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0

主题

西南

再见丽江:见证纳西王国的传奇

[复制链接] 查看:8599 | 回复:38
发表于 2023-11-6 12:1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人间有禁忌,人要有约束

嘴巴诵经典,说给耳朵听

有耳听经书,行动才有节

若没有古规,世间许多事

黑白会颠倒,好坏会混淆

                      -摩梭祖训


         目录


      |  引言

一   |  丽江府志略  Summary of Lijiang Prefecture Annals

二   |  纳西王世系  Naxi King Genealogy

三   |  丽江的地理  The Geography of Lijiang

四   |  丽江的宗教  Religion in Lijiang

五   |  洛克在德钦   Locke in Dechin

六   |  永宁和泸沽湖 Yongning and Lugu Lake

七   |  丽江的解放  Liberation of Lijiang

八   |  阿朱的旅行  Azhu's Travel

九   |  结束语  Conclusion


引言


《西南往事与寄托:洛克的脚步》之后,阿朱再一次踏足滇西北的高原。这一次阿朱将目光抽离梅里雪山,抽离卡瓦格博,重新回到故事的起点,丽江府。并以此为中心,系统性的探寻当年洛克的轨迹,并寄希望于脚踏实地的寻访泸沽湖后,再来一场文化之苦旅。


亲爱的读者,好久不见,自从上一次贡嘎转山回来,恍惚已经过去小半年时间。阿朱国庆从广州出发,沿着昆明一路往北,途经大理、丽江、宁蒗,最终抵达泸沽湖。前后历时十余天,虽然之前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走过这条线,但是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在泸沽湖畔的时候,划船的多吉大哥对阿朱说,泸沽湖蓬莱三岛之一的谢瓦俄岛是洛克曾经居住了二十余年的地方,且年年都有洛克的后人过来探访,这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到了阿朱。


约瑟夫 ? 洛克这个名字,已经彻底和纳西族分离不开,虽然洛克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中坦诚自己也只是在一九二四年到一九四二年间的数次到访泸沽湖,并在谢瓦俄岛住过数个礼拜而已。但是这已经足够吸引阿朱,去认真拜读洛克的游记,去将自己的旅途和百年前洛克的轨迹进行重合。


阿朱在大洛水村参观了摩梭族人博物馆,本文封面的图片即是拍摄于摩梭族人博物馆的大门处。在昆明参观了云南省博物馆并购回两本丽江与德钦的县志,回到广州的家中后,又从网上买回来《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希望这些书籍和影像资料可以帮助阿朱理解和梳理这一片高原的历史人文脉络。


接下来就请跟随阿朱的脚步,一起回到丽江,回到这个洛克曾经不怎么看得上的县城到了晚年却又朝思暮想的神秘之地。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11-6 12:12 2 只看该作者

一   |  丽江府志略  Summary of Lijiang Prefecture Annals


“边陲荒陋之地,忽化而文明,其所以被化者,非臣子之力所能致,而其布化也,则必由方面守土之名臣,悉心经理、教训、正俗,而后百世千世之雅化,蔚然开先焉”


在这一本《丽江府志略》的序言中,序言作者张允随时任云贵总督,是以如此的开场白来描述他治下的丽江。《丽江府志略》是公元一七二三年丽江地区完全归属于清朝管辖以前和以后所著关于丽江的唯一文献,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作者管学宣笔名“未亭”,是丽江府第五任知府。


在序言中,作者写道:丽江改土归流之前,土著的头人压迫老百姓。他们暴虐、残酷、贪婪而好色。事实上头人占有任何一个新娘的初夜权,这个新年必须陪头人三天才能回到她合法的新婚丈夫身边,就是上述这种老百姓忍无可忍的暴行,使得他们愿意受归化。这位云贵总督用这样的话结束其序言说,他很高兴看到皇家统治势力已伸延到这个最边远的荒凉地方,这个地方的人民过着宁静的生活,一切都丰足如意。


但张允随所表示的这种虔诚的愿望究竟有没有实现过,还是充满疑问的。


在读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阿朱看到的是西方殖民者居高临下的视角,是来自心底的傲慢和作为领先者的优越感,是对他们眼中这些土著居民赤裸裸的污蔑。诚然在民国的时候,是中华民族最窘迫最落后的时候,西方抄袭追赶也不过是百多年的事情,弱肉强食的法则表达的淋漓尽致。实在是很不喜欢这种嘴脸,还好如今的我们已经翻身,径直追赶上来,此乃后话。


于公元前二九八年至二六二年之间,楚国大将庄蹻进入这片区域,建立了古滇国。


汉武帝元光五年,以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副史王然于等持节入西夷,冉駹、楪榆诸君长,皆请为内臣。楪榆即今大理,在太和县东北十余公里处。元封元年,郎中司马迁奉使西征巴蜀,南略邛筰昆明,即如今丽江地区。当时丽江隶属越嶠郡,称为定筰县。筰是一个游牧民族,与冉、駹相同。汉武帝派往西蜀的使节在北面被氐族和筰所阻,在南边被嶠及昆明蛮所阻,无法通过。

铜铸贝器、西汉时期李家山出土文物,云南省博物馆

元封二年,将军郭昌、卫广平定西南诸夷不服者,滇王降,被赐滇王印。

滇王印,云南省博物馆


以其地为益州郡。滇王常羌出言不逊,被平,置越嶠郡。丽江划定为定筰县。而后常羌被人民推翻,仁果被拥立为白崖王,进而被汉武帝册封为白子国王,庄蹻世系乃绝。


东汉明帝永平元年,西南夷造反,益州郡守张翁平定了西南夷的叛乱。于后设立了澜沧郡和博南、哀牢两县。东汉明帝十二年,哀牢国王柳貌内附,明帝以其地置永昌郡,并将益州郡西部六县划归其治下,六县为不韦、嶠唐、比苏、楪榆、邪龙及云南。其中邪龙即今丽江地区,云南即今祥云地区。


永昌府志记载:哀牢国创立者为九隆,古哀牢国位于今保山县境内。哀牢本名为安乐,而永昌属于戎州之地。汉章帝建初二年,柳貌之子类牢反叛。昆明蛮首领卤承协助越嶠太守王寻,招兵两万余,联合诸郡府兵于博南击败类牢,联军大破并阵斩类牢,汉章帝诏封卤承为破虏旁邑侯。

东汉时期出土文物,云南省博物馆

发表于 2023-11-6 12:12 3 只看该作者
三国时期,蜀汉建兴三年。益州渠帅雍闿反,杀益州太守并预谋投吴,诸葛亮南征之。由越嶠渡泸水,军次白崖,斩雍闿,擒孟获。捕获党围李讳于昆明。丞相驻军怒江之浒,即今丽江地区,四郡皆平(益州、永昌、越嶠、牂牁),改益州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两县。置云南郡。时白子国国王龙佑那,仁果第十五代孙。能抚其众,被丞相任命为酋长,予以封地,赐姓张氏,改白子国为建宁国,筑建宁城,立铁柱并碑以纪功。


五代时期:晋武帝泰始七年,分益州,置宁州。而后太康五年,又罢宁州,入益州。惠帝太安二年,又改益州郡为晋宁郡。至隋开皇十五年,置益州总管府,遥制南宁州。

五代时期出土文物,云南省博物馆

唐朝时期,唐高祖武德七年,命韦仁寿检校南宁州都督,巡兵于西洱河,置七州十五县。


贞观二十三年,白子国龙佑那十七世孙建宁国王张乐上表,请求逊位于蒙氏,蒙氏为哀牢夷后裔。白子国世系乃绝,时渠帅有六,号曰六诏,皆为九隆苗裔。六诏为:蒙舍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蒙嶠诏。其中蒙舍诏居五诏之南,故曰南诏。

建宁国王张乐、云南省博物馆


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剑南节度使王昱收受蒙舍诏王皮逻阁贿赂,奏请合并五诏。彼时越析诏王波冲被地方豪强所杀,越析诏被南诏吞并。

蒙化府志、云南省博物馆

发表于 2023-11-6 12:12 4 只看该作者
代宗大历十四年,南诏王阁罗凤死,孙异牟寻立为王,投靠吐蕃,被神策军将李晟击破之。

南诏德化碑、云南省博物馆

异牟寻生平、云南省博物馆


德宗兴元元年,异牟寻改国号为大理。僭封五岳四渎。以点苍山、云露山、蒙乐山、高黎贡山、玉龙山为五岳。以澜沧江、黑惠江(澜沧江支流)、金沙江、潞江为四渎。各建神祠与三皇庙,四时致祭。

异牟寻朝议图、云南省博物馆

发表于 2023-11-6 12:12 5 只看该作者
贞元九年,异牟寻上表唐皇,请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击吐蕃。被封为云南王。

南诏国疆域、云南省博物馆


贞元十年,南诏与唐王朝建立苍洱之盟,随后南诏王异牟寻协助韦皋大破吐蕃,断丽江巨津洲铁桥,或取十六城,掳五王。而后吐蕃兵指南诏,被南诏击败于神川都督府。

苍洱之盟、贞元十年、云南省博物馆

发表于 2023-11-6 12:12 6 只看该作者
贞元十五年,韦皋与异牟寻再次于神川都督府击败吐蕃大军。

文宗太和二年,南诏王嵯巅立,太和四年,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收复邛崃关、乔州(今西昌地区)、治台登(今丽江地区)。

昭宗天复二年,南诏国清平官郑买嗣,逆杀南诏国主舜化真,灭蒙氏而自立,僭号大长和国。

后唐国主李嗣源时期,天成元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杀郑买嗣之孙郑隆亶。而后又相继建立兴源国、义宁国、兴圣国。

后晋时期,高祖天福元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讨伐杨干贞,于次年自立,改国号大理。

宋朝时期,宋太祖乾德三年,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在攻取后蜀后,献图于太祖,欲取云南,被拒。太祖以大渡河为界,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是云南与中国隔绝,段氏窃取达三百年之久,时丽江逐步为纳西等族所据有。

元朝时期,宋理宗淳祐四年,窝阔台命元军攻位于庐山县雅川之灵关。大理国丞相之弟高禾战死。宝祐元年,忽必烈再攻大理,由临洮借道吐蕃,攻至丽江,并在丽江设立茶罕章,以纳西头人为民官管理地方事务。

元世祖至元八年,改茶罕章为丽江宣慰司。

至元十三年,改置丽江路,立军民总管府。

至元二十二年,置宣抚司,领纳西千户,包含:北胜(今永胜)、顺州、蒗渠、永宁、通安、兰州、巨津、宝山、临西。


明朝时期,明洪武十四年秋、明太祖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总兵,讨伐云南。十五年,克大理,并收鹤庆、丽江诸路。攻破石门关,置丽江府。命丽江纳西头人阿甲阿德为知府事,赐姓木。


在明初,藏东南及川西的藏族土司桀骜不驯,有时攻掠明朝内地各民族,而丽江木氏实力有限,主要承担"守铁桥以断吐蕃"的任务,防御、击退暴动的藏人。从景泰年间起,在大明中央政府的允许和鼓励下,丽江木氏开始对各藏族土司用兵,向藏人挥动战刀,深入雪原。


丽江木氏对藏区的用兵,在藏东、川南地区,以三塘为主要攻略对象,即建塘、巴塘、理塘。相传这三塘地区是吐蕃帝国时代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


景泰年间开始,丽江木氏挺进木里地区,先后在雅砻江、无量河、木里河流域发动 20 余次战争,修建大量碉堡并移民驻守。由于木里地区位于建塘到巴塘、理塘的要道上,丽江木氏控制此地,就切断了三塘南北方向的联系支援,在战略上是一着妙棋。


西拓的同时,丽江木氏也试图东进,一度参与盐井卫(位于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的争夺,遭到明朝警告而止。足见明王朝对云南有着有效的管理,虽然允许丽江木氏西拓以扩大朝廷对于藏区的影响力,但吞并其他土司或卫所则完全不可。


三塘中最南部的建塘,又名中甸,即是大名鼎鼎的香格里拉,海拔较低,当中有金沙江干流流过,湖泊星罗棋布,土地相对肥沃,在三塘之中实力最强。


成化年间丽江木氏启动的对建塘的攻略,极为惨烈。建塘的藏族土司拥有较高的技术工程水平,以巨石修建大量碉堡,倚山河险要而守。木府凭借从汉人处学得的工程技术以及从内地徙来的汉人工程师,用巨木制造了攻城椎、冲车等各种大型攻城武器,蒙上铁皮及湿布防御火攻。大量辅兵民夫被动员起来,操作攻城武器仰攻碉楼。


建塘的藏人因为人力不足,无法有效防御攻城武器的冲击,在木府军队的猛攻下,一座座看似固若金汤的堡垒土崩瓦解。对于实在坚固难克的碉堡,纳西族战士们还会挖掘地道,用巨木支撑,然后火烧木柱使得碉堡垮塌。


延续百十年的鏖战充满血雨腥风,《木氏宦谱》记载:"遂取各要害地,屠其民而徙麽些戍焉"。麽些,即纳西。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温情可言。

建塘被攻略之后,木氏土司又连续攻占了巴塘、理塘,建立了大量的据点并广泛移民强化控制,兵锋直抵西藏东部的重镇昌都,直接威胁到拉萨。

至明末,木氏土司势力范围最宽广:东北方向已达雅砻江流域的五所、盐井卫、宁远宣慰司等区域的一部分,四川省九龙县、香城、稻城一带。正北方向已达巴塘、 理塘至昌都(查木多)一线,向西达到今缅甸恩梅开江一带。


清朝时期,顺治十六年,收云南入版图,裁撤通安、宝山、兰州、巨津四洲,临西一县归附。雍正元年,夷民阿知立、阿仲直、和日嘉、阿宝他等赴云南首府申诉,吁恳改流,云南府总督高其倬、巡抚杨名时题请改设流官知府,降木氏土府为土通判。


在清代赫赫有名,耗费七千万两白银、数十年才平定的大小金川,如果当时也处于丽江木氏的影响下,则大小金川之役完全可以避免。而且木氏的大本营丽江古城直接暴露在大理方向的朝廷官军威胁下,不可能反抗朝廷,反之还可以协助朝廷从云南方向入藏。

同治时期,丽江地区叛乱的少数民族自制龙袍、云南省博物馆


民国时期,丽江地区官员仍由民政厅委派,土通判仍然存在,但已无权势。土通判所辖领地上的事务仍然由土通判主理,仅此而已。


有史以来,丽江地区和中原的主要往来记录大致就梳理成这样子,而《丽江府志略》在有关部门的介绍如下图所示,目前保存在丽江雪山堂。但是阿朱并未搜寻到这个“丽江雪山堂”的确切位置,还望了解的朋友能够告知一番。不过《丽江府志略》现如今有电子版,倒是方便查阅。

发表于 2023-11-6 12:12 7 只看该作者
二   |  纳西王世系  Naxi King Genealogy


谈及丽江的历史,就无法离开它的统治者木氏土司的历史,而丽江纳西土司后裔家中保存的《木氏宦谱》作为一部地方历史著作,是关于木氏土司军事成就、地方任命、级别、传说等的一部完整记载。是讲述丽江的历史绕不过去的一部著作。


《木氏宦谱》在序言中写明木氏土司统领丽江地区的政权合法性:由于交通的不便和一些天然障碍。这块位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土地远离中央王朝的统治,因此把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土著领袖作为他们的统治者是适宜的。皇帝赐予这位土著领袖一颗官印,授予他统治这片领土及其人民的世袭权力。他的政治原则必须适合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这种权力的授予不仅仅是对功绩的酬报,也是政府为适应民族环境而采取的特殊政策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说他们的风俗习惯与一般常见的不同,所以皇帝认为有准许他们的统治,保持世袭权力单独必要。


作为木氏土司的后人,《木氏宦谱》的作者难免会在这部著作中为自己的先祖歌功颂德,这一部分内容并无实际历史价值,故而可以大致浏览并做忽略。


关于《木氏宦谱》的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明朝永昌府知府张志淳所著。第二个版本是纳西手写本,这一版本不但完整记录了张志淳所著二十代木氏先祖,而且还记录了更早之前的十五代先祖,虽然洛克认为这十五代先祖或多或少是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些先祖在纳西族象形文字手写本《崇般突》和《阔受》中被充分地描写。而《崇般突》和《阔受》在纳西族的祭天仪式中被咏诵。基于对祭天仪式的庄严和尊重,这些先祖人物不太可能是完全虚构的。


而现在丽江木氏的后裔子孙们并不完全能够理解这些手抄本里的文字含义,尤其是对于他们传说中的祖先的那些导言部分。洛克在此处刻意夸大了自己在翻译这些象形文字的作用,实际在现今的条件下,不断考古和调用其他佐证,是可以很好的把木氏一族的脉络梳理清楚,尤其是东巴象形文字和汉字的转译,并不需要他这样一位非语言专业出身的外国人来做一些什么。


关于搜集《木氏宦谱》,洛克提及到了这么几处出处:


包括:木氏官邸祖先神龛里,较早编纂的《木氏宦谱》、法国人巴克拍摄的带有图片的木氏家谱、西林瓦木氏墓地的石碑、丽江的街头传说、丽江木氏祖宅的三块纪念碑、已经成册印刷的白沙街《皇明恩纶录》、丽江木氏堂屋的卷轴


接下来简明概要的介绍一下纳西族的世系,包括纳西象形文手写本中所提及到的祖先。纳西族的习俗是把父亲的名字放在儿子名字的前面,所以纳西族人都是双重名字。


第一代:天羡 ? 从从,纳西语读为“曼仁 ? 此此”。曼在纳西语里的意思是天,而此此音译为从从。曼仁 ? 此此的妻子是一个天女,其名汉文写成“亏都 ? 母书”,纳西语读成“肯都 ? 姆苏”。


第二代:从从 ? 从羊,纳西语读为“此此 ? 此余”。从从 ? 从羊与当青 ? 青书结为夫妻,当青 ? 青书在纳西语中读为“达称 ? 称苏”。

第三代:从羊 ? 从交,纳西语读为“此余 ? 此局”。从羊 ? 从交与集里 ? 集书结为夫妻,集里 ? 集书在纳西语中读为“挤里 ? 挤书”。

第四代:从交 ? 交羡,纳西语读为“此局 ? 居仁”。从交 ? 交羡与阿均 ? 岩书结为夫妻,阿均 ? 岩书在纳西语中读为“阿挤 ? 申书”。

第五代:交羡 ? 比羡,纳西语读为“居仁 ? 精仁”,而在多数情况下,精字代指非纳西族的人。交羡 ? 比羡与宽都 ? 木书结为夫妻,宽都 ? 木书在纳西语中读为“夸都? 般书”。

第六代:比羡 ? 草羡,纳西语读为“精仁 ? 崇仁”。其中崇字代表崇仁 ? 利恩,即纳西族认为的他们最早的祖先。比羡 ? 草羡与为挥 ? 来书结为夫妻,为挥 ? 来书在纳西语中读为“恩恒 ? 勒书”。《崇般诏》书名意思为“崇”的家世出身。这本纳西族象形文手写本讲的都是这一位祖先的事迹,比如他的兄弟、毁灭了他们家园的洪水等等。洪水毁灭天地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乱伦,只有崇仁 ? 利恩一个人在洪水中幸免存活下来。最后《崇般诏》讲到崇仁 ? 利恩后代的故事,说他后代病危,几至无救,直到从盘祖萨美女神处求得一些纳西占卜书后才治好了他们的病。

第七代:草羡 ? 里为为,纳西语读为崇仁 ? 利恩”。草羡 ? 里为为与青挥 ? 蒲蒲结为夫妻,青挥 ? 蒲蒲在纳西语中读为“衬红 ? 褒伯(咪)”。此处咪字代表妇女,它常被加在女性的名字上,在《木氏宦谱》中,咪字被省略了,他们俩的后代分成了三个氏族,繁衍了一千七百年。

第八代:里为 ? 糯于,纳西语读为“利恩 ? 浓窝”。里为 ? 糯于与妇女吴女 ? 吴钟结为夫妻,吴女 ? 吴钟在纳西语中读为“吴咪 ? 吴子”。这里称呼妇女没有称呼天女,他们俩的后代繁衍了一千五百年。

第九代:糯于 ? 南伴普,纳西语读为“浓窝 ? 纳北普”。糯于 ? 南伴普与托克 ? 申卢结为夫妻,托克 ? 申卢在纳西语中读为“吉米吉 ? 他刺卢”。在手写本上糯于 ? 南伴普被记录为“左趣窝”,与他结婚的妇女叫做“恩徐浓”。

第十代:伴普 ? 于,纳西语读为“北普 ? 窝”。伴普 ? 于与宽都 ? 木鲁结为夫妻,宽都 ? 木鲁在纳西语中读为“夸都 ? 般卢”。他们的后代繁衍了一千零六十年。

第十一代:于 ? 哥来,纳西语读为“窝 ? 高来”。于 ? 哥来与女子戟女戟 ? 思母鲁结为夫妻,戟女戟 ? 思母鲁在纳西语中读为“吉咪吉 ? 思姆卢”。于 ? 哥来的事迹出现在很多纳西古籍中,纳西族的大丧仪“西 ? 嗯”(khi-nv)就是根据他的事迹形成的。他有个儿子叫哥来 ? 秋,在纳西族手绘本《哥来 ? 秋窝世》中是主要人物,拉古伯里(T.de Lacouperie)在公元1894年所著的《亚洲中部和东部的文字起源》一书中所附的第一、第二幅图就是《哥来 ? 秋窝世》的复印本。该手绘本是大丧仪“西 ? 嗯”(khi-nv)的指南之一。

第十二代:哥来 ? 秋,纳西语读为“高来 ? 趣”。哥来 ? 秋与戟女戟 ? 钟结为夫妻,集里 ? 集书在纳西语中读为“吉咪吉 ? 子”。他们生了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分别繁衍成四个氏族:束、叶、梅、禾。四氏族存在了一千余年。

《丽江府志略》上卷第六章中说到,束、叶二氏,居府治,即木氏之前为土司名叶古年者是也,梅、禾二氏,多居山外江边。

在一本纳西族东巴教的祭拜畜神仪式的书里,也提及到束、叶、梅、禾这四个部族。四个部族分别居住在纳西族不同的区域内。

根据《丽江府志略》下卷第二章记载,纳西土司被赐姓木是在明朝洪武十五年。木家不允许那些曾经管理过木家的事务,因曾经属于木家而姓木的人保留木姓。如果他们与木家尚在三代亲属关系内,他们可以用纳西土司过去的姓“阿”来作为他们的姓。如果他们是五代以外,就只允许他们姓和。从外地来到丽江定居的人都要姓和,因此所有的农民都姓和。在这个区域直接归汉人统治以后,即土知府被取消以后,农民能够重新使用他们的姓,新来丽江定居的人,也能够保持他们自己的姓。

纳西丧歌中有一支叫“木展阿勒朱”的歌,里面有这样一段:“补路日饶满,勒布阿斯木”,意思是勒布人的父亲死在牧人之路的尽头。勒布就是现在大理平坝和附近地区的民家族,“日饶满”意为路尾,指此地是从纳西高原来的路尾和平坝的开始。

而《木氏宦谱》在哥来 ? 秋的名字之后,继续记载了长达三十三代木氏祖先,而且从哥来 ? 秋开始,开始有中央王朝的史载记录作为辅证,以下便细细道来。

第十三代:越嶠诏,祖先叶古年,他是唐王朝时期的一个摩挲,在他的年代,这片土地称为越嶠诏。即越嶠王国,之后六代传人内,越嶠王国分裂为筰国诏和定筰县。后又改为昆明,同时叶古年后代晋升为昆明总军官,到唐朝武德年间,叶古年和他的木氏后代秋阳一共有十七代子孙。

筰国诏,首任国王秋阳,后变为三甸总管,娶妻弥均习鼠。领后裔阳音都谷、都谷刺具、刺具普蒙、普蒙普王、普王刺完、刺完西内。其中阳音都谷、都谷刺具在南诏天宝战争中功绩卓著,两人晋升并继承了总督元帅职务。而刺具普蒙成为了唐朝在丽江地区的节度使。普蒙普王协助韦皋击破吐蕃大军,被封为武勋公。此时乃是木家的极盛时刻。刺完西内时期,筰国诏改名为越析诏。

越析诏,首任国王西内西可,娶妻阿室蒲弥。领后裔西可刺土、刺土俄均、俄均牟具、牟具牟西。其中西内西可开始逐渐摆脱南诏国的控制。西可刺土协助南诏国进攻交趾,晋封越析诏武勋公。而在郑买嗣夺取南诏王位后,刺土俄均彻底断开和南诏国关系,所生六子衍生成六个氏族,分别为牟具、牟刀、牟古、牟歹、牟来、牟通。牟具牟西被宋真宗册封为武英侯。

摩挲诏,首任国王牟西牟磋,娶妻阿室于里。领后裔牟磋牟乐、牟乐牟保。

第十四代:牟保阿琮,据传是他发明了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也有很多关于他会很多门语言和善于与动物沟通的神奇故事,在他的统治下,止住了摩梭诏陷于内乱和分裂的危险边缘。

第十五代:阿琮阿良,是牟保阿琮的独子,继承王位后在宝石城附近的刺巴江口迎接忽必烈的元朝大军,被册封为茶罕章管民官。而后他发动战争突袭了巨津洲,晋升为茶罕章宣慰使。协助元军攻克大理,俘虏了大理国王段兴智。阿琮阿良因此被擢升为兀良合台元帅右翼军的副元帅。而后再晋升为提调诸路统军司之职。阿琮阿良与元帝国皇帝关系密切,多次接到圣旨,赐予荣誉和各级勋章。被册封为紫金光禄大夫和统军司。

元朝宣慰使掌印,云南省博物馆

发表于 2023-11-6 12:12 8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代:阿良阿胡,世袭父亲阿琮阿良民管官和副元帅职务,并被授予正奉大夫和护军宣慰使的官衔。阿良阿胡娶妻阿室刺母,生子阿烈,与第二任妻子生子阿吉。

第十七代:阿胡阿烈,建立了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下辖一府七州一县。并任命阿胡阿吉为巨甸军民管民官和巨甸安抚使。阿胡阿烈被元室授予太中大夫和轻车都尉的官衔,娶妻阿室丈蒙阿加,生子阿甲,继承父位。

第十八代:阿烈阿甲,字元德。废除府治,改设宣抚司,后再改为通安州。被册封为朝请大夫和骑都尉。阿烈阿甲娶妻阿室圆,生七子。其中阿得继承他的王位。

第十九代:阿甲阿得,任通安州知州,明洪武十五年归属于大明王朝南征军队,被赐姓木。而后洪武十六年,阿得重建丽江府。而后多次参加对边疆和反叛土著的战争, 受封世袭丽江府,并镇守石门关。阿甲阿得娶妻阿室社,被阿室社被诰封为恭人,两人连同妾室一共育子四人,其中阿初袭承阿得的职位。

第二十代:阿得阿初,丽江府的土知府,又名木初,字启元。因为在对西番土著的战斗中功劳显赫,被颖国公傅友德推举为千户。最后被追封为太中大夫,妻子阿室撒为淑人。阿初一生戎马生涯,多次追随大明云南都指挥使,参与平定边疆战争,是我中华民族团结保家卫国的典范,也正因为此,阿得阿初父子两被赐予“诚心报国"的金花腰带。

第二十一代:阿初阿土,是阿得阿初的长子,又名木土,字养民。永乐十七年,阿土进京拜见明成祖朱棣,并被赐还。而后接到吏部文字第五七零八号文凭任职,而后就职中顺大夫,世袭丽江府。妻子阿护也被封为恭人。两人育有七子,长子阿地袭承丽江府知府。

第二十二代:阿土阿地,又名木森,字升荣。明宣德玖年,吏部下发第一五四号文凭,批准阿地的世袭权,就任丽江府知府。阿地军功显赫,多次跟随云南定远王沐忠征讨麓川等地,受封无数,但也因为征战多年积累刀伤过多,年仅四十一岁便辞世,他与妻子阿室里、阿室能一共育有四子,阿习继承了父位。

第二十三代:阿地阿习,又名木嵌,字唯高。正统七年获袭丽江府知府。阿习多次抵掠西番对巨津洲的侵扰,平定了兰州、宝山州、白地等地的匪徒作乱。因为守护边疆有功,阿习被册封为太中大夫,妻子阿室顺被册封为淑人。阿习享年五十四岁吗,一生阵斩作乱的滇西北村寨无数,以武德服人。与四任妻子一共养育儿子十三人,长子阿牙袭承父位。

第二十四代:阿习阿牙,又名木泰,字本安。袭承父位之前就已经开始征战边疆。于成化二十二年袭承父位。与他的父辈一样,阿牙征服了很多叛乱的村寨,享年四十七岁,与妻子阿室卷育有四子。其中长子阿秋袭承父位。

第二十五代:阿牙阿秋,又名木定,字静之,娶妻阿室香、阿室井。育子七人,享年四十九岁。

第二十六代:阿秋阿公,又名木公,字恕卿,获封中宪大夫,世袭土官知府,娶妻阿室蒙、阿室于。育子三人,享年五十四岁。《木氏宦谱》即是木工与朋友高氏一起编纂的。

第二十七代:阿公阿目,又名木高,字守贵。获封亚中大夫和嘉庆帝御笔书赠”乔木世家“。娶妻阿室毛,育子阿都、阿春。享年五十三岁。“乔木”来源于诗经中“南有乔木”,而木家住在京城的南部。

第二十八代:阿目阿都,又名木东,字震阳。获封中宪大夫,世袭土官知府,娶妻阿室挥。育子三人,享年四十五岁。

第二十九代:阿都阿胜,又名木旺,字万春。获封通奉大夫,世袭土官知府,并加布政使衔。娶妻阿室能,育三子,享年四十五岁。又有《皇明恩纶录》记载木旺是为了平息叛乱而在战场上捐躯的。

第三十代:阿胜阿宅,又名木青,字长生。获封中宪大夫,世袭土官知府,娶妻阿室加,育子阿寺,享年二十八岁,野史记载木青因为厌世而在丽江玉龙雪山自杀。

第三十一代:阿宅阿寺,又名木增,字长卿。获封中宪大夫,世袭土官知府兼四川布政使左布政司。娶妻阿室于、阿室挥、阿室荣,育有四子,享年五十九岁。

第三十二代:阿寺阿春,又名木懿,字昆仑。阿春所处年代正值明末清初,中原大地轰轰烈烈的改朝换代也波及到了边疆丽江地区,顺治十六年,阿春开城接纳清军的到来,顺治十七年,接受吏部的公文官印和任命。而后在与吴三桂的斗争中,不屈不挠。阿春娶妻禄氏琯、禄氏端,育子四人,享年八十四岁。

第三十三代:阿春阿俗,又名木靖,字晓苍。娶妻陶氏怡,膝下无子,收侄子木尧为养子,阿俗喜读书、喜藏传佛教,享年四十三岁。

第三十四代:阿俗阿胃,又名木尧。字中嵩。是木靖兄弟木柚的儿子。作为木靖的养子和合法后嗣,他承袭了伯父的职位。木尧在任期间,大力协助朝廷剿灭吴三桂。木尧娶妻阿室加、李氏,育子八人,享年六十一岁。

第三十五代:阿胃阿挥,又名木兴,字维新。他是木尧的次子,他自己没有子嗣,过继弟弟木弘的儿子木崇为养子。木兴兴建丽江文庙。

清朝各地文庙牌匾,云南省博物馆

发表于 2023-11-6 12:12 9 只看该作者
而木兴和木崇相继在对藏战争中得罪了四川总督年羹尧,相继战死沙场。

第三十六代,阿挥阿住,又名木钟,字云林,他是木尧的第四个儿子。袭承大哥木兴的职务。因为哥哥和侄子先后在战场上病逝。他被推举委托管理丽江府政务。但是族内有人以阿知立为首的几人,上诉云南府,以致于木钟的丽江土知府被降为土通判。丽江于雍正元年完成”改土归流“。而决断此事的云贵总督高其倬是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多年好友。对木家的报复蓄谋已久。木钟最后被拘在剑川,病逝的时候享年四十八岁。与妻子高氏寿、阿氏育有三子。

第三十七代:木德,九岁恢复世袭土通判一职,但并无实权。享年六十四岁。娶妻高氏顺英。育有两子。

而后的木氏后人再无担任官职。仅以列:木秀、木睿、木汉、木景、木荫、木标、木琼、木松奎。

纵观纳西王世系,作为边疆千千万万的羁縻土著领袖缩影之一,丽江府木家的命运是同中央王朝息息相关的。从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十三代祖先叶古年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近现代。千年的时间内,《木氏宦谱》里记载的短短一段文字,实际上跨度已经长达小一百年,短短几句话写尽了人的一生,看似没有个人的喜怒哀乐,却也将一代代人的荣辱兴衰忠实记录下来。

虽说木家编纂自家的史书,可能存在修缮和夸耀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蛮夷环绕的边疆之地,中央王朝的支援遥遥不可期,需要平衡自己部族,上级长官,周遭村寨的各种势力。属实需要比较高超的政治手腕来处理这些日常事务。而木氏一系除了极少数阵亡在战场上或者病故于路途中的情况,其余绝大部分木氏族长都很好的处理了自己部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与云南最高统治者的关系、与异藩的战争、与中央王朝派遣军队的胁从关系。

丽江木氏接受汉文化最早,汉化程度很深,史称"云南诸土司,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木氏历代领袖都能说汉语,也多能作汉诗,精通汉文化。明王朝每年可以向丽江百姓征收赋税760两白银,后来改为以马匹缴纳,足见朝廷对丽江有一定征税的权力。除此之外,丽江军民府还屡次在正赋之外向朝廷捐献白银,历年多达十万两以上。

第二部分纳西王世系到此结束。

丽江古城,木府

发表于 2023-11-6 12:12 10 只看该作者
三   |  丽江的地理  The Geography of Lijiang

根据《滇系》第一卷所记载,丽江地区在云南省会的西北方向。它的东边与永胜县接壤,距离约四百里,西面与居住在怒江流域的怒族区域接壤,距离六百七十余里,南面与大理河浪穹县接壤,距离二百四十里,北面与中甸,也就是如今的香格里拉接壤,距离四十五里,西北距离维西县四百五十里,西南距离云龙六百余里。

而根据《丽江府志略》记载,丽江地区在明朝的边界大致如下:东临永北府,西接努夷地,南连鹤庆府,北接中甸县,东南也是与鹤庆府毗连,西南与大理府河云龙州接壤,东北与永北府所属永宁县接壤,西北与鹤庆府所属维西县毗连。丽江县所辖范围宽度从东到西七百七十里,长度从南到北为一百里。

因为木氏土司赐姓木字的缘故,木加口寓意困,很是不吉。所以木氏土司所驻丽江城没有城墙。丽江古城也被称为知府城。

木氏土司式微,丧失对丽江知府城的控制之后,清雍正元年,外派的知府根据云贵总督的指示,在丽江知府城修筑了一道土城墙,后屡次坍塌。同治十二年,修建的城墙被依次命名为:向日门、迎恩门、服远门、拱极门、饮玉门。

而到了民国的时候,洛克抵达丽江之时。丽江与周遭府县的边界并无较大的变化,但是边界更加清晰。民国时候的丽江分为六个区和二十三个乡。乡又叫里,通常一个里有一个村落群,村落群围绕着一个较大的中心村庄,就以这个村庄的名称作为整个里的名字。

丽江六个区包括:第一区(大研里、白马里、东元里)、第二区(白沙里、束河里、刺沙里、刺是里、木保里)、第三区(刺漂里、南山里、七河里、吴烈里、东你罗里)、第四区(石鼓里、阿喜里、香阁里、九河里)、第五区(巨甸里、鲁甸里、桥头里)、第六区(大具里、刺宝里、东山里、东香阁里)。

根据洛克记载,那会儿从丽江到云南省会昆明的距离是一千二百四十里,共计十八个车站,自从汽车路修通后,从昆明到丽江只需要八天。而今动车通车后,丽江到昆明只需要四个小时,真的是改天换日。

而纳西族人称呼丽江郊区为“衣古”,称呼丽江古城为“古本”,寓意为巨大的柜子。意思是在丽江古城里,什么都买得到。表明周遭的村民很早之前就会集中在丽江坝上来交换彼此的农副产品。至于衣古这个名称,实际上是一个小村子的名称。这个村子位于一条小山沟内,在一个大村落背后,大村落名叫清溪村,纳西语称为“吉瓦”。大概纳西人最初在这个区域定居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衣古村,而此处的纳西人也被称呼为衣古西。慢慢的衣古这个名称也被代指首府丽江。在唐朝的时候,南诏蒙氏征服此处的时候,丽江称为丽水,也是金沙江的名字,也称神川。一直到了元朝,这个区域才被称为丽江。

民国二十年的时候,丽江有两万八千余户居民,人口有十三万两千余人。男性六万八,女性六万四。而识字的男性有五千三,女性有一百七。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丽江的各个乡镇:

白沙里:位于丽江坝西部的村庄,包括西面的西文村和东面的东文村。白沙里最核心的村落就是白沙村,纳西语称“伯使”。

丽江,白沙镇

束河里,白沙里以南的村庄,一直通往黄山的道路,都属于束河里。束河是束河里最大的村落。纳西语称“少瓦”。普济喇嘛寺也坐落于这里,束河里在纳西语也称为“普趣瓦”。

丽江,束河镇

大研里,丽江城在大研里范围内,象山以东的村庄都属于大研里,但不超过阿夫村以北。

丽江,大研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