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00

主题

哈巴雪山

灵魂的欲望,命运的先知——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雪山梦

[复制链接] 查看:70364 | 回复:79
发表于 2015-10-24 20:36 71 显示全部帖子
sunlight418 发表于 2015-9-3 19:35 楼主你好,看了你的贴,文笔挺好,很真实的心路历程。同为户外人身同感受。推荐几本书,YES,I CAN ...

感谢推荐。
发表于 2015-10-24 20:37 72 显示全部帖子
sunlight418 发表于 2015-9-3 19:40 我也是徒步登山爱好者,也曾晚上一圈一圈的跑步,一有空闲时间就喜欢折腾装备看户外书籍恶补,看过不少登山 ... ...

不好意思,现在才回你,我刚刚加了你。
发表于 2015-10-24 20:38 73 显示全部帖子
无情冷 发表于 2015-9-3 23:39

拖延症晚期。。。你都登顶回来了,我还没有写完。。。
发表于 2015-11-22 16:45 7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qiana 于 2015-11-22 16:46 编辑

下午3点,终于走到了哈巴大本营,说不累是假的。很快我看到了之前游记里经常出现的大本营小木屋,这是一排平房小木屋,每个房间有5个上下铺,墙上贴了很多户外公司的旗帜和广告,当然还有既往登山队员留下的豪言壮语,“X年X月X日几时几分成功登顶哈巴雪山……”,“很遗憾未能登顶,我会回来的……”,这种类似到此一游的涂鸦,却一点都不令人讨厌,甚至让人羡慕,我在想着,不知道明天这个时候,我会说些什么呢?

过去的2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是我们这支队伍,到了大本营之后,各路人马云集,一下子热闹起来,放下行李,很快挑好了自己的床铺,等待着强子告知接下来的安排。这个时候,景老师提出下撤,原来自从黑海高反后,虽然服用了药物,但是他的头痛症状依然严重,胃肠道反应也剧烈,想来只有下撤才能减轻症状。我们虽心理舍不得景老师下撤,但是安全起见,也不好挽留,毕竟还是身体重要。发哥和胡姐骑着马赶来与我们会合,为了保留体力,他俩放弃了徒步黑海的路线,在哈巴村休整一晚后,来到大本营,发哥冲顶,胡姐在大本营陪同。随后,强子给每个队员派发冰镐和冰爪,之后是自由活动时间,由于接连两天的雪地徒步,我们很多衣物都湿了,活动时间自然就是烤火时间。大本营有好几个牛棚,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原来牛棚还是有不同主人的,分别是归属于当地几个比较有名的向导,比如好四家的,还有我们老罗家的,等等。我跟雪凌姐误入好四家牛棚,跟一群陌生人一起围着柴火堆烤火。不断有人进来,有人离开,当地的向导,不同的登山队,说着各自的方言,讨论着登山。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场景很魔幻,很像金庸笔下的武林大会,江湖各路好汉会集一堂。 我身边坐着的4个操着四川口音的中年男人说话声音很大,很狂妄,叫嚣着明天登顶哈巴雪山之后要在山顶脱光留影,根本不把哈巴雪山放在眼里,像青城派。对面坐着的2个操着西北口音大学生模样的男生,一边烤着袜子,一边低调的吐槽下次装备要升级,像华山派。坐在里面围着半个圈的是当地的向导和协作,年龄跨度很大,但体格都很精壮,用不知道是不是纳西族的方言在聊着天,让我震惊的是,有几个还穿着部队的军用迷彩鞋,我不敢相信,一再确认,真的是穿这个上山,这行头配上这功力,像丐帮。四下观察一番后,我开始为自己想角色,有了丐帮的协助,我是不是可以化身黄蓉?亦或者我跟雪凌姐组一个峨眉派?想到这里,扭头一看发现雪凌姐已经累到靠墙睡着,我推醒她,因为强子说了,白天最好不要睡觉,一来容易着凉,二来怕白天睡了夜里睡不着。

发表于 2015-11-22 22:21 7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qiana 于 2015-11-22 22:22 编辑

5月1日,冲顶日。我絮絮叨叨的说了那么久,终于迎来了冲顶日。凌晨2点,闹钟响起,大家纷纷起床,穿好衣服,戴好隐形眼镜,整理好随身行李,上厕所,然后穿上安全带,我尽量让自己有条不紊。小熊再次给大家测血氧心率,我的和睡前没有太大的变化,是好事。发哥血氧还是不到70,胡姐很担心,但发哥没有要放弃的意思,只好跟他说,量力而行。隔壁房间的张斌貌似血氧也较低,抑或是高反的原因,最后放弃冲顶。小葱体力一直很不错,因为脸上的伤口,放弃冲顶。我们简单的在厨房吃过早饭,灌满了热水,便开始坐在房间里等待强子出发的号令。原计划3点出发,最后将近4点出发,原因是,强子认为山上雪太厚,让其他队伍先走,踩好雪,开好路,我们会轻松些。那个时候外面的风也会小一些。我心理一直有个疙瘩,就是惦记着关门时间,我知道超过12点,如果没登顶,就不建议继续冲顶了,否则下午的天气变幻莫测,会让下撤变得风险极大。我知道自己胜在耐力,因此很想早点出发,笨鸟先飞,龟兔赛跑,慢慢走总好过待在房间里干等吧。当然,这些都是我的心理活动,既然出来了,就得服从安排,领队们自有自己的道理。事实证明,晚点出发是明智的选择,前面的队伍踩好雪,风也没有那么张牙舞爪。而且,那天天气好的,据说最后一个登顶的人,时间是下午2点。我知道,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相信领队和向导的经验判断才是明智的。
发表于 2015-11-22 22:51 7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qiana 于 2015-11-22 23:05 编辑

终于出发了,头顶着星空,在头灯的灯光下,我们排成一列出发了。一旦走动起来,便开始觉得热了,我知道尽量让自己少出汗,于是停下来脱手套,解衣服扣子,因为动作比较笨拙,一不留神,就落到了队伍的最后,我想着队伍最后总有雪凌姐陪吧,一扭头发现,雪凌姐都已经爬升的不见人影了,只有一个协作陪着我走。第一次体会到黑夜中有人同行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一直走着很窄的小路爬升,多亏了黑夜里看不清两旁,下撤时我才知道,原来那些小路旁边就是万丈悬崖,后怕的不行,当然这是后话,我慢慢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慢慢地竟然也遇上了中途休息的雪凌和diana。紧接着来到了延绵不绝的岩石壁,有些角度超过60°,岩石壁出发前是我一直很担心的地方,因为有传说中的亮冰,如果前一天下雨,凌晨便会在岩壁上结冰,爬升过程中岩壁打滑,后果不敢想象。事实证明,我多虑了,亮冰是有,不过并不多,并且可以肉眼识别,那些岩壁表面一块一块黑乎乎的东西,就是亮冰,只要避开它们就好了,岩壁虽然陡峭,但并不打滑,爬升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只要一抬头,看不到尽头,我便会大受打击,后来索性不抬头看了,专心低头向上攀爬好了。我开始和身边的协作聊起天来,他叫小沙,跟我一般大,已经结婚,有了小孩,家就住在哈巴村。他表扬我,认为我虽然速度慢,但是并没有总停下来休息,只要一直保持匀速的速度向上就好。得到鼓励之后,我不再泄气,慢慢地,竟然穿过了岩壁路段,来到雪线以上。这一路,小沙的对讲机一直有声音“谁谁谁走不动了,要下撤了,去接应下”,没听清,问过小沙得知,发哥、雪凌姐和diana分别选择了下撤。
发表于 2015-11-22 23:03 7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qiana 于 2015-11-22 23:04 编辑

雪线以上,天开始有了橙色的亮光,我才得以看清前面的路还有远方的顶峰,面前是一个又一个的大雪坡,前行的人,已经把我甩了好长的距离,怎么感觉天还没亮,他们就要登顶了呢。我开始焦虑,问小沙,我这样的速度来不来得及,小沙说,只要8点前到海拔4500米的换冰爪的地方,登顶的时间就够。于是我开始烦人的车轱辘提问——“小沙,现在几点了”“小沙,8点前我们能到吗”“小沙,现在几点了” “小沙,8点前我们能到吗”,我觉得但凡有点脾气的人,被问烦了都会抽我一嘴巴,因为我真的是太烦人了。小沙没有,他每次都很认真的拿出手机帮我看时间,坚定的告诉我,只要我不要过多的休息,8点前就一定能到。这一段路与我同行的,还有大旗,和他的协作。大旗一路都在拍拍拍,天亮的那一刻,这家伙都舍不得走了,对着日出相机手机轮换着拍照,还很热心的帮我拍照。当时我的心理活动其实是这样的:靠,居然还有心情拍照,再不抓紧时间,就没机会登顶了。现在想想,我当时的心态实在糟糕,脑子里除了冲顶,根本就没有好好享受过攀登的乐趣。也特别感激大旗,如果不是跟他一路同行,如果不是他充满热情的拍照,我才有那么多珍贵的雪山攀登照片,让同行的其他小伙伴羡慕不已。
发表于 2015-11-29 02:43 7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qiana 于 2015-11-29 02:43 编辑

7点56分,我终于走到了换冰爪的地方,小沙建议我把背包仍在这里,减轻负重,他帮我背上热水壶、士力架、登顶时要晒的科室的旗帜,等登顶下撤后再取背包即可。我想了想,带上了一瓶红牛,也许绝望坡极度疲惫时,可以喝一瓶红牛,不管生理上有没有兴奋的作用,至少心理上会给我不少安慰。小沙帮我穿上了冰爪,就这样,再次向顶峰发起冲锋。事实上,还是龟速向上走着。我看到前面有一个很长很陡的雪坡,我问小沙,那个是绝望坡吗,小沙说不是呢。小沙,那绝望坡在那里呢,翻过那个坡之后就是绝望坡啦。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比这个坡还要长还要陡?心凉了一大半。不过,我是不会放弃的,既然来了,就迎难而上。路上,我碰到了休息的拉苏和漂亮,不过,等他们出发时,很快又消失在我的视野里。9点左右,终于走到大雪坡下,我发现,难度系数顿时升高了很多倍,深深的积雪,虽然有前人的脚印,但是一个没踩实,又滑下去了,力气耗费了大半,确是走5步退3步,很令人气馁。换冰爪不久便有了路绳,每段路绳长约50-60米,到一个结点,需要把安全锁取下,换到下一段路绳。我的行动太慢,小沙跟着我反而打断了他的节奏,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个很适合彼此节奏的登山方法,即他帮我扣好安全锁之后,在原地停留,跟他对讲机里的小伙伴聊聊天,或者拿出手机给我拍拍照,等我艰难的爬到下一个路绳结点时,他便蹭蹭蹭的爬上来,帮我扣安全锁。大旗跟我一前一后,我没有心思聊天,我看他也减少了拍照的次数,这么陡的雪坡,是不太容易令人高兴起来。前面的大约30米处的勇平,貌似爬得也极其艰难,事实上,换冰爪的地方,就看他休息了很长时间,小熊陪着他,问他是否下撤。他应该是遭遇了头痛、高反,去年的这个时候,他因为这个原因只走到了雪线地方,而今,已经4500米了,我看他虽然表情痛苦,但并没有放弃的意思。这是一段能看到头却总爬不上去的雪坡,可是小沙说,这不是绝望坡,翻过去还有一个绝望坡,看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我绝望的想哭。我重复的问小沙,我们能登顶吗,小沙说,坚持住,我今天一定带着你登顶。慢慢地,已经有人开始下撤了,那是登顶之后的下撤,我羡慕极了,下撤的人们都面带微笑,鼓励我终点不远了,加油。我突然开窍了,问他们,我才恍然大悟,我现在爬的就是绝望坡。我这才反应过来,小沙骗了我,他本意是让我对这个坡不要有太大的心理畏惧,却没想到我恐惧的是如果这都不算绝望的话,那下一个绝望坡一定会杀了我。就是这样,我总是对未知抱有恐惧。现在好了,绝望坡就这一个,我心理轻松了很多,但是脚步依然不轻松。下撤的人越来越多,有波波、孙永迎、曲桦,我也不断地收到大家的鼓励。走几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会抬头看看坡上的大家的状态,勇平在距离绝望坡顶10米处停留了好久,最终还是选择下撤,这是他第三次雪山之行遭遇的下撤,我心生敬意,这个决定心理上带来的痛苦比身体上的不适应该强烈很多。前方有个女队员,在向导的生拉硬拽上一步一步向上。我不想这样,当小沙提出拉我一把的时候,我摇头了,虽然身体痛苦的要死,但是,我希望这登顶的过程,是我依靠我自己的体力完成的。大概200-300米的雪坡,足足走了快1个半小时,却还有30米。这个时候,有个下撤的男人冲着我来了句,都这么费力了,下撤吧。本来累的什么话都不想说,听到这句之后,莫名的火气,来了句“妈的,登顶了了不起啊,我死也不下撤,我一定会登顶的,对不对小沙!”小沙在一旁笑了,他说,没错,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一定登顶。我想,是时候喝我的红牛了。冷风中,一罐冰红牛下肚,10点40分,终于翻过了绝望坡。迎来的是著名的月亮湾,悬崖峭壁的边缘勾勒出美丽的月亮弯,很危险的地段,但地形相对平缓,走了一段相对轻松的路线,最后一个小雪坡就迎来了峰顶啦。我看看时间,11点,登顶毫无悬念,终于不那么焦虑了,我行动缓慢,小沙和另外一个向导问我要不要帮助,我说我不累,我只是在好好享受最后的登顶过程。11点16分,登顶。
发表于 2015-11-29 02:44 7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qiana 于 2015-11-29 02:44 编辑

我惊讶于susan已经在顶峰玩了将近40分钟,我听说奥斯卡是从小雪坡一路小跑登顶的,一直在我身后的大旗先我一步登顶。除去下撤的小伙伴,我是队伍里最后一个登顶的。不过这又怎样。我拿出科室的旗帜,摆拍了几张照片。小沙很兴奋,单腿站立在顶峰各种拍照,还是我喊他下撤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看他兴奋的样子,你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个男人过去六天每天都登顶了,今天是他连续工作的第7天。就在我在哈巴村得知的天气恶劣到只有少数几个人登顶的队伍里,他就是协作之一。我很由衷的佩服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体能以及敬业精神,而是他骨子里透露出对这座雪山的热爱。也很庆幸能有这样优秀的协作陪着我。在随后下撤的过程中,我对小沙更加充满了感激。
在顶峰大约停留了10分钟,我便提出下撤,我知道,下撤的路途更危险,更需要谨慎。那么多山难事故几乎都是发生在下撤过程中,一定一定不能大意。真正下撤我才发现,走高原上走下坡路一点儿也不轻松。有人选择滑雪下来,节省体力,我不要。我不想拿生命去冒险。下撤时,一步一步走实在太艰辛,后来我选择俯冲一个路绳的距离,然后躺在雪坡上休息一段时间,再俯冲一个路绳的距离。但是实在是太累了,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下午的阳光照射在雪坡上,暖暖的,我只想躺在雪坡上大睡一觉。小沙催促我,下午雪山上的气候瞬息万变,不能休息过长时间。下撤到换冰爪的地方,我的双腿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如果说登顶过程中,我还能底气很硬的拒绝小沙的帮助的话,下撤时候的状态,我没有小沙的搀扶,估计会死在雪山上,要么睡死过去,要么脚底打滑滚下悬崖。终于到了大岩壁路段,看着垂直陡峭的大岩壁,我倒吸了很多冷气,天知道我凌晨时候是怎么爬上来的。很多崎岖的小路,上面的积雪以为被踩了很多遍,气温下降已经结成了冰,很容易打滑,而小路的另一侧就是悬崖峭壁,十分危险。我脑子虽然十分清晰,可是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两条腿似乎已经废了,只能依靠小沙的力量。很多次,都是他的制动,拉着我,才让我不至于滑下悬崖。那个时候,我内心的感激无以言表,我知道小沙已经很疲惫了,如果是他自己下撤,可能2个小时就能回到哈巴村睡觉了,可是因为我拖后退,无限期推迟下撤的时间。我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一首歌——《你是我的眼》,经我把歌词胡乱改编一通,改成了《你是我的腿》,五音不全的唱给小沙听。小沙也乐了,我觉得,我的作用也仅限于此了。在大岩壁坡上漫长的休息过程中,竟然迎来了移动信号,我加了小沙的微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救了我的命,我能感激的是,回去之后写篇游记赞美他,以及作为一名医生,如果他有健康方面的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
陪我一起下撤的,在岩壁上体力耗竭的,还有一路小跑登顶的oscar,显然5600多米的坡上风光的小跑让oscar下撤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小沙的对讲机里不断的传来,谁谁谁已经回到大本营了,跟我一个时间下撤的susan居然14:30就回到了大本营,而15:30,我还半死不活的在大岩壁上休息。要知道susan在前几日的徒步中一直都是压队的啊,今天怎么就开挂了。我心理嘀咕着。最后对讲机只是对小沙一个人说了,你们下撤到哪里啦,什么时候能回来啊,显然,我的下撤龟速已经超出了众人的预期。倒是小沙,一直很耐心,并且安慰我,不用着急,慢慢来。我只能又深情的对小沙唱一遍,你是我的腿。
终于,终于,终于,16:30,我回到哈巴村了。得到了大家热情洋溢的迎接,小葱给我递来了姜茶,强子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说过你能登顶的”,我的心终于落地。紧接着,就是收拾包裹,然后打包下山,考虑到大家的体力都耗的差不多了,我们选择骑马回哈巴村。骑马这一路,并不轻松,听说有人曾经从马上摔下来,我依旧不敢大意,再加上座驾是个“新婚”3天的黑马王子,一到下坡路就兴奋的癫狂发作,乃至于晚上睡觉时发现抓住缰绳的双臂竟然比登山的大腿还疼。又回到老罗家,回到有wifi的世界,大家兴奋的发朋友圈,我也不例外,很装逼的把自己登顶照发上去,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点赞,满足了虚荣心。茶足饭饱,看着哈巴村的这一切,想想来时的场景,想想为这次登山体能准备的3个月,想想过去无数次幻想去雪山的3年,竟然不敢相信发生的这一切。我跟强子说,我会好好写一篇游记,记录这整个过程,不是攀登的6天,不是训练的半年,而是魂牵梦绕的3年。

发表于 2015-11-29 02:57 8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qiana 于 2015-11-29 02:57 编辑

回到丽江,大家举杯,为相识的缘分,为这6天来的风雪无阻同甘共苦,为离别后的下一次相逢,干杯。向来沉默的小熊要了瓶二锅头,向来文静的susan竟然提出陪小熊喝,小熊破天荒的一个一个敬酒。达文西依旧吹着牛逼,顺便调侃下波波的年龄,勇平的下撤,oscar晒伤后冒烟的脸。在路上青年旅舍外,后撤部队一个一个送走先遣人员,大家说说笑笑,可是我分明看到了眼神里的不舍,有些情谊不是用相处时间的长度来衡量的,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好在,我们后会有期!

---------------------全文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