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印度 的第六天,我开始怀疑所有网上对于 印度 的评价。翻开一系列游记,你一定对这样的描述不会感到陌生: 印度 这个地方,喜欢的人喜欢的无法自拔,讨厌的人讨厌的要死。而对于 印度 的爱或恨,永远只存在这两种极端。 是的,在来 印度 之前,我一直以为我会是那个前者,反正至少不会是后者。我一向对于自己不曾亲自经历的地方态度比较保留,至少很多人在去 印度 之前一定是对它心存畏惧的,而我觉得我会二刷 印度。 “那些人把 印度 也吹得太玄乎了,我都呆了快一个星期了,并没有觉得我很喜欢 印度 ,当然我也觉得我不讨厌 印度 ,这个地方并没有给我惊喜”我忍不住对身边的朋友这样吐槽到。。 然而故事总会有反转,在我们离开 印度 的前一天,因为攻略没有做足忘了洒红节也是他们的新年,所有的商铺全部关门,导致我们只能在酒店附近看了一场 印度 本地的电影,很神奇的,我居然因为那场电影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对它的态度,然后在回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对 印度 无比的怀念。 你看,很多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这样真实的发生了,在这个什么节奏都无比快的时代,看来我必须把 印度 的游记赶紧的写出来,不然我可能真的很快就忘了。 ---毕竟年初在南美整整浪了53天,这才不到四月底很多情节我已经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这个画面,我真心是忘不掉的。 那天我们赶到 马图拉 去过胡里节,全民进入狂欢状态。你会看见每一个人都是真心的去享受和参与这个节日,大家都在撒粉的空隙我注意到地上这个躺着的乞丐,他小声的对我说,happy holi!看的出来,他是发自内心的开心,也说不清那一刻是什么打动了我,但这个瞬间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是清清楚楚,仿佛我还在那天的胡里节一样。 |
马图拉--经历过方知,什么是绝望的狂欢 印度 的holi,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洒红节。可以说我们这次的行程,全部是为了洒红节而来。因为贝儿的飞机是洒红节当晚,考虑到如果在 马图拉 过节的话会赶不上飞机,所以我们自以为很机智的把过节的行程安排在洒红节的前一天。这才有了开篇我所说的遗憾,因为我们都没想到洒红节当天德里所有的景点都是不开门的,甚至连麦当劳都关门了。因此,我们在德里前后总共呆了三天居然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所以 印度 是注定还会再去的! PS:洒红节如果拍照的话一定要保护好器材,小伙伴的相机就是因为进粉了所以一下子就阵亡了。我这次主要带的是爆款微单佳能EOS M6,因为既想参与狂欢又想拍照,所以轻便的相机出乎意料的好用。我比较建议是带一个定焦头,然后用保鲜膜将相机包好,尤其要注意镜头连接处。 我们是包车从德里一大早出发,到 达沃 林达文的时候早上的那波狂欢已经进入低潮期了,但仍然阻挡不了少部分人的热情,他们或调皮的闯入镜头,或远远的就朝你跑来撒粉,反正今天的街上,没有一个人能全身而退。我们倒也享受这种庆祝方式! 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人如同 印度 这般爱和别人合影或者爱被拍,我们一行六个人,基本有一小半的时间都被用来和他们合影。因为他们往往是一群人,单独合影完再两两合影,再一群人和你一起合影,六个人每个人被轮着拍完一遍下来,又是十几分钟过去了。有时候更恐怖的是,你还没来得及走开,下一波求合影的又来了。。。 很多人来沃林达文过洒红节,都是为了去那个最有名的寺庙。因为来的比较仓促,我们也就随缘了。这边的寺庙实在是太多了,基本上只要是寺庙前就被会各种粉围攻。 就连小牛也一脸懵的被洒红节了,它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今天的人看起来都千篇一律的快乐~ 因为这边的洒红节上午场预热已经进入尾声,所以我们走了短短几百米的街道,还没有完全的进入到状态里面来。 也会有调皮的小孩子拿着像喷雾一样的东西朝你喷射,所以记得洒红节全身上下都要穿准备扔掉的衣服,否则你可能并不会很享受他们这种善意的玩笑。 一个很萌的小孩子,前一秒还在和我们打招呼,下一秒就中招了,看照片都能感受到他的痛。其实洒红节真的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狂欢,因为好几次我都差点被一波波铺天盖地而来的粉尘弄到差点窒息。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标题是--绝望的狂欢。 走在走着突然被一群不知道哪里来的人“围攻”了,接连三四波粉末直接从头顶倒灌下来,一下子眼睛就睁不开了,鼻子里、口腔里全被粉末包围,差点无法呼吸。 还好朋友及时发现把我带到了角落,这个小哥哥用他的围巾帮我擦了擦眼(虽然他的围巾并不是那么好用。。)后来再有人围过来试图“袭击”我的时候,他也会善意的提醒和推开那些人。混乱之中给他拍下了这张照片,回来看照片发现他还蛮可爱的哈哈! |
狼狈的逃离沃林达文,我们匆匆的赶回 马图拉 。因为听说 马图拉 的街道下午会有一场盛大的游行,我们迫不及待的想加入这场庆祝,虽然已经被粉末弄的有些头痛,但还是满怀期待的想像当地人一样过节。仔细想想,还真的是很久没有和这么多人一起这样的庆祝了。 在朋友的带领下穿过大街小巷,去找游行的那条街道。发现在游行以外的地区仿佛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身上都干干净净,好像不曾有这个节日一般。 不过话说回来,仔细想想去参考洒红节的好像大多是男性和小孩,基本没看到很多本地的女性去参与。都说洒红节和容易遇到咸猪手,我可是把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绝对不给别人太靠近我的机会。 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当我们看见第一个全身色彩斑斓的人的时候,就知道已经开始进入撒红区域了。 毫不夸张的说,洒红节真的是这辈子都值得经历一次的节日,但也仅此一次! 即使我们全副武装的带好了口罩最后也是无济于事,以至于到后来都怕了,看见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想要躲开,真的很害怕突然的袭击。但也是真心的能让你能在这种大氛围下放开了狂欢,当你看到那些热情舞蹈的人们,你才会觉得,嗯!这真的很 印度 ! 不止牛牛,就连猫狗什么的也都未能幸免,活捉一只洒红狗! 有时候真正能触动我们的,往往是一个眼神,一个瞬间,就难以忘怀。你可能会忘了当时是为什么而感慨,但你忘不了那种感觉。 |
在游行的过程中,一直会有一辆花车带领大家前进。而坐在花车上的人会时不时的瞄准目标就一把粉末抛向你。因为车上的人处于较高的位置,往往这时候正在下面拍照的人就会中招。 今天的粉末真的是五颜六色,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不过这些粉末沾到身上真的是很难洗掉,还好洒红节已经是我们行程的倒数了,所以也没对后面的拍照有所影响。 还会有几个 印度 女郎在车上一直跳舞,她们一边要跳舞,还时不时的被四面八方的粉末袭击,也是挺不容易的。 不知道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为什么一脸忧郁,大概是觉得自己成了只小花猫吧~ 这仿佛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街道,我们在混乱的人群中相互寻找,因为考虑到过节不方便带其它东西,所以我们几乎都没有带手机,很怕不小心就在人群中走散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大叔。一直很陶醉的眯着眼睛在自我的世界里沉浸,仿佛有魔力催动着他不停的手舞足蹈,猝不及防的又有人对他洒去一大把粉末,然而他依然丝毫不受影响! 街边警察一边在努力的维持着秩序,一边也忍不住参与到其中来。洒红节真的是一场关于节日的视觉盛宴。 那天因为穿了一条准备扔掉的裙子,被朋友们嘲笑很像一个逃灾的难民。虽然早已谈不上形象,可这张合影对于我来说是无比的珍贵。 我想,只有真正经历过胡里节的人,才知道那是一种多么快乐的感受。虽然身体正在饱受折磨,但大脑神经和内心却一直在享受这个过程,并且不由自主的就加入到了其中。 我一向并不算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也总是忍不住就想真正的成为其中的这一份子,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拿着相机的记录者。 |
阿格拉--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依然还记得当年去 美国 大使馆办美签的时候,路过 印度 大使馆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么一句标语:“不可思议的 印度 ”,大概这就是这个神奇的国度对自我的定位吧。 因为一直约不到人同行,所以这段旅行计划也一度被搁浅。直到去年11月的时候南航大促,我们 成功组团,竟然一下子约到了八个人。这下家人再也没有安全问题之类的理由阻止我去 印度 了! 为了安全和省事,这次除了 乌代布尔 - 瓦拉纳西 和 瓦拉纳西 -德里乘坐了两段飞机以外,我们的行程基本是全程包车。走的是比较经典的北印线路,除了金城因为时间有限不得不舍弃,然后回来后看见朋友的金城照片默默的立下了下一个 印度 之约的flag~ |
Part1:小泰姬陵 别看德里到 阿格拉 并不算远,但按照这边的行车速度我们到 阿格拉 已经接近下午一点了。因为想要去泰姬陵看日出,司机建议我们可以去这边的小泰姬陵看看。 PS:这边买门票如果付现金的话居然还要交税,所以总结下来刷卡最划算。不过小泰姬陵的门票并不算贵!另外 印度 的很多景点如果要拍摄的话都需要单独再付一笔摄影费。 虽然园内建筑的用材比较简朴,但毕竟是我们来 印度 之后正儿八经打卡的第一个景点,一群人迅速两两分组,各自去找寻比较好看的拍照点。 陵墓内部中央是贝格和妻子的坟墓,其他房间则是家族亲戚的墓碑。内部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镶嵌 马赛克 大理 石,并且具有几何学的图案,在四周的墙壁上也可以发现刻画有花瓶、树木、水果和酒瓶等图案的 大理 石镶嵌,散发出浓厚的波斯气息。 相比起其它的景点来说,这里的游客真的是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几乎承包了这里,在 印度 的前几天。我们基本没怎么又机会和当地人接触,因为除了包车在路上,其它时间我们都在全是游客的景点。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说呆了很多天都没有身处 印度 的感觉。一开始我们不太明白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做“小泰姬陵”,后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座名为比比卡·马克 巴拉 的陵墓,虽说园内池塘、水道和笔直的甬道与泰姬陵格局相似,洋葱头般的主墓顶更是几乎雷同,但无论规模、外观和雕塑,都比较小规模,所以又被称为小泰姬陵。 在 印度 的各类建筑里,最好看的依然是那些门啊窗啊,好像有些异域风情的国度都把审美体现在了这些建筑上,而我依然乐此不疲的和各种门框合影,谁叫它们都那么好看呢! 之前在INS上看到泰姬陵的对面有一个月亮公园,是看日出和日落的最佳位置。原先在月亮公园还可以坐船,那样可以拍出泰姬陵的倒影,但是如今的月亮公园不仅没有船,连水也基本上快要没有了。不过本地人并不把这个公园叫月亮公园,当时是司机带我们去的,门票并不算便宜,性价比极低。如果时间有限的话可以放弃这个行程。 赶着早上开门的最早时间,天还没亮我们就从民宿出发买票进去。分享一个今天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朋友孙某某说: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泰姬陵是 泰国 的。朋友!不得不说你真的太!天!真! 跟随人群走入正门,才发现其实再早来泰姬陵也是无法避开人群的。很多人都在挤在刚进门的位置寻找机位,其实不如多朝里面走走,因为这时候里面的人还不算多。 |
Part2:泰姬陵 对于很多人而言,泰姬陵象征着爱情。在我还没有去过很多国家的时候,这个名字就已经如雷贯耳,直到来这里之前我才彻底做了一次功课。 提到泰姬陵,就不得不提到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他征战沙场一生,却只宠爱自己的爱妃阿姬曼·芭奴,一个来自波斯的女子。沙杰汗封她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然而在她为沙·贾汗生下第14个孩子之后却香消玉殒,至此沙·贾汗悲痛万分,于是下令建造泰姬陵来纪念他的爱妃。 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动用了王室的特权,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11年的时间为爱妻写下了这段瑰丽的绝响。正如 美国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爱情的力量在这里震撼了所有的人。 当然在这个看似伟大的爱情背后,因为建造泰姬陵实在是耗费了太多的人力与财力,我也实在是无法赞同这种行为。但无可否认的是,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 印度 的景点都是千篇一律的小,拍泰姬陵最经典的机位是在泰姬陵两侧的清真寺。 这两座清真寺以红砂岩建筑而成,顶部是典型的白色圆顶,而兴建这两座清真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整座泰姬陵建筑的平衡效果,以达到对称之美。 我们去的是左侧的清真寺,而它左侧的门正对着泰姬陵,不过很不凑巧。我们去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搭上了脚手架,不得已在右边门取景,虽然没有那么正,拍出来依然很有感觉。 一定记得要趁早过来,这时候大家都还挤在门口抢机位,很容易拍到空旷的感觉·。 在大殿里有一个保安一直很热情的告诉我们各种拍照比较好看的构图,甚至还忍不住拿我的相机动手帮我拍,我们开始还很纳闷他怎么那么好,拍完了才知道原来他是想要一点小费。不过看在他态度很好的份上,我们就给了100卢比,他也很开心。 在 印度 的建筑里,很多这样的拱门,透过拱门拍外面的建筑,视角会更加独特。 印度 的建筑多以砖红色为主,其实后来我们才发现, 印度 的美其实并不能完全体现在这些景点之中,因为它们并没有那么华丽和精致,反而当我们真的混迹于市井之中,才渐渐找到了这趟旅行的意义,当然这是后话。 |
Part3:阿格拉堡 除了泰姬陵以外, 阿格拉 另一处不可以错过的景点便属 阿格拉 堡了。 阿格拉 堡位于亚穆纳河畔的小山丘上,距泰姬陵约15公里,全部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称红堡,与首都德里的红堡齐名。 这边的景点连安检都很严格, 印度 的景点算是我见过的安检比较麻烦的地方了,因为就连零食都要被搜出来扔掉。泰姬陵更是连水都不允许带进去。 阿格拉 堡有一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楼,登临塔顶,极目远眺,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前面就是亚穆纳河,与 阿格拉 堡遥遥相对。据说,当年沙贾汗王被其第三子幽禁在这座古堡时,就是经常默默地坐在小楼中,怀着无限的思念之情,望向泰姬陵,似乎在倾诉他那一颗孤寂哀伤的心。 最喜欢的是 阿格拉 堡里面的美丽的拱门。站在这里随便一拍就感觉很有异域风情。而在这里,我们经历了一场大型的围观。 几乎不停的有 印度 人走过来要和我们合影,导致我们最后自己可以游览的时间都有些不太够用,不得不说 印度 人真的在拍照这件事情上太一致了! 这座建筑的串联柱,是当时沙贾汗在位时最得意的杰作。要拍一张完全没人的照片我们几乎等了足足一个半小时。在 印度 拍照最难的就是避开游客,毕竟这种大场景太难避开人群。 精致的回廊,精美的雕刻每一处都不舍得错过! 捕捉到一只可爱的小萝莉,怯生生的看着我的镜头。她的爸爸妈妈倒是很鼓励她和我打招呼,实在是太可爱啦! 我们一直在这里呆到夕 阳西 下,趁着逆光的时候又遇到了完美的光线~ 这次来 印度 大家的心理建设都很夸张,可以说是人生中出行准备的最齐全的一次了,什么锅碗瓢盆床单都准备的明明白白。我的26寸行李箱基本有一半是用来装了各种零食,然后 成功 给小伙伴们安利了好多吃的,所以在前期我们基本没有怎么出去找餐厅,基本都是回民宿煮面饱腹。 可能是因为人多的原因吧,苦中作乐反而让我们觉得很知足。 但其实, 印度 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艰苦,有时候你对一个地方的期待值越低,反而会有更多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