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728

主题

登山鞋

说说我的几双徒步鞋体验: AKU Tribute, CIRISPI A.WAY和CRISPI MONACO

[复制链接] 查看:261430 | 回复:43
发表于 2014-1-10 08:47 2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kingterxia 于 2014-1-10 09:11 编辑

优点:

舒适,这是很多人的评价。

我认为它的舒适性恰恰跟它的定位有关,也是在重量、支撑性、缓冲性、灵活性等几个方面的折中而来的。如果说AKU 的Tribute定位是轻型野外徒步,那Crispi A.WAY 则是超轻型的健步鞋,它实际上不是为真正的野外徒步设计的。

它不是中帮鞋,实际上是介于中帮和低帮之间,也不像用于野外徒步的中高帮鞋那样通常有固定脚踝前后滑动的鞋扣。中低帮对脚踝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和支撑又使得它不过分束缚脚的活动。

鞋底的缓冲性好,柔软。 越是轻型的徒步鞋,越是强调调鞋底的缓冲性而不是支撑性。如果你两只手分别握住鞋底的鞋跟处和脚趾处,试着向内弯折或者象拧毛巾那样左右弯折,你会发现鞋底很容易弯曲,而用于长途徒步的鞋子,鞋底为了在不同的路况上提供足够的支撑性都会做得很硬,几乎完全折不动。


说说我的几双徒步鞋体验: AKU Tribute, CIRISPI A.WAY和CRISPI MONACO
看鞋底的纹路设计的区别,齿纹的深浅,分布。左边是 Crispi A.WAY, 右边是Crispi Summit. 后者是为崎岖山地的长途徒步设计的.

发表于 2014-1-10 17:23 2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kingterxia 于 2014-1-10 18:01 编辑

我用下来的体会,这双鞋最合适的用途:

1. 周末的公园郊游,外出旅游度假时游荡各种旅游景点:首先,背负不重,20升左右/5-8公斤的背包;其次,这类活动不会有体力上的大挑战,活动量基本上就是“红红脸,出出汗”;再者,路况一般比较好。像是爬爬爬黄山,游游九寨黄龙张家界,走走秦岭的各个森林公园,去趟浙东浙西的大峡谷,或者到门头沟的京西古道走上一天。在这类充分开发的地区,道路有良好的维护,这双鞋子轻便、缓冲好、防水的特性使得它面对这类户外区域绰绰有余。

2. 城市里的长时间行走。 例如扫荡大街、参观博物馆等。

3. 冬天的日常保暖鞋。从北京到南京,这双鞋在冬天作为棉鞋太合适了。

4. 铺装平坦路面上的半天或一日暴走。

5. 在雨雪天气里,在室外的马路上的日常鞋。

6. 通勤穿着。

这类以舒适性为主的场合,实际上也有很多其它鞋子可以选择,比如很多人穿跑鞋或者旅游鞋作为日常的鞋子。 这些鞋子更轻,通常鞋帮更低。不过相比,我倾向于A.WAY (还有MONACO)这种"中低帮”的鞋子, 相对于低帮的鞋子,它在你长时间的行走后对脚踝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支撑。不要小看这里的区别,长时间的行走,不仅脚底受力,脚踝也是主要的受力部位。高一些的鞋帮提供了更多的对脚踝的支撑。 象是负重长途徒步的靴子和部队士兵的战训靴子,不仅鞋底更硬,而且鞋帮的高度全部是中帮以上,因为它要对脚踝在高强度行走中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中低帮的靴子在对脚踝的支撑上恰恰介于重装徒步靴和低帮旅游鞋之间。短时间平坦路面行走,你会觉得跑鞋或者旅游鞋更舒适;而超过一个小数的行走,中低帮的靴子明显更舒适。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它舒适性好,就是因为从日常城市户外平地铺装路面和台阶路面的穿着而来的体验。 如果穿它在河滩的鹅卵石上跳跃半个小时,我猜不会有人对它的舒适性赞不绝口。
1人点评 收起
  • kingterxia 现在说说它的不足之处。 抓性地。 这双鞋在下坡路上抓地力不太好,尤其在半结冰的路面上走下坡路,这双鞋绝对不是合适选择。我曾经在春天的覆盖着积雪的森林里行走。路面的积雪经过一个冬天的踩踏,已经结 ... 2014-1-10 17:58
发表于 2014-1-10 17:58 23 显示全部帖子
kingterxia 发表于 2014-1-10 17:23 我用下来的体会,这双鞋最合适的用途:1. 周末的公园郊游,外出旅游度假时游荡各种旅游景点:首先,背负 ... ...



现在说说它的不足之处。

抓性地。 这双鞋在下坡路上抓地力不太好,尤其在半结冰的路面上走下坡路,这双鞋绝对不是合适选择。我曾经在春天的覆盖着积雪的森林里行走。路面的积雪经过一个冬天的踩踏,已经结结实实地结成一层冰,而四月的天气阳光很好,因此冰雪开始融化,只要有一点点的坡度,这双鞋子就止不住的滑。在这样的路面上行走,无法依靠它的鞋底提供足够的抓地力和稳定性。又没有徒步手杖的支撑,为了不摔跟头,结果我需要紧紧地绷紧脚掌和全部的脚趾头,使劲地踩在鞋底上增加摩擦力。如履薄冰---就是那个感觉。 半天的结果就是,左脚足底韧带拉伤,足足疼了一个多月。 



说说我的几双徒步鞋体验: AKU Tribute, CIRISPI A.WAY和CRISPI MONACO
就是从这样的路面上走下来,脚底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因此,我的建议:

1. 如果路面有薄冰,这双鞋会滑;

2. 如果是在有起伏的公路上行走,最好带根徒步杖吧,下坡时省力。


1人点评 收起
  • silverline 请问LZ能不能推荐一款适合这种路面的鞋,最怕在下山时碰到这样的路 2015-12-1 21:09
发表于 2014-1-10 18:24 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kingterxia 于 2014-1-10 18:27 编辑

透气性。
顺便说说这鞋子的那一圈橡胶圈。它的作用,我感觉与其说是为了保护鞋面,不如说是更是为了加强鞋子对脚的支撑和稳定。因为这鞋子的鞋帮是比较柔软比较薄的磨砂皮面,橡胶圈实际上起了筋的作用,在加强鞋面的强度的同时,对脚的侧滑提供了稳定。但是由于这一圈橡胶圈,这鞋子的透气性一般。跟皮面更厚的 AKU Tribute比较起来,我觉得它并不更透气。 橡胶圈本身是完全不透气的,我如果连续行走两个小时以上,鞋面上会经常出现一道道的白色结晶:这是汗水挥发后的盐结晶。 因此鞋子穿久后,棕色的鞋面总会泛白。 拿拧干的抹布擦一擦,晾干后再上一层鞋油后就恢复原色了。

这层橡胶圈我觉得还有一个特别作用: 北方的冬天,马路上下雪后,环卫部门通常喷洒融雪剂,这些融雪剂要么含有盐分,要么含有其它化学物质,对皮革有损伤,这一圈橡胶的的确确会起作用。
发表于 2014-1-10 18:33 2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kingterxia 于 2014-1-15 23:05 编辑


说说我的几双徒步鞋体验: AKU Tribute, CIRISPI A.WAY和CRISPI MONACO
A.WAY还有一种真正的低帮款。 除了鞋帮高度,没有其它区别。这鞋我穿过不多的时间,相比这鞋,中低帮款的舒适性要好多了。
发表于 2014-1-11 00:10 2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kingterxia 于 2014-1-11 00:14 编辑

最后一点:鞋底开胶问题

体验过A.WAY (还有MONACO)的鞋底开胶的人,大概不比称赞它舒适的人数少多少。我自己家里的好几双A.WAY,无论穿过半年还是穿过两年的,无一例外都出现了这个问题。外底和中底之间在脚后跟出开胶,深度也不深,半公分到一公分之间。 很多人说这是由于鞋子使用的胶水是环保的,过几年后会老化分解。我觉得这是不靠谱的猜测,没有实际的根据。相反,我认为这个问题跟A.WAY的设计和工艺有关。

我们走路,鞋子和地面的接触是一个“滚动”的三过程:首先是脚后跟触地,然后脚掌着地,最后脚尖部分着地。脚尖着地的同时,脚后跟抬起。 借用网上顺手找的一张图片,你会看的一目了然。



说说我的几双徒步鞋体验: AKU Tribute, CIRISPI A.WAY和CRISPI MONACO

说说我的几双徒步鞋体验: AKU Tribute, CIRISPI A.WAY和CRISPI MONACO



在触地阶段,鞋底后跟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就像下面这张图,鞋子给地面向后的摩擦力,鞋底本身则受到地面像前的作用力,推着人往前走。这个力加在了外底上。



说说我的几双徒步鞋体验: AKU Tribute, CIRISPI A.WAY和CRISPI MONACO


发表于 2014-1-11 00:26 2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kingterxia 于 2014-1-12 20:58 编辑

现在来看A.WAY的设计。VIBRAM的外底在后跟处很薄,只有薄薄的四毫米左右。在后跟出鞋后跟有点向上斜切,一方面这是它的设计优点,使得鞋跟接触地面时是一个较大的“面”而不是一条“线”,缓冲了脚跟触地的冲撞,使得脚感舒适。同时,鞋后跟受到的地面作用力全加在了这块区域上薄薄的V底上。在力被缓冲吸收和传导到鞋底其它部位前,它使得外底和中底摩擦从而造成脱胶。
从工艺上,它的中底和外底是胶水粘合的,即不是缝合也不是注入成型。粘合的牢固度本来就是最低的。如果中底是注入成型而不是胶水粘合,它也不会这么容易开胶。注入成型就像是奥利奥饼干:上面一层是内底,下面一层是外底,在中间挤上一层奶油一样的PU糊糊,上下两层压在一起,高温处理,凝固了就成了鞋底。这层糊糊既是胶水,又是起缓冲作用的中底。注入的中底,层间更加密实,因此也更牢固。很多轻型的鞋子都是注入成型的中底,比如看AKU Tribute的图片,外底中底之间找不到任何胶水的痕迹,非常密实;而看下面的A.WAY, 胶水的痕迹非常明显。

说说我的几双徒步鞋体验: AKU Tribute, CIRISPI A.WAY和CRISPI MONACO



因此,如果要我给生产厂商提反馈,我会建议:

1.如果鞋跟处的V底也向趾头部位那样,向上翻上去,这个开胶会大大减少;

2.如果V底更厚一些,外底和中底结合处的受力会更小,也不容易开胶。


不过,这个鞋子的开胶有个特点,深度到了1公分左右,就基本再不会扩大了,哪怕继续穿上一两年,只要是日常的穿着,开胶的程度也就基本还是原来那个样。 (这也说明了不是胶水老化,而是受力的原因)。因此,如果你不介意,就由着它吧;如果要远行,无需纠结担心它会不会半路上掉链子,基本上,出门的时候什么羊,回来还是什么样。要不就自己买点胶水粘粘吧。大不了再开,再粘。

1人点评 收起
  • kingterxia 不过,选择粘合,是因为使用了EVA中底而不是PU;使用EVA中底,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缓冲性能;缓冲性能又直接决定了鞋子的舒适性。所以,我决定每双鞋都有自己的定位。任何一双鞋都有特定的定位,很难做到通吃的完美。 ... 2014-1-15 23:11
发表于 2014-1-12 20:53 28 显示全部帖子
桀骜20388 发表于 2014-1-9 19:03 我平时也是穿42码的鞋,想请教下AKU Tribute 的鞋垫 不含卷边的长度和宽度. ...

这个, 真心不知道。你还是试穿吧
发表于 2014-1-13 22:05 29 显示全部帖子
水塘一号 发表于 2014-1-13 10:13 晕  很少关注跑鞋的寿命 一双4年前买的ASICS至少跑了1500-2000KM了…………而且都是硬路面难怪这段时间 ... ...

这会比较伤膝盖。
1人点评 收起
  • 水塘一号 还好习惯带着护膝跑步 不过胯部有点疼痛 换了双新的NB跑鞋 发现好很多了…… 看来跑鞋还是消耗品 动辄上千的跑鞋 按照每周20-30公里的低强度频率也只能用一年啊…………可恨家里周围没有塑胶跑道 2014-1-14 09:24
发表于 2014-1-13 22:08 30 显示全部帖子
ro123123 发表于 2014-1-11 02:24 出色的技術貼....之前看了一少部份,現在再看了一下,分析都很不錯....對於开胶的問題也不是單純的抱怨和 ... ...

谢谢,一起交流。没有任何产品是完美的,不影响穿着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