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78

主题

广东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复制链接] 查看:51963 | 回复:266
发表于 2016-3-5 14:06 8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6-3-5 14:06 编辑

    离开逢简,继续西行,西江便横亘在眼前。江顺大桥刚刚建成,车流稀少,虽说禁止非机动车通行,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附近的竹园渡口已于2014年取消,要想过江,只能跨越江顺大桥。过江后,对岸的下桥匝道足有1.5公里,且无法顺利并入滨江大道北行车道,只得跨越隔离带,并跨越一片草坪才能顺利进入与滨江大道并行的广东省6号绿道江门滨江示范段。这段绿道让人精神瞬间振奋,尤其是那涂刷在道路上醒目的绿道标志,让人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发表于 2016-3-5 14:07 8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6-3-5 14:07 编辑

    沿滨江绿道北行不足两公里,便需拐入曲折的县乡道路,少了车水马龙的喧闹,周围的一切顿时静了下来,满眼低矮的山丘,映着房舍的水塘,一派恬静的乡野风光。对于骑行本身来说,绝对是一种享受。


发表于 2016-3-5 14:08 8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6-3-5 14:08 编辑

    在鹤山市东郊跨过一条小河涌,进入水寨村地界。顺道看了一眼民国时著名影星胡蝶的祖居,三间刚刚修缮过的小平房,房门紧锁,唯有一块由其女儿胡若梅题写的“胡蝶故居”牌匾还略显几分不俗。其实胡蝶出生在上海,这里只能说是其祖籍而已。还是对其人略作了解吧。胡蝶,原名胡瑞华,中国早期著名女演员。是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影星,早期与阮玲玉同为中国无声电影的代表性演员。1931年,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后轰动全国,甚至吸引众多海外侨胞的目光。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电影皇后”评选活动,胡蝶以21334票的最高票数当选。1966年,胡蝶正式退出影坛。1975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89423,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温哥华病逝。留下一句遗言“蝴蝶(胡蝶)要飞走了。”

发表于 2016-3-5 14:09 8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6-3-5 14:09 编辑

    天阴沉的更加厉害,本想沿西江西岸的大堤快点赶路,却碰上了顶头的西北风,苦苦撑着直到进入古劳水乡的绿道。这是一个未经修饰的水乡世界,一路上所见,除了道路、房舍,就是水塘。抵达古劳水乡码头,只片刻功夫,雨便淅淅沥沥落了下来,天气也变得有些湿冷,乘船的想法随之泡汤。码头的阿婆向我们推荐水乡美食鱼皮角、鱼茸粥,价格也不高,决定尝尝,谁知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当做了晚饭。这也是近几天吃过最美味的一顿饭食。

    鱼皮角类似于东北的饺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包裹馅料的外皮。制作时,取鲜活鲮鱼去皮,将脊背肉制成鱼茸,与澄面搓拌擀成饺皮。我们吃的是蒸饺,外皮看上去晶莹透明,入口香滑鲜嫩,连吃两份,还是意犹未尽。鱼茸粥则煮的鲜香,鱼肉像细碎的纤维丝一样与煮烂的米粒融合在了一起,是老少皆宜的一款平民美食。

    真有点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可惜已在高明预定了酒店,只得冒雨出发。一路上,雨时大时小,进入高明市区已是华灯初上。虽说做了防雨措施,许多行李物品还是挨了雨浇。行前总以为这个季节应是广东最少雨的季节,因此疏忽了许多防雨的细节(接下来的旅程中,阴雨天气更如挥之不去的魔鬼,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6-3-5 22:12 85 显示全部帖子
南方大卫 发表于 2016-3-5 22:02

哈哈,单车旅行生活太美,不忍自己独享。家庭的幸福可能源自陪伴吧。
发表于 2016-3-9 21:09 8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6-3-9 21:09 编辑

珠江三角洲(四)



    111日    高明-佛山禅城区    骑行45公里

    这两天,寻找早餐成了起床后的首要任务。今天也不例外,沿着酒店旁边的高明大道向西寻觅又有两公里,在大道附近的胡同中找到了一家早餐店。除了汤粉、炒粉外,还有用小酱油碟盛着的各式小菜,第一次见如此袖珍的菜品。店主在门口放置了一个蒸笼,下面燃着小炉,这些小菜便一碟一碟错落着叠放在蒸笼里,有排骨、鸡爪等,三块钱一碟,随吃随拿,始终热乎,花钱不多,却可以品尝多钟菜品。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发表于 2016-3-9 21:18 8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6-3-9 21:19 编辑

    离开酒店,沿高明大道向东,经高明大桥第二次跨越西江,进入佛山市南海区。顺着113省道向北,前往西樵镇方向。途径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听说有醒狮表演,决定进去参观。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在中国,因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黄飞鸿也随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尤其是他在武术、医术、醒狮等方面的功绩,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佛山外在的美名。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生于南海县佛山镇,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今日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所在地)。他3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16岁起结束卖武生涯,开始应邀担任武术教练。父亲黄麒英染病去世后,黄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佛山南海是南狮的发祥地。黄飞鸿将民间传统艺术醒狮进行挖掘、整理、刻苦训练,在原有南派醒狮技艺的基础上,吸收融入武术舞狮的技艺,将高桩醒狮、民间武术梅花桩与南派民间醒狮套路相融合,并汇入当地民间风格特色,融舞蹈、武术、杂技、力度、美学于一体,形成新一派醒狮。我们今天所看的醒狮表演就是典型的黄飞鸿狮艺表演。

    醒狮表演之前,武术馆学员分别对黄飞鸿武术的典型拳法——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进行了套路表演。随后的醒狮表演则在院子两侧高低错落的梅花桩上展开。狮头做的真是精致威风,加上表演者细致入微的动作,整只狮子瞬间变得活灵活现。其在梅花桩上腾挪跳跃的动作,更是惊险、精彩。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醒狮表演,心里的弦从一开始就紧紧的绷着,尤其是那时紧时慢的锣鼓声,让人觉得一刻也不能松懈,直至其完成了最后的“采青”动作,才跟着松了气。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发表于 2016-3-9 21:31 8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6-3-9 21:31 编辑

    离开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沿西樵山西麓的环山公路直奔西樵镇。由于天气不佳,担心随时会有雨飘落,虽说西樵山尽在咫尺,还是被我们放弃了。它是一座有四万五千万年历史的死火山,直径4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是与丹霞山、鼎湖山、罗浮山齐名的广东四大名山之一。西樵山最大的特点是“山里有湖湖里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里”,全山有16个岩洞,232个泉眼,28处瀑布,“飞流千尺”、“云岩飞瀑”最为壮观,山顶有3个“天湖”,且动植物种类繁多,气候宜人,是观云海、看日出和避暑的胜地,也是地学考察的好地方。

    途径西樵镇到处可见西樵大饼的广告,用一句俗语“拿脚丫子想”肯定是当地特产,于是停下来找一家专营的商店仔细了解。有大的、小的,有传统口味的,也有改良口味的……单一个大饼竟也做出了这么多品类。其实,大饼的长相非常普通,与市面上各种精致的糕点相比,甚至有几分土气。尤其浑身的“扑面粉”,使其更是“土的掉渣”。只要入口还真有几分不俗,松软、香甜,但是完全不同于蛋糕的松软、香甜,而且没有甜腻感,不用特意咀嚼也会自然松化,是老少皆宜的一款面点。

    不仅大饼好吃,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一样充满趣味。明朝弘治年间,方献夫任吏部尚书时,一天四更起床,洗漱完毕,准备用早点,岂料仆人迟迟没拿上来。他到厨房一看,厨子起床迟了来不及做点心。方献夫见案板上有已发酵好的面团,便急中生智,叫厨子在面团中加上鸡蛋和糖揉匀,做成一个大饼子,放在炉子上烤。一会儿饼子烤好,方献夫用包袱布包好,命轿夫起轿,匆匆上朝去了。方献夫来到朝房,见还有时间,便拿饼子就着清茶吃了起来,饼子松软甘香,十分可口。同僚们闻到饼香四溢,都咽起了口水,有官员还探过头来问吃什么饼子。方献夫故乡情浓,不假思索便说:“这是西樵大饼。”散朝后,方献夫命厨子如法炮制,做了几十个大饼子,第二天上朝时带到朝房,分给同僚享用。同僚们边吃边啧啧称赞饼子可口,西樵大饼便在朝中美名扬了。方献夫也经常命厨子烤制,供自己吃或招待客人。后来,方献夫称病还乡,在西樵山设石泉书院讲学十年,并将制饼方法教给山民。好方法加上西樵山好泉水,制出来的西樵大饼更可口了,又因为饼子形如满月,寓花好月圆的好意头,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都以此作礼品送人。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发表于 2016-3-9 21:37 8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6-3-9 21:37 编辑

    离开西樵镇,沿518县道向东骑行,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南国陶都在陶瓷应用上的张扬,马路间长长的标识线、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不是用涂料涂刷的,而是用白色的小瓷砖镶嵌而成的,可见佛山人为了陶都的美名的确很拼。沿途也大都是陶瓷建材企业,以及与陶瓷业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或商店。

    抵达南风古灶门口时,天空却淅淅沥沥的飘起了雨,只得临时改变计划,暂时放弃参观南风古灶,顶着雨直奔祖庙附近的宾馆。等雨变成了零星的雨丝,时间已是下午三四点钟,可我还是不想浪费天黑前的这两个小时时间,决定去寻找已岌岌可危,快被人遗忘的佛山木版年画。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发表于 2016-3-9 21:38 9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6-3-9 21:38 编辑

    佛山木版年画是中国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年画,可以说是岭南汉族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佛山人更是将其归入中国四大年画的行列。天津的杨柳青年画、苏州的桃花坞年画、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基本得到了广泛认可,唯独这老四的位子,却有四川的绵竹年画、河南的朱仙镇年画、山西的降州年画等诸家相争。罢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说,什么“四大”“八大”的名号,一切皆为浮云,与历史相比,年画已不可逆转的没落了。

    今天的佛山木版年画,已仅剩冯氏世家一家。鼎盛时期,年画店铺作坊多逾200家,从业者数千人,单门神就日产11000多对,成为佛山重要的手工行业。当我们在胡同中找到冯氏世家的店铺时,顿时觉得它的处境和年画一样,风雨飘摇,似乎明天就会被拆迁了。

    铺子里没有开灯,光线有点暗,一位老者正伏案给一幅年画填色。我们说明来意后,老者放下画笔,给我们介绍挂在墙上的画幅,并从柜子里拿出装裱好的年画给我们欣赏。个别年画及其漂亮精美,其繁复的线条甚至比工笔画还要精细,而且大都描金添彩,价格当然也不菲,单幅过万也不稀奇。当然,它已不适合被贴在门板上了,这可是奢侈品的身价。不忍空手离开,150元买了两幅尺寸最小的普通年画,让老者用画筒小心装了起来,我可舍不得贴门上让“开锁”“通下水道”的小广告给湮没了。

    买完画后,应我们的要求,老者铺开画稿继续填色。我们一家人则围在桌前观看,孩子更是踮脚抻脖的细瞅。以前曾在杨柳青看过年画的填色,与佛山年画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或许与佛山年画的没落有很大关系。杨柳青年画的填色有点像工厂的流水作业,每个人负责添一种颜色或者负责年画的某个部位。佛山年画则由一个人负责全套工序,或许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已没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年画制作。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用辙痕编织儿子的童年——一家人的珠三角骑行日志(更新中)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