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北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复制链接] 查看:4155814 | 回复:559
发表于 2013-10-28 11:35 2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28 10:52 编辑

外面在下雨,我不得不在隧道里休息;趁机慢门一张;像不像星战里的终极武器?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99式主战坦克,缘何会出现在国道上?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1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8 11:40 2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10 09:01 编辑

从成都出发,一直未见过太阳;高原骑行,连日来的风寒,唯有梅子美酒能驱散。客栈老板告诉我,因为气候不稳定,康定这里的人都乱穿衣服的,走在路上,穿棉衣的、穿长袖的、穿背心的,不稀奇。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骑行者也懂得享受的,喝了这杯酒,骑车咱就走。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合影一张,五个人一同骑行,后却各自有了不同的道路。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8 11:41 23 显示全部帖子
好想一个人流浪 发表于 2013-10-28 11:07 等待大片。楼主用单反照的?很好的效果!

小卡片,比较轻,单反没背。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8 11:57 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3-12-5 06:15 编辑

D5(9-05),18km,康定~折多塘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在旧时,当地人以折多山为界将藏区分为关内与关外。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是真正的藏区。同时,折多山又是重要的气候分界线,用“关外晴天关内雨”这句话来形容折多山两侧地区的气候,最贴切不过。

今天是我们第五个骑行日,早早起床准备出发,却遇到严酷的事实——海拔2400米的康定城在下大雪。如果是这样,那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会……难以想象。尽管情歌故乡康定盛名远扬,我们却未敢多作停留。仅仅骑行4公里,积雪已盖过脚背,大片的雪花随着乱风没有方向的飞舞,情况有些严峻。至折多塘下8公里,机动车辆全部滞留在路边,不能前行。前方消息,折多山暴雪封山,所有机动车辆限行。开车的藏民告诉我,找个地方停两天再走以保安全,这会儿折多山的雪已经可以没过小腿了。

康定城附近车辆滞留严重,警车往返频繁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由于限行,只有自行车可以过,得到一时的清净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1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8 12:04 2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3-12-5 06:24 编辑

从目前情况上来看,一天翻越折多山已成痴人说梦,果断选择方案二,今天只到折多塘。翻越折多山另外一个难点是因为它是318线上第一座海拔过4000米的雪山,海拔高意味着可能会有高原反应发生。为适应海拔,来自平原的骑友们大多会选择多花一些时间去翻这座山。

我们沿着国道推行,继续前往折多塘。从康定城开始,一直到折多塘村下几公里,几乎全部是滞留的机动车。由于气温很低,很多司机在喝开水吃泡面取暖,有些像北京火车站春运时的感人场景。到达折多塘已是下午的两点钟,因为大雪的缘故,折多塘沿线均在停电,听说是山上的雪大压断了线缆。大部分骑行者被困在这里,有的人甚至已经停了几天不能前行。客栈的老板说早上有三位东北大哥尝试翻越折多山,结果因为风雪太大半路撤了回来。

待在折多塘的这一夜不能安然入睡,担心第二天风雪依旧无法继续前行。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天一黑便无事可做。千总小七我们各自躺在床上开始开玩笑,大侃人生。人一熟络后,大家各自慢慢摘下面具,原形毕露,尤其是小七(福建版宋小宝),那种低调的得瑟,一般人学不来的。

藏家内饰,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古朴、典雅又带着一丝庄重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折多塘位于折多山半山腰。夜色漫长,殊不知明日我将遭遇毁容般的疼痛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8 12:41 2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10 09:09 编辑

D6(9-06),60km,折多塘~新都桥(折多塘→折多山垭口→塘泥坝→夺让卡→安良坝村→瓦泽乡→新都桥镇)

凌晨6点半,天空依然阴霾,但大雪终于停了。所有停留在折多塘的骑行者都起了大早,准备趁雪停翻山。折多塘附近的积雪大概有30厘米厚,路面有几条被卡车碾压过的车辙,上面积雪较浅,沿着车辙骑行,速度会快很多。客栈里的骑行者们为了减少负重,遗留下很多随身带的装备与物品,我大概看了下,有工兵铲、车梯子、手机贴膜、水果、百科全书.....

我用自行车的最小档位爬坡,踏频保持在较高速的频率上,这样可以省力气,并且最大限度的保持身体的温暖。一般来说,翻折多山的时候,很多新手(包括我)的状态都还没出来,所以骑骑推推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雪中翻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速度放缓,多频率短时间休息是正确的骑行策略。

临近中午,海拔升高到3900米,路面的积雪越来越厚,最深的地方已经可以盖过膝盖。幸运的是,我们不是开路者,可以沿着卡车压过的地方骑行;崩溃的是,5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还看不到折多山垭口。这“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从骑行线路这个角度来分析,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像"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当地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吓死人的是二郎山,翻死人的是折多山”。

依然在交通管制,但左侧留有便道,交通井然有序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继续前进,机动车上不来,只剩骑行者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了川藏318国道,天堑变通途;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8 12:42 2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10 09:11 编辑

藏区骑行者,遗世独行。即便有再多的同伴,孤独仍然常有相伴;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快速降温和洗脸的方法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小宝,你又开始淘气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8 12:48 2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3-12-5 06:41 编辑

新手总是要付出代价才能换取宝贵的经验,我的代价是脸部和颈部严重的紫外线灼伤。记得在雅安的时候,客栈老板告诉我们翻越折多山时尽量不要用面罩遮住鼻子和嘴,阻碍呼吸容易发生高反。考虑到今天没有太阳,我干脆没有带头巾,同行的骑行者们大多亦是如此。然而,我们谁都没料想到,洁白的新雪是太好的光线反射镜,即便是戴了帽子,你柔弱的面部皮肤也无处可藏。下午两点左右,气温升高到最大值,4000多米高的折多山居然出奇的热,很多骑行者脱掉了冲锋衣,有的甚至只穿半袖。积雪开始融化,雪水顺着道路一侧向山下流,像一条临时形成的小河。短短的几个小时,紫外线灼伤了大部分人。

出发前与过折多山后对比照,面部浮肿。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小宝(后一张为出发前)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傻妞儿
  • 浆糊_8264
2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8 16:57 29 显示全部帖子
Chen蔚蓝 发表于 2013-10-28 16:51 其实一直都想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没有时间,没有资金,身体素质也不好,悲催的啊 ...

帖子后面会写到如何少花钱或者不花钱去旅行,这个好解决的。
你需要的,只是勇气和自信。
发表于 2013-10-28 17:33 30 显示全部帖子
世于 发表于 2013-10-28 17:28 坐等楼主更新啊,小弟我计划明年川滇藏线骑行,本来计划318到芒康后南下到丽江,然后再原路返回至芒康,看了 ... ...

你如果那样走的话就走了重复的路线,而且还少看很多地方。明年理亚路应该就可以修好,你从理塘好骑的。 等我后面更新南下那段经历,你看看风景和路面情况就知道了。
2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