了年纪的妇女也都是这样的打扮。

我思考了一下,如果把时间追溯到西装还没有在中国流行之前,中国汉人的服饰会是怎样的呢?那一定就是黎和平母亲穿着的这一身服饰了。经过想老人了解汉人的服饰穿着打扮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可是这些文化为什么现在基本已经在中华大地上遗失了呢?老年人穿的一身全都是黑布衣,而中年妇女穿的一身是青布衣。因为已经没有年轻的妇女穿这些正宗的汉装了,所以当时也没有认真的向他们去考究这些问题,实在非常遗憾。

       离开头塘村向黄果树瀑布方向走的时候,黎和平大哥送了我很远,临别时的那一刻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很久都没有松开。黎大哥是一个出过门的人,他知道一个人出门在外的艰苦,这一别将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

       郎岱镇离黄果树瀑布30公里左右,走了一个下午就走到了黄果树瀑布景区的所在地。走在离黄果树34公里的地方就已经听到了那从高处飞流而下轰隆隆的瀑布声。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