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北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复制链接] 查看:266233 | 回复:521
发表于 2021-11-28 12:10 121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34



起点:书松村

终点:K2050

距离:31KM

步数:41825



日期:2021.01.22


昨天晚饭是与卓玛一家一起解决的,第一次吃油油腻腻的藏香猪,的确香味扑鼻,一次次地提醒自己保持礼数,不要试图把整盘猪肉独占。晚饭后是散步的好时机,于是我登上客栈三楼由上而下看起满墙的留言来。


留言中有励志的,有关于爱情的,有关于友情的,有分享歌词的,还有写打油诗的,历历读来,一次次让我泪流满面,印象最深的是床头的一句“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直到看到诗与远方才是唯一的答案。”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今早卓玛问我跟不跟他们一起吃油饼和酥油茶,她做的油饼是拿掺了少许面粉的糯米粉油炸出来的,软软糯糯很是续口,但想了想还是决定吃碳水含量更高的面条,在外徒步补充体力才是第一要义。


出发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东竹林寺,一直很纳闷这么高的海拔也不长竹子,可为何它要坚持叫“东竹林”,既然有“东竹林”是否意味着也有“西竹林”呢?可地图放大搜了一圈也没个结果。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东竹林寺的规模比预想的要小很多,迷你的大殿在离公路几百米的地方,寺庙旁的招呼站修得毫无人性,站台离地至少一米高,背个大包根本上不去,所以在这出家都得会武术吗?此时僧侣们已经放假归家,山谷里传来守寺僧人的木工声,再加上二十五元的门票钱更是断了我一探究竟的欲望,远远拍了两张照片匆匆而过。


下一个景点是金沙江大拐弯,早就听说这个景区门票不值那个价,而且服务态度极差,所以本就没打算进去,而是希望在附近找找旁门左道看能不能拍到大拐弯的风貌。走近景区,被围得空空旷旷的园内果然空无一人,有一种幸灾乐祸的舒坦。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一直在留意“偏门”的问题,快到景区时的确有扇废弃小门,大方进去,角度不甚理想,只能拍到大拐弯的一个小角。景区停车场出口旁围墙断了一截,可以看到大拐弯的部分,主体依然被遮挡。再往前,功夫不负有心人,真的被我撞到一段下坡土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心想即使看不到大拐弯,说不定也能抄小路下山。


真正的幸福一般都来得很突然,没走多久金沙江大拐弯便免费地呈现在我面前,虽然最完美的弧度一定是只能在景区的观景台才能看到,但能如此轻易地看到百分之六七十,也算是占到了不少便宜,必须知足。


沿着山坡下到谷底就是奔子栏镇,这里是一个不小的食宿点,没有多作停留,吃了碗面后继续向前。自从进入云南境内,思想负担轻松了许多,因为公路两旁日渐繁华,只要不翻山,补给变得轻易无比,没有什么是比减轻负重更开心的事了。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发表于 2021-11-28 12:13 122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35



起点:K2050

终点:K2080.8观景台

距离:30.8KM

步数:46011



日期:2021.01.23



本以为是无主看守的新房,走累了直接上露台搭帐篷,一切收拾妥当,房子周围开始有了人进出说话的声响。本打算只要有人上前招呼便立马笑容满面地应酬,脚步迟迟不近,我也作罢懒得钻出睡袋。


海拔只有一千七八的金沙江大峡谷的确比山上暖和许多,一个羽绒睡袋加一个睡胆足以应对,早起也没有那么折磨人,轻轻松松、从从容容,出帐篷时迎面与住在这的看门人撞上,他的普通话听得费劲,只知道他来自大理,在这当工人,随后还好意邀请我一起吃早饭,只是我已躲在帐内吃完了一包面包,谢过好意后他便走向旁边的砖房干起活来。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今天的一路甚是无聊,在走过贺龙桥后,214国道与215国道汇合盘山,海拔升高,风景却与前几天见到的澜沧江大峡谷无异,没有林色葱郁,只有乱石稗草,单调的风景容易让人疲乏,于是在路边的小馆解决午餐。


店主应不是汉人,我上前询问“请问你们这里有面吃吗?”她们竟听成“这里有灭火器吗?”What?大大的黑人问号,不过没关系,走不动了,留意已决。吃面时,两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在一旁打闹,开始并没当回事,不一会儿,等她们从里屋出来,一人拿了块不同口味的面包送到我面前,“叔叔,给你吃块面包。”“谢谢你们。”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在来云南前,曾有人提醒我云南有很多骗子,尤其是偏僻的乡村,“穷乡僻壤出刁民”,可是面对这两个小孩我实在不能想象出她们会是“刁民”。给完我面包后孩子们就害羞地跑开了,去到旁边的田里帮大人们干活。这里的风景真好,窗外正对金沙江,吃饱后往前走了几百米才知道这里原来叫作“幸福村”,怪不得孩子们的笑这么自然不造作,曾经的你我不也如此吗?


桥之后还是桥,今天的路上桥出奇地多,桥本身并不难走,悲剧的是桥上风太大,经常把雨衣吹得前翻盖住脸,甚是厌烦。说到悲剧,除了桥,今天的隧道也特别多,本想搭车过的,可走到跟前最长的才一公里多,还是自己走更节约时间。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不想走隧道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空气差、没风景看,今天又加了一个:容易撞到路牌。当我正小心翼翼低头看路时(隧道里存在很多路板缺失或塌陷的情况,容易一脚踩空),一个不小心一头猛地撞上横出拦路的里程碑,因为走得心无旁骛,在隧道里的步行速度会比在外面快,这么一撞顿时两眼发黑了几秒,双手死命撑着杖才没有向路中间倒去。福不一定双至,但祸一定不单行,下一个隧道忘了数里程碑,结结实实地几乎在脑门同一个位置又被撞了一次,包鼓起的程度像极了被蝎子精蜇了的猪八戒,男人哭吧不是罪。


爬了一天坡,最后结局是好的,预定的露营点竟然是个观景台,对面山坡整齐村落的背后,一座雪山急欲显山露水,夕阳斜来,村烟暮色尽收眼底。离香格里拉越来越近了,内心也愈发兴奋,虽然努努力明晚就能到城里,但看到进城前有个纳帕海观景台,不如再多留一晚给海景星河吧。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发表于 2021-11-29 13:12 123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36-137



起点:K2080.8观景台

中点:纳帕海观景台

终点:香格里拉

距离:40KM



日期:2021.01.24-2020.01.25



K2105.2纳帕海观景台

2020.01.24


本以为这个观景台无人看守,入夜,一旁的房子点亮后开始人声鼎沸起来,能听出陆陆续续来了些人,应都是附近的工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们终于放起歌。我则独自躲在帐篷里,享受越刮越劲的晚风。太累了,伴着风声早早入眠。


早起不适,昨天还无恙的身体开始全身酸疼起来,这是需要休息的预兆,因此今天虽然路程比昨天短,却依然走得精疲力尽。“借衣”,一个名字如此诗意的小村子,几十栋白房子洒在绿野山坡,晨风鼓动,我却无心逗留,刚走了三四公里就歇了菜,早起吃的火腿肠被消化得一干二净,赶忙找了路边的一家小卖部泡面。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支撑着走到尼西乡服务区,这里是两条国道交汇点,是一个不算小的食宿点,我的肚子再次咕咕地叫了起来,于是赶忙进店找面吃。十公里不到的距离,吃了两顿,起身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半,更长的路还在后面。


说来昨晚的露营点恰好是植被的分水岭,昨天一天路上没什么大树,今天则不同,沿途是起伏不断的松林,可再好的风景看多了也会腻,林子也一样,它的美景并没有驱散我的困倦,相反越走越累、越走越慢,隔一两公里就要休息,而且脚踝也开始闹起了别扭,隐隐作痛。每当这时放空成了唯一的良方,再次成为路上的幽魂。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终于提起精神是走出山谷的一刻,本以为这个季节的纳帕海会干涸成衰黄的草原,可是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弧蓝,初见以为是彩虹,纳闷了几百米才在越来越开阔的视野里恍然明白那就是纳帕海,专属于香格里拉的蔚蓝。


太阳马上下山,山风越刮越大,走到观景台暂时没心思看风景,而是借着最后的阳光把帐篷搭好。安心坐下,今天的无聊与酸疼终于被眼前的蓝色稍稍化解,不知道晚上还有没有气力像昨天说的那样观赏海景星河,现在只想闭眼睡觉。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香格里拉

2020.01.25


没能抵挡住疲倦,没能像前几次一样眉飞色舞地拍星空,唯一能做的是躺在睡袋里把帐篷的拉链拉开到正好让视线无暇地放眼星空。太阳还没落山,月亮就迫不及待地窜上天空,未眠之际,它正好悬于夜空正中。小时候一直以为明月当空与满天繁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美事,到了藏地才发现,星月交辉是这么寻常普通。


冷,且风大。香格里拉的风自出奔子栏就感受到它的强劲,御风前行的费劲程度直逼那曲,昨夜的寒冷也是如此,掉以轻心地只裹了两层睡袋,夜半依然被冷醒,早起发现帐篷上的水汽已然结成一块坚冰。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天亮以后陆陆续续有游客来此观景拍照,由于昨晚没睡好,迟迟不愿起身,游客一巢巢地喧哗而至,因为我的帐篷搭在观景的最佳位置,所以帐篷周围一直环绕着打打闹闹、吵吵嚷嚷声,虽然这本就是开阔的公共场地,我并不介意他们如此,可当一帮说粤语的游客由远及近,却在我的近旁突然减小了说话音量,还是听出了人与人之间教养的差别。


今天路不算远,况且能有幸与纳帕海一同从湖烟的笼罩中苏醒,再从旁扬鞭而过,也是美事一件。行进中脚踝再次轻微不适起来,据分析应当与这几日的走路方向有关,自打出德钦,翻山、穿峡谷,为了躲避落石,安全起见一般都是走临崖临河一边,如此一来大部分路程走的都是公路的右侧,而公路为了排水需要,边缘都是倾斜的,因此两脚脚踝运动幅度不同,导致了其中一只的不适。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听王力宏经典之作《盖世英雄》已是N年以前,喜爱之余又翻听了他之前的作品,一首《心中的日月》让我第一次听说“香格里拉”这个名字,于是在他的影响下,对我来说这个名字所蕴含的意象包括梅花、牡丹、花田、春雨、阳光、清晨、竹林……总之美不胜收,虽然满大街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一度让我对这个名字幻灭,但真正让我幻灭的是今天进城的刹那。


长长的城市引道后,破旧待修缮的城市边缘,卡车、货车一排排停在路边,有的在维修,有的在漏油,冬季虽有纳帕海、枯黄的依拉草原、以及远眺一眼的噶丹松赞林寺作铺垫,但此情此景与其他城市有何二致?诺大的香格里拉不见林、不见竹、不见花,还是我来错了季节?到了住处并没有急于外出探索,而是收拾自身,希望明后天这座曾经的幻想之城能给我带来惊艳。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1人点评 收起
  • 青霞wcc 特意跑去问了下度娘,“心中的日月”在藏语里竟然是“香格里拉”的意思,云南人受教了~~~ 2021-12-17 09:57
发表于 2021-11-29 13:15 124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38



地点:香格里拉




日期:2021.01.26



不到三十一晚的四人间,不但有二十四小时的热水,还有暖气、电热毯,窗外就是一面山壁,如有雪来想必不是佛国也是一方静地,对于行走多日的我无非是一个误打误撞的五星级休整地,收拾干净,把衣物洗净晾晒出去,补了两集《奇葩说》便早早休息。


睡觉时不喜见光是长期在法国生活带来的“小毛病”,可是法国的窗子一般都配有遮光性极好的铁栅,而国内因无此习惯,除了五星级酒店会配有避光帘,一般人家或小客栈皆无此类物品。为了极限减重,眼罩是懒得带出门的,取而代之地我会把速干头巾折叠成正好适合眼睛宽度的圈层套在头上,既保暖又遮光,同时还有耳塞隔音的功效,一举三得。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半夜睡得迷迷糊糊,一阵凄厉的叫喊突出头巾重围,直刺耳膜,“我没有犯错,不要抓我!我没有错,不要抓我!”(半醒半睡之际听到的女声,隔着墙壁传来入到耳里有些迷糊,音量虽大却不足以将我完全清醒,不一会儿声音走远,我便沉沉睡去,早起问室友是否也听见此声,可是他也没有听清那人具体叫嚷着什么),声中带泣的嘶喊在空旷的街道回响显得格外撕心裂肺,香格里拉夜晚的温度前晚身验过,再配上这样的动静,令人不寒而栗。


云南,又是云南,伤心的云南,这里不应该是被彩云环绕的幸福国度吗,为何频频出此状况?那是去年回国后在禄丰县隔离的日子,一天晚上,也是将睡之际,酒店楼下男女的叫嚷声、小孩的哭泣声乱做一团,持续了近半个多小时的荒诞最后在路人和警察的参与下才被暂时化解。昨夜的香格里拉上演的又是哪一出人间悲剧呢?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今早拉开窗帘,万里无云,街道宽阔,可是一切却已无迹可寻,风过无迹、雪落无痕,人间之后的人间亦如飞鸟离开后的天空,没人在意。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在天使的序列中,有谁能听见我的回响?”冰凉夜晚中的情绪发泄比不上战争、瘟疫、仇杀来得惊心,那些流血流泪的喊叫的背后的故事有谁会去真正倾听呢?我不会,我不是菩萨,我只能像上铺的室友那样,希望故事的结局不会太糟。


衣服晒在阳台忘了取回,经过一晚的冰冻早上收回时已是铁板一块,只能把它们放房间水暖上加速烘干,没衣服出门的日子不如眼睛一闭四肢一伸在床上“假死”听广播。


出门时已是下午,青旅就在独克宗古城旁边,步行五分钟即可进“城”。改不了放纵迷失的“毛病”,这也是在法国乃至欧洲养成的,虽然徒步在路上时不可控因素太多导致了我过分拘谨与胆小,但在如此安全的环境中漫步,浪得自由自在是对自己最好的放松。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古城古色古香,淡季时小巷分外清静,石板路搭配上木制阁楼有一种梦回往昔的感觉,但没走多远就碰到两个叫“无尘”的小店,客栈也纷纷把名字改成毫无创意的“XX轩”、“XX阁”、“XX小筑”等,以及不多的时间里就在不同的店铺门前听到了两遍《一生所爱》,槽点、雷同点太多难免扫兴。


回过头来想想,这年头来这洗涤心灵的小清新们不正好这口吗?明明庸俗不堪却硬要在“明媚的阳光下”摆出一副出尘的姿态,以彰显自己正在寻找“诗与远方”的路上。昨天到客栈时老板知道我是徒步来的后感叹“你们徒步的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拼了”,excuse me?我立马回怼:“最难的进藏线已经徒完,我不需要证明自己。”向别人证明这种事还是留给那些爱摆做作pose的小清新们吧!


龟山公园下的中心镇公堂(现在是红军长征纪念馆)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倒是可以好好逛逛,虽然展品不是很多,但前者可以了解长征历史,后者可以了解唐卡、擦擦、木碗等发展脉络,对于初到藏地的朋友了解当地风俗还是很有帮助的,至于全世界最大的转经筒,呃,看看就好。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发表于 2021-11-29 13:17 125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39-140



地点:香格里拉




日期:2021.01.27-2021.01.28



曾经写过一首诗《暮歌》,诗中的一段是这么写的,“今夜会梦见一种鸟 // 巢筑在措上 起伏呼吸 // 秃鹫活满万年就要升起 // 远处有人吹响鹰笛”。


对西藏的向往是在很久以前就开始萌发的,于是顺理成章地会找相关的资料来看,其中视频居多,比如刷过很多遍的电影《转山》,还有评分颇高的纪录片《第三极》。去西藏前它们虽带给我视觉上的神往却难以情感共振,直到去年滞留巴厘岛,才从曾经看过的影像中触发离思,那把举足轻重的钥匙便是鹰笛。


鹰笛,也称作“骨笛”、“鹰骨笛”、“惹”,顾名思义它是拿鹰或秃鹫的翅骨制成的。目前国内鹰笛分两类,一种是藏族鹰笛,另一种是塔吉克族鹰笛(还可细分为塔吉克族鹰笛和阿尔克孜族鹰笛)。两类鹰笛最肉眼可见的区别是藏族鹰笛多为六孔或七孔,而塔吉克族鹰笛则为三孔。纪录片中打动我的正是藏族鹰笛,可是它正面临失传的困境。


秃鹫被视为空行母的化身,佛的使者,能为生者祛灾,为逝者引路,在其临死之际据传会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翱翔至高空,再在众生的视线之外坠回人间,尸骨难寻。众所周知藏民不杀生,因此要获得一只完好的翅骨极为难得,往往只能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深山才能寻得。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鹰笛骨管全长24厘米-26厘米,管径1厘米-2厘米,藏式鹰笛吹奏时,右手食、中、无名三指负责上三孔,左手食、中、无名三指控制下三孔,吹法兼用平吹和超吹,音域D1-E2,可达九度,音色高亢嘹亮,听觉上给人脚涉时间长河,一步历史洪荒一步未来无限的感觉。


正是有了这些认知,这次徒步去拉萨的任务之一是只要在经济能力范围内购得一支属于我的骨笛。冲赛康去过几次,只淘来几只路上防野生动物的铜铃铛,鹰笛却迟迟不见踪影。离开拉萨后,偶然看到那位在梅里葬花朋友的朋友圈,他正好藏有一只鹰笛要出售,于是果断拿下。与之匹配,还另购了一串108颗足数鹰骨念珠,看包浆和色泽是老物件(破费不少,我的收藏生涯就此结束)。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据他介绍手中的这只鹰笛有百年历史,应当是清末民初的老物,笛身通体乳白偏黄,包浆温润,品相完整,只是在笛尾有三处无伤大雅的缺憾。入口试吹,音调极高,恰如盘旋天际的鹰鹫,不可攀擒。可惜作为乐器门外汉,网上关于鹰笛的资料、演奏方法、乐谱少之又少,现在还处在摸索阶段,离吹奏成曲尚需时日。


一个生命是如何成长到能被制作为乐器的境地,这根长骨又是经过多少人的盘掌才终归我处,我死之后它又将去往何方,历史不能给我过程,却把如此的准确的答案放入我手中。


一个凡人如此轻易地就以佛的视角低头详观鹰的飞翔,这一刻,我是佛吗?这一刻,佛是我吗?还是人中作佛的部分终于挣脱出血肉在手中凝结成一声远方的嘹响?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发表于 2021-11-30 11:26 126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41



起点:香格里拉

终点:K2150

距离:30KM

步数:40837



日期:2021.01.29



在香格里拉待的几天,一日三餐基本都是在F餐厅解决的,去年双十一种下的因,依然结着果,于是除了独克宗古城和百鸡寺,这里成为我步行最远的地方,除非饿了否则绝不出房间半步,这与在路上的我判若两人,不小心暴露了死宅的本性。


住进来的第二天上铺来了位湖北天门小哥,他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选择了香格里拉,因为这里离梅里雪山很近,他是来放下一段感情的。本不爱喝酒,那天晚上他有些意兴阑珊地醉了,于是陪着他喝到了最后,他看着手机里的视频,把最后的也一饮而尽。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因为室友包车去纳帕海,托他的介绍认识了新住进来的一位小哥,起初小哥频频提到饮酒,内心很是芥蒂,虽被他叫出去一同寻找酒吧,但我从心底始终无法招架嗜酒之人,同在四方街看了段锅庄后不久便想借机抽身。


这个季节的香格里拉冷清无比,酒吧里虽有人的歌声,但从屋外望去杳无人影,怕是老板无聊自己打发时间地唱了起来,毫无氛围可言,共赴酒吧一事遂作罢,但新的提议是逛完龟山公园回客栈喝,丝毫不死心。


客栈楼下就有家小卖部,室友和小哥一人抱了一箱啤酒往楼上搬,这架势让我有些望而却步。酒量不行,我早就养成了认怂的习惯,谁要逼我喝酒,我就亮出“四瓶啤酒必醉”的底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没当回事。


我客气地接过一瓶啤酒,小口慢呷,本想喝完就找机会开溜,谁曾想到小哥抱来一把吉他,几声和弦一起就是许巍的《曾经的你》,我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小哥投来一笑。一首唱罢,紧接着又是几声扫弦,小哥问我听得出是谁的歌吗,“万青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脱口而出,“可以啊”,之后小哥弹的几乎每一首我都能跟着唱出来。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前都是一个人在KTV点几瓶啤酒自嗨,没想到今天能有幸碰到歌单契合度如此之高之人,甚是欢喜,口渴了不用别人说,主动把酒往嘴里灌,连续两晚皆是如此,这应当就是住青旅的乐趣所在吧。看我们唱嗨了,客栈老板也酌了一杯伏特加在旁边坐下,碰到会唱的也放声吼几句,室友更是借着酒性,把自己的感情都唱进了歌里。


因此,今天的离开我是有些舍不得的,一期一会的感动让我昨晚忘记给平板充电,今早借着充电的理由躲在房间里久久不愿出发,没想到我这个决绝之人也会有如此眷恋,室友们早早约着再次前往纳帕海了,我则不得不选择抽身离去。


我走了,江湖见,谢谢你们的酒,有机会再一起唱歌。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发表于 2021-11-30 11:31 127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42-143



起点:K2150

中点:K2179

终点:K2211

距离:61KM



日期:2021.01.30 - 2021.01.31



K2179

2021.01.30


搭帐篷也能睡得香甜,滇藏线就是如此安全的存在,根本不用考虑野兽的因素,走累了看见平地就能扎营。补给点增加,负重减轻,徒步速度也随之加快,昨天近下午出发,太阳还没落山就已经走了三十公里,搭帐篷时正好看到一位骑行者低着头吭哧吭哧往香格里拉赶。


天气预报出人意料地准,早上八点多太阳依旧没有照过来,拉开帐篷一角,昨晚还满天星辰的天空此时黑云压境,我这个“小太阳”果然名不虚传,身后没有了我的香格里拉正面临雪击。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上半天的路很无聊,因为视野和天气的原因走得很压抑,公路像昨天一样依然在小山丘间穿行,在小中甸镇吃过Brunch后麻木地向前奔走。一路上时不时地飘些落地即化的飞絮,风不大,因此运动时并不觉得冷。


下半天的路景色也没好到哪里去,唯一的亮点出现在冲江河山口,下午三四点云层淡了很多,这里终于可以远眺哈巴雪山,今天剩下的路雪山也都在视线范围之内。


地图上看到一处观景台,本想在那里扎营,路过才发现原来这个观景台是私人的,现在处于关闭状态,继续向前一公里多有一处带公共卫生间的路边平台,可惜观山视角稍有遮挡,于是又向前走了几百米才落地为安。


今天的露营点正对雪山,黄昏时分云虽继续散开了不少,但天气预报说明天又是一天雪,因此我对明早的日照金山并不抱太大希望。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K2211

2021.01.31


太阳落山,还未入睡,帐篷一侧却映照出光的影子,此时不该是龙王盘云备雪的空档吗?往外望去只见一轮硕大的明月从东山升起,恍恍惚惚地能看到东山之后哈巴的山影。月光并不皎洁,而是透出一股鹅黄,那颜色比不远处村庄的灯火稍显舒淡,但却把大半个夜空点亮。


于是天空被划分出了两个空域,一侧是群星疏离的黄月光,另一侧则是星光璀璨,我躺在睡袋里,唯一认得出的猎户座铺张地摊在天门之上,我对它的形状如此熟悉,它却在天外自顾自地悠悠传来从前的神采,那时地球上所有人的祖辈都未出生,宗教的阴云刚刚开始笼罩欧洲,中原人的耳中不时传来伽蓝寺的钟声。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一般每天这时我已塞好耳机听广播,随时等待休普诺斯恩典的降临,此刻我却无心睡去,望着星空出神,恰巧在香格里拉认识的小伙伴打来视频通话,一贯厌恶这种通话方式的我却意外地接通与他一起仰望这片千年之前、光年之外的天空。


早上果然没有等来日出,龙王等我欣赏完夜色睡去后才心满意足地开工,收帐篷时昨夜星空清澈摇身一变成大雪茫茫,不见山,不见村,只见路,只见急驶而过的卡车扬起湿漉的雪尘。披上残破的雨衣,我也摇身一变成山中唯一的亮点徒行在无尽曲折的谷中。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大雪并没有持续太久,翻过山口速降海拔后,它被我远远抛在山上,随之而来的是烟火人间的喧嚣与烟尘。


灰尘是进入内地的标志之一,无论在哪,只要上路,它们无时不刻不侵扰着旅者的视线,山上的青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蒙尘的死绿,因此今天河谷中的路依然走得毫无精神。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发表于 2021-11-30 11:35 128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44



起点:K2211

终点:K2243.5

距离:32.5KM

步数:44441



日期:2021.02.01



近黄昏路过一街边小店,旁边便是一块宽敞的空地,走够了三十公里早已精疲力尽,果断扎营。昨日翻过山来,一条小溪时时相伴左右,最迷人处岸边一树枯丫倒影在清浅的水面,粼粼风起时,水底的横枝皱成一笔写意的山脊。可惜有围栏围着,否则直接坐在岸边小憩应是一桩美事。


再往前走,景色不再浪漫,接连两座水电站横陈水面,坝前本来透亮的溪水淤成令人望而却步的翡绿,失了灵性。更让人失望的还在后面,随着靠近虎跳峡镇,人们的各种生产活动越发频繁,挖沙、烧砖再加上昨天在山上就能看到被伐得光秃的山坡,本就不再有生气的水流被渐渐染黄。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要知道现在是冬季,前段时间在千年盐田看到的金沙江都能褪成凝碧,眼前不过三四米宽的小水何以在短短十几公里之内就涤荡得如此不堪,不远处就是它汇入金沙江的河口,更远处是更多如此般的河口,金沙之“金”难道不是一场人祸?


想起这些日子敦煌附近三北防护林的惨相,《国家宝藏》刚刚用催人泪下的演绎讲述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当地就用这种方式打脸,这类事件难道真的引不起重视吗?还是背后的暗面借媒体之手冷处理了事?至于调查组马后炮的说辞,呵呵,一丘之貉罢了。


这个季节的虎跳峡镇,很多小馆都关了,那些叫“酒店”的街边店铺我又心存芥蒂懒得进入,最后找了一家看起来平易近人的饭馆解决早餐。这里的物价再次下降,1.5L的饮料从之前的八块变成六块,越喝越舒坦。


香格里拉青旅睡上铺的小哥今天坐班车去丽江,早早地就打好招呼让我报备一下行踪说是“再看你一眼,从南到北”,当他最新的信息发来“我还有十五分钟到虎跳峡镇”,我早餐刚好快吃完,说时迟那时快因为怕错过立马收拾行装上路,一步三回头地走在路上,不一会儿他最新的消息发来“过去了,有点热,多带点水”,就这?传来的不足一秒的视频里我模糊成了一道闪电,唉,惊鸿一场,走在路上的孤独还是留给自己独享吧。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本打算在虎跳峡镇停留深入峡谷的,可是因为修路景区关闭只好作罢。公路再次延伸到金沙江峡谷,徒起来说不出的惬意,因为这里海拔只有一千多,气温回升,在浑身被汗水打湿的情况下,休息再久都不觉得冷,反倒是凉风习习感觉提前来到早春。


玉龙雪山就在江对岸伫着,蓝天白云得让我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江这岸,出了虎跳峡镇,沿途连绵不绝的人家、饭店、小卖部,对于徒步者来说这就是“天堂”。虽是寒冬,这里的黄花菜却顶着成片的金色花骨朵开放着,煞有其事地与雪山相称。此情此景,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发表于 2021-11-30 11:39 129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45



起点:G214K2243.5

终点:G353K3608

距离:30KM

步数:45257



日期:2021.02.02



又选了个不错的地点扎营,旁边是果园,入眼是雪山,风光旖旎,我却在半夜被冻醒,本以为海拔一千多的冬季河谷不会有什么威力,大意到只裹了一层睡袋和睡胆,冷到浓时更深雾重缩成一团,极不情愿地抽小半身出睡袋涉入冷滞的空气中掏更厚的睡袋。


再醒眼摸摸帐篷又是坚冰一块,看来上次回家换个羽绒睡袋出门还是有远见的,这一路上因此少吃了不少苦头。刚出发时带了一个羽绒和一个水洗棉睡袋,用过之后才知道水洗棉睡袋就是个bug。因为晚上人躲在帐篷里呼吸会产生不少水汽,夜晚气温降低空气下沉水汽会凝结成水吸附在睡袋上,而水洗棉因为可机洗所以不拒水,吸了水的睡袋不是一般地沉,那么发明这种东西到底有卵用?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此地的天空不再如西藏般通透,但大晴天下走起来没什么负担。上半天的景色与昨日并无差别,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从三股水景区附近开始可以看到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双峰咫尺对峙,唉,趁此淡季不能深入虎跳峡确实是个遗憾。暂别214国道翻山去往丽江的路改走353国道,名曰“翻山”,地图上显示的路曲折迂回,实则与走平路差不多,昨日过江后就开始不知不觉地爬坡,到了国道交汇处,已然一片坦途。


我很快就错了,上面的话是吃饭时写的,原因是看错了方向,直到开始爬坡才发现自己的愚蠢,山路必然带坡,要不然为何不截弯取直?坡没爬多久经验让我立马看到一条痕迹明显的近道,不走白不走。看四下无人,借机有的放“矢”,谁料薄发之际,拖拉机的声音由远及近,还好每天的提肛练习让我远离便秘、避免走光,并向司机老农证实了前路可通公路。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往前走了几百米,主路越来越窄,道中开始遍布灌木,直到一处山坳不再向前,我就纳闷了,大爷的拖拉机是从哪开过来的?难道是神仙下凡不让我好好方便?本想借势从山坳处直上,无奈草高石乱,作罢回返择小道,谁知这小道才是正道,正对玉龙一时风光无二。


紧接着问题来了,就在惬意之际误入坟场,把我这个***都不敢看的人吓得乱了分寸埋头潜逃,小道跟丢却不敢回头,还好手机信号满格,跟着电子地图显示方向野路翻上,欲走树欲密,草欲高,气喘吁吁绝望至极,心想着一定要趁天黑前走回公路,要不然我会被吓哭的。踏破铁鞋无觅处,鼠窜良久正前方土坡后一声车鸣终于把我拉回人间。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每次都是贪少走路才抄近道,可结果虽然可能真的少走了些,体力却成倍地付出,饭前买的两升饮料此时喝去了一半,山上毫无人迹无处补给,只能省着喝,为何要如此之作?也许徒步者的哲学就是“用最多的体力走最短的路”。


中午出发,加上翻山插曲误时,导致快到预定露营点已黄昏。疲惫不堪之际一绕长香挟风而至,放眼望去,在远远可眺拉市海和玉龙雪山的路边似乎有花妖艳。因有轻微夜盲,远不得见,走到近旁才识得桃花林,惊艳!寒冬之时仅闻有梅,眼下轩然春彩闻所未闻,可见腊月冬风也似剪,裁出暖红一片,此为丽江是也。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发表于 2021-12-1 10:34 130 显示全部帖子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篇

DAY146-148



起点:G353K3608

终点:丽江古城

距离:20KM



日期:2021.02.03-2021.02.05



搭帐篷的加油站不再营业,把不烟不酒的贞洁牌坊摆出来管理员大姐才勉强让我扎营。同山不同天,山那边海拔低些的河谷晚上冻得难眠,山这边海拔更高,两层睡袋却已经能把人热醒。出发后发现桃花林不止一处,出山前一直有花香相伴。


从在香格里拉开始就留意前往丽江的政策,走在路上最怕突遇医疗设卡没有核酸不让过,几日前托舍友打听的答案模棱两可。庆幸有惊无险地来到市区,顺利入住青旅,从老板包子处得知当地政府的最新政策是:从2021.02.04开始进丽江不再需要核酸检测。但是,旅店所在的居委会还是需要住客提供检测证明。这……听谁的?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没办法,还是前往市医院采样,百十号人半个多小时的排队等待,用一百大洋换来一阵深喉的呕吐感(上次做核酸是插鼻孔,更难受)。这句话的重点并不在“一百大洋”,而是听说“百十号人的队伍”后,包子哈哈大笑起来,已往春节期间丽江古城每日人流吞吐量在十五六万,极值有二十万,没点“关系”根本找不到地方住,现如今七千多家客栈只能对几百游客虎视眈眈,唏嘘。


次日休整,洗了衣服没出门。自从买了鹰笛几乎每天早上会吹几声,但是连日练习却依然无法吹出音阶,侮辱性不强,但打击力度极强。退而求其次,在香格里拉时受室友的启发买了支箫打算在路上学,收到时发现吹口处一条长裂缝,退了,联系卖家重新寄过,好事多磨。


续了喜马拉雅的会员,这些天在路上开始听一档《人文通识·哲学》的节目,早些年姑姑送过我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没有读完,十二月份休整在家读他的《美学》,亦没有从始至终,想来听音频应是难度更低些。曾经被柏拉图的《理想国》严重虐待过,还好及时躲开才没有造成实质伤害,听音频节目虽终将不能替我承受其之重,借力缓冲的“小聪明”不失为一种适者生存的普世哲学。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精神层面的“理想国”很难接近,在慢时光的丽江却有人试图把“理想”照进现实。哪个文青不想开一家人来人往的客栈,白天笑迎四方客,晚上抱着美酒烤火塘。想吃东西不用自己做,客人们会把这里当作自己家,轮番比拼手艺,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趁着懒觉肯定会有勤劳的妹子把摞在水槽里的锅碗瓢盆清洗干净。到了淡季请些义工,自己则无牵无挂勇闯天涯。


我住的这家青旅就是这样的存在,来过的人把这儿当自己家,真正旅行结束回家的人叫漂泊异乡。一天的生活里,有人弹琴,有人唱歌,有人生火,有人下棋,有人撸狗,有人从古城回来时随手买了些水果放大厅的茶几上给大家吃,有人撒娇地对另一半说“我想喝水”。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昨日小年夜,晚餐是烧烤,把这里当家的客人们把我招呼过去一起围炉而坐。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火塘”,以前总是在书里读到江湖至此的随性,虽偶尔参加聚会,以玩三国杀为结的局不得不说也很尽兴,但与火塘相比,它带个人的是没有介质的一种即时交流氛围。酒过三巡,戏过三轮,醉意大兴。


第三天终于踏出了客栈,万古楼、四方街、木府……在万里无云的下午第一次走进丽江大研古城。与想象中的一样,它古色古香却又极尽商业之能,店铺并无新意,真正让人惬意的是这里时间的流速极慢,溪水来自抬头可见的雪山,光滑的石板路频频欲让人跌入温柔的阳光里。特殊时期,这里的游客不多,除了小广场,稍拐几个弯就能绕进无人的小巷,有溪水流过的无人小巷更是把时间的滋味淬炼到极致。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不多的时间里两次遇见一满头白发提着菜篮叫卖自家草莓的老奶奶,第一次遇见她是在一座石拱桥上,岸边柳浪繙㠾,风景软腼,让我无暇顾及其他,上前推销时并没有过多理会,只是微笑摆手示意。几小时后无意间撞见她依旧站在路边苦苦等待着买者,遂动了恻隐之心。


“请问一斤多少钱?”“二十。”“帮我称一斤吧。”“可以。”奶奶麻利地把草莓装进从兜里抽出的皱巴巴的塑料袋里,“这太多了吧!”“没关系,你就多买点。我老年人不容易。”“好吧。”“一斤七两,三十四块,我再给你几个,你给我三十五块。”我忍了。


奶奶不会用微信,我只好从包里掏出唯一的一张百元大钞递给她找,奶奶从一沓纸钞里舔着口水算计片刻,“我只有六十二块钱,我再给你拿几个。”我……又忍了,“奶奶你可以啊,真会做生意”。丽江果然商业,连不会用微信的老人家都如此精明。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诗人之路”    |   2017-2023 · 入藏十三线 · 单人重装纯徒日记(完结)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