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南

(1月30日更新到第14天)车轮上的川藏线——生而自由(13万余字,400张图片)

[复制链接] 查看:60186 | 回复:104
发表于 2012-1-28 22:58 91 显示全部帖子

(端坐天空下)

(盖邮戳的旅行者)

(小巷上的天空)

发表于 2012-1-28 22:59 92 显示全部帖子

(神秘的顶棚)

(牦牛头骨)

(藏式薯片)

发表于 2012-1-28 23:00 93 显示全部帖子

(灯笼)

(小巷的风情)

(雪莲花)

发表于 2012-1-28 23:00 94 显示全部帖子

V姐偷拍霸气)

(茶客们的表情)

(干杯)

发表于 2012-1-28 23:01 95 显示全部帖子

(藏饺)

(旅行者)

发表于 2012-1-29 17:00 9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山南篱下 于 2012-1-29 17:03 编辑

洗礼          下

       大昭寺广场上,伫立着两座直指天穹的巨大经幢,转经的人潮挟着一股平静而浩大的风,永不止息,捆在经幢上那些五颜六色的经布时而轻轻晃动下摆,时而,又猛地张扬开,仿佛是听到了神佛在天空中走近的脚步声。寺门外有无数磕长头的信徒,自己带着软垫、念珠、一壶水就来了,从烈日暴晒到黄昏萧瑟的冷风,游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他们确是这样重复着重复着度过每一天么,要磕够整整十万个长头。朝佛的姿势其实分为两种,一是双手合十、手心拱空,象征“心无杂念一心向佛”,二就是所谓的“长头”了,双手合十举过头顶,依次碰到眼睛、嘴唇和胸口,再放开,象征着“我的所见、所说、所行都对佛祖坦诚”,也就是“身口意三业合为一”。

       我突然很想躺下来,看一看这把“宝剑”的全貌,躺在大昭寺前,躺在佛脚下,离极乐世界只一步之遥……咳,但我要理智地劝诫大家:疯狂的举动都是欠抽的——我躺下顶多15秒钟,便衣警察叔叔就神速出现在我眼前,表示这里是人来人往的转经道,很客气地请我“赶紧起来”。

       所以人们都说,西藏,是个神秘而疯狂的地方。

       但究竟是因为它隐秘地疯狂得久了,才显得神秘;还是因为它神秘得太久了,才让人为之疯狂?我不知道。

       西藏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保存至今的面目,还有那些太过久远的、历史与神话交融缠绵的过往,我想要听得更多、看得更多。原谅我只是一个穷逼小青年,穷游就算了,还嘴馋,想着要把拉萨的各种美食尝遍,所谓旅行预算约等于是伙食费,能逃票的地方就要想方设法逃票,至于不能逃票的地方嘛,那就只好厚着脸皮“蹭”导游了。

       大殿前悬挂的“门帘”,是用牦牛尾毛编织成的黑白双色氆氇,中间的图案是法轮,在古代曾经被作为武器使用,佛教在西藏传开之后,就象征着佛法无边;两侧的图案各是一只跪伏的白鹿,也象征万物有灵,意味着“万物都在聆听佛法”。走进大殿,浓重檀香与酥油混杂在一起的气味扑面而来,还有沉淀得更深的、在这烟雾之下如琥珀般闪闪发光的古老历史,令人不由得想要去窥探那些早已烟消云散的、英雄与鬼神的传说。巨大的银碗里,跃动的烛火如豆如星,被高温熔化的酥油堆积成一滩乳黄色,双眼在黯淡光线中似乎什么都看不清,心却像是供在佛前的一钵净水,满而不溢,波澜不惊。

       当赤尊公主从尼泊尔下嫁西藏,松赞干布答应要为她带来的佛祖八岁等身像建造一座寺庙供奉起来,他摘下自己的戒指,戒指落地之处,就是建造寺庙之处。戒指落进卧坛湖中,湖水霎时漾出七彩光芒,出现了白塔的幻影,乃是至上吉兆。哪里料想得到,建造寺庙的工程却十分不顺利,白天筑起墙壁,晚上就会莫名倒塌,长时间没有任何进展。此时正逢文成公主进藏,她通过夜观天象发现,整个藏地的形状犹如一只罗刹女,而卧坛湖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位置,这湖水也就是罗刹女的心水,必须要用白山羊的头骨来填湖才能镇住她。松赞干布就命人找来了上万只白山羊,砍去头颅填进湖中,最终才平安建起了大昭寺,拉萨的古名又叫做惹萨,在藏语中,“惹”是山羊的意思,“萨”是地方的意思,也就是“山羊建起的地方”。而这卧坛湖本是龙王的地盘,被藏王松赞干布借去修起了大昭寺,便将它们也一同供奉起来享受香火,因此,一走进大殿,最先看见的就是供奉在门廊两侧的龙王护法。

       “昭”代表了佛,大昭寺,也就是有大佛的寺庙。藏地共有五大教派:苯波教——是西藏最原始的宗教,因为信奉天地万物与巫术,被称为黑教;由莲花生大士兴起的尼玛派,僧人着红袈裟、红扁帽,被称为红教;萨迦派——藏传佛教唯一可以结婚生子的教派,僧人头戴莲花状红色僧冠,被称为花教;格鲁派——有着严密僧人管理制度,后来居上的教派,僧人头戴黄色法帽,被称为黄教;噶举派——“噶举”二字在藏语中的本意即为“传承”,教派内几位高僧都穿着白衣,普通僧人的僧裙上也有白色条纹,被称为白教。大昭寺之所以名声如此之显赫,因为它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单独教派,而是五大教派共有的、至高无上的圣地。

       人心不同,善念不同,邪念不同,习法说教不同,唯有佛仍是那一个。

       世界上曾有三尊金身释迦牟尼塑像是由佛祖亲自开光的,分别是他八岁、十二岁和二十五岁的模样,三尊佛像原本都存在于佛教的起源国——印度,后来,八岁等身像被印度国王赠予尼泊尔,十二岁等身像则在唐朝时期献给中国,二十五岁等身像在战乱中被沉入印度洋中,从此再未现世。又因为尼泊尔赤尊公主、唐朝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八岁、十二岁等身像由此带入西藏。

       大昭寺中的壁画历经千年时光却不褪色,撇开内容不说,它本身已是传世稀有的瑰宝,那秘密就在于特殊的矿物颜料:金青石、绿松石、红珊瑚、珍珠等等,磨成粉末之后与动物的胆汁以特殊比例调和在一起。无论是壁画或造像,松赞干布的造型都异常显眼,他裹着的白色头巾最顶端还有另一个小小的人头,因为他十分尊敬自己的上师阿弥陀佛,虽然身份贵为藏王,仍将上师供奉在自己头上。松赞干布共有五位王妃,前三位是藏妃,第四位是尼泊尔赤尊公主,第五位是唐朝文成公主,在大昭寺中,这两位对藏传佛教起了重要影响的王妃塑像,有着明显不同的大气之美——众所周知唐朝以胖为美,文成公主的面庞圆润,而赤尊公主就是小小的瓜子脸。虽然后人对她们有着百般赞美,但在当时,这两位异域王妃并没有为松赞干布留下子嗣。松赞干布三十三岁时去世,在这之前和文成公主有过九年的夫妻之恩,却因为当时的藏族贵族社会不接受藏王与其他民族的混血后裔,长时间在两位王妃的饭食里掺入一些不受孕的毒药。松赞干布去世之后,文成公主被臣民们活活逼疯,和年纪不到二十二岁就病死的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四位达赖喇嘛一样,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王妃的排位与国力无关,因为尼泊尔与西藏距离较近,赤尊公主只花了一年进藏,而文成公主进藏耗费了三年零六个月,成为松赞干布的最后一位王妃。当时,她带来的佛祖十二岁等身像一度找不到供奉之地,曾经还被放在帐篷里,直到小昭寺建成。而在之后藏地的连天战火中,臣子们唯恐两尊佛像被毁,两相权衡之下,就把佛祖八岁像搬到了小昭寺里,十二岁像则被调换到大昭寺,藏于角落洞窟中用泥土封存起来,只留下些许线索给后人。直到另一位从汉地进藏和亲的金城公主找到了线索中提及的天然形成的文殊菩萨壁画,从旁边打了一个“藏佛洞”,才取出佛祖十二岁像让其重见天日。只可惜在文革时期,佛祖八岁像不幸被人拦腰斩断,从此,这世界上也就只有大昭寺里这么一尊完整的、由佛祖亲自开光的金身像了。

       去过布达拉宫的人都知道,别看街对面那座药王山矮得没了山样,还得掏两块钱买门票才能上去,但那里确实是拍摄布达拉宫的最好角度之一,只是很多玩摄影的牛人们扛着长枪短炮冲上去、拍下照、冲下来就搞定一切,却不知道山上那三座由铁锁链系起的白塔从何而来。古代术士认为,西藏的龙脉位于这拉萨城中央,药王山是龙尾、布达拉宫坐落的红山是龙头。当年金城公主入藏之后,虽然她丈夫——藏王赤德祖赞时常带兵参战,但不到一年之后她就幸运地有了身孕。赤德祖赞委托自己的一位藏妃照顾金城公主,但这位藏妃十分嫉恨金城公主的好运,趁她临盆之时偷走了她的儿子,还在外散布谣言说金城公主诞下了一只妖魔藏獒来。痛失爱子的金城公主决定报复整个藏地,精通五行八卦的她看准了药王山和布达拉宫之间乃是龙脉最薄弱之处,就命工匠将其凿断,从此藏地大乱。直到一年之后,金城公主与爱子破镜重圆,恢复理智的她又觉得这样对不起无辜的子民,赶紧找来法师作法,在斩断的龙脉处建起三座白塔,彼此之间用挂着铃铛的铁锁链连接起来,总算是恢复了龙脉中龙气的流通。另外,那三座白塔也是老拉萨城的城门,围在里面的才是城区,其他地方都算是郊外了,所以老城区显得格外狭窄。

       大昭寺大殿内的柱子,都是距今一千三百年前从印度运来的整根檀香木,因为中国并没有这一珍贵树种。这些柱子被信徒们用沾着酥油的手指和额头顶礼膜拜,时至今日,表面已经变得光滑发黑。仔细瞧柱子的那些裂缝,除了面额不等的、或陈旧或崭新的钞票,还有些小小的白色颗粒——那些都是牙齿,也是死在千里迢迢朝圣路上的信徒,留在这世上最后的虔诚。由亲属带着他们的牙齿来到大昭寺,留在这里,与佛同在。

       藏传佛教认为现在是末法时代,所以并没有“现在佛”,只有“过去佛”——如来,也就是释迦牟尼,以及“未来佛”——弥勒。藏传佛教中佛的形象和汉传佛教有很大差异,例如弥勒佛,完全不是笑呵呵、光头、腆着大肚腩的模样,头发与瞳孔都是蓝色,鼻子挺拔有如西亚王子一般,另一位观世音菩萨也并非女性形象,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本来就是印度人。藏传佛教的形成最早是在公元七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觉得宗教对政治的意义重大,就分别向尼泊尔与内陆请婚,还从乌仗那国——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之地请来了莲花生大士入藏传教。在莲花生大士的入藏之路上,他击败了若干次苯波教挑起的斗法,由他兴起的红椒又在长期与苯波教斗争中相互融合、分裂、新生,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藏传佛教五大教派。

       布拉宫里用来盛圣水和酥油的器皿都只是银质的,而在大昭寺里,这些都是纯金碗,正是因为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的意义很重大,册封活佛、活佛转世灵童金瓶择签等重要仪式都要在佛祖十二岁等身像前举行,布达拉宫固然雄壮华丽,本质上它只是达赖喇嘛的行宫罢了。

       除了佛祖金身之外,许多藏传佛教历史上重要人物的造像都身着华服被供奉在玻璃橱窗里,还有其他诸天神佛,只是被放置在又深又窄的洞窟里,洞窟门口还用粗铁环扣扣相连形成的“锁网”遮得严严实实,只见那地面上被信徒们洒满了零零碎碎的钞票,除非节日,这些洞窟平日历是不会开放的。佛像通常都是和善而慈悲的表情,因为佛象征着守护、普度与领悟一切的大智慧,而神像的表情却都是愤怒的,都说“凶神恶煞”,凶的是神,恶的是煞,神有神力,就必须要运用这项本领去降服无尽妖魔,而佛是未来的人,人是过去的佛。

       按照指示牌上所说,某个洞窟里供奉着一只石头上天然形成的神羊,是由这大昭寺地基下的无数白羊之魂所形成,只是那刷满金粉、表情怪模怪样、甚至连耳朵也没有的尖脸小怪兽,实在让我无法联想到它跟羊有什么关系。人们都知道跳藏戏的时候表演者要戴上面具,其实,那是象征着佛祖的威严降临大地,而一说到藏戏就得提到唐东杰波,须眉尽白的红面老者,活了一百二十五岁的藏药祖师、藏戏祖师和桥梁专家,要是放在现代,也就是乔布斯之流的牛人了。原本他是一名化缘为生的普通僧人,直到在山南地区遇到了七位美丽女子,于是,他就将藏区民间流传的故事编成戏本,让七仙女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地演绎,逐渐形成现在的藏戏,因此得来的第一笔钱,唐东杰波就用它建起了雅鲁藏布江上的第一座铁索桥,据说曾经有整整一百零八座铁索桥,可惜,到现在已经全部消失了。

       依顺时针方向在大殿里行进,莫名其妙就踢到了一块放在墙边的黑色大石头,再仔细看,它与地面似乎本来就是一体的,顶上还有个小窟窿,四周散落着无数干青稞粒。导游神神秘秘地让大家都靠近石头上的窟窿附耳聆听,好吧,虽然我们只是来蹭着免费听解说词的,却始终与导游姐姐保持充满感情的眼神交流,我猜,她现在已经有点搞不清这旅游团总共多少人了。看着那些排在前面的香港大叔们,表情古怪难言,左耳听了不够,还要换右耳再听听,等了好久才轮到我。在俯身下去、几乎要贴在石头上的一瞬间,隐约听到仿佛遥远的水波声一般的奇妙动静,但耳朵完全贴过去以后,反倒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直到所有人都乖乖听完,导游才满意地揭开谜底——这石头上的窟窿直通到卧坛湖底,那里有一只已经活了一千三百岁的鸭子,如果你听到了鸭子拍打翅膀的声音或水声,就证明是上辈子结过善缘或遇佛有缘的人,如果听不到——门外还有很多流浪汉,大家努力多积德行善吧。

       直到被人潮簇拥着踏出大昭寺门,盯着黑色水潭里盛开的睡莲,半晌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真说不清那感觉究竟是浑浑噩噩,还是奇妙的灵台一片清明,分明觉得自己的一丝魂魄都留在了佛前,痴痴留恋着那气息。我跟V姐甚至十分单纯而认真地讨论了一番,为什么湖底下成精的会是一只鸭子,而不是水母。鸭子精……话说它能潜水么?

       到拉萨之后,一定要大家一起做几件事:喝一次甜茶,吃一顿藏餐,去一次酒吧,跳一次布达拉宫,把以上所有事再重复一次甚至更多次……无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我跟V姐还住在一起,小伟的住处倒也离得近,唯有可怜的边叔,在遥远新城区的四星级大酒店里享受……享受马桶。他拉肚子的毛病似乎更加严重了,中午我们去退房的时候,就见他裹得像个粽子,两腿发软可怜兮兮地守着气罐和炉头,仿佛四星级大酒店里来了个爱斯基摩人,只差凿冰钓鱼了,特级厨师的手艺他也无福消受,只能吃那小锅子里熬得咕嘟冒泡的藕粉。

       虽然我们从来就没实行过人道主义——每天坐十几个小时汽车鬼都要疯了,还人道个屁。咳咳,虽说如此,但也不能硬把一腹泻患者从酒店卫生间里拖到布达拉宫前来合影吧。说到跳布达拉宫,我跟朋友们用“跳”布达拉宫来开玩笑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总是——英雄,你要从哪儿往下跳?

       卧槽,真是一帮混蛋,谁说跳一定是往下的,我天天向上不行么!

       定时自拍功能实在太考验跳跃动作的美丽了,很难抓到最适当的时机,不是脸歪了就是嘴斜了,让我的相机内存卡收了不少妖孽,所以,还是得用连拍。帮我们按快门的就是布达拉宫广场上巡逻的特警哥哥,胸前挎一把冲锋枪,背后还挂着雨伞和装满各种神奇道具的战术背包,不过,热爱奔放的娃小心可别惹上他挂在后腰那几颗催泪弹。小伟是个充满表演细胞的好同志,一边蹦跶一边高举双手狂喊“动感光波”,我们美丽的V姐跳起来自然也有美丽的内八字,简直是只清纯可爱小兔子,至于我,他们说我像刚逃出动物园的北极熊——这不公平,我知道你们就是嫉妒我衣服比较白,人长得比较圆润多情!

       只想要寻好看的小玩意儿,在八廓街绝对没错,让你充分享受砍价的快感,摊主喊五十最后肯定能砍到五块成交,若是想淘真货、稀罕物件儿,还是得去藏医院路和大昭寺广场附近的店铺。不过,我们此时走在藏医院路上却没有购物的热情,一心只想找到前辈们推荐的雪域藏餐厅,不得不说跳布达拉宫真是个体力活,半小时下来,饿得人真是前胸贴后背,就跟有条馋嘴狗在肚子里使劲挠挠似的。

       丹杰林巷里低调地隐藏着几个喝酒的好去处,“等吧”——这名字让人有种现在就走过去坐下的冲动,等吧,等到理清了杂乱头绪,明白自己究竟想等到什么,或者是必须要站起来去追。有个梳雷鬼辫的男人正坐在阶梯上打手鼓,闭着眼睛,或摇头或蹙眉,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闻心外事。再抬头一看他背后刻着大黑字的原木色招牌,原来,正是拉萨那家鼎鼎有名的纹身店——极乐世界。

       推开玻璃门,暖气氤氲的店铺并不算宽敞,布置得就像一间私人书房,皮肤黝黑戴着鸭舌帽的男人懒散地坐在电脑前听着摇滚乐,给我一个礼貌的微笑算作回应。暗红色的布沙发和满满一柜子的关于美术与纹身的书籍,茶几上摆着的也都是一个个图片夹,有潦草的设计手稿,也有最后的完成效果图。灯光照亮了陈列柜里那些老板从各地淘回来的小物件,例如是做工精致却只有拳头大小的藏戏面具,花纹非常特别的绿松石项链,椰壳、砗磲与木头串成的手链等等。

       关于“第一个纹身”这问题已经断断续续考虑了几年,并非是在拉萨的空气中受到什么突然刺激。都说永久性的身体图腾和个人信仰有关,但我并不是个信仰坚定的人,或者说,我觉得无论如何纹身首先能表达出的东西总是与视觉有关,然后才是感觉,也就是说,它对我来说必须要是个“美”的存在,能够跟随主人一辈子依然保持着它的美。既然在西藏,极乐世界做的设计大多与藏传佛教有关,图腾与咒文,之前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在我之后,我相信它还能再传承几千年,那便是一种接近永恒的存在。

       不抽烟不酗酒不高兴,不爱你不爱他不爱自己,别说谁是好姑娘坏姑娘,生活弄脏了一切,带来丑陋的曼妙的各种气味,带来蕾丝丁字裤和层层皱纹,到最后,不管愿不愿意,却都是死得干干净净的。赤条条地来,也只能赤条条地走。

       一通电话打过去,我们对边叔发布了晚餐倒计时命令:我们仨,现在,就要去吃饭了!不管你在或不在,饭都在那里,不多不少;不管你吃或不吃,我们都将拿起餐具,不悲不喜。边叔这头熊有三大技能:拉肚子、赖床、迷路,彼此之间还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拉肚子——所以赖床——因为赖床——没能跟我们一起走——所以最后迷路了……玩笑归玩笑,这位大叔真的是个好男人,男人愿意乖乖听女人的话的时候都是好男人,嘻。所以我们的拉萨美食之旅一定得等到他来了才能开始,再说了,都说酸奶里富含有益菌群,不管什么拉肚子毛病都给你治根治本,指不准,我们这还是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呢。

       当边叔迷路问路无数次之后,终于面色白皙、脚步略漂浮地走进藏餐厅,我跟小伟已经饿得直啃盘子,V姐虽然还把持着优雅淑女风度,但手中的菜单也被她来来回回翻得卷了边。藏餐有三好:糌粑、生肉、酥油茶。人人都爱黄油菠萝包,人人都爱芝士蛋糕,老城区的巷子里永远飘荡着如点心坊一般暖烘烘的迷人气味,但这种混合着奶骚味的咸味饮料实在没办法让我爱上它。生牛肉剁碎拌上西红柿做成的酱料,一听到这做法我就忍不住想起黑市拳王,生猛、血鲜、一击必杀,不知曾有多少好奇心过剩却又肠胃脆弱的游客倒在它脚下,考虑到边叔已经是奄奄一息,我们的晚餐不可以过分粗犷。

       藏餐里似乎管所有圆形的东西都叫“Momos”,翻译过来就是“包子”,所以土豆包子这个名字一开始让我以为它是土豆馅的包子,端上桌以后才知道,原来是土豆压成泥以后油炸,里面包着牛肉馅,每个的大小跟猕猴桃差不多,配有鲜西红柿酱,色泽金黄、入口酥脆,与日式可乐饼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手捏的青稞糌粑有着粗粮特有的口感,松散而微微发涩,没有混入酥油,只撒了些粗砂糖颗粒,尝起来与筋道柔软的白面食截然不同。青稞酒的滋味类似于甜米酒,半透明的翡翠绿色液体,表面泛着一层细密气泡,实际上度数比普通红酒还高些,颇具面红耳赤的迷惑性,却又不至于让人醉得忘我。

       若是只盯着菜单上的一行行漂亮字眼,肯定会让人产生无数脱离现实的美好幻想,还是要将脖子伸长些,多看看其他桌上那些香气扑鼻的盘碟里都是什么——别看老外,汤姆叔叔的胃跟咱不在同一个宇宙里。肠胃已近崩溃的边叔指着菜单上的一道“猫耳朵”,很谨慎地向服务员妹子提问:这东西跟山西的猫耳朵是亲戚么?那藏族妹子真乃巾帼英豪,略一停顿,满脸茫然地反问道:山西是什么?

       俗话说得好:好奇心害死猫,尽量别去点那些冷门玩意儿吧,别拿自己的小命去试探一家餐馆的大厨能做出多可怕的东西来。V姐常说自己有个“古今中外的胃”,在好奇心驱使之下,我们点了一道据说是酸甜口味的藏式面点——奶酪包子,冰激凌月饼也好、巧克力火锅也好,混搭风似乎走到哪里都是潮流尖端。七八个热腾腾的小白胖子端坐盘中,凑近了嗅嗅,奶香十足,我跟V姐飞快地伸出爪子拈起就往嘴里送——好家伙,这一送才知道,踩中地雷了。小伟是个讲文明的五好男青年,拿筷子的动作慢了一步,那包子才刚送到他嘴边,就见我们这边两位孟姜女已是凄然泪下,嘴里还不停蠕来动去的,就是不敢往下咽。但小伟也毕竟只是个小青年,好奇心大过一切,我相信,这小小一口咬下去之后,他就会彻底从一个涉世不深的男孩蜕变为熟男。

       等边叔再一次气喘吁吁地跑完厕所归来,他所看见的,正是我们三人脸上凝固的、佛陀一般深奥诡秘的表情。OhMy lady gaga!谁能告诉我,这鬼斧神工的食物到底是何方妖孽!软绵绵的口感、甜酸酸的汤汁以及——带着浓厚羊骚味的或者是香港脚气味的、我都不敢去猜测真面目到底是什么的一坨馅料!它就一直在我口腔里扭曲着颤抖着,因为我含泪环顾四周,硬是找不到一个适合把它喷呕出来的地儿。

       咕嘟一声咽下去的瞬间,犹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慢镜头,我感觉自己已然是个烈士。

       前辈们说得对,西藏,是个神秘而疯狂的地方。

(丹杰林巷)

(万圣节快乐)

(打手鼓的纹身师)

发表于 2012-1-29 17:04 97 显示全部帖子

(当时我正躺在地上瞎拍)

(艳遇墙前)

(朝拜)

发表于 2012-1-29 17:04 98 显示全部帖子

(卍字结)

(大昭寺金顶)

(白羊与法轮)

发表于 2012-1-29 17:05 99 显示全部帖子

(不可思议的图腾)

(睡莲)

(快乐)

发表于 2012-1-29 17:06 100 显示全部帖子

(给个正脸儿)

(辉煌)

(唐卡工坊一角)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