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870

主题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爱与愁 | 特别的春节,浓烈的乡愁

[复制链接] 查看:3350 | 回复:171
发表于 2024-5-14 14:38 21 只看该作者
国家动用了大量财力物力建造清真寺。 马来西亚 几座主要城市中都有宏伟气派,美轮美奂的清真寺。它们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建筑,也成为游客争相参观的著名景点。

离开茨厂街后,步行20分钟左右,我们看到了一条名字叫“River of life”(生命之河)的水道。它是 巴生 河和鹅麦河的交叉口( 吉隆坡 发源在此),从前的它因为疏于管理而肮脏不堪。 吉隆坡 花了7年的时间规划与改造它,如今的它水质清澈,岸边种满 大树 。居民们都乐意来此谈情说爱,散步乘凉。

发表于 2024-5-14 14:38 22 只看该作者
我站在拱桥上望着河,视觉焦点落在河中央平台上的占美清真寺Jamek Mosque上。我见到它后,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的美丽。占美清真寺主体洁白无瑕,饱满的穹顶与方形的基座间点缀了一条红色的“腰带”。圆拱形的屋顶向上延伸,顶部尖角化成一根针。红白相间的宣礼塔高耸入云。它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座 印度 莫卧儿帝国时代的皇宫啊。正午时分,从河两岸缓缓升腾出水汽喷雾,将河道点缀得如梦似幻,也将清真寺烘托得宛如仙境。我想,在近代 吉隆坡 没有这些高楼大厦时,河边的清真寺一定是地平线上最美丽的曲线。

发表于 2024-5-14 14:38 23 只看该作者
位于 吉隆坡 老火车站旁的国家清真寺,外观在传统建筑外观上有所改良。有别于一般清真寺浑厚饱满的穹顶,从空中看它的屋顶,好似一把有褶皱纹路的纸伞,主穹顶设计为 18 条放射的星芒,充满几何美感,也代表着 马来西亚 的13个州和伊斯兰教的5个信条。高耸的白色尖塔冲向天穹,记载上说它足有73公尺。这份气派让它长久以来都稳坐 东南亚 最大清真寺的宝座。

发表于 2024-5-14 14:38 24 只看该作者
当天国家清真寺不对外开放,无法入内参观的我逛了一圈它的花园。我发现它的花园风格也颇有特色。椰树之下,一长串的的喷泉间隔有序,延展到远方。底座都是八角形,蹲下来看,喷泉连成了一条直线。门口的主喷泉居然是钢结构,布满凸起的尖角,有五层组成。国家清真寺在我参观的所有清真寺中,最具有现代艺术风格。它代表了现代马来的自由独立精神与创新意识,在我心里,这座建筑的意义远超于宗教场所。

发表于 2024-5-14 14:38 25 只看该作者
光是参观 吉隆坡 的清真寺,已经让迷恋建筑的我大呼过瘾。之后几天,游览其它城市时,更是有幸看到几座色彩迥异,外观绝美的大清真寺,光是这一点,就让我觉得马来之行颇有意思。

发表于 2024-5-14 14:38 26 只看该作者
参观完两座清真寺后的我,早已饥肠辘辘。我想要离马来老百姓的生活更近一些,于是跑去找了马来人开的小饭店,点上一份当地美食作为午餐。点餐时,我看到一堆马来文顿时束手无策,问道“请问店里最地道的马来菜有哪些?”

“那你一定要点一份我们马来人最喜欢吃的椰浆饭和乌达。”老板娘穿着紫色长袍,头上包裹着一条黄色碎花围巾,白皙的脸庞被太阳晒得微微发红。

椰浆饭上桌,与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我本以为椰浆饭类似于 泰国 的椰子饭——通体雪白地被摆放在盘中,一勺量的椰子酱洒在米饭上,入口后香甜软糯。眼前的它被香蕉叶包裹成三角形,配菜是一小碗江鱼仔和一碟花生米与辣椒酱。我打开香蕉叶后,看到米饭略微发黄。香蕉叶、班兰叶、咖喱粉、椰浆的香气扑面而来。

老板娘见我端详揣摩半日没动筷,过来教我当地人如何吃它。只见她将三角形的米饭打散平铺在香蕉叶上,然后和我说:“我们马来人会就着江鱼仔吃这饭,以前物资不丰富的时候,江鱼仔这种小鱼便宜好吃还有营养。是老百姓们爱吃的荤菜。花生米用滚油爆炒后特别香。辣椒酱用来调味,每个店家炒出来的都不一样,我家在炒辣椒酱的时候,会添加蒜米、石古仔这些香料。”

发表于 2024-5-14 14:38 27 只看该作者
我食指大动,依样将它们混合后送入口中。它的口味偏咸,椰浆味并不浓郁,作用是增添了一丝椰香。一碗小小的米饭,有炸鱼和花生的脆劲,有混合香料的调味,还有吞咽辣椒酱的后劲。怪不得这道料理能在 马来西亚 流行百年不败。我仿佛看到在六十年代,天没亮就起身煮饭的老板,将一坨坨香蕉叶包裹的椰浆饭放在板车上,送到长工们工作的地方叫卖。一份简单的美食,为辛勤工作的老百姓们带来了人间的温暖与温情。

另一道菜“乌达”我在国内也没有见过。它颜色偏暖白,躺在翠绿的香蕉叶上,太阳的照射下能清晰的看到表面莹莹发光的油脂。我夹起它咬了一口,原来是烤鱼饼!马鲛鱼的口感颇有韧劲,调味毫不简单,咀嚼鱼饼时能尝到来自黄姜叶、椰子、 葱头的刺激味道与几不可见的辣椒香。这道来自 马来西亚 麻坡 的美食几乎成了老百姓最爱的街头小吃,还不停得到改良。我后面几日逛面包店的时候,还见到许多年轻人排队购买加入了乌达的烤面包。

发表于 2024-5-14 14:38 28 只看该作者
--西方的烙印|独立后飞向新高度

饱餐一顿后,我们步行前往现代 吉隆坡 的心脏:独立广场。行走在 吉隆坡 这座城市内,经常能看到殖民时代留下的建筑。 比如 吉隆坡 火车总站。这栋白色建于1910年的西洋建筑外墙的石灰岩渐渐斑驳,建筑师克博精心打造的拱柱圆顶与尖塔琉璃既有欧式的气派也有摩尔风格的浪漫。它对面 吉隆坡 铁路局的行政大楼又是另一栋艺术品。褐色的外墙顶部是白色的圆顶。它将伊斯兰建筑的精致与雄伟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发表于 2024-5-14 14:38 29 只看该作者
  西洋风与摩尔风的混搭在独立广场区域更是明显。这座有着绿油油草坪与高耸入云旗帜的广场堪比 吉隆坡 的“人民广场”,它周边围绕着诸多美轮美奂的大楼:国家音乐博物馆、圣玛利天主教堂、 苏丹 阿都沙末大厦等。站在这片土地上,我看到的是 吉隆坡 的过去与未来。

发表于 2024-5-14 14:38 30 只看该作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