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5

主题

西北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复制链接] 查看:121694 | 回复:199
发表于 2013-2-16 17:15 21 显示全部帖子
六长寿 (藏文::Tshe--ring--drug--skor)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六长寿的象征物源于中国内地。在藏族艺术中,它常以世俗主题而不是宗教主题出现,经常刻 在木镶板和家具上或绘制在瓷器上,作为壁画和装饰性图案。

   六长寿分别是:1)寿星老;2)树;3) 岩石;4)河流;5)禽鸟;6)长寿鹿。  
   中国的寿星老相当于南船星座 中最明亮 的老人星。三、四月份在较低的南部地平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因此,寿星老逐渐代表春分、万物复苏、和平和长寿。两大星神福星和财神星 经常随在他的左右。梨、石榴和香橼 也象征着汉地吉祥的福、禄、寿三神。据说,寿星老从梨里出生。

   在汉地艺术中,梨树的枝干有时被画成缠绕形状的汉字 “寿”字,表示长寿。寿星老儿常被画成一个知足常乐的老人,额头大而凸出,白发苍苍,白眉白胡苒长。在藏族传说中,这个眉慈目善的老人代表着深思熟虑的圣贤,表现出的特质。
  无量寿佛 (长寿菩萨)寿星老端坐在一棵长寿树下,树常被画成汉地众神的梨树,枝丫果实累累。梨树可以结出长生果来。中医药学对梨树的药物成分极为重视。梨核常被雕刻成长寿护身符。
   松柏也是中国长寿的象征,与竹、李一起构成 “东岁三友”。在传统上,常青的松柏也与鹿、鹤画在一起,成为长寿三象征。亘古不变的长寿石是形状吉祥的岩石。人们认为,岩石的地质特征对人类大有裨益。岩石通常呈海螺状,岩面缝隙和条纹天然右旋。人们认为,与加持过的岩石形状极为相似的地区是修造寺院、庙宇、佛塔、静修洞和隐居地最吉祥的 地方。   
    长寿水具有八大吉祥特征: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伤喉、八饮时不伤腹。长寿水从海螺壳状的岩缝中流 出,仿佛是从无量寿佛的长寿瓶中流出的甘露。在汉地艺术中,吉祥岩及瀑布般落下的水都叫做“玉泉”。长寿鹤是汉地艺术中常见的主题。
    据说,鹤,特别是黑鹤寿命很长。黑鹤因能独自在水面上生活而享有美名。鹤同样也是长寿的象征。与鹤一样,人们认为鹤也是终生只 有一个伴侣。据说,鹤可以把亡者的灵魂驮送到 “西天”。这种说法与西方民间故事中鹤可以背驮新生婴 儿身体的说法如出一辙。
    十八世纪以后,由于从汉地艺术中吸收了一些文化主题, 因此,鹿、鹤和松柏开始频繁出现在藏族艺术中。单鹤象征着隐修者的永恒满足。 双鹤或双鹳象征着幸福、忠诚和长寿。  
      鹿是寿星老的坐骑,在传统上,寿星老被画成骑坐在鹿角的成熟的雄鹿身 上。鹿因是能够确定“灵芝”位置的唯一动物而备受尊崇。长寿鹿被画成口衔灵芝的样子。汉地传说描述 “仙 境位于东海”。仙人们在仙境吃的是灵芝仙果,饮的是玉泉流出的长生水。在佛教中,鹿是和平、和谐、非暴力,尤其是团圆的象征,因为与无家可归的托钵僧一样,人们认为鹿也是每晚居无定所。  
                                             
   1 原文:Argo,南船星座,分为船底座、船尾座、船帆座和罗盘座四个星座。  
   2 原文:Canopus,老人星,与太阳相距一百八十光年。  
   3 原文:citron,香橼,一种柑橘果,在外表和桔梗上类似柠檬,但比柠檬更大和没有顶乳头。  
   4 梵文:Amituyas,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密教称 “甘露王”。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称他是 “西方极乐世界”
   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 “西方净土”,故又称 “接引佛”,共有十三个名号。
  
发表于 2013-2-16 17:39 22 显示全部帖子
三大菩萨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1
     人们认为,莲花、经书、从湖中升起的宝剑及侧伴它们的双头鸭和双头鹦鹉最早是由萨迦派大师萨迦班智达画在桑耶寺的一面墙上的。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主题最初是以隐晦图形出现在信奉苯教的赞普(王)朗达玛在位的第六年(在位期836年~842 年)。 朗达玛镇压佛教,摧毁了众多寺院并禁止佛像的艺术创作。这个隐晦的主题既是三大菩萨的标识,也是佛教教义最初传入西藏才标志。
     作为三大菩萨的标识,莲花上的经书和智慧宝剑代表文殊菩萨;橘红色和粉色的双头鸭代表观音菩萨 ;绿色双头鹦鹉则代表金刚手菩萨。
     三大菩萨分别代表着佛陀的智慧、慈悲和权力,统称为 “三怙主”。文殊菩萨的如来部断灭 “痴”,观音菩萨的莲花部断灭 “欲”,而金刚手菩萨的金刚部断灭“嗔”。
     该图案中画有公元八世纪西藏宁玛派最重要的创始人中的五位,成为佛教首次传入西藏的标志。生长出莲花的湖代表印度佛教大师寂护 ,他是应赤松德赞赞普之邀入藏的。
    莲花代表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在寂护的举荐下,他也应赤松德赞之邀入藏。经书和喷焰智慧剑代表西藏大法王赞普赤松德赞 (在位期754 年 ~790年),他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双头鸭代表来自克什米尔的印度大师译师无垢友,他也是应赤松德赞之邀入藏的。双头鹦鹉代表藏族译师、莲花生的弟子毗卢遮那。鸟儿面面相对,其双眼和喙象征着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也象征着佛教教义从梵文译成藏文。  
   1 藏文:Sa-skya-pa,萨迦派,藏传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萨班 ·贡噶坚赞(1182 年~1261 年)是这一派的著名高僧。
   萨迦派不禁娶妻,以“道果”教授为主要修法。  
   2 藏文:Sa-pan-kun-dgav-rgyal-mtshan,萨班 ·贡噶坚赞,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亦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
   者,故世人尊称其为 “萨迦班智达”,简称 “萨班”(意为萨迦派的大学者),为萨迦派五祖之一。其著述颇多,后
   人辑之为 《萨班全集》。  
   3 藏文:bSam-yas,桑耶寺,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北岸。约在八世纪赤松德赞时期修建。因修剪时仿照印度的飞行
   寺,又融合了藏汉建筑特点,故又有 “三样寺”之称。该寺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4 藏文:gLang-dar-ma,朗达玛,吐蕃末代赞普。唐开成三年 (838 年)为反佛贵族大臣杰刀热等拥立,下令禁止
   佛教,封闭寺院,强迫僧众还俗,焚毁佛教经典。唐会昌二年 (842 年)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多吉暗杀。在他死后,
   吐蕃统治集团分裂,奴隶、属民起义,吐蕃王朝政权灭亡。  
   5 梵文:Avalokitesvara;藏文:sPyan-ras-gzigs,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佛教把他
   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在汉地寺院中的塑像常作女相。  
   6 藏文:rNying-ma-pa,宁玛派,藏传佛教最古老的宗派。源自前弘期来藏传教的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以修习密
   法为主。“大圆满法”是宁玛派的主要法门,主张 “空明觉了”、“诸法性空”。从十二世纪开始,宁玛派发掘了不
   少伏藏。  
   7 梵文:Shantarakshita,寂护,藏译名为 “喜瓦错”。印度僧人,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衍化出现的瑜伽中观派创始
   人。受赤松德赞迎请,两次入藏传播佛教,建桑耶寺,任该寺第一任堪布,并剃度第一批西藏贵族青年出家为僧。  
   8 藏文:Khri-srong-lde-btsan,赤松德赞,吐蕃著名赞普。唐天宝十四年 (755 年)即位。在位期间,大力扶植
   佛教,宣布苯教为非法,迎请汉地僧人摩诃衍和印度僧人寂护、莲花生至吐蕃传布佛教,并设新制,定民法,任
   用僧人为却论 (僧相),开吐蕃僧人干预政事之先例。与松赞干布、赤祖德赞合称 “三法王”。  
   9 梵文:Vimalamitra;藏文:Dri-med-bshes-gnyen,无垢友,古印度一佛学家名。八世纪末,赤松德赞延请来藏,
   传布旧密 《大圆满心点》等法要。  
   10 原文:Vairocana,毗卢遮那,亦称 “遍照护”、“大光明”,僧名。西藏早期佛经译者。前藏尼木人。桑耶寺建
   成后,赞普赤松德赞第一次命藏人出家的七僧人之一。后被派往印度学密法,迎请印僧无垢友、法称到桑耶寺传
   法、译经。

发表于 2013-2-16 17:41 23 显示全部帖子
y大牛 发表于 2013-2-16 17:38 好活动支持,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大牛兄
发表于 2013-2-16 18:04 24 显示全部帖子
七供碗(藏文:Ting--phor)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依照传统,每天清晨要将七只供碗摆放在佛龛上的三宝物前面,但位置稍低。七供碗一般是用黄铜、青铜或银制成,直径大约三、四英寸。碗上常有金银镶嵌的凿花吉祥图案。七供碗代表着 “七支” 为:1)敬礼支;2)供养支;3)忏悔支;4)随喜支;5)请转法轮支;6)请住世支 (请不涅槃);7)回向支 (回向一切善事)。  

    在将七供碗放在佛坛之前,要在每只洁净碗里倒上一点水。作为初供,这可以确保供碗不空。 在置放之前,要用左手拿着叠摞在一起的洁净供碗,同时口默诵 “Om A Hum”为其加持。在顶碗中加 入少量新鲜水,顶碗中流下来的水注入第二只碗中,然后,将第二只碗摆放在佛龛前。这个过程往返 重复直到七只碗从左至右排成一排,每只供碗间仅有一颗青稞大小的距离。
     供碗相互碰撞是个凶兆,表明有人会因此变得精神恍惚;间隔过大也是凶兆,表明有人将与其大师分手。
     注入供碗的新鲜水被画成倾流而下,宛若从盛水容器口流出的 “青稞粒”。这暗示着倾倒出的水,开始时稀少或流得缓慢,但到中间时段,水流开始增大或流得较急,而到最后,水流逐渐变成一条狭 长的溪流。供碗中的水逐渐满溢,距碗口仅差一个青稞粒的高度。
     人们认为,水漫过碗口会造成道德伤害,水面过低则表明经济上的衰败。人们不应在供碗上方呼气,因为这会污染敬献给众神的供物。  
    七供碗也可以排成 “七供物”。人们以尊崇的方式将它们敬献给众神。

     在古印度,人们也以这种方式迎候贵客临门。第一只供碗盛着洁净的饮用水和漱口水。第二只供碗中是濯足水,因为在印度的传统习俗中,人们要洗净双足,赤脚跨过门槛。第三只供碗盛满鲜花,代表印度的一种习俗,即:向男宾敬献项圈或花环,向女宾敬献作为头饰的小花环。第四只供碗内有一炷香,用以吸引众神和乾达婆并使它们感到令人愉悦的气味。第五只供碗中有一盏油灯或酥油灯,代表智慧顿悟之光。第六只供碗内盛有玫瑰水或香料水,能使人面部和胸部感到舒适。第七只供碗盛着献给嘉宾的美味佳肴。
      戴式的食品供物通常是一个红色或白色的锥状 “朵玛”,是用青稞粉、染料和酥油制成的。传统上,第八种音乐供品也在供物之列,常被画成琵琶、笛子、铙钹、海螺后手鼓 。这些音乐供品十分常见,因此很少与七供物画在一起。在为某些仪礼进行安排时,有可能把前两只供碗合二为一。手鼓或小海螺放在第七只供碗里,代表乐器供品。对这八只供碗进行描述时,应与坛城中八大供养天女相符。此时,第三、四、五、六只供碗代表四小天女:供花天女、熏香天女、掌灯天女和涂香天女,而两端的两对供碗代表四大天女:歌咏天女、蹈踊天女、花蔓天女、舞蹈天女 。  
      一旦供物摆放妥当,要在净水瓶中蘸一下拘沙草,然后用它在供物上滴洒为供物加持。与此同时,诵念三遍或七遍 “Om A Hum”。在一天结束之时或静修期,要把供物搬下佛坛。供碗中的水也倒入一个容器里,然后把水、鲜花和食品供物一起抛洒在自然环境中,供过往的动物或饥肠辘辘的精灵食用。最后把七供碗清洁干净,倒扣摆放,以备明日或静修期再次使用。  

水供还有另一种水施仪式。在这个仪式中,用一个朵玛盘架 来抚慰龙神和某类神灵。这套水供器皿共包括四种金属器物:1)带嘴的小浅壶;2)大碗;3)支在大碗里的三脚架;4)架在三脚架上的小扁碗。一小尊龙神像或财神像放在这个更小的扁碗上。此时,要将水不断倒入在净化仪式或增长仪式中使用的佛像和小碗上。  
     1 梵文:damaru;藏文:Da-ma-ru,达玛茹,手鼓。打击乐器,俗称 “拨浪鼓”,两面鼓,体形较小,系束皮绳、彩
    带等饰物。寺院中作为法器,外体多涂棕黄色,鼓面多涂绿色。演奏时用中指、无名指、小指击鼓。  
    2 八大供养天女有多种说法,另外的说法为:1)供水天女;2)濯足天女;3)供花天女;4)熏香天女;5)掌灯
    天女;6)涂香天女;7)供食天女;8)音乐天女。或1)蹈踊天女;2)花蔓天女;3)歌咏天女;4)舞蹈天女;
    5)供花天女;6)熏香天女;7)掌灯天女;8)涂香天女。  
    3 藏文:Chu-gtor-chos,朵玛盘架,祭祀施食所用的特种器具。  
   1 梵文:saptanga,藏文:Yan-lag-bdun-pa,七支,修学佛法时加行七法:1)敬礼支;2)供养支;3)忏悔支;4)
   随喜支;5)请转法轮支;6)请住世支 (请不涅槃);7)回向支 (回向一切善事)。   
         
         
         

      

发表于 2013-2-16 18:37 25 显示全部帖子

八瑞物 ((梵文:astamangaladravya;藏文::bKra--shis--rdzas--brgyad)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八瑞物构成了早期第二大组佛教符号,其中包括:1)宝镜;2)黄丹;3)酸奶;4)长寿茅草 ;5)木瓜 ;6)右旋海螺;7)朱砂;8)芥子。与八瑞相一样,这八件宝物来源是《律经根本律》和《正法念处经》,早在佛祖在世间,天、人等施主们供献的物品被加持,此后就成为这八瑞物。代表了敬献给佛陀的一组具象供物,象征着佛陀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宝镜代表威光天女 ,她敬献给释迦牟尼一面光洁无瑕的镜子,象征着其透彻的悟性及其所有前世准确无误的羯磨 思想。宝镜代表正思或正确的分析,因为它能真实无误地反映出万物,而没有任何偏爱、偏见、错觉和歪曲。佛把镜加持为无障智能所清净法门之吉祥明镜,让众生远离无明获明知惠能。佛法中的大圆镜智就是以镜来表智慧,世界万物如意中
   吉祥黄丹是地神吉祥女神和星王婆罗门献给佛祖的,他表示兴旺佛教事业。黄丹取自大象前额的主要腺囊,也代表护财象神。它保护着佛陀证道之地菩提伽耶的牧场。也黄丹代表正念,因为它可治愈因愚痴所患之病,该病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酸奶是农夫积德行善之女妙生女供献给端坐在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的乳糜,佛加持为吉祥酪。 酸奶代表正命,因为它没有任何杂质,也没有对任何生灵造成伤害。表示消除三毒,精通正见。
   长寿茅草为八抱草,是割草神 作为禅垫献给佛陀的。长寿茅草象征着长寿和坚韧,把正精进比作修持佛法的持久恒心。  
   木瓜是梵天敬献给释迦牟尼的,把正业比作成就一切的善行。  
   右旋白螺四因陀罗神敬献给佛陀的,把正语比作佛法的宣证。  
   婆罗门星象师鬼宿神 把吉祥朱砂痣 点在佛陀的前额上,把正定比作心境基于一点的三摩地禅定。  
   白芥子是金刚手菩萨敬献给佛陀的,把正见比作具有断灭一切伪见和伪释的能力。  

   以上所列的八瑞物也代表四法 或得道者的各种行为活动。宝镜、黄丹和酸奶代表平和的行为;长寿茅草、木瓜和海螺代表增长;红色朱砂代表降服;芥子代表凶残的毁灭行为。供八瑞物,能消除一切恶业,兴旺佛之四业,获一切吉祥之无比功德。因此,八瑞物在圣殿内成为所有供品之王,统称吉祥八物。
   与八瑞相一样,八瑞物也可分别绘制,每一瑞物可以单独出现,或放在不同的碗中。它们也可以成组地出现在成排的珠宝供物后面,或挂在小棵如意树的枝条上,或放在浅碗或托盘里。

    八瑞物广泛应用于寺庙顶部、外部装饰、唐卡、木雕、服饰等等地方。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1 梵文:gorochana,黄丹,八瑞物之一。  
   2 梵文:Dhanapala;藏文:Nor-skyong,护财象神,神名。  
   3 梵文:Bodh Gaya,菩提伽耶,亦称 “菩提道场”。佛教圣地。在古印度摩揭陀国 (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
   尼连禅河西岸。相传释迦牟尼在此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悟十二因和四谛。为纪念释迦牟尼在此地成道,
   前三世纪阿育王曾围绕菩提树尖利大精舍。现存一座高五十二米的大塔。  
   4 梵文:Sujata;藏文:Legs-skyes-ma,妙生女,释迦牟尼证道前献乳糜之女。释迦牟尼去摩揭陀途中,
   遇妙生女,把从五百黄牛乳中提炼出的精华献给释迦牟尼。  
   5 梵文:Mangala;藏文:bKra-shis,割草神,神名。  
   6 梵文:Jyotisharaja;藏文:sKar-rgyal,鬼宿神,神名。  
   7 梵文:tillaka,吉祥痣,印度教徒作为宗教标志而画在额头上的装饰斑点。  
   8 梵文:samadhi,三摩地,亦译 “三昧”。“定”的异名,汉译作 “等持”。这是一种心、精神的统一作用,
   把心、精神集中到某一对象上去,而凝敛其力量,进入宗教意义的深沉的冥想境地。通常所谓禅定,即
   指此而言。在密教中,“三摩地”是觉悟的境地。其最终阶段,是修行者的身、语、意三种领域都彻底澄
   清起来,在精神上境界上与佛平等不二。  
   9 梵文:Vajrapani;藏文:Phyag-na-rdo-rje,金刚手菩萨,菩萨名。  
   10 四法,佛法可以分为:1)教法;2)理法;3)行法;4)果法。
  

发表于 2013-2-16 18:38 26 显示全部帖子
山中一闲民 发表于 2013-2-16 18:34 欣赏支持!

感谢闲民兄支持!
发表于 2013-2-16 18:52 27 显示全部帖子
八瑞物 宝镜(梵文:darpana,adarsha;藏文:Me--long)   
明清老唐卡上的宝镜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作为光的反射 “见证物”,镜子代表着视觉和眼睛这个感观器官。其功能是能够使人清楚地看清自己。作为化妆用具或家用物品,其代表吉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佛教中,镜子是空和净识的完美象征。镜子准确无误地反映出一切东西,它能反映出自然世界中的万物,又能说明万物都是非物质的。  

                                                                      1
      在古代印度的灌顶仪式 中,圣像或礼器均 需要浸入水中或通过喷洒圣水予以加持,即:灌顶。把水倒在能映出图像的镜面上也能清洗圣像的影子。这个仪式叫做 “pratibimba”,其字面含义是 “被反射”。在西藏,这个仪式叫做 “献沐浴”,即:把水洒在佛像或唐卡所映出的影像上。洗涤过圣像的水被视为灌顶水。威光天女敬献给佛陀的宝镜绝对通透、无瑕疵、明亮而光洁。作为菩提心 的象征,宝镜完美地反映万物,没有丝毫的歪曲或阻碍。在艺术上,宝镜常被画成一个白色或银色的小圆盘,镜圈经常饰有一个圆形金框。圆盘表面中央常刻有一个小圆圈,四方刻有四个小圆圈,象征五佛大圆满的品性和智慧。   
    1 梵文:abhisheka,灌顶,佛教名词。本为印度古代国王即位的一种仪式,国师以 “四大海之水”灌于
    国王头顶,表示祝福。佛教密宗仿效此法,于僧于嗣阿阇梨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  
    2 藏文:Khrus-gsol,献沐浴,亦称 “侍浴”,指在佛教仪式中为神像的沐浴。  
    3 藏文:Thang-ka,唐卡,指一种可以悬挂的卷轴画,唐卡以宗教人物和宗教历史事件、教义为主要描绘
    对象,多挂于寺院中。  
    4 梵文:Bodhi-cita,菩提心,表现菩提智慧、能使人开悟成佛道的主体性,亦称 “无上道心”。  
    5 四方佛,在真言密教的坛城中,大日如来 (梵文:Vairocana;藏文:rNam-par-snang-mdzad)居中央,
    其四方有四佛,即成五佛。五佛为:1)东配阿宗如来 (梵文:Akshobya;藏文:Mi-bskyod-pa);2)西
    配无量寿如来(阿弥陀佛)(梵文:Amitabha;藏文:Vod-dpag-med);4)南配宝胜如来(梵文:Ratnasamblava;
    藏文:Ran-chen-vbyung-gnas);5)北配不空成就如来 (梵文:Amoghasidhi;藏文:Don-phod-grub-pa)。
                                   
发表于 2013-2-16 19:45 28 显示全部帖子
黄丹 (梵文:gorochana;藏文:Gi--wang)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黄丹是某些动物,特别是大象、熊和牛体内发现的内脏结石或胆结石。梵文“gorochana” 一词特指牛1体内,如野牛、母牛、公牛和牦牛体内发现的结石。传说动物睡觉时发出的鼾声表明结石已经生成。  
     吠陀时期的一个传说讲述了因陀罗神向大海中抛撒金、银、珊瑚、珍珠和蓝宝石或绿松石五种珍宝的故事。大象、熊、蛇、蛙、苍鹰、鹅和鸽子后来分别吞食了这些物宝,由此形成它们体内的结石。从这些动物体内取得的内脏结石色彩各异,具有神奇的魔力。它们因具有  抗毒、提神醒脑、退热和抗传染性病毒的药性而著称。优质结石、中等质量的结石和劣质结石分别能治愈七位、五位或三位中毒的病人。“结石”一词源自波斯文 “pad-zhar”,其意为 “抗毒”,泛泛之含义是 “解毒剂”。在中世纪的欧洲医学传统中,动物结石作为一般
  中毒症的解毒剂而备受青睐。源自东方的“东方结石”是其中价值最高的,是由小异物周围形成的有机油脂层构成。印度常见的解毒剂是结石解毒剂。波斯野山羊被称作 “结石山羊”。                                       
  据认为,在突厥斯坦 ,人们膜拜结石以祈雨。在西藏,温泉中发现的小块白色和橘红色矿物质石头是钙和硫磺的积垢物。人们认为,这些钙化石或 “药丸”3与动物结石一样具有同样的药效。  
     据说,优质黄丹 (象黄)取自大象大脑或大象前额,次等黄丹取自母牛的胃。据说黄丹的大小和外观与熟鸡蛋的蛋黄相同。从中获得的黄色物质可当作补药和镇静剂,也可以用作额前点吉祥痣的颜料。据说,与蜂蜜混合后用于眼部可以使人明目,能看清世上的一切珍宝。
统一,取自眼镜王蛇头部的灰色和白色结石可以使耍蛇人有控制小型蛇的能力,也可使自己免受毒液的伤害。据说,取自老蟾蜍头部的西洋 “蟾蜍结石”同样具有血清的抗毒效应。  
     在藏族艺术中,这种结石的绘制方法多种多样,可能呈丸状,也可以呈鸡蛋状、豆子状、螺旋状、水果状、腺状或菌状,其颜色通常为白色或黄色,一般被画成坚硬的椭圆形,浮在白色的黏液中。  

发表于 2013-2-16 19:56 29 显示全部帖子
紫郢剑侠 发表于 2013-2-16 19:40 谢谢分享!法轮两侧也有说是羊的。

查看了一些资料,这方面是有些争议。~~鹿比较容易解释清楚,羊跟西藏的宗教传统而言,不太可能是。呵 呵,个人观点哈
1人点评 收起
  • 紫郢剑侠 鹿之说或源自佛陀初转法轮地——鹿野苑;羊之说或源自大昭寺是由山羊驮土堆建 2013-2-16 22:06
发表于 2013-2-16 19:57 30 显示全部帖子
紫郢剑侠 发表于 2013-2-16 19:42 学习了。。。

大侠新年好~~~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