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北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复制链接] 查看:4155892 | 回复:559
发表于 2013-10-29 02:28 31 显示全部帖子
Chen蔚蓝 发表于 2013-10-28 15:37 身边随处都是美景,在内地不可能见到的纯天然。哈哈

图片里的这个女人,后面背的这块原木,至少60斤,我就看着她那么一步步的向下挪。藏区繁重的农务和家务,基本都是由女人来承担。
1人点评 收起
  • Chen蔚蓝 对啊,喂牲畜,做饭洗衣所有的家务都是女人在做,有的还要自家种菜去很远的城里卖 2013-10-30 22:09
发表于 2013-10-29 14:03 3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5 20:10 编辑

下午4点钟的样子,到达折多山垭口。垭口风大,没敢多作停留,驱车下行开始放坡。由于有积雪和暗冰,刹车只能发挥一半作用,遇急弯需靠一只脚搓地才勉强能控制车速。新都桥一侧的下山路非常的寒冷,我的膝盖以下全湿,手套也是湿的,下到无雪区的时候,手脚基本已无知觉。值得注意的是,折多山的新都桥一侧下山6公里左右的路上有两个减速垄,和地面一个颜色难以辨认,通过是一定控制车速,过减速垄不久即是一个180度的U型弯,已经有不止一位骑行者在这里摔车受伤。

我们没有直接骑到新都桥镇,而是在离其10多公里左右的一藏民家住下。都说新都桥的风景宜人,光线绝美,我个人认为说的是进入新都桥镇前十几公里区域,而不是新都桥镇上。

在新都桥的这个晚上,皮肉疼痛,难以入睡;次日,脸部开始起水泡,整个面部肿的像个猪头。从此,我们自命名为猪头骑行队。

前进,在国道318,接受风雪的洗礼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9 14:05 3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10 09:28 编辑

个别路段情况比较糟糕,积雪和流水严重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接近山顶情况渐渐转好。图为小七和停靠在路边的司机师傅合影。藏族同胞热情好客,身体素质也是一等一的好。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1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9 14:07 3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28 18:58 编辑

这是一张值得留念的照片。康巴第一关折磨了太多的骑行者,途中的千总因为疲劳躺在防护墙上休息;远处,骑友小七在迷雾中若隐若现,他知道千总骑不动了,特地返程下山帮她推车。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朋友?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折多山垭口,据说能看到贡嘎,但此刻能见度很低,到处白茫茫一片。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过折多山垭口,新都桥一侧的风景,风大,见到蓝天,似乎预示着闯过了一道难关。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9 14:09 3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10 09:33 编辑

就是从那里骑过来的,不是,是推过来的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新都桥一侧,路面无积雪;折多山果然是气候分界线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翻越折多山,像是过了一道鬼门关;图为小七开始撒欢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9 14:10 3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5 20:13 编辑

任姐背影。不知道为什么,她在这段路摔了车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住在藏民家,能烤火是最幸福的事儿。主人热情倒满酥油茶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9 14:29 3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28 19:01 编辑

D7(9-07),95km,新都桥~相克宗村(新都桥→阿可仲村→高尔寺山垭口→卧龙寺→八角楼乡→雅江→麻格宗→相克宗)

新都桥又叫东俄罗,是一个镇名,而不是一个景区。这里海拔约3300米,并没有突出的标志性景观,但沿线却有10余公里被称为“摄影家走廊”。如果你想体验高原独有的那种光线,可以在新都桥镇住上几天,耐心等待,一定会等到的。

这是值得纪念的地方。在新都桥,我第一次住在纯藏式的房子,体验藏家人的生活;第一次喝传说中的酥油茶,感受藏家人的热情;第一次吃糌粑和奶饼子,尽管,出发后我又找地方吃了碗面,因为这东西不太扛饿。

今天将要翻越第二座雪山,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第七个骑行日阳光明媚,是这七天以来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大晴天。欢呼雀跃,大晒装备,晒衣服,晒几乎发霉的身板。有成功翻越折多山的经验和基础,高尔寺山咱不怕,加油向前,猪头骑行队!

昨天傍晚,新都桥如油画一般的风景。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在住宿的地方,忍受着皮肤灼伤的疼痛,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10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9 14:32 3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4-1-10 09:40 编辑

早餐,糌粑不好看但好吃,奶饼子品相好但吃不惯,饭后我们又去镇上吃了碗面充饥。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新都桥,清早;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安安静静的藏家小院,时光停止了一般;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9 14:39 3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3-12-5 18:48 编辑

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格桑梅朵”,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它就是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格桑花。在藏族眼里,格桑花也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最普通的一种野花。

格桑花,低调、美丽、顽强不屈;追寻格桑花的影踪,直到天边。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9 15:37 4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艾欧里亚 于 2013-12-5 18:47 编辑

出新都桥镇后不久即到高尔寺山脚下,之前一直享受的柏油路骑行结束,土路骑行开始。目前来看,318国道上有两段比较烂的骑行路,第一段是高尔寺山至理塘,这段路大概有300公里左右,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土路,断断续续;第二段是通麦天险附近,大概有25公里的烂路。高尔寺山在修隧道,一两年之后,骑行者应该不再需要翻山就可以到达雅江。当然,你想翻也可以,老国道就在那,应该不会废除。

在高尔寺山遇到骑行以来新的困难:无边无尽的灰尘。土路骑行有个特点:雨天吃泥,晴天吃灰。318国道上大车非常多,遇到路窄的地段只能推行,给大车让道。今天是大晴天,车一过导致的扬尘,半分钟后才会散尽。悲剧的是,我们遇到了川藏线解放军的运输车队。大概在半山腰的地方,从第一辆军车超过我们开始,到最后一辆军车超过我们结束,漫天的灰尘持续飘扬了40分钟,像北京春天的沙尘暴一般,让人难以呼吸。我大概算了下,应该有100辆军车左右。这个时候,用处最大的莫过于魔术头巾,需要两条同时用,裹紧脸下半部,可以有效的防止尘埃的吸入。这40分钟我没有前行,躲在国道护栏后面等待军车全部通过。在这种重度灰尘下,能见度非常低,大卡车多在赶路,容易不加判断的就直接开过去,如果你挡在车前,他们很可能不能及时看到你。

出新都桥到高尔寺山脚是柏油路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山上的藏文,哦玛尼呗呗哄,吉祥如意的意思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高尔寺山腰
天边的格桑花,6000里川滇藏骑行(600幅照片6万字,2013年度8264官方获奖热帖)
9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