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41

主题

西南

我在神山脚下生活

[复制链接] 查看:23720 | 回复:143
发表于 2016-1-5 23:22 71 显示全部帖子

一夜之间,沧海桑田,村民说,这是神山在保佑他们。



古木

走过乱石,走向草原,白云在头顶扩散,密布在森林上空。


这里有古木群。不是特别高大,却感觉存在了上千年,一片又一片,分布在草原边上,摆出各种姿态,无言问苍天。



真的啊,它们比胡杨林更沧桑,皮肤都是紫褐色的,像是被雪水冲出来的岩体。一年年的枯荣,你以为它们都老死了,可仔细看去,头上竟然结满了金黄色的小果子。




发表于 2016-1-5 23:24 72 显示全部帖子


坐古木里,闭上眼睛,我想,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古木呢?很久很久,迷迷糊溯的我听见了回答:这里是纯净的,它们选择在这里生老病死,用身体去见证沧桑巨变。我似乎得了一点启示,睁开眼睛,看见鸟群正从古林中穿过。



太喜欢这些古木了,看着看着,走出了草原,走过冰川,一直爬到山腰,回头望去,一片白云已横在了雪山胸前。



贪恋美景,算不算贪?





发表于 2016-1-5 23:26 73 显示全部帖子

真不想离开甲应。我们想等阳光穿过古木,结果耽误了太长时间,导致后面必须赶路。



回到勇错家,于导他们早就回来了,李总说,还以为你出危险了呢。我说,要不再等等,今天不去碧土了,赶到察瓦龙就可以了。


不行,扎西尼玛说,你怎么变来变去的?


听于导说,他和李总走向神山的时候,李总先是提醒他,你看,云变厚了,看不到了;接着说,杰文呢,没有向导怎么去?最后干脆说,回去吧,神山只让看一眼,看多了反而不神圣。原来于导也是被拽回来的。



我们都知道,恋恋不舍也不能留住什么。我想,我还是会回甲应的,现在我不得不离开它,此后我会想念它,我会想念并梦见它,直到我梦也不敢梦,带着思念再次回来,跟勇错大哥一起去打猎,坐在山腰,看他的家如何变成一只孤零零的烟斗。




发表于 2016-1-5 23:27 74 显示全部帖子

出甲应

出甲应,我们走得特别快。



李总摸索出了一套骑骡子的方法:上坡的时候,夹紧骡子,身体前倾;下坡的时候,伸直双腿,撑开马镫,身体后仰;走平路就坐直了,感觉自己有四条腿,在身下均匀地摆动着。实践出真知,他的方法特别适用,使得队伍大大提速。来的时候,走了近五个小时,出去只花了三小时。



到了公路终点,我跟勇错算钱。他说,我们老朋友了,拿一点就好了。我按价付钱,还多给了一百,说给嫂子看病。李总又全算给了我,并再拿出三百,递给勇错说,这个,给你老婆看病,最好送到下山检查检查,一直躺在家里不是办法啊。


勇错很激动,站起来想说话,颤颤嘴,又坐了下去,提刀给我们切鹿肉。后来他打电话给扎西,说自己嘴笨,不会说谢谢,请扎西多说几句谢谢。


夜奔左贡

我们的油不多了,必须赶去碧土。


翻过垭口,身下一条江水,像一条碧绿的带子,绕出了田野和村庄。




发表于 2016-1-5 23:28 75 显示全部帖子

于导惊呼,真美真美,问我这是哪里。我说,好像是达古村吧。美景往往是不经意的,突然就呈现了,谁知身在何处呢?




有几段路,从谷底盘上山腰,转得人头晕脑胀,尘土飞扬,迷人双眼,大家一边吐土,一边大笑,头发全灰了,前面挡风玻璃上全是土。




发表于 2016-1-5 23:30 76 显示全部帖子

等到转上去,看到公路原来是一条大蟒蛇。



接着,飞驰在山谷上方。身下的落差,至少有一千多米,这要是冲下去,肯定粉碎了。我们牵出一线尘土,在午后阳光中分割着大山,把惊叹留给了自己。



赶到碧土,已经六点多,这里仍然没有油,草草吃了一碗面,决定夜奔左贡。



快没油了,还有142公里土路,至少要顶5个小时,只好听天由命,把一切交给了汽车。


于导坐在副驾驶。李总开玩笑说,你以为副驾驶这么好坐啊,开门、开路,擦玻璃,只差推车了。真怕被他言中。



发表于 2016-1-5 23:31 77 显示全部帖子

高原很奇怪,你以为天黑了,开过山顶,竟然一片亮堂。夕阳发着余热,做出最后的光明。



夜间行车,有些浪漫,尤其是在峡谷深处。峡谷两侧长着茂密的丛林,淹在夜色里影影绰绰,我们行驶在了海带深处。白色的流水间隔出现,优美地倾泻着,推出一座座深远的峡谷。于导和李总都不睡觉,一会儿盯油表,一会儿看窗外,整个过程无比幽深,一次次地横穿夜幕,看见一点光亮,便是一个村庄,一道风景流过身边,犹如一段不经心的时光。


油表报警了,不停地闪着红光,为了抗干扰,扎西尼玛干脆关掉。


怎么办,我说,没油了!


唉,李总说,不管了,往前开,开到哪算哪!


我们做好了夜宿途中的准备。心情紧张的同时,明白这是在夜奔,有一种不管不顾的激情。于导常说,怕什么,能怎样?有一次,女儿没考好,他劝女儿努力学习。女儿反问,没考好,能怎样?他说,考不到好学校。女儿又问,能怎样?他说,找不到好工作啊。女儿还问,能怎样?他说,生活就不好了。女儿一直问,能怎样?问到最后,于导也觉得,对啊,能怎样,怎样不是一辈子?从此,他再也不逼女儿了,爱做什么就去做吧,能怎样!


就连一段路,都有无法预测的状况,又何况是人生之路呢?


深夜12点,好不容易开上了318,却又碰到了修路,一直等到凌晨2点才通车。我们冷得发抖,搓着双手,眼睛全溶在车灯里,额头上方,是月光下如雪的群山。我们像夜路中的野马,在黑暗中颤抖,心中不知不觉升起一股暖意,说,管他呢,能怎样。


--------------------------------


个人微信号:53888088

微信公众号:有时遇见熊


发表于 2016-1-6 20:22 78 显示全部帖子
大转梅里雪山——第七天(芒康盐井)

题记:
“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在西藏许多地方都有转山的习俗。诗中所说的转山,指的是神山,佛经上说居于世界最高的山,即须弥山。须弥山,在佛教中被称为世界的中心。人们多以为它只不过是一处虚幻的所在,一座概念的山,殊不知,它竟是一座现实的山。


第五天  左贡—芒康—盐井


左贡

夜奔到左贡,已是凌晨3点,又一次碰到全城停电。


直到现在,西藏仍然经常停电。每家宾馆必备发电机,“突突突”发电到十二点,一过十二点,突然陷入一片漆黑,整个世界安静了,只见明月高悬,映照高原孤城。如果你胆敢午夜进城,迎接你的必定是野狗,逼你投入围剿与反围剿。


我们2点进城,老板和野狗一起,采取了拒绝的态度。于导问他,有房间吗?


有,他说。


有电么?


没有。


热水呢?


不知道,也许有。


热不热?


我怎么知道!太阳能的,你自己放!


无线呢?


不清楚。啊,他打个哈欠,住不住?


都2点多了,你什么都没有,便宜点吧?


少废话。住不住?


于导朝我们招手,笑着说,有意思,他什么都不清楚,搞得我也不清楚了。


不管是否清楚,我们还是得住,他的态度还算好的,以实际行动帮我们开了门,其他家根本不理。我说,于导多担待,还没养成服务意识。哈哈,于导说,高原嘛,有性格。


就这样,我们摸黑住下。李总担心大家冷,挨个房间送去被子,服务员早就入睡了。


头顶明月,全城漆黑,但见山顶一片雪白,我说,不会是雪山吧,怎么那么白!不是,扎西尼玛斩钉截铁:左贡哪有雪山!怎会那么白呢,一匹匹如白象。第二天,重见天日,才发现全是岩石山,昨晚岩体反光,如同雪山。


左贡,是一湾河水,弯出一块平地,平地上方,巨石高耸。



要是在美国,早就是旅游圣地了。这些年来,我们西藏的县城,变得不古不新,不中不西,你说它是佩刀跨马吧,停了那么多农用车;你说它异域风情吧,又那么多三层宾馆;就是蓝天白云还有自己的样子。我们都活在进程中,西藏也不例外。



扎西的弟弟,过来安排早餐。他过去当兵,现在为县委书记开车。我们走过的天险,他开过七八趟。难怪于导说,要是察瓦龙的书记,想到左贡开会,那得提前两天出发,每次去开会都是赴汤蹈火。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扎西的弟弟,浓眉大眼,高大英俊,比扎西还害羞,低头送上来一箱矿泉水。扎西年轻时的理想,是去当解放军,因为手臂有纹身,被刷了下来了。弟弟替他完成了心愿,如今成了一个有名的司机。


扎西弟弟有两个名字:宜兴江措和鲁茸扎西。谁也没料到,汉族活佛给波仔取名,宜兴江措;瑞瓦活佛给我取名:鲁茸扎西。在爸妈看来,二儿子去城里了,分身成了两个人,回来帮家里干活。





发表于 2016-1-6 20:24 79 显示全部帖子

芒康

告别弟弟,我们奔向芒康。


一出城就被限速。无论扎西尼玛多快,在四个半小时之前,不能到达芒康。


西藏这么做,是为了行车安全,怕你出事故。但在客观上,造成大家不着急,你跑那么快干嘛,快了罚款,还不如慢慢开,多留意身边的大好山河。政府是在留你,多看看我们的西藏吧,用心不可谓不良苦。有一次,从林芝到拉萨,实在太快了,我们干脆停车去钓鱼。



这里是川藏线,318国道。



这次转山,我们从滇藏线,到丙察察线,再到川藏线,一口气打通三条进藏线,全是著名国家风景线。于导说,经常进藏,这么转一圈,还是头一次!


其实我们占了大便宜。你想啊,为什么进藏特别美?因为有落差。从一马平川通向世界屋脊,地球突然抬升,造就了惊人奇观,等你真正进藏了,反倒单调乏味。


以青藏线为例,一千多公里没有抬升,睡一夜醒来还是那个样,以为自己没睡觉,但在横断山区,尿点很少,抖一抖,就错过绝世美景。




发表于 2016-1-6 20:25 80 显示全部帖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