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60

主题

西北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复制链接] 查看:27663 | 回复:83
发表于 2015-9-25 21:34 51 显示全部帖子
 几年前,芝麻与绿豆曾带薏米到过映秀,那片废墟曾令幼小的她震惊,那时的映秀,刚从5.12的灰烬里走出来,一排一排新修的别墅,尚未恢复生机。这次刚进映秀,就感受到了映秀的活力,也感受到了川人的天性,如今的地震纪念遗址前,那些阴郁早已散去,那些伤痛早已抹平,只剩下如织的游人,满地的喧哗。

  重建后的映秀静静依偎在青山绿水间,一排排新房整洁干净,地面光滑平整,处处绿树掩映,各种盛开的花装点其中,地震带给大地上创伤已渐渐被岁月的大手抚平,只是那些曾经的伤痕却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

  虽然薏米已是第二次来到这里,但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地震好可怕,好恐怖啊!那些哥哥姐姐,好可怜哦!”

发表于 2015-9-25 21:35 52 显示全部帖子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映秀遗址
发表于 2015-9-25 21:35 53 显示全部帖子
 其实,这已经不是薏米第一次直面生与死的话题。
  在薏米四岁多时,她曾经跟随绿豆与芝麻去看过天葬。在天葬台前,无数的秃鹫起起落落,不是发出争抢的聒噪,薏米却一个劲要求:“我要走过去看,这里太远了”。
  薏米扯着绿豆走近天葬台。
  一个灰白色粘满泥巴的骷髅在山坡上滚来滚去,几只秃鹫争抢着轮流把头伸进那骷髅里,掏食最后的残汁碎肉,看上去就像一只大鸟顶了个皮球,被遮了眼看不到路跌跌撞撞;一块已经看不出颜色裹满泥灰的肉皮,正被几只秃鹫哄抢,这只啄住这边使劲后退,把那边的秃鹫拖得踉踉跄跄,那边的不甘心猛的一扯,把这边的拉个趔趄,左右的也不甘心放弃,都拼命往自己面前拉扯,把那肉皮绷得紧紧的忽左忽右,忽前忽后,象一群顽童拽着一床被子在拉扯;地上散落着完整的脊椎连着勒骨,被秃鹫用爪子摁住,正在努力啄食最后那一点点剩肉。
  幼小的薏米对那个场面,一点也没有惊奇,也没有胆怯,但一脸的肃穆,一边看一边悄悄问绿豆:“秃鹫为什么要吃他们的尸体?”

  绿豆:“因为藏族人死了以后,实行天葬,就是把尸体给秃鹫吃掉,表示他们已经跟随秃鹫进入天堂。”

  薏米:“那我们那里的人怎么不天葬呢?”

  绿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习俗,我们那里的人,和这里的人习惯不一样。”

  薏米:“那秃鹫会不会吃活人,我们站在这里,它会啄我们吗?”

  绿豆:“不会的,它们都是有灵性的,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不会乱啄的,只吃天葬师给它们的,何况它们也很怕人,哪里敢去啄活人。”

  薏米:“万一它要是过来啄我们呢?”

  绿豆:“不会的。”

  薏米:“我说万一。”

发表于 2015-9-25 21:37 54 显示全部帖子
  在路边随意找了一家餐馆,准备解决中餐。小餐馆的桌凳,就摆在室外的树荫下,加上中巴车的刘师傅,整整三十个人,刚好三桌。

  因为没有固定的菜单,也不好点菜,在点了几个后实在无处着手,只得告诉餐馆女老板按两百元一桌上菜,朴实的老板招呼其帮厨的老公,把各种炒好的菜,每种一份都端上来,结果到大伙吃饱一个个抹着嘴巴离开桌子,老板还在上菜,仔细一数,十五菜一汤。

  先吃完饭的小朋友们,围着女老板问这问那,女老板也平静的讲述着地震当天的情形。

  地震那天,她家店子里还有很多食客,有几个因为跑错门,再也没有出来,而她也仅仅在跨出店门那一瞬间,房子就全部坍塌了。而她上中学的儿子,在那场巨大的地震中,长眠在与她相距不过数百米学校的废墟下。

  老板的言语,没有悲喜,没有激动,静静地,平静地如同溪谷里的水,如同树荫下的风,不起一丝涟漪,不带一点波澜,如同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岁月是一双神奇的大手,将所有的伤痛变成了历史,又将历史变成了故事,将故事的主角变成了旁观者,将旁观者变成了故事的主人。让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这或许是映秀要告诉我们的,这或许是经历这次浩劫的四川人要告诉我们的,这或许也是岁月要告诉我们的。

  地震之后,有人选择了离开,有人仍留在了当地。这家人,也选择了留在映秀,住进了新的房子。只是老板家的店招,和震前自家店子上的牌子,几乎一模一样:名字一样,电话一样。不同的是,以前的店和牌,早成了废墟,新的店也快成老店了。

发表于 2015-9-25 21:38 55 显示全部帖子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不变的招牌

  主人与客人互换角色的讲述
发表于 2015-9-25 21:39 56 显示全部帖子
这块招牌,让绿豆与芝麻思绪万千。

  不由想起,那个曾经挂在脖子上的“擦擦”。

  “擦擦”是来自古印度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就是用模具统一印制出的泥佛或泥塔。

  绿豆与芝麻此前曾在藏地多次出入,了解到藏地除了平常的泥擦,还有比较稀少的骨擦与布擦。

  骨擦是用圆寂活佛、高僧的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分中有骨灰而得名。
  而布擦则更为稀有,藏语“布”意为法体,根据藏传佛教仪轨,历代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少数大活佛圆寂将实行塔葬。塔葬之前,须将大师法体用藏红花等珍贵药品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时流出的大师体液混合泥土制成的擦擦就叫“布擦”。

  藏地传说,布擦可医百病,避邪恶,得平安,甚至刀枪不入,因此藏地的人们常将布擦作为护身符挂在身上。

  更有甚者,在我们即将要到达的康巴藏区深处,会有人在逝去的亲人身上,取下一小块遗骨作成艺术品挂在身上,作为护身符,如同顿珠的脖子上他母亲的手指遗骨。
  如此种种,如同头顶这块招牌,是为了铭记,为了守望,为了回忆,或者,为了等待。

  吃罢中餐,大伙集体出发,准备去唯一保留的地震纪念遗址——漩口中学遗址。蓝天空一个人,呆在吃饭的小饭馆前,说不想去,于是让禾苗跟着小伙伴一块去。

  遗址前,汉白玉的时钟,指针断裂定格,指向14时28分,时钟的基座上,雕刻着这一充满伤感的日子:2008.5.12。

  一块汉白玉大理石上,红色的文字记录着漩口中学地震前后的相关介绍。

  薏米轻车熟路,在前面带路,熊二不知道是想抢着走前面,还是想与薏米走一起,总是在薏米身边挤来挤去,薏米就冲熊二轻声嘀咕:“你又没来过,你又不知道路,干嘛总是跑前面,走后面去,不然不给你讲了!”

  熊二乖乖地停住,跟在薏米后面,不过刚转完一个点,熊二又要冲到前面去,于是再次被薏米训导。

  平时唧唧喳喳的孩子们,此刻也显得格外肃穆,安静。

  此时,绿豆突然想起地震中一位被截肢的女孩的声音:“请不要再说,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孩子,是还未来得及盛开的花朵!她们,已经盛开过!”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故人。
发表于 2015-9-25 21:40 57 显示全部帖子
 暑假开学之后,禾苗班上共读一本书《树叶的香气》,当读到“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时,禾苗估计又想起了映秀,想起了漩口,眼泪不断落下来。

  当天晚上,在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时,找文又读,禾苗一下子又泣不成声。

  从西藏回家后,八岁多的笑笑被爸爸妈妈放到老家陪奶奶去了。

  星期天凤凰去看她的时候,她将刚写好的作文《妈妈 》递给大人看,一边说:“妈妈,昨天下午,爷爷奶奶睡觉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房子里,想起我们在路上的那些情形,想啊想,我担心你会变老!担心你有一天会离开我!我想着想着就把它写下来了,我边写边哭……”

  《妈妈 》

  是谁将你生下来,将你抚养大?

  当你受伤时,是谁轻轻摸着你的小手?

  当你睡不着时,是谁陪着你,一起入眠?

  妈妈,不管我怎么样,你都会关心我,照顾我,爱我!

  我爱你,妈妈!

  是啊,人生总是在不断的分离,只希望这分离来的晚些,让爸爸妈妈可以陪孩子久些。

  让路上的一点一滴,汇聚成爱,每个人,都用爱来温暖彼此,用爱来陪伴成长。

发表于 2015-9-25 21:40 58 显示全部帖子
过汶川后,开始下起了雨,山坡上滚石不断,心惊胆颤慌不择路逃离落石区,一路风尘,过茂县,抵达松潘。

  松潘,古称松州,海拔约2900米。

  在唐朝初期,这里一直是大唐帝国与吐蕃王朝杀伐的前线。想必当年的唐蕃古道,初入高原,大抵也是从此地开始吧,也难怪会留下文成公主和亲途中的一段喟叹。尸骨遍野,流离失所,战争带给平民的,总是无尽的创伤;皇家的儿女,此时也没了情长,风花雪月,终归抵不住金戈铁马,而这一段和亲,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一千多年。

发表于 2015-9-25 21:41 59 显示全部帖子
 一边走,薏米一边在车上自顾自玩着角色游戏。

  薏米:“我是医生,我这里有好多药卖。”

  豆豆:“都有些什么药啊?”

  薏米:“有仙女药。”

  豆豆:“仙女药有什么作用啊?”

  薏米:“让自己变漂亮。”

  豆豆:“给我来点。”

  薏米:“不行,只有认为自己丑的人才有用。”

  呃,好吧,很神奇的药,我们都不要了。毕竟,谁也不好意思主动承认自己丑。

  这一边游戏,一边就进了松潘城。

发表于 2015-9-25 21:42 60 显示全部帖子
 古往今来,此地一直是重镇,南来北往的人从来都络绎不绝。只是我们的队医YAOYAO,开始出现不适,在这海拔不到3000米的地方,不知道是自己吓倒了自己,还是被别人吓倒了,亦或是为了学习神农氏,先把自己高反倒下,再治好自己积累经验,概而言之、总而结之就是晕头晕脑了,搞不清是感冒了是高反了或者是晕车了。

  才踏入高原的台阶,就有人出现了高反,而且是队医,这让绿豆与芝麻不仅多了一丝隐隐的担忧。

  大概近十年前的一次川藏南线上,翻越4000多米的折多山时,绿豆与芝麻同行的队友中,就有人因高反直接瘫倒在垭口,众人急救好半天才苏醒过来。

  五六年前,同样是翻越折多山,在垭口路边的厕所里,有个初次上高原的哥们,刚走到小便池子边,就不停摇晃,不到一分钟人开始歪歪斜斜往下瘫坐,然后整个人瞬间失去知觉,一头栽向小便池子。在他身边的绿豆,见此情形,眼疾手快,赶紧一把将其扶住,和旁边的人一起将他架出厕所,搀到路边坐下,其他同伴又是喂水又是喂药。
  好半天,那哥们才稍微缓过神来。

  高反本身并不可怕,只是让人难受几天,如果因高反引起并发症,则可能危及生命。

  在绿豆熟识的朋友中,就有人因高反,引起急性肺水肿,几个小时就在高原失去生命的不幸事情发生。

  即便绿豆自己,在早年上高原的途中,也有过上吐下泻、呼吸困难、头疼欲裂的经历,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让人一生都难以忘怀。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