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08

主题

合肥

山东省会泉城济南

[复制链接] 查看:11439 | 回复:229
发表于 2023-3-9 15:12 31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千佛殿是灵岩寺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殿堂,依山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檐下置疏朗宏大的斗拱,木棱彩绘华丽,檐角长伸高耸,有展翅欲飞之势。千佛殿由唐代慧崇法师创建,北宋时代扩建。现在大殿的台基柱础还是唐宋时代留下的。唐宋时为灵岩寺大雄宝殿。殿七间,中祀毗卢遮那佛,“漆藤为之”两边配以铜制的药师佛、阿弥陀佛像,左右小佛共有千余。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建,万历年间(1573-1620年)封地在 济南 的德王重修,监察御史傅光宅写碑文记载此事,现在的大殿主体结构建于明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僧净意又重修。殿壁前后勒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石刻, 元代的口师 蒙古 字法旨碑,明普大千造象碑,李显远造象碑。

发表于 2023-3-9 15:12 32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大雄宝殿以北是五花殿,目前只剩遗址。该殿又名五花阁,宋仁宗景佑(1034年—1038年)年间,由琼环长老创建,明清时重修,都毁于火灾。据《灵岩志》记载:“阁架两层龟首四出,备极精工,前人称为天下第一”。该殿全为石料砌筑,上祀三大士:中为观音、左为文殊、右为善贤,下祀圆通 菩萨 ,四面各五间,各辟一门洞,有回廊围绕,现存八棱 石柱 及复莲柱础,为宋代遗物。
  环绕遗址一周,阳光下的断垣残壁,刺目而又苍凉。透过穹门,还能见到人们放置的各种小型佛像和 菩萨 像。香火仍旺的大雄宝殿和已成废墟的五花殿,让人感叹古今变迁,世事无常。

灵岩寺

千佛殿门口古 柏林 立。



发表于 2023-3-9 15:15 33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中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体现于自身,名为毗卢遮那佛,由藤胎髹漆塑造,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从钱塘县(今 杭州 市区)运至灵岩。东侧为“报身”,名卢舍那佛,为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用2500公斤铜铸成。西为“应身”,名释迦牟尼佛,也为铜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铸造。佛像头顶有螺形肉髻,体态雍容,眉骨高凸,目光凝重。三尊佛像皆结跏跌坐,仪容端庄,衣纹流畅,服饰简洁,极具艺术感染力。

灵岩寺

千佛殿最受广大游客和专家们称道的是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其中有三十二尊塑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八尊补塑于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年)。这些塑像皆坐于80公分高的砖砌束腰座上,罗汉像顶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公分之间。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像时,打破传统的佛教
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出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

发表于 2023-3-9 15:15 34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观其形态,40尊罗汉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讲手指、或侧耳细听,无不准确生动。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愠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据理力争,有的闭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纵目远眺,无不细致入微。看其气质,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伧潦倒,有的雍容华贵,无不形象传神,可谓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动。

灵岩寺

灵岩寺

此外,人体与衣饰的关系处理也非常得当,线条的曲直、虚实与起伏,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织物的质感,都表现的准确而生动,节奏感极强。一位医学界人士说,透过罗汉的袈裟,能看出古人对人体解剖学的准确把握。

发表于 2023-3-9 15:15 35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殿中背后正中的观音像是现代重塑,背景、小佛、供养人都是明代彩塑。

发表于 2023-3-9 15:15 36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发表于 2023-3-9 15:15 37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灵岩寺

另外,1982年维修时还发现,这些彩塑罗汉还像人体一样有腹腔,腹腔内有用丝绸做的五脏六腑,此外还有五铢钱、开 元通 宝和宋代前三朝的铜币及宋代铜镜、墨书题记等文物。

发表于 2023-3-9 15:15 38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灵岩寺

1983年,艺术大师刘海粟来灵岩观后,挥笔写下“灵岩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赞语。
1912年,清末学者梁启超来此游览,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碑碣。1987年,贺敬之来灵岩参观千佛殿后写下了“传神何妨真画神,神来之笔为写人。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的诗句。

灵岩寺

灵岩寺

发表于 2023-3-9 15:15 39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北宋佛塔辟支塔位于千佛殿以西偏北的台地上,北依高山,南 临清 溪,高大巍峨,是灵岩寺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辟支”出于佛教,音译为“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辟支佛是梵语音译,意译为“缘觉”、“独觉”。是三乘(声闻承、辟支佛乘、大乘)之一,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法华经譬喻品第三》:“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唐宋之际,当时的一些高僧就常会被尊喻为辟支佛。

灵岩寺

灵岩寺

辟支塔台基下有元顺帝给灵岩寺题写的碑文。

灵岩寺

千佛殿后有般舟殿的台基,大殿始建于唐代。底部为唐代遗迹,铺地砖为悲佛那个文物,般舟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有三尊佛像的佛台两侧及后部有砖砌罗汉台,这是唐宋时代灵岩寺千佛殿的所在地。

发表于 2023-3-9 15:15 40 只看该作者
灵岩寺

在般若殿遗址前还有一座小石塔和三座经幢。这都是十分漂亮的石刻精品。般舟殿遗址前的这座唐代石塔建造于开元二十三年,顶部已失,现在仅剩下六级。塔基和一层塔身平面为四方形,以上各层密檐塔身为平面八边形。一层塔身正面辟有塔心室,内刻有一佛二弟子二 菩萨 。门楣作火焰拱形,门侧各立一力士。门拱上 方正 中是一铺首,瞠目獠牙,双爪欲扑。再往上双龙交结盘旋。两上角并有翱翔双鹤。铺首两侧是手托宝珠的飞天。整个塔身平面图案布局很严谨,刻工老道。因其有龙有虎(铺首),故也称之为龙虎塔。

灵岩寺

灵岩寺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