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南

利剑出鞘。记录安溪第一条好汉《零度火》第六次拉飘,精彩瞬间。

[复制链接] 查看:35613 | 回复:85
发表于 2012-7-7 16:57 51 显示全部帖子
利剑出鞘。记录安溪第一条好汉《零度火》第六次拉飘,精彩瞬间。 利剑出鞘。记录安溪第一条好汉《零度火》第六次拉飘,精彩瞬间。 利剑出鞘。记录安溪第一条好汉《零度火》第六次拉飘,精彩瞬间。
发表于 2012-7-7 17:08 52 显示全部帖子

骑行滇藏线游记(5)
――第28个大环线系列博文
文/零度火




今天对初次高原骑行的人来说,是十分崩溃的一天。早上从书松出发的近30个车友,有一半的人搭车。所以说,高原骑行绝对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今天的骑行任务,要翻越白马雪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早上六点,就有车友陆陆续续起床整理装备了。

今天住在一起的车友不下20人,我们聚在大厅里吃早餐,可供选择的就两样:鸡蛋面和蛋炒饭,每份八元。我要了份蛋炒饭,虽然十分难吃,我还是把整碗吃个底朝天。七点半左右,我们开始新一天的骑行。


骑行滇藏线第5天:德钦县书松村-白马雪山垭口(海拔4300米)—药王山垭口—148垭口—德钦(海拔3250米)公里数:81公里。总里程:384公里。


别以为今天的公里数只有81,其实是相当艰苦的一天,尤其对初次骑车进藏的人来说,烂路爬坡、高海拔和雨天骑行等因素都是一个考验,身心的考验。

从书松出来,就开始一路爬坡,前面的5公里是超级烂路,有三个车友已经做好搭车准备,直接站在路边拦车;另有一个女车友一出发就开始推车,果不其然,推了六公里后,就直接搭车走了,她也是我们这20多人中第一个到达德钦县城的。

白马雪山有3个垭口,书松距第一个垭口约33公里,到达第三个垭口是48公里,也就是说从书松出发,前面就是48公里的烂路上坡,海拔上升到4298米。

今天这些车友的速度都相对较慢,我基本上都能全部超越。在路口等小龙和小龙妈后,再被一个个追上;然后再继续超越。如此反复。


中午十二点左右,开始下雨,这使得爬坡难度加大。很多车友扛不住了,直接搭车走了。也有以蜗牛速度骑行的车友……

今天我依旧保持良好状态,感觉还是较轻松的。如果不是在路上等人共花了3个半小时,就可以早早到达德钦了。

到达第三个垭口后,接着是22km的长下坡,海拔陡降800米。这里给车友一个小小的提醒,到达德钦隧道,请不走隧道,走左边老路,4公里上坡至迎宾台。迎宾台上有13个白塔,代表梅里13峰,运气好的话可以在这看到梅里13峰。

今天我们的运气相当好,梅里十三峰尽收眼底。有六个车友坐在路边,足足望着梅里雪山一个多小时,为的是等待它的出现。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真的看到了,那云层随着我们的到来逐渐散开,雪山全露出脸来了!这或许是我们今天最大的收获吧。据当地人说,有缘看到梅里十三峰的人都是良民,小小吹嘘一下。

当然了,有一个小小的遗憾,我的卡片机没能拍出效果,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就让这美丽的画面深深的留在记忆中吧。

看完梅里十三峰后,我们又接着8公里下坡至德钦。从山顶上往下看德钦县城的全景,十分漂亮,它四面环山,县城呈椭圆形,小巧玲珑,十分秀气。由于行程较紧,我们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偶尔抽时间百度一下,全面细致的了解这座县城,我想也就够了。

我们进城后就在路口一家饭店吃了晚饭,三菜一汤,这算是比较奢侈了,三人AA,A费30元。
晚上下榻在武警招待所,每人30元,环境一般。

下一站:盐井。明天就可以望见云南和西藏交界界碑了。加油!

发表于 2012-7-7 17:13 53 显示全部帖子

骑行滇藏线游记(6)
――第28个大环线系列博文
文/零度火



第六天骑行的任务有近120公里,不过难度不是很大,因此我们出发的比较晚。九点才离开德钦。今天有好多意外的经历。


骑行滇藏线第6天:德钦-飞来寺(海拔3390米)-阿东河村(海拔2140米)-佛山(海拔2250米)-潜藏分界云南界碑-潜藏分界西藏界碑-盐井(海拔2650米),柏油路,116km,总里程:500km



从德钦出发,11km的缓起伏路到飞来寺。可以这么说,我们的运气相当好,继昨天下午看到梅里雪山美景后,今天到飞来寺又一次见到它清晰的面容。实在让人格外兴奋。据说不是每个人都有缘见到它的。


见过梅里雪山后,我们便离开飞来寺,然后开始一路下坡,前面有较陡的16公里大下坡,继续沿澜沧江下坡15公里,全程为上好柏油路。我们刚下坡8公里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前面的路因为有碎石掉落而被堵住了。我们在路边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才通行。因此今天的行程显得更赶了。


一个小时过后到达阿东河,然后开始平坡,27公里后到云南境内最后一个镇——佛山镇。过佛山再走约38公里到滇藏分界,界碑上有很多驴友的签名,基本上把整个界碑都写满了。

这里介绍一个小插曲。在离滇藏界碑约30公里的地方,我意外的发现在丽江认识的车友小莫。小莫这会儿和我面对面相碰,我很纳闷,他不是顺骑吗?怎么变成反骑了?

小莫告诉我,他在路上和小杰失去联络了,电话打不通,以为他出事了,所以小莫打了110,没过多久,当地的交警过来处理这件事。到后来,警车沿路寻找小杰,最终在滇藏线的界碑处找到了他……

小杰继续在路口等小莫,我们先撤离。最后的9公里后开始一段上坡,一路都在沿澜沧江边上骑行。下午七点,我们顺利到达盐井。

我终于第六次走进西藏,虽然我已经对这片土地有足够的认识,可是依然禁不住激动一番。我知道我和它有缘,我也相信这不是我的最后一次进藏。

我会珍惜每一次跟它的亲密接触。

到达盐井后,我意外的看到老朋友阿初。他和另外两个哥们从丽江边徒步边搭车,计划去拉萨。阿初曾是一名电影演员,半年前在丽江认识。他在丽江开了家酒吧,我在他酒吧看过几个他拍的DV和一部他参演过的电影。阿初是个热心肠。

我们约好住在卡瓦格博酒店,加上我的几个车友,今天在一起吃饭的人有十来个。阿初在酒店时点了八道菜,大家也都沾了光。后来阿初亲自去买单,我说他破坏了江湖规矩,他却说:“没关系,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我也因此又欠他一个人情。阿初说明天他们会住在芒康。我相信我们还会在拉萨见到面。

下一站:芒康。

发表于 2012-7-7 17:14 54 显示全部帖子
骑行滇藏线游记(7)
---第28个大环线系列博文
文/零度火

    都说今天比翻白马雪山那天更难,我不能苟同。从盐井到芒康这段路的公里数较多,除了45公里的连续爬坡外,其余的60多公里也有几段上坡。因此,我们这一拨车友基本都把今天的任务分成一天半来完成,顺便在红拉山脚下一个村庄露营。第二天早上再赶两三个小时到达芒康,正好休整。
    骑行滇藏线第7-8天:盐井(K1876 海拔2650米)—红拉山垭口(海拔4115米)—芒康(K1776 海拔3875米),柏油路,111km,总里程:611公里。
    今天全程好路,但任务艰巨。我们之前过于低估了,大家都认为翻红拉雪山比翻白马雪山简单,所以出发的较晚。我们在一家小餐馆吃了碗蛋炒饭后,又瞎忙乎了一个多小时,于早上十点才出发。
    出盐井后开始4公里的上坡,基本是一边山壁一边悬崖。翻过一座无名小山后下坡约7公里,到海拔2520米后,开始翻红拉雪山,坡度比白马雪山稍缓,一直在澜沧江河谷蜿蜒而上,至山口距离是45公里。
    今天一起骑行的有五个人,我和小龙一直冲在最前面,每爬坡10公里就要在路边等后面的车友,每次至少要等半个小时。就这样一路等,一路骑行,我们到垭口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我和小龙由于等的时间太长,也越来越疲惫。此时离天黑只有一个半小时。
    我突然对后面的骑行有些担心。再这样下去,每天都无法完成任务,经常要在半路上露营,风餐露宿的骑行生活本来就不应该发生在滇藏线上。该怎么办呢?走一步算一步吧,我想。
    言归正传。在垭口又等了半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来了。我们简单的拍了张合影,就直接下坡。此时,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儿。我在想,如果是我一个人在骑行,这会儿应该快到芒康了吧。
    ……
    下坡五公里后,开始下雨。我这才恍然大悟,这会儿是西藏的雨季,有几天不下雨的!在路边穿上雨衣,继续下坡。快到坡底的时候,又冷又饿,我见路边有一藏民,就说:“我们今天赶不到芒康,想在你家借宿一晚,行不行?”我还特意交代,我们自己有帐篷,只要提供个空地就行。藏民很热情,立马答应。
    那天晚上,那藏民带我到厨房,拿出三袋挂面、一盆清菜和一大块腊肉,指着已经沸腾的开水,说:“你们自己做点面吃吧。”我知道他是担心我们不习惯他们的口味,才叫我们自个儿做。
我忙说:“我们不大会做面,你们怎么做,我们都吃得惯。”后来那小伙就叫他阿妈亲自给我们煮面。
    我们边吃边在火炉边烤火。吃完后,我们几个人商量,每人出20块钱作为饭钱。
    那天晚上我们就在他家一楼的牛棚扎营,一个不怕风吹雨淋的温暖空间带给我们一个难忘的夜晚和又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
    第二天早上八点,我们收拾完行李,告别了那一家人,继续往芒康方向骑行。从海拔3470米的小村庄,沿着一条小河进入平坦的河谷地带,两旁村庄不断,一派藏族农区景色让我陶醉其中。
最后一直缓上坡46公里到芒康,芒康海拔3875米。进入芒康县城前有一个检查站,须出示身份证。
我们下榻在“骑友之家”,芒康县邮政的正对面。一个床位20元。
    我们终于结束了214国道,开始318的骑行旅程。318---那是三年前就让我刻骨铭心的国道。如今我第二次骑行这段路,心中难免感慨系之。我又一次想起三年前的那些车友,那熟悉的声音,熟悉的画面,熟悉的背影,以及那一段段难忘的经历……
    下一站:如美。
发表于 2012-7-7 17:16 55 显示全部帖子
骑行滇藏线游记(8)
---第28个大环线系列博文
文/零度火

    时隔两年多,再走318,往事历历在目。当时一起走川藏南线的那些车友过的还好吗?是否知道我又一次踏上这条路,重温旧梦?是否记得一起走过的那段旅程?
    我没有在芒康县城拍照,或许这些记忆一直都在脑海中浮现,没必要再来一次吧。昨天晚上,我禁不住给以前的车友发出一条短信:“还记得那年那月那日的318路上的那些事吗?我今儿又到芒康了……”我收到的是若干个表情。大雁说:“往后就都住在我们曾经住过的旅馆吧。”
    骑行滇藏线第9天:芒康(K3430 海拔3875米)-拉乌山(K3442 海拔4338米)-竹卡大桥(即如美,在澜沧江边,K3479 海拔2640米),近40公里的烂路。公里数:55km,总里程:666km。
    7月4日早上八点半,我们开始新一天的骑行。
    从芒康出来缓上坡3公里,路过一个检查站,须出示身份证。然后开始长达9公里的烂路上坡。当然了,这一小段上坡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我和小龙不到两个小时就到达拉乌山垭口,然后在垭口一边等小龙妈,一边拍照。在路碑上还找到安溪车友大强给我们的留言。小龙感到很兴奋,拿起笔也在上面涂鸦。
    今天天气特别好。这一路上都艳阳高照,据说后面出发的车友都遭遇冰雹袭击。
    在垭口等了近半个小时,小龙妈推着车终于上来了。我们在垭口拍了张合影后,准备下山。从垭口出来还有近两公里的缓上坡,然后才是35km的大下坡,海拔陡降1700米。
    下坡不久,悲剧发生了。小龙给我打电话说,小龙妈的货架断了,叫我往回赶。我掉转车头,一路爬坡……
    那货架断的有点离谱,两边的铝合金都断了。这是很难修复的一个故障。就当我们决定让她搭车到如美的时候,后面赶来的一个广西车友出了个主意。我们几个分担一些装备,让小龙妈骑空车到如美,再想办法。
    我突然想起去年骑新藏线的时候,那一辆辆断了货架的单车和那一张张沮丧的脸……我开始很小心的骑,减速下坡,一路到达竹卡(又名如美)。沿途可见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澜沧江峡谷。下到坡底一条汹涌的大河出现在眼前---澜沧江。沿江走了不远就到了澜沧江大桥。过桥后,左手可见两块纪念碑。一块是纪念巴邦线(巴塘—邦达)建设中牺牲的50多位建设者的,可见当年筑路的艰难!另一块是建路建桥纪念碑,由于桥建于1968年,碑文充满了文革的烙印。碑文曾被人用水泥封去,但后来又被揭开。
    如今竹卡村已经变了样。整个村庄变大了,旅馆和商店也多了。听说这里也通了网络了。两年前正在修建的拉乌山到竹卡村的这条烂路也有大半修成柏油路了。我们下榻的湘怀饭店老板还说,这条柏油路早就修到了东达山,一路通向拉萨。我不禁对在这条线上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的修路工人肃然起敬。没有他们的付出,这条美丽的进藏路线估计仍是一条让人畏惧的探险之路……
    我们在饭店点了份回锅肉、西红柿炒蛋和一紫菜蛋花汤,解决了午餐问题。此时刚过正午,下午的半天时间只能在这里发呆了。
    下一站:翻觉巴山过登巴奔荣许兵站。


发表于 2012-7-9 19:24 56 显示全部帖子
wgyxyym 发表于 2012-7-9 17:52 顶!老夫佩服

大哥这个头像是你自己吗。
我也非常喜欢骑马。
你这个样子我非常羡慕你。
有种枭雄的气势。
发表于 2012-7-9 22:48 57 显示全部帖子
duduciwei 发表于 2012-7-9 20:01 回复 duduciwei 的帖子大哥~~··你打算在哪等我~?~

只要你有时间。
就陪你想去的地方。
拉萨吧。
据说离天堂挺近的。
等你消息。
发表于 2012-7-18 09:24 58 显示全部帖子
骑行滇藏线游记(9)
---第28个大环线系列博文
文/零度火

    昨天下午七点左右,在摩托车维修店老板的帮助下,小龙妈的车被修好了,勉强可以撑下去。那老板还给左贡的一个搞电焊的朋友打了电话,交代后天晚上给这辆车电焊,进一步加固。完了后,小龙妈要给他钱,他执意不肯收。他说:“有些东西不是用钱就可以买到的,尤其是在去西藏的路上……”
    这话似乎又让我悟出了一些道理。
    骑行滇藏线第10天:竹卡大桥(即如美,在澜沧江边,K3479 海拔2640米)-觉巴山(海拔3930米)-登巴(海拔3440米)-骑友之家(海拔4046米),柏油路,58km,其中有41公里上坡,总里程:724公里。
    7月5日,骑行滇藏线的第10天。我们继续一路西去。今天的任务不轻。一直陷在横断山脉中,国道在山间不断盘旋。有时走了几十公里,老在原地转来转去,坐标却没怎么动,动的只是海拔!
    从如美出发就开始爬坡。我们沿着澜沧江一路缓上,坡度越来越陡。我和小龙一口气结束10公里的爬坡任务,正好到达觉巴山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此时我不禁想起两年前骑行这段路的时候那一幕幕。当时从竹卡到登巴全程在修路,而此时这条路早已变成柏油路,这使骑行的难度大大降低。
    路口有好多眼清泉,我和小龙索性就在这里洗了个头,感觉十分过瘾。
    半小时过后,小龙妈也到了。我们休息片刻后便继续爬坡。离开村庄就开始盘山路。上山的路都是在觉巴山的一面山上盘旋,又骑了8公里左右,小龙妈的水快用完了。正好路边有一个工棚,里面有一个大叔正在看电视,显然,里面肯定有开水。小龙拿着水壶正要进去和大叔打招呼,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条狗朝小龙扑来,小龙赶紧往公路跑,然而狗已经咬住了他的大腿。小龙妈一急,赶紧把伤口上的血挤出,那个大叔也拿出一瓶白酒,往伤口上浇,最后再贴上创可贴。可喜的是,裤子没被咬破,应该没有大碍。不过小龙妈还是一百个不放心,一边给家人打电话,一边唠叨着要去左贡打狂犬疫苗。
    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到登巴的卫生所看看。
    继续爬坡近9公里到达觉巴山垭口。这里的海拔已近4000米,风很大,有点冷。垭口有修路工人盖的房子,可以小憩一下。我们在垭口的木碑上又找到了安溪车友大强的留言,拍完照后便开始一路下坡。
    下坡路全程都是柏油路,这一段国道一边是怪石嶙峋的危崖,一边是万丈深渊,整条道路完全是从直上直下的岩壁上抠出来的,想当初哪有机械化设备,让人不禁对道路建设者肃然起敬!约12公里后到山脚。我们先到登巴村的卫生所,结果让我们失望,那里条件简陋,药品紧缺,那医生建议我们到左贡再检查。
    我们只得放弃。接下来继续下坡1公里至登巴村眉山食宿店。我们在这家食宿店点了份肉炒饭,作为午餐。难吃又相当贵,不过大家还是勉为其难的咽下去。不一会儿,下起倾盆大雨,我们只得在饭店里继续休整。直到下午四点半,我们才离开登巴,继续最后的15公里上坡。
    由于之前已经有26公里的陡上坡了,此时大家已经有点疲劳,所以最后的爬坡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每隔5公里就在路边休整,完了继续上坡。
    最后8公里的骑行是在雨中度过的。我们一气呵成,很快到达一家驴友客栈,这是一家藏族人开的客栈,旁边也有好几家客栈,住满了近百个车友,奇怪的是,我们住的这家客栈就我们三个人。条件简陋一点,不过很安静,老板为人也特别善良,35元包吃住,实在很划算。
    下一站:翻东达山奔左贡。

发表于 2012-7-18 09:25 59 显示全部帖子
骑行滇藏线游记(10)
――第28个大环线系列博文
文/零度火

    昨天住在半山腰的车友起码有150人。这个半山腰已然成了驴友的落脚点。很难想象,在旅游淡季的时候,这里将会有多冷清。
    今天要翻东达山,这是滇藏线的第二高山,很多车友早早就准备上路了。我们七点半才起来,此时藏族大姐已经给我们做好了炒饭,味道还不错。那大姐国语说的不流畅,不过她的每一个眼神和手势都在传递给我们讯息,她实在太善良了。一个劲儿的给我们盛饭、倒水,还示意我们多吃点儿,多喝点儿,任劳任怨,毫无心计。
    八点半我们离开这个小村落,开始新一天的骑行。
    骑行滇藏线第11天:驴友之家(海拔4046米)-东达山(K3555 海拔5008米)-左贡(K3592 海拔3877米),全程近20公里烂路;公里数:56km;总里程:780公里.
    都说翻东达山是滇藏线上相对较难的一天,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从驴友之家到垭口将近25公里的连续上坡,其中有近5公里的烂路。由于前面的上坡路海拔较低,我们一口气结束15公里的骑行。最后的10公里海拔不断上升,直逼5000米大关,这对初次骑车进藏的车友来说,难道比较大。有好多车友开始放慢速度,每隔一两公里就在路边休息,再继续上路。
    约上坡十公里左右到达一个小垭口,海拔4500米左右。中间有近一公里的平路,很快又开始上坡。上午十点左右,我已经结束15公里的任务,然后习惯性的在路口等人。从丽江出来,在路边等人已经司空见惯,起先我总是把等人的时间作为休息的时间,后来发现等的越久,人也越疲劳,激情也一点一点的被磨掉,最后把自己也整成一个累人。
    可是这又能怎么办呢?当初承诺过的事情能咋整?
    半小时过后,发现他们远远的跟在后面了,只露出个影儿;再过半小时,人到齐了,也休息够了。继续上路。
    最后6公里是在垭口移动基站和经幡的“注视”下前行的。因为海拔较高,缺氧严重,所以这6公里的攀爬相当吃力。像我这样有点经验的老车友,后面的6公里爬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前进一公里,就得停下来歇会儿,边走边停,后面的这小段路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到达垭口正好是中午一点。此时还非常早。东达山天气变幻莫测,气温比较低,几乎每天都要刮大风,时常下雨下雪。我就蹲在垭口的经幡边上,在瑟瑟的寒风中焦虑的等待。
    一个半小时过后,他们才到达垭口。简单的拍了几张照片后,立马下山。
    下山路也有近十公里的烂路。前面25公里陡下坡到山脚,再12公里的柏油路缓下坡到达左贡县城。时隔两年半,我又一次来到这座小县城,对这里的一切还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当初七个车友在左贡一块儿洗车、吃饭和喝酒的场面都浮现在眼前……
    在我的介绍下,我们下榻在一家藏族人开的旅馆――梅里雪山招待所,每个床位20元,还有浴室和洗衣机,今天住在这儿的车友就我们五个人,用水、洗衣、上厕所都不用排队,实在很方便。而且老板也十分热情,我们要求的事儿她们都乐意帮忙。
    我从来不想住在网上攻略上推荐的那些所谓的“经济型青年旅社”,连上个厕所都要排队,你说烦不烦人?
    晚饭是在招待所旁边的一家川菜馆解决的,吃完饭后,我们把所有的脏衣服全部放洗衣机里洗了。然后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梦乡。
    下一站:邦达。

发表于 2012-7-18 09:26 60 显示全部帖子
利剑出鞘。记录安溪第一条好汉《零度火》第六次拉飘,精彩瞬间。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