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2

主题

西北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复制链接] 查看:121960 | 回复:267
发表于 2013-2-18 21:31 111 只看该作者
水晶 (梵文sphatika;藏文:Shel)
    在大圆满法传承中,在灌顶时,要用水晶 象征性地向弟子阐释其 “意”的完全透彻。南喀 ·诺布 在其著作 《水晶和光明之路》中描述了镜子、水晶和水晶球是如何用手大圆满法中对精义、本质和精进进行阐述的。镜子无条件地反射光芒,水晶无条件地折射光芒,水晶球则在内部成像。作为礼器,闪烁发光的水晶出现在《五世达 赖喇嘛秘观》经文中所描述的几幅绘画作品里。该篇经文描述说,水晶用于灌顶仪式中的第四步骤,以向弟子介绍和阐释 “意“的光明特质。闪闪发光的水晶也出现在在拉萨龙王庙里有关大圆满法的壁画上。这些壁画绘制于六世达赖短暂的在位期(1697——1706年)。在大圆满法中,水晶和孔雀翎这两个不同象征物也用来代表 “观” 和“超越定”这两个密宗教法的秘密传承。
     作为宝石或一种珍贵物质,水晶形成了须弥山的东坡面。也可用水晶来描绘在东部的方位神和东方精怪的品性和器物。石水晶还可以用来雕刻小型佛塔、佛像和礼器,因为石水晶的晶莹剔透象征着它们具有 “金刚”的特型宗教像都是用半宝石刻制的,在印度和尼泊尔的旅游市场上能轻易购得。

虚空藏菩萨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观音化现的 “虚空王”的两只手都持用月亮水晶水水晶和太阳水晶  或火水晶作为手持器物。水水晶具有使液体或阳光变凉的特质,火水晶就像一个聚光镜可以聚合阳光以点燃圣光。观音的两个化身可以使人避开八难  ,她们也拿着这些器物。“避火观观音”手持一块冰凉的月亮水晶,“避象难观音”手持一块炽热的太阳水晶。
四臂观音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四臂观音和四臂白色无量寿佛常被画成手持水晶念珠和水晶拂法器物,而众多的金刚乘神灵则被子画成手持宝瓶。  

八难:1)狮难 2)象难;3)火难;4)蛇难;5)贼难;6)镣难;7)水难;8)非人难
发表于 2013-2-18 21:51 112 只看该作者
瑟珠 (藏文:gZi)   

     缟玛瑙在藏文中被称作 “瑟”,常用护身符,以抵御各种邪恶影响。在古墓附近或新近耕作的农田里经常可以发现瑟珠。据说,瑟珠源于史前时期,有关瑟珠的神话传说甚多,一种说法认为。瑟珠是活的生物或虫子,当人们一看见或触摸它们时,它们就石化了,另一种说法认为,瑟珠是天神抛撒下来的珠宝。每当珠宝破损或变成碎粒时,天神就将它们抛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瑟珠是天上如意树掉下的果实;是传说中金翅鸟口中掉落的东西;或是传说中的藏族英雄岭 ·格萨尔王散落的珍宝,他从波斯王的宝库里掠取了这些珠宝。

桶状瑟珠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圆形瑟珠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瑟珠一般被分为两类:一种是圆桶形棕色或黑色条纹相间的缟玛瑙,上面圆形 “睛” 或环。另一种是圆形玉髓或光玉髓变体,上有螺旋形赭色、白色或金色条纹。根据形状,瑟珠还可分为细长的锥状 “母”瑟珠和较厚的桶状“公”瑟珠。最受尊崇的瑟珠是圆桶状棕色或黑色缟玛瑙,上有九眼白 “睛”,白睛内有一个带成角的、与字符相似的图案。九睛瑟珠十分罕见且价格昂贵。在西藏,九睛瑟珠的交易价格相当于一座中等家舍的价格或几磅重的银锭。  
    自公元前三世纪以来,在印度河和底格里斯河之时广阔的区域可能就已使用了蚀刻玉髓、蚀刻光玉髓和蚀刻不透明玛瑙的技术。先用芦苇笔或毛笔蘸着浓烈的苏打水在圆筒状石头上画出图案。在烘干时,将石头埋在热灰中烘烤片刻。在石头变冷、被清洗干净后,变得更黑的石头上就会留下带釉的白色图案或者说是白色图案渗入更黑的石头变白。随后,用硝酸铜溶液进行蚀刻直至出现白底黑色图案,最早的瑟珠图案可能带有条纹或五星。
   上等石头是未经切割和不透明的,图案深藏在石头中,石头要有光滑度,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泽。瑟珠在上个世纪被大量仿制。现在在印度、尼泊尔、中国内地和西藏都已仿制出瓷瑟珠、塑料瑟珠、树脂瑟珠、牦牛角瑟珠和玻璃瑟珠。台湾现已制出最上乘的仿制品,工艺 采用的是原始的火蚀刻加工工艺。  
   瑟珠源自西藏本土,因此,它不具备印度佛教神灵的宝石器物和类似之物的特征。但在描绘苯教神灵时经常提到瑟珠。  

   原文:Tigris 底格里斯河,河名。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向东南流入伊拉克境内,下游在库尔纳,同幼发拉底河汇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发表于 2013-2-18 22:02 113 只看该作者
吐宝鼠鼬 (梵文:nakula;藏文Nevu--le)   
吐宝鼠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吐宝鼠鼬张开的大嘴吐出珠宝雨,它是宝藏神、多闻天王或沙毗门天这类财神左手所持的器物。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罗汉巴枯拉的左手也持有鼠鼬。当鼠鼬吐出一串珠宝时,他用右手抚摸它并紧紧握住它。当对着神灵的左侧挤压鼠鼬时,它就会吐宝。珠宝雨或叶宝鼠鼬象征物源于中亚的一种习俗,在中亚,人们用鼠鼬皮制作线包或珠宝袋,从鼠鼬口可以倒出硬币、宝石或子安贝壳。鼠鼬也是财宝和财富的护宝者龙或蛇传统意义上的天敌,印度和中亚的鼠鼬常被错认为獴 。作为手持器物,鼠鼬象征着慷慨、施欲、财宝和成就。
   1 梵文:kubera;藏文:Lus-nyan 沙毗门天,音译 “俱吠滥”,是印度神话中的财富之神。  
   2 梵文:Bakula 巴枯拉。罗汉名  
   3 :北非当地的鼠鼬类动物。在古代它能吞食鳄鱼卵故而视为敬兽。

发表于 2013-2-18 22:13 114 只看该作者
金鞭 (梵文:suvarna--ashvasha;藏文gSer--gyi--rta--lcag))  
岭国英雄格萨尔王右手所持的就是金鞭。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金鞭是岭 ·格萨尔王这类的骑马护法神右手所持的器物。金色鞭杆的底部饰有一块珠宝或一个半截金刚杵。从杆顶上悬垂下几束绳索,绳索稍有分叉,宛如飘逸的五彩虹发出的光芒。神灵手持金鞭象征着力量、控制和降伏。
       有关格萨王的故事在《印象纳木措》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发表于 2013-2-18 22:34 115 只看该作者
金耳环 (梵文:kanaka--kundala藏文:gSer--gyi--rna--rgyan)和珠宝冠(梵文:mukuta; 藏文Cod-pan,dBu--rgyan)
罗汉迦里迦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罗汉迦里迦手持一对从众神那里得到的金耳环,这对金耳环象征着众神在神域已经聆听到并理解了他所传授的《金法》。耳环象征着忍辱的完美、对口传教法的理解和断灭。古代印度贵族佩戴的沉重耳环使他们的耳垂向下拉长了四、五指。男女菩萨身着古代王子和公主所穿的“五种丝绸盛装”并佩戴 “八种珠宝饰”,他们的长耳垂上都佩戴这种金耳环。佛众曾摒弃所有世俗财富和饰物,因此,他们的长耳垂上不画任何饰物,象征着他们断灭一切。
罗汉罗喉罗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罗汉罗喉罗手中握有从众神地里是得来的珠宝,是他在神域传授教法时神奇生成的供品。罗喉罗是历史人物佛陀释迦牟尼之子,他在佛陀得道的那一瞬间降生于世, 此前,他因在母亲子宫里呆了六年而名声大噪。六岁时,他成了获得圆满之父的弟子,后被认定为精通戒学、定学、慧学“三学”之弟子中的佼佼者。珠冠戴在最温和的男女神灵的头上,珠冠上的五颗珠宝,代表着把“五盛阴苦”和“五浊”变成“五佛智”。        
                                                                              
1梵文:Kalika 迦里迦。罗汉名。
2梵文:Rahula,罗喉罗,罗汉名。
3五盛阴苦,即五阴所构成的身体之器,盛载诸众苦。所谓五阴,是构成众生的生命存在的五种物理的与心理的要素,即 1)色;2)受;3)想;4)行;5)识。:五浊:在恶世、未世中出现的五种污浊,即 1)劫浊;2)见浊;3)烦恼浊;4)众生浊;5)命浊。
4梵文:kutagara;藏文:khang-brtsegs 重搂房屋。

发表于 2013-2-18 22:48 1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风飘 于 2013-2-18 22:50 编辑

香炉 (梵文:dhupadana藏文:spos--phor)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香象征着昧觉,被画成五妙欲之一。香炉也是焚香天女的器物。柏枝碎末是藏香的主要成分。藏香也可以画成把香或在香炉中燃烧的粉末。香炉通常是一个装饰华丽的小金属钵,下面有三个短足。它也可以像基督教乳香香炉一样悬挂在一个可以晃动的链子上。这种形状的香炉可能源自中亚的聂斯脱利派。作为手持器物,香炉是罗汉阿詹伽的标识
1梵文:Dhupa, 焚香天女,女神名。  
2 藏文:bSangs,柏枝,藏语称 “桑”“煨桑”指的是焚烧柏枝的仪式。  
3 原文:Nestorian 聂斯脱利派,基督教的一个较小教派,信奉君土坦丁堡主教聂斯脱利所倡导的教义,故名.  
发表于 2013-2-18 22:58 117 只看该作者
宝镜(  梵文 darpana;藏文Me-  l0ng)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镜子是空性和心识的完美象征。镜子洁净、明亮、闪闪发光,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万物,但它完全不受镜子中之物的影响,本质上诠释了万象皆空。在肖像画法上,手持镜可以画成白色或银色圆盘,盘边镀金。在镜子中央和四大方位饰有五个小圈,象征着将万象变成“五佛智”。某些神灵手持 “神镜”,这面神镜可以反映出万物生灵在“三界”和“三时”的“业”。在占上仪式中也使用镜子,常画成装饰着彩箭索结的样子。作为供物,镜子既代表视觉,也代表所见之物及可见的“色”

发表于 2013-2-18 23:10 118 只看该作者
好帖,长见识。期待LZ讲讲欢喜佛。。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18 23:20 119 只看该作者
水壶 (梵文:Kalassha,kundika,kamandalu藏文:spyi--blugs,Ril--baba)  
     水壶用在净化仪式和灌顶仪式中,象征着纯洁。通过点洒水壶中的“长寿水”或“甘露”为人们赐福。在古代印度,国王登基时要用水壶为其涂油。在灌顶仪式中也同样用这种敷圣油的方法来清洁圣像或礼器。
     水壶是弥勒的标识,八臂观音和千臂观音也捧水壶作为手持器物。
八臂观音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水壶象征着观音用慈悲抚慰水减轻芸芸众生的饥渴,洗涤他们身上的污浊,洗刷一切精神障碍和“恶业”。在印度肖像画法中,水壶一般被画成简单的圆形陶罐或青铜罐,但在藏族艺术传统中,水壶被画成金色细颈净水瓶,有盖和壶口。金色水壶的瓶状体通常都有环形箍条,上面饰有莲瓣图案。作为献新器皿,水壶也可以有一个装饰华丽的手柄。
                                               
发表于 2013-2-18 23:42 120 只看该作者
礼瓶(  梵文:ghata,kalasha藏文:Bun- pa)  
    在举行许多金刚乘仪式时,要使用两种礼瓶,一种叫做“主瓶”,另一种叫做“羯磨瓶”这两种礼瓶外表常画得相似,但从刻在其沿口的梵文字符和符号可加以区别,主瓶象征着神灵的观修坛城,内有灌顶水,而在仪式的各个阶段实际要用从羯磨瓶中倒出的水进行净化。

礼瓶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礼瓶(或净水瓶)是用金属箔制成的小圆壶,形状宛若一只僧钵,其瓶基向外逐渐渐变薄,壶颈长,壶口宽。壶嘴从瓶体垂直向上延伸,可以从装饰华丽的羯摩头或心形座上伸出。壶底有时饰有“三宝”标识。
羯磨瓶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主瓶宽大的上口径上刻有五佛的梵文种子字符,而羯磨瓶上刻有五佛象征物(法轮、金刚杵、珠宝、莲花宝剑或十字金刚杵)。上瓶口口沿中间有一个可以移动的金属瓶口花。这个锥形管体饰有一把捆在一起的孔雀翎或孔雀翎和拘莎草,管体上塞着一条缎带。在作为洒水掸子使用权用的孔雀翎前面可以画上一块装饰华丽的如意宝。
     礼瓶的劲口系有一条彩色丝带,代表着佛部的一位,也符合正在举行之仪式的智慧活动。多色丝围幔也披在净水瓶的瓶颈上,用于一般目的或一切目的。 礼瓶中的灌顶水中“甘露”是有色的,发出藏红花的香气,代表混在一起的二十五种宝瓶药。
      宝瓶药包括五种药物 (代表身)、 五种香料 (代表语)、五种精华(代表意)、五种谷物(代表业)和五种珍贵物质(代表特质)。这二十五种物质由藏医院或密宗院制成药丸,将其碾碎后再溶入藏红花水中。
       五种香料一般包括檀香木、芦荟木、柏木、樟木和温尸罗根。
       五种精华是芝麻籽(地之精华)、 盐(水之精华)、乳酪 (牲畜之精华)、 糖密 (植物之精华)和蜂密 (花朵之精华)。 五种谷物是芥子籽 (怀柔)、稻谷(增长)、豆类(息灭)、青稞(增强)和芝麻(诛灭)。
      五种珍贵物质是金、珍珠、水晶、珊瑚和绿松石(或琉璃)。灌顶水象征性地代表佛的“三身“。水要装满宝瓶的三分之二。三分之二水代表”变化身“和”受用身“的结合。而水上三分之一的空间代表法身的无色空性。礼瓶在传统上是用青铜箔或银箔制成,饰有莲瓣、珍珠、缠枝涡形饰和吉祥符号。主瓶也可以做成胜利瓶的形状,在加持时可以作为坛城的主神瓶。
      胜利瓶没有瓶嘴,这个 “神瓶“的球状瓶体一般都有一个彩色锦缎瓶罩。在沙坛城的开光仪式中要使用胜利瓶,此时,它们是主神的“宝座”。这些水瓶常饰有奢华的吉祥图案,如:带有八张饕餮脸的大横饰带,饕餮的利爪上挂有成串的珠宝。
       作为手持器物,礼瓶被描述中画成多种变体,可用水晶、铜、金、银、红宝石、蓝宝石或其他宝石制成。可以用它盛水、甘露、酒、宝物或珠宝,也可以画成饰有月亮圆盘、金刚杵、一串树叶和水果、“长寿奶头”、如意树或莲花等饰物。根据一份早期仪式活动开列的清单,怀柔仪式要用水晶礼瓶;增长仪式要用银礼瓶;招财仪式要用金礼瓶;息灭仪式要用铜礼瓶;铁礼瓶会招致怨恨;泥礼瓶会引起堵塞或麻痹;木礼瓶会使人昏惑,而人骨礼瓶会招来杀戮。
藏文:Bum-rdzas,宝瓶药,瓶水溶剂。溶解于宗教徒宝瓶水中的药物如红花等。
梵文:ushira,温尸罗,须芒草属植物。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