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9

主题

西北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复制链接] 查看:27658 | 回复:83
发表于 2015-9-14 18:11 11 显示全部帖子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发表于 2015-9-14 18:12 12 显示全部帖子
        公元609年,隋灭占据于阗的吐谷浑,在西域设立鄯善、且末二郡,一年后设立伊吾郡,此间驻牧乌孙故地(今伊犁河流域)的西突厥处罗可汗,本与隋炀帝约好见面,不知道啥原因又放了隋炀帝的鸽子,炀帝不爽,遂支持处罗可汗的叔叔射匮可汗兴兵袭之,处罗兵败,降隋,隋炀帝将其分为三部分,一部居住在会宁(今甘肃靖远);其余的部众居住楼烦(今山西静乐),处罗可汗则率领五百名骑兵经常跟随炀帝的车驾巡游;612年,射匮可汗廓清西域,建立西突厥汗国,628年西突厥新一代可汗内讧被杀,爆发内战。

       公元640年唐灭高昌,设安西都护府,次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各方相安无事,八年后唐朝灭龟兹,将安西都护府治所由西州(今吐鲁番附近)移至龟兹,设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为安西四镇;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不再安分,670年彻底撕破脸皮,吐蕃大军北上,短时间内就攻陷了大唐西域的十八个羁縻州,又挟于阗一道攻陷了原属龟兹的拨换城,安西都护府撤回西州;吐蕃东占吐谷浑,西占西域,严重威胁了唐朝的西部边防,皇帝坐不住了,同年4月唐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郭待封(唐初名将郭孝恪次子)为副将,以“护送护吐谷浑王还国”的名义,率领10万将士试图一举打垮吐蕃,吐蕃大将钦陵采用坚壁清野、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策略,充分利用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而薛仁贵也深知此战不易,运粮困难需速战速决,于是命令副将郭待封率领2万人看守辎重,在大非岭凭险置栅,构筑工事,待其顺利之后再回来接应。薛仁贵率8万人出击,在河口地区击败一支吐蕃军队。但郭待封这个**却没有听从薛仁贵的命令,自以为是率领军队徐进,结果遭遇钦陵的20万大军,唐军溃不成军,辎重粮草全部丢失。薛仁贵得知消息后,只得率军撤到大非川,却遭遇钦陵40万大军的包围,最终唐军全军覆灭,只有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员将领在与钦陵约和后才得以生还,钦陵从此威名远震,而薛仁贵三人全被削职为民。此后趁吐蕃整顿内政之机,唐军又收复了安西四镇,678年唐高宗任命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统兵18万河源出击吐蕃,钦陵率兵在青海湖一带迎击。交战中,唐军先锋刘审礼与吐蕃展开激战,而主将李静玄竟然被吓得按兵不动,听闻前锋失败,率军仓皇逃跑,途中又被吐蕃军队击败,幸亏唐将偏将黑齿常之率军死战,李敬玄才得以脱身。此后钦陵率军重新占领安西四镇,679年裴行俭长途奔袭反叛的突厥部落成功,唐朝再次恢复安西四镇;685年钦陵接替其兄担任大论之职,此时吐蕃国力空前强大,“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686年唐朝迫于吐蕃压力,主动放弃四镇;689年执掌朝政的武则天不甘心失败,派遣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阎温古为副将,率军从西域攻击吐蕃,钦陵率军迎战,唐军初胜后败,副将阎温古逗留不进,加之天气寒冷,唐军大败,武则天大怒将韦待价流放,阎温古斩首。经过几十年的征战,虽然吐蕃国立空前强大,但连年的战争使吐蕃的一些属国感到不满,一些部落纷纷投奔唐朝,钦陵忙于整理内政,无暇顾及。武则天趁机派遣熟悉吐蕃国情的王孝杰率军大败吐蕃军队,第三次恢复安西四镇。西域的大捷,让武则天萌生了彻底击溃吐蕃的念头,696年3月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肃边道大总管,娄师德为副将率军讨伐吐蕃。钦陵、赞婆(钦陵三弟,藏文名噶尔•政赞臧顿)则率军在洮州(甘肃临潭县)的素罗汗山与周军(武则天此时已经称帝,改国号为周)展开激战,结果吐蕃大获全胜,经此一战,武则天也放弃了消灭吐蕃的想法,双方开始议和。正所谓“功高则震主”,此时的赞普赤都松(芒松芒赞之子)也已成人,对功勋卓著的钦陵兄弟十分猜忌,698年赞普以狩猎为名,集合军队杀死钦陵党羽2000多人,并召钦陵,钦陵自知大祸临头,于是拥兵自重,699年赞普率军讨伐,结果钦陵的军队忠于赞普,未战先溃,无奈之下钦陵选择了自杀,钦陵死后,吐蕃国内无谋臣,外无良将,在与武周的数次战斗中都失利,赤都松赞普不得不向武则天求和,西域暂时得以安宁。702年唐朝在庭州(今吉木萨尔县附近)设北庭都护府,将碎叶镇(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市附近)转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四镇名目虽存,但实际上安西所辖只有龟兹、于闻、疏勒三镇;719年安西都护汤嘉惠上表,要求以焉耆备四镇,此后安西四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
发表于 2015-9-14 18:14 13 显示全部帖子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发表于 2015-9-21 11:42 14 显示全部帖子
婷婷幽幽 发表于 2015-9-21 10:28 照片太赞了!您可以用图片分楼那个按钮发照片,一次最多可以发50张呢 ...

太多卡死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9-21 11:43 15 显示全部帖子
放牛娃01 发表于 2015-9-20 15:30 WO是绿豆 发表于 2015-9-14 15:12 异域胡笳远,黄沙掩汉关; ...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15-9-25 20:48 16 显示全部帖子
世上本无格桑花


  雪域高原,美丽的花有千千万,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格桑花。

  它是那么神秘,那么遥远,那么令人向往。

  一朵隐约的花,充满无尽诱惑;几条鲜为人知的进藏路,几多艰难;一片不为大众熟知的西部,无限神秘。

  如果有人告诉你,世上根本就没有格桑花,你会不会觉得很突兀,觉得很郁闷。
  其实,世上真的就没有格桑花,被大多数内地人在高原上称为“格桑花”的花,学名叫秋英,又叫波斯菊,传入中国,不过数百年,原产于墨西哥,后经西亚进入中国,而进入高原,则不过百年。

  格桑,汉意大概是“美好的时光,幸福时光”,所以美丽的花或代表幸福的花,大多可以叫做格桑花;而在佛法中,格桑表示贤劫,花与佛同在,只开在圣洁的地方,那么在圣洁佛地开的花,大概就可以叫做格桑花。

  而格桑花这一名字的来由,据说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有关。

  相传罗布林卡是格桑嘉措的园林代表作,林卡内珍稀花卉不少,一次其外出归来,携带了一盆娇艳明媚的花,放在窗台上。信众远远望去,见该花流光溢彩,纷纷揣测其绝非尘世之花,不知是离得太远没看清楚,还是大伙从未见过不知其名,这花干脆就叫做格桑花。

  至于这花究竟是什么花,数百年来,谁也说不清楚。

  这好似我们常常听说的“没文化,真可怕”这句话。可“文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

  总之,它与这格桑花一样,显得那么遥远又接近!

  比较认同的理解: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而这些,又岂是温室里能培养得出来的!

  旅行,不是旅游;旅游,也不是旅行!这是我们内心极为固执的一个概念。行,要靠自己的双脚,用自己的眼与心去观察和聆听。

  在慢行的旅途中享受旅行的美好,于生活的细微之处见证真情。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或许是鲜花、明月、清风,或许是痛苦、磨难或者险境,这些,不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么?不管以后,我们会不会爱上旅行,但我们都希望,这样的旅行,能让我们的视野,摆脱身边那口小小的井,不要做那只井底的蛙。在自己的人生天涯路上跋涉时,能够以梦为马,胸怀天下,追寻美好,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世上本无格桑花,就如同幸福一样,它却又真实的存在着。或许,格桑花,从来就没有来过这世界,它不过是我们对幸福的向往罢了,但它却又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左右,从未远离。

  至于属于我们自己的格桑花,究竟是哪朵,还是静下心来,问一问我们自己吧!
  相信只要心中有朵格桑花,所有人,尤其是经历过风雨的人们,迟早都会明白:有多高远的梦想,就能走多长的路;有多宽阔的胸怀,就能行多远的天涯!

  谨以此,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的兄弟姐妹们!

  世上本无格桑花,但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种下一朵,属于我们自己的格桑花。这朵花,能够让这每一次的出发,成为我们内心的自我回归;而这每一次旅行的结束,成为下一次行程的开始。


发表于 2015-9-25 20:56 17 显示全部帖子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发表于 2015-9-25 20:57 18 显示全部帖子
苍茫的天涯,那些欲罢不能的陌路


  川西北康藏高原的圣湖边,绿豆遇到了扎西。

  时光倒回至几年前,一个夏日的午后。

  扎西正安静地盘腿坐在湖边,胸前的牦牛皮,在路上被磨砺成了盔甲,古铜色的皮肤有些晃眼,鼻尖和额头上,两块发亮的硬茧,标志着他的虔诚,他一边和绿豆说着话,一边用石子在身边垒出了一个小小的玛尼堆。扎西的老父亲感冒了,有些气喘,还不断的咳嗽,绿豆把随身的感冒药掏出来,让他赶紧吃下去,扎西的妹妹卓玛去了湖边,那里有个巨大的白塔,她一边围着白塔转动,一边念着“唵嘛呢呗咪吽”,白塔上,有她刚刚献上去的哈达。

  扎西是绿豆五年前在扎溪卡坝子里认识的,那年夏天,绿豆在坝子里闲荡,正好走在他家的帐篷前,被他一把拉住,莫名其妙的喝了无数的青稞酒,跟着大伙又唱又跳,事后才知道他阿妈刚刚去世,他们正用这种方式祝福这位辛劳一生的女性,修成正果,开始来生。而他母亲的遗体,要被运到百公里外一个著名的天葬台进行天葬。

  扎西告诉绿豆,家里的一百多头牦牛,全被他卖掉了,卖了差不多五十万,自己留了五万块钱做盘缠,其余的,换成了供品,献给了佛,留在坝子里寺庙中,那些酥油,会一直燃到他们朝拜归来,他带着阿爸、妹妹,已经出来快两个月了,坝子里的另外三个人和他们一起去朝拜,卓玛和另外一个人,用板车拖着几个人的全部家当,为大伙提供后勤保障。

发表于 2015-9-25 20:58 19 显示全部帖子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那些曾经走过的陌路
发表于 2015-9-25 20:59 20 显示全部帖子
 “翻过湖边的山,就是西藏了,多则十个月,少则八个月,很快就到拉萨了”,扎西有些兴奋地说着。

  路上遇见几辆自驾进藏的车。得知扎西一家磕等身长头去拉萨朝拜,都啧啧赞叹,一边点头一边摇头,其中一个居然当场说要一起走路试试,结果同伴说现在就让他跟着走,他却坚决地摆开了头。

  自驾车队的领队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绿豆是不是也是一起去朝拜的,绿豆赶紧摇头,这个苦头,自己可吃不消,何况绿豆心中的佛,可不在布达拉。于是赶紧申明说自己也是个旅行者,只不过没有具体的目的地,所以走到哪算哪,于是帅哥很诚恳的邀请绿豆一起去拉萨,还说不要绿豆分摊费用,得到绿豆坚决的拒绝后,帅哥还是不死心,非要扎西生病的阿爸坐他们的车翻山,让扎西有些忿怨。因为在扎西看来,不要说坐车,就是有这种想法,也是对菩萨的不尊,必定会使自己两个月以来在路上三步一拜的劳苦白费。

  头顶飘来几朵硕大的云团,将太阳的火辣完全湮没,瞬间背上开始变凉,扎西赶紧起身,他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在雪山的脚下。

  “明年夏天,我就到拉萨了,你到拉萨来找我,我们一起去雪村,你请我喝酒!”扎西很期待地看着绿豆。绿豆点点头,默默把随身的水、食物分出一部分,放在了卓玛的板车上。

  扎西取掉胸前的牦牛皮,将挂在脖子上藏在衣服里的一个小袋取了下来,走到绿豆跟前,递到绿豆手上:“来,这个送给你,是我出发前,坝子寺庙的活佛赐给我的,你是我最亲近的朋友,我把它转给你,菩萨会一直伴随你,扎西德勒!”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