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87

主题

其他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复制链接] 查看:117073 | 回复:455
发表于 2018-4-25 10:03 421 显示全部帖子
    两人让一位刚爬上来不久的骑友在刻着海拔高度的石头前,也不管身后有没有人,胡乱拍了几张,便匆匆下山。此刻的我如果再拖下去,很快就要被冻成跟那几头雕刻的牦牛一样,一动不动地供游人观赏了。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发表于 2018-4-25 10:14 422 显示全部帖子
    米拉山,又称“甲格江宗”,意为“神人山”。在工布江达县境内,与墨竹工卡县的相界。横亘于东西向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之中,成为雅鲁藏布江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山的西面气候干燥寒冷,岩石易于破碎脱落,山体浑圆低矮,山的东面则气候温暖潮湿,利于植物生长,因而植被茂盛。山麓为天然牧场和农田。山麓有森林资源,为云南松、桦木、冷杉等树种。山间有獐子、羚羊、狗熊等动物,产天麻、贝母、三七等药材。

    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是拉萨与林芝地区的分界的山口,我们也越来越接近拉萨了。

    挤出拥挤的人群,来到公路上,路的左边靠山脚下停满了长龙似的小车,好一会才突围出车阵。从垭口下来是一道长长的缓坡,道路两边绿草茵茵,整个山上似铺着两块巨大的绿毯,白雾缭绕在山间,寒风阵阵在耳边吹起。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发表于 2018-4-25 10:16 423 显示全部帖子
   当我们走在米拉山的山顶时,我们的女队友自然,她此刻正在珠峰大本营对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深情地眺望。

    我们缓缓走在米拉山顶上的草甸上,回头望了一眼几公里外刚刚经过的垭口,停靠在路旁的那一长串的车辆似一群蚂蚁般大小,瞬间被浓雾吞没,只剩下一片迷茫了。

    走出那片草原,便开始下山了,还没下到半山腰,米拉山西面与东面对接的正在施工的隧道紧挨着318国道。川流不息的工程车把这段路破坏得更加彻底,如一片泥沼,几辆车正陷入松软的烂泥里不可自拔,司机加大油门,努力想从泥坑里爬出来,马达声发出一阵阵撕裂声,车轮在泥水里原地打滚,车尾冒出一股股黑烟。

    我们的单车走上去更是惊恐万分,分不清哪里泥坑,哪里路,只有壮着胆往下冲,一不小心车轮便陷入泥潭里。原来的路基早没了影子,现有的路面暂且铺着一层松动尖利的卵石,走在这种路上的车胎最容易被尖利的石子扎破,如果在这种泥水交替的地方䃼胎,根本无处下手。

    陡峭的山坡,泥泞不堪的道路,被车轮卷起的泥沙,四处飞溅,直往头上、脸上、身上扑来,脚上那双雨鞋早被灌满了泥浆,失去了本来面目,变得狰狞起来。货架上的驮包更是劫数难逃,后轮带起飞扬的泥水全都卷到驮包上,成了重灾区。更可气的是,从山上下来的卡车从我们身边时所溅起的泥浆似有人提着装满泥浆的木桶对着我们泼来,溅满一身,又无无法躲避,也无处躲避。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发表于 2018-4-25 10:18 424 显示全部帖子
  这段下山的路如同地狱之门,我们仿佛在魔鬼面前舞蹈,稍有不慎,将坠入深渊,阴阳两隔。

    颤颤巍巍,提心吊胆从山顶上来,我都不愿回头多看一眼,那份折磨每每让人想起都心惊肉跳,颤栗不已。

    在接近山底的坡道上,走在我前面的狼头突然停了下来,我赶到他跟前也下车来,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原来狼头刚刚在下米拉山单车遭受剧烈的震动与不断的颠簸,他驮包上的两根帆布带子也随之脱落,一起卷入单车的飞轮中,死死把后轮卡住,不再动弹。狼头从包里找出他那把大剪刀,抓住带子,“咔嚓”两声剪断,然后将后轮反转转动,把卡在飞轮里的那两截带子使劲拔出来。这时,我终于明白狼头为什么千里迢迢带一把大剪刀出来,原来就是为了这一刻,他似乎早有预感,大剪刀定能派得上用场。眼前卡进飞轮里的帆布带子,没有这把大剪刀,还真奈何不了。

    看着他的车能动了,我便先行一步下山而去,反正他的速度要比我快。

    彻底下山后,破烂的公路依然在继续,高速公路依然在眼前紧贴着川藏线在向前延伸修建。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发表于 2018-4-25 10:54 425 显示全部帖子
   泥泞不堪,凹凸不平的道路一直在延续了60公里,在这种路上骑车,真让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正当我痛苦不堪之时,路边有一对藏民夫妻摆着一个西瓜摊,有三位骑友坐在摊前的小板凳上,远远地看见我便招手,让我下来吃西瓜。此刻我是又累又饿,便把车停靠在路旁,向他们走去。接过他们递过来的西瓜,刚咬一口,手一滑,西瓜掉落在地上,我连呼可惜可惜。他们又给我递上一块,我也顾不得客气,接过来起送入口中。这时我才吃出西瓜的味道来,这高原上的西瓜比内地的西瓜还真不一样,清爽甘甜。几位骑友赶时间,便提前走了,我更是乐得独自享受西瓜带给我别样的快乐。

    两位上了年纪的藏民满脸慈祥地看着我,我真心地夸赞他们的西瓜好。他们告诉我在西藏种西瓜是很难的,产量也不高,可产出来的西瓜格外清脆可口。最后我觉得四元一斤的西瓜在西藏是很值得的。我初次进藏那年在八一镇,那时的西瓜八元一斤,当时这样的价格令我望而却步,但听几位骑友说,林芝的西瓜味道非常纯正。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发表于 2018-4-25 10:55 426 显示全部帖子
    我把他们留下的半个西瓜风卷残云扫入肚中,便告别那对和蔼的藏民,迎着刚从云层里冒出不久的太阳上路了。

    下午的三点半,我第一个冲进了墨竹工卡县,此刻,偏西的太多正斜斜地照射在小县城的上空。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发表于 2018-4-25 10:56 427 显示全部帖子
   墨竹工卡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白地”,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拉萨河中上游、米拉山西侧。东邻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南接山南地区桑日县、乃东县、扎囊县,西毗达孜县、林周县,北连嘉黎县。

    1959年9月墨竹工卡宗和直孔宗合并,正式成立墨竹工卡县,县政府驻工卡镇。墨竹工卡县辖1个镇,15个乡,149个村民委员会。县境地处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属拉萨河谷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川相同,河谷环绕,草原广布,地势呈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墨竹工卡县有松赞干布出生地甲玛景区、距今850多年历史的白教代表直孔梯寺等人文景观,有德仲温泉、日多温泉、思金神湖等享誉区内外的自然景观。诗人王心鉴过墨竹工卡时,见口号为“幸福墨竹”,有所感,作《幸福墨竹》一诗曰:优游青藏浴高风,雪径云路多梵僧。自有亮节萦怀抱,墨竹原在最高峰。

    说实话,这首诗写得并不好,起码的韵律就不工整。现今的许多所谓诗人,他们写的东西人们太多看不懂。也许看不懂的才叫艺术吧。

    墨竹工卡距离拉萨市只有70公里,四年前我经过此地时在县城住了一晚,眼前的墨竹工卡与四年前的样子没什么变化,只是仅有一条街道的县城往来的人群多了起来,也比以前热闹多了。

    我站在街口,给还没赶上来的狼头打电话,人还在五六公里以外,我感到有些奇怪,明明看着上了车,怎么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多了,整个上午一直在赶路,也没来得及吃东西,况且今天的干粮也没准备,早上松多的油条三元一根,至少得三根以上,差不多十元了,倒还不如到半路吃午饭,所以中午便一直空着肚子一路走来。

    我在路旁找到四年前曾用过餐的那家旧饭店,景物依旧,只是两年前换了一位老板,虽然物是人非,但我仍然感到十分亲切,毕竟这家老饭店还在。再说,即便还是原来那位老板,他也不一定把我认出来,因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骑友经过。

    在我进店时,遇到一位四十多岁穿着米黄色骑行服,留着一撮短须的中年骑友,他正走向一家小型超市,买饼干当午饭吃。我轻轻一笑说,吃什么都不如米饭。说完,我便走进那间写着“川菜馆”的饭店,大呼小叫地把老板喊出来。操作一口四川话的老板向我走过来,便随手递上一份菜单,我点一道20块钱的回锅肉。我坐在桌子上,把头盔、手套解下,坐在另一张桌子上穿着黑色藏袍,脑后拖着一根大黑辫子的姑娘笑容可掬地站起身来给我倒了一杯水。我对她说了一声谢谢,无意看了她一眼,姑娘的姣好的脸孔仿佛被浓烟熏过一般,也许是高原红吧,但红得有些过头。刚开始我以为这姑娘是在这家饭店里的服务员,坐了一会才知道她也是一位来吃饭的客人,从她与老板的谈笑中,他们应该是经常打交道的熟人。

    在老板炒菜的时候,我往街边走去,恰好看见狼头骑车过来,便招呼着他一道进了饭店。他一见到我就开始抱怨,说,你走后不久,另一根带子又卷入了飞轮,这回卡得更厉害,连带链条一同卷在了一起,弄了半天无济于事,正想搭车去拉萨,后来从包里找出截链器,把链条断开,才把缠在飞轮上的带子给取了出来,所以费了半天功夫,结果是再也见不到人影了。

    狼头坐定后,也跟我要了一份同样的回锅肉。

    没一会,老板把我们的饭菜端桌上,菜的份量很足,口味很好,都快下午四点钟,两人实在是饿极了,便风卷残云,狼吞虎咽。

    当我们正大快朵颐时,刚才那位骑友不知为什么也走进了饭店,一道坐下来,也跟我们一样要一份回锅肉,我想他大概这一路上的干粮吃怕了吧,便寻思着跟着我们改善一下。

    吃饭的当口,便与那位骑友聊了起来,原来他是广东韶关人,他还有一个队友,今天早上一起出发的,体力有点跟不上,还在路上。

    我们一听,嘿嘿笑了起来,韶关距离我们湖南郴州只有二百公里,我们却在万里之外的西藏的墨竹工卡相识,这个圈实在是绕得太大了。对于邻近的韶关,我曾几次骑车路过。

   吃完午饭,已经是下午的四点钟,我便与狼头商议,是否我们今日一鼓作气赶到拉萨去,只有70公里的路程了,以我们两人的速度,最多不会超过四个半小时就能到拉萨。虽说这几天人困马乏,坚持一下就能克服。明天到拉萨我们可以好好睡一天,反正我们也没心思去骑青藏线了,然后在拉萨呆上几天,去附近的景点去走走。

    狼头自是一贯的好脾气,对于我作出的任何决定或者改变,从来不说一个不字,只三个字:听你的。

    我心里再次感到欣慰,有这样的队友,实在是太难得了。尽管我们这几天已是身心疲惫,体力早已严重透支,但最终还能坚持到底。

    预计天黑之时我们能赶到拉萨,拉萨号称“日光之城”,是由于她的日照时间长,晚上九点半以后天才会黑。所以现在虽然是下午的四点钟了,离天黑还有五个小时左右,一路快马鞭,应该不会太晚。而路上许多骑友,他们都准备走夜路进入拉萨呢,相比他们,我们的脚程还是要快一些。

    韶关骑友一听我俩将赶到拉萨去,遂决定不等他的队友了,跟着我们一起走,因为他的队友现在还不知道人到了哪里,得等多久,均未可知,只有到了拉萨再联系。

    三人决定赶路之前把几个空水壶灌满,下午四点二十分钟,一道跳上车,穿过墨竹工卡唯一的一条街道,便来到了城外。

    午后的阳光很强烈,只一会三人出了一身汗,曝晒的太阳与上午过米拉山时冷如冬雪相比较,下午一脚踏入了热浪翻滚的夏天,今日又见冰火两重天。

    出城来走了才三四公里,路的左边有一处用石头垒成大门,一道威严的牌楼,石头的牌楼上方书写着“松赞干布出生地”。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发表于 2018-4-25 10:59 428 显示全部帖子
   松赞干布,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藏王,在西藏却是最富盛名,他更出名的是娶了我们唐朝天子的女儿——文成公主。从此,藏汉两个民族一直维系了几十年的安定团结。

    松赞干布故里甲玛景区位于距拉萨70公里的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毗邻318国道。甲玛沟古时称“亚嫩”,赞普松赞干布继位后改名叫“甲玛”,藏文译为百沟之母。这里当时是吐蕃两代赞普执政期间政治、文化、经济活动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元630年,年仅13岁的西藏第三十二代藏王松赞干布继承父位。他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藏王。他在西藏高原实现了统一,正式建立吐蕃王朝。为巩固统一,松赞干布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他推广佛教,创制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度,鼓励民众开垦荒地,他与唐王朝和尼泊尔联姻,迎娶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公元641年,为迎接文成公主入藏,藏王松赞干布在红山之上修建布达拉宫,并建成大昭寺、小昭寺。这些对发展当时的吐蕃经济、文化、佛教、医药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千万别小看甲玛沟这个地方,她的历史比拉萨还早,有“先有甲玛沟,后有拉萨城”之说,可见其显赫的地位。

    墨竹工卡还有另外一道奇特的令人胆战心惊的传统——天葬。

    距墨竹工卡县城只有几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止贡提寺,亦称“直工寺”、“直孔寺”、“直贡帖寺”,位于县驻地以北仁多岗乡、血弄藏布北岸山坡上。仁多岗距县驻地61公里,县城距自治区首府拉萨73公里。

    止贡天葬场即止贡提坛城,藏语称“上贡替丹甲”。距止贡提寺仅10分钟路程。传说世界上最出名的天葬台有三个:一个在印度叫斯白天葬台,由密教大师龙树(南天竺人,生于佛灭后800年间,提倡中观性空之学)开辟,举世闻名的“神奇尸体讲故事”便是以斯白天葬台为背景产生的;一个在山南叫青朴天葬台;另一个在拉萨叫止贡天葬台,由止贡噶举大师杰觉巴•纪登贡布开辟。这三个天葬台中,止贡天葬台最大,有“止贡曲佳”之称,意思是永生永恒之地。离天葬台不远的6座佛塔是止贡活佛圆寂的灵塔,还有许多刻有经文的小石片,是人们为超度亡灵而刻写的。

    直贡梯寺是直贡噶举派的中心寺院,位于拉萨以东墨竹工卡县境内雪绒河边,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白所建,立于悬崖峻岭之间,非常壮观。直贡梯寺附近一座连着一座有很多的直贡噶举派寺院。

  传说止贡梯寺创始人觉巴·记登工布在圆寂前曾向世人宣布:“我已得到神的启示,在梯寺修一座天葬台吧,送往这里的尸体可以直接进入天国而获得永生。”

  天葬,在西藏的佛教中都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

  庄严肃穆的天葬台,盘旋飞翔的鹰鹫,举世无双的天葬场面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一个神秘的世界,吸引着无数人来到西藏高原。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依据西藏古墓遗址推断,天葬可能起源于公元7世纪以后,有学者认为,这种丧葬形式是由直贡噶举所创立的。

  天葬台上桑烟引来的鹰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天葬。

    我们汉人对藏族人的这种传统根本无法理解,甚至感到毛骨悚然,然后把他们想象成野蛮人。其实天葬是对天神敬畏的一种表现,人死后必然归于天堂,而他们眼中的灵鹫神鹰是天神派下来的使者,它们会把死者的灵魂带到天上去。

    就大自然而言,肉身饲养飞鹰,与我们汉人将死者葬于地底下被蚁啃虫咬又有何区别呢?

    走过松赞干布的出生地,往前几公里,从墨竹工卡到拉萨的这段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我看着高速路上有摩托车、农用车驶过,便把单车拐入高速路的入口,没想到狼头与韶关骑友也紧跟着我走过来,我正准备带头冲进去,一个武警伸手把我拦住,说,这是高速公路,不允许自行车进入。

    我看了一眼空无一车的高速公路,对武警说,路上又没一辆没车,就放我们进去吧。武警挥挥手,坚决制止。

    三人只好掉头回到318线上,向着拉萨的方向走去。

    午后的阳光静静地洒在尼洋河上,波光粼粼,舒缓流动的河水卷起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漩涡,林拉高速公路沿着河面架着长龙似的大桥,向下游不断延伸。宽阔的峡谷,两边的山下有许多的村庄随意地散落在阳光下。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发表于 2018-4-25 11:01 429 显示全部帖子
    在接近拉萨的最后几十公里,其人口居住,人流往来,已然跟内地没有什么区别了,唯一不同的是藏民们独有的服饰,以及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脸上的高原红,他们坐在拖拉机上,穿着厚厚的的藏服,与我们擦肩而过,留下一串串我们听不懂的藏语。十几天走在路上的那份清静变得热闹起来,往来的车辆与行人随处可见。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发表于 2018-4-25 11:03 430 显示全部帖子
  狼头一上路便跑得无影无踪了,大概是上午上米拉山时因为我在寒风里等他,随后又对他抱怨了几句,所以今天下午断然采取井喷似的报复,疯一般地向前冲。不过我已经习惯了他的这种行为,这种长途骑行只有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才会那么累人。

    但没料到我与韶关骑友一进入318线,便暗暗展开了一番追逐,用尽全力一口气跑出了50公里。虽然从墨竹工卡县城出来已经摆脱了烂路的噩梦,但最后的几十公里路也许是过往的车辆过于频繁,或者是使用年限过长,路面凹凸不平,原先打底的卵石一个个凸起,张牙舞爪,单车碾压上去,就跟走在搓衣板上,不断地跳跃,让我们已经承受了一二十天颠簸的屁股在接近拉萨的时刻最后一次检验一下是否依然坚强,是否依然结实?

    韶关骑友是个不错的对手,连续五十公里的角逐始终保持相隔几米的距离,只要我稍一停滞,他便立即跑到我前面去了,我得追出好一段路才能把他撵上。

    说实在的,长途骑行,拼的就是耐力,别看那些年轻人猛,他们的耐力保持不了多久,时间稍一长,便泄气了。

    其间,我们遇到了一家三口走在路上,满脸大胡子的父亲,自是驮着最重的行李走在最后,一个短发只有十四岁的姑娘骑着小轮单车跟着她妈妈走在一起,她妈妈的行李架上也驮有不少的东西。他们一家子从江苏过来到成都,在路上已经走了三十多天了,今日打算在前面不远的镇上住下来,明日才能赶到拉萨去。

    我从心底羡慕这一家人,很难得一家三口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更有一个共同的意愿,骑车去拉萨。这在太多的家庭里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而且他们一家马上就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拉萨就在眼前。

    太阳渐渐西斜,美丽的尼洋河始终与我们相伴而行,峡谷两边的高山上绿树成荫,国道两边两排整齐高大的白杨树,在这个夏天的七月枝繁叶茂,这一切与江南无异。

    走完五十多公里搓板路,在接近拉萨市大约还有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卵石路终于换成一片崭新的柏油路,受尽折磨的屁股以及手腕终于得以缓解。

    路边出现越来越多的建筑,楼房、商店,快要进城了。我看了一眼离拉萨最近的路碑,上面用红漆写着“318国道4619”,便进入了拉萨市区公路。


《只为遇见——西藏骑行手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