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南

(1月30日更新到第14天)车轮上的川藏线——生而自由(13万余字,400张图片)

[复制链接] 查看:60183 | 回复:104
发表于 2012-1-26 13:50 71 显示全部帖子

(命悬一线)

(川藏线上最牛逼的就是这些油罐车司机)

(成双成对的骑行侠)

发表于 2012-1-26 13:50 72 显示全部帖子

(南迦巴瓦峰)

(冰川)

(八一镇)

发表于 2012-1-26 13:51 73 显示全部帖子

(青旅的表情)

(狗日的青春,你妹的川藏线!)

(你能睡着么?)

发表于 2012-1-26 13:53 74 显示全部帖子

(爷们)

(牛皮灯笼)

(宣泄)

发表于 2012-1-27 13:54 7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山南篱下 于 2012-1-27 13:56 编辑

Day 12 那圣地                八一到拉萨

                                                     晴

      拉萨在哪里呢?下一站。

      那么,圣地在哪里呢……

      我恨八一镇的邮局,胜过恨那条让我踩到狗屎的狗。为什么每逢星期五,邮局要到中午十二点才会开门,而我们十点半就要坐班车离开这地方,看着明信片上残留至今的大片空白,让我觉得好生惭愧。

      青年旅舍中的动静总是不分白天黑夜,某些夜猫子会熬到半夜两三点钟才睡,而个别同志就像把自驾的赶车上班族闹钟随身携带一样,凌晨五点准时掀开被子,在黑暗中“十分不小心地”碰撞出各种巨响,足以把死人吓活、活人吓出神经衰弱。有人在调整山地车的变速齿轮,有人拿着牙杯趿着拖鞋进进出出,有人在低声交谈,有人坐在床边却像是极有耐心似的、用手指轻轻梳理自己的头发,如果耳朵够灵敏,你甚至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面料与皮肤接触,从而摩擦出不同的声音来。

      搭顺风车的人走得最早,因为每一天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知道自己能搭上什么车,能去到哪里,接着又要换搭什么车……渐渐地,拖鞋与地面蹭出的声音变成了登山靴的咚咚闷响,所有零碎物件在登山包里互相挤压着,发出细微但持续不断的咯吱声。之后离开的是骑行侠,左肩上扛着他的爱车、右手拽着硕大的黑色驮包走下楼去,当时针指向清晨七点,阳光仍是墙头那一抹羞涩的粉白金色,整个房间却已经彻底安静下来,显得空荡荡的,只剩下我们四个没骨气的家伙——开玩笑,开玩笑。

      准确来说,坐在桌前的只有三个人,边叔那家伙还缩在被窝里耍赖,死活不肯起床,嘴里唠叨着什么“干脆咱就在这里住个二三四五天,有什么好着急的……”客观而恶心地说句话,去拉萨这件事对他来说,还不如去拉屎,明显是后者更现实些。只有V姐还留在房间里对边叔猛念紧箍咒,一阵是苦口婆心,一阵是威胁说要把他从床上直接踹起来,听着倒是有趣得很。小伟总是有读不完的手机小说,用不完的耐心和单纯,而我又爬上天台,抱着那只大花猫晒太阳,半眯着眼睛感觉自己的睫毛像是变成了半透明的浅色,几乎昏昏欲睡。拉萨?那不就是一个梦里的故事么?

      疾苦并不能代表一切,它不能拯救什么,也不能让你更多地获得些什么。人生总是需要忍耐的,而非急于一时尝尽,想要让自己过得惬意真是一个无辜的、可爱的、无法被其他任何理由驳斥的想法——我正在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听到了V姐暴跳如雷的怒吼声,边叔不知是被拧了耳朵还是踩了脚,哎唷连天,嚷嚷着“小姑娘这样还能嫁出去么”之类的台词,终于被赶出了被窝。
       离开八一镇,沿着尼洋河畔继续向西行驶,即使睁大了双眼,仍然觉得自己像在做梦,置身于如此不可思议的美丽之中。河水湛蓝犹如一整块被剖开的月光宝石,温润光泽让人感觉不到它是否在潺潺流淌,被矮灌木包围的牧场,年纪尚幼的小牦牛拖着两条鼻涕从石板上哗啦哗啦地渡过河去,无数灰色闪电一般的游鱼从它的脚边掠过,几只漂亮的大水鸟低低地盘旋在河心湿地上空。

      边叔坚持自己的健康养生理论,苹果——是少数能够空腹食用的水果之一(请用赵忠祥老师的语气来读这句话),于是,他的班车朝圣之旅就成了猛啃苹果之旅,半个车厢里都弥漫着那股扑鼻清香,久久不散,但我始终觉得,这就是他未来几天拉肚子拉到双腿发软的悲剧序幕……

      也许是因为马上就要到达旅行终点的这份心情,也许是因为进入了气候趋于稳定的晚秋时节,也适应了高海拔环境的干燥和氧气稀薄,V姐这一路上经过各种煎熬之后,终于感觉生命力逐渐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额头上也冒出了一颗生机蓬勃的小痘痘,让人欢欣让人忧,特别是对女人来说。今天即使坐在车厢里也能一人捧一根大号烤肠狼吞虎咽,吃货小伟更是生猛,左手一个鸡腿右手两个干馍(昨天喝羊肉汤的时候从店里要来的),唯有边叔只能哀怨叹气,苹果也吃腻了,就跟坐月子似的,死活不敢摘下那顶保暖滑雪帽。

       沿着米拉山一路向上,荒凉的松多镇,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的劲风中缓缓走来一队磕长头的朝圣者,厚重破旧的麻片围裙下是T恤和牛仔裤,脸上过早地显出了沧桑沟壑的年轻人。不知为何,他们的双手双脚之间像镣铐一样上下各系着一条长绳,手中的木板举过头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再缓缓俯下身去,将尘土飞扬、布满沙砾的柏油公路当做是大海一般,一个长长的人影就这样无怨无悔地留在地面上。不,也不见得就完全是无怨无悔,渐渐就会看出来,年纪大些的信徒完成整套动作都显得非常收敛,而年轻的,几乎把自己当成了一条鱼、一只皮肤光滑的海豹似的,每次都滑冲出去老远,但,与圣城拉萨的距离仍然是天路,对于这样的行走方式而言。

      太阳公公何必如此眷恋着我们这些子民呢?我和V姐当了整整一上午的向日葵,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悲壮的惯例,就因为这个角度的光线最适合拍照。下午的炎热终于让她熬不住了,拜托小伟能不能换个座位,要是这样坚持到晚上,她真的可以直接变成人形太阳能热水器,给我们烧洗澡水去了。而坐在她身边的我也好不到哪儿去,只能尽量用白色冲锋衣把自己裹得更严实些,同时,在心里默念着:白色不会吸收紫外线产生的热量,要是一身黑衣,估计早都被蒸熟了。我这是为了艺术而献身哪!

      虽然,我至今都没看到过艺术在哪里。

      拉萨河谷,格萨尔王的诞生地,汽车驶入黄昏时分的拉萨河谷,让人仿佛感觉到先王的战魂依然在他的故乡回荡着,刀劈斧削一般连绵不绝的荒芜的石山,石头上经常会出现的、天梯形的奇异壁画,几栋低矮的藏式民居就像是给山谷戴上了白色的小帽子,夕阳中犹如海市蜃楼一般飘渺的远方群山,血色满地,唯有逆光中的芦苇丛抖落着白金色的碎片。遇到如此的“大场面”,我怎能容忍探到窗外去的那不是我的相机?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前排坐着一位抱孙子的藏族阿妈,我这边一开窗,她那边就漏风,多次被她愤怒而不解地关上那扇面朝艺术而开的玻璃窗,我的脸都快要因为长时间赔笑而导致面瘫了。

      一路美景太过奢侈,或许是会让人有些审美疲劳,男青年小伟对一边喝西北风一边按快门这种事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兴趣,何况,他正被瞌睡虫骚扰着,口水都快流到我肩膀上了。我只好又跟他对调座位,由领队我来亲自出演这一朵灿烂的向日葵!防晒霜涂得跟水泥墙上浆似的,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但V姐还是说我左脸比右脸黑,翻个面接着再晒晒,那就是一块活生生的奥利奥夹心饼干。

      不愿放下相机,我希望在某个山坳的大拐弯之后,布达拉宫就这样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但眼看时间已近晚上七点,当眼尖的小伟终于率先望见那座暮光中的金红色城堡,端坐在一片城市的灿烂灯火之上,俯瞰众生,却未免也太遥远模糊了,宽阔河面的粼粼波光也比它更为耀眼。越过柳梧大桥,我们就像突然被仍进一座属于别人的围城,茫然怀揣着自己的梦,那些藏汉双语的店铺招牌被一圈圈霓虹灯点亮,彩条顶棚的三轮车挟着丁零零一串脆响呼啸而过,隔着一层车窗,所有的声色都显得模糊了,布达拉宫伫立在万丈红尘中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客车带着荒野的粗粝伤痕在一个一个红绿灯前停下、重新启动,缓缓穿过整个拉萨新城区,我们一路的所有欢笑艰辛,都将于此尘埃落定。

      第一个晚上,住四星级酒店顶楼观景房,第二个晚上,住潮湿漏水地下室。

      听起来多么荒唐而浪漫。

      虽然我对于我们明天要住哪里还毫无头绪,但今天,借着边叔在商场上颇有一番作为的好人缘,我们确实是要去住一回四星级大酒店了。正逢出租车司机晚间交班,四个面目可憎的背包客真是很难打到车,最后是硬被边叔的熊扑拦下来一辆,三个大包塞进了后备箱,小伟的背包相对要娇小那么一丁点,就由他们仨在后排抱着,仿佛刚从哪里捞起了一只尼斯湖水怪,至于我?我当然是坐在副驾驶座负责拿钱包,你不觉得这也是个重任么!整个出租车厢被挤成了蒸笼样,驶向位于布达拉宫正对面不远的商业区,对于此时的我们来说,热水澡、舒坦大床、落地窗,也许那才是凡人的香格里拉。门童迎出来,打算替我们开出租车门的时候简直被吓了一跳,活脱脱一群要饭的打算在酒店门口示威。四个背包客走进电梯间,就仿佛是四只忍者神龟,先甭说那载重上限,我们自己都被憋得呼吸困难、无法转身,更别提还有哪只鬼试图见缝插针了。中央空调,藏式豪华装修,打开窗就能看到心中的布达拉宫,小伟赶紧把那张自助早餐券跟宝贝似的收起来,原谅我们,一群人究竟要二逼到什么程度才会去认真研究卫生间架子上有偿使用的印度神油……

       既然已身在商业区,豪华CBD,咱们晚上是不是应该去整个鲍鱼燕窝什么的来尝尝?边叔苦着脸连声讨饶,看在半价观景房的份上,还是吃点他能消化的东西吧。当然这只是开玩笑,穷游族兜里有几张钞票,就算他们花钱糊涂,我这个天天记账的吝啬领队总是清楚的。最后,这个晚上我们一手举起大棒骨一手挥舞筷子,啃得毫无端庄风度可言,半张脸都是肉汤的油光,又或者,你可以管它叫做梦想的神采。明天,说起来明天肯定会比之前的任何一天都忙碌,这样颠沛流离的旅途持续到此刻,终于要画上一个微妙的逗号,又从明天开始,重新向着另一个梦出发。

       商务飞人会熟知酒店的洗澡间和干洗服务,而我只知道,实在没洗衣粉用的时候我拿着香皂也照样敢洗衣服。洗了就得晾,没办法,又是一根丑陋的晾衣绳像高空缆车一样横跨过整个房间,毫不留情地将四星级酒店糟蹋成了货车旅馆,又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大“洗”之日。将三脚架立在窗台上,慢曝光的倒数计时,布达拉宫和拉萨的漫天繁星静静躺在相机的取景框里,就像一个巨大而柔软的摇篮。

      对你来说,拉萨是什么?是圣地么?会激动么?会哭么?

      V姐这样问我。

      我只能说,那已是一个终点,同时,也仅仅是一个起点而已,人永远要追求自己现在还无法得到的东西。让人如释重负的地方,就在这里放下一切,如果你真的属于它,如果它真的属于你,不管你是否有着强烈的愿望,总会有新的东西在这里诞生,成为能够陪伴你余生每一次远行的背囊。

      信徒永远在路上,圣地,也永远在路上。

(你陪我上路)

(青春在路上,留下的只是遗迹而非遗憾)

(猫咪)

发表于 2012-1-27 13:56 76 显示全部帖子

(生命的颜色)

(您怎么爬上去写的?)

(人去屋空)

发表于 2012-1-27 13:57 77 显示全部帖子

(等待着)

(我们)

(仙境般的尼洋河)

发表于 2012-1-27 13:58 78 显示全部帖子

(最后再看你一眼)

(让人有种跳下去畅游一番的冲动)

(世外桃源)

发表于 2012-1-27 13:59 79 显示全部帖子

(人生若能像这条路一样笔直)

(边叔“上班”中)

(将整个“家”都带到拉萨去)

发表于 2012-1-27 13:59 80 显示全部帖子

(磕长头的人)

(光和影)

(米拉山河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