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868

主题

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复制链接] 查看:45526 | 回复:185
发表于 2018-3-18 16:05 1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城勇士 于 2018-3-18 16:06 编辑

    顾特卜塔,不仅形体高峻,色彩斑斓,而且它和周围大片遗址群共同记录着初来乍到的“伊斯兰文明”进入印度的那段历史。这个中世纪曾横跨三大洲、势力遍及当时半个世界、并且创造出灿烂文明的伊斯兰世界,是世界文化记忆中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

    伊斯兰势力进入印度后,皇帝下令在此建造了大规模的清真寺群,供信徒们朝拜。还有这座顾特卜塔,名义上是作为清真寺的邦克楼,但如此高大的体量与实用功能却不太相符,这显然是为了炫耀皇帝自己的丰功伟绩。可见皇帝是在利用信徒对宗教的虔诚,目的是巩固其至高无上的权威。其实,当今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宗教仍然是政治团体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工具和面纱。

    德里是一座老城,在新德里逐渐成为民主印度权力中心的同时,老城也渐渐从历史舞台上寂寥隐退。如今也只能看见无人问津且破旧的清真寺,残缺不全的城墙遗址,还有大片低矮的民房和困居其中的贫民。德里南郊也不例外,远处山头上,目能所及的便是黑乎乎的清真寺,唯有这座古塔卓尔不群地屹立在荒原上,无不令人为之一振。还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走出景点的路上,无意中看到了这群孩子和一个奶爸+怀里的婴儿。阶梯式的年龄显示她们可能是一家的孩子。看样子也不像是在玩耍,更像是在某个工地打工赚钱。面对此情此景,我只能是“无语”。德里,虽然是印度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但不要以为首都,就比乡下好多少,贫富差异在印度非常严重,这可能又是“种姓”制度的后遗症。当你走在大街上,在不经意间,或在某个街角,你总能感受到那种老百姓的辛酸。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行驶在我们车前面的一辆“突突车”里,一双大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我,两对好奇的眼光对视着,同时又是代沟、地域差别的“对撞”。这个小窗就是他的“世界”。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周游.
发表于 2018-3-18 16:02 106 只看该作者

无意中发现了这对情侣,我也随即按下了快门。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这里的每一根石柱都是不同的,都似乎在讲述着各自不同的曾经与过往。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我们不明白上面文字的内容,所能“读懂”的就是那高超的雕刻技艺。



发表于 2018-3-18 15:59 1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城勇士 于 2018-3-18 16:00 编辑

这里有一个长椅,似乎就是为了想与高塔合影的游客而准备的。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阳光下的石柱长廊

    遗址群中石柱林立,而多数均为直接从其他教派的寺庙中拆迁“移置”过来的。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崇拜偶像,所以这些“外来”石头上的人像都被削去,或加以花纹。通过“阅读”这些廊柱的花纹,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纹络,更是上面留下的这深深的历史印痕。正因如此,虽然清真寺建于中世纪,其石材却“产自”更远的古代遗存。而有趣的是,在日月移动和四季转换中,在这些石柱的脚下会留下不同长度和形状的阴影。亦或是印度古人观测天象的依据?我不得而知。


发表于 2018-3-18 15:57 1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城勇士 于 2018-3-18 15:57 编辑

高塔前的留影,那是必不可少滴。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不同角度的高塔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在大拱门的下方不远处矗立着一根公元五世纪铸造的巨大铁柱。这根铁柱高6.7米,直径约1.37米,用实心的熟铁铸成,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但最令人惊讶的是,铁柱在露天环境中耸立了1500余年,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锈蚀的痕迹。不用说千年,一般的铁器,不超过几十年就会被锈蚀贻尽了。而直到现在,人们仍没有找到能够防止铁器生锈的有效办法。如果说古代的印度人早已掌握了冶炼不锈铁器的技术,那只能说是这种技术后来失传了,因为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相关记载。更有意思的是,有印度网友称:这就是“孙悟空”用过的“金箍棒”,是在印度发现的,由此来证明“孙悟空”是印度 。呵呵。


发表于 2018-3-18 15:54 1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城勇士 于 2018-3-18 15:54 编辑

    巧遇前来拍照的印度“美女”。似乎这样的面孔和服饰才能和其石雕背景“相得益彰”,而我们的“装束”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这才是所谓的“原滋原味”。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还是不得不赞叹其石雕的精湛工艺!我是只在看“热闹”,而我们的石材专家们却在这里驻足良久,悉心品味其“独到”的设计,以及“匠心”的技艺。


发表于 2018-3-18 15:52 102 只看该作者

不同角度看高塔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塔身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堪称一绝的精美石雕


发表于 2018-3-18 15:50 101 只看该作者

在顾特卜塔附近还散落一些印度穆斯林建筑的古迹。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当时君王的陵墓


发表于 2018-3-18 15:47 1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城勇士 于 2018-3-18 15:48 编辑

很少见到这种不穿印度传统“服饰”纱丽的印度妇女。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顾特卜塔又名胜利塔,位于德里以南约15公里处,建于1193年。顾特卜塔由红色大理石和白色大理石相间砌成,塔高73米,底层直径为15米,到顶部逐渐缩小为2.5米,是世界上最美的石塔之一。也号称是"印度七大奇迹"之一。于199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早期伊斯兰教势力入侵印度的代表性建筑。整个遗址包括顾特卜塔、清真寺、铁柱及阿雷米纳尔高塔等。

    塔身共分五层,但每层的落差都很大。每层都有伸出塔檐的观景平台,形似缠在高塔身上的红色腰带。整个塔身都被进行了竭尽雕饰。无不体现着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中国人爱塔,是因为可以登高望远,一览河山;西方人爱塔,是因为它们高耸入云,与上帝对话;印度人爱塔,是否也在表达对真主的敬仰?我想应该是吧。高塔内有螺旋形登梯,共计397级台阶,游客可以登临塔顶。但由于空间狭窄,经常发生踩踏事故而被迫关闭,此处有点小遗憾。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顾特卜塔身的精美雕刻

    顾特卜塔是由红砂岩建造而成,只有顶上部分为白色大理石结构。挺拔而巨大的身躯表达着雄伟气势和无穷的力量感,玫瑰红的色彩更加美丽动人。塔身由一束束方形或圆柱形长条环绕而成,结构紧凑,且富有韵律,又恰似印度歌女多褶的长群,在烈日下翩翩舞动,完美地体现着充满活力的古印度文明。

    塔身雕刻的美丽花纹,主要是古兰经的经文。我想,“真主”就是通过这座美丽的花塔不断地向信徒们宣扬教义,灌输信仰。近观这形体巨大的文字,足以让渺小的个人感受到宗教的力量,而敬畏地拜倒在真主的权威之下。


发表于 2018-3-18 15:44 9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城勇士 于 2018-3-18 15:44 编辑

    安顿妥当后,我们又重新租车去景点。印度的网约“出租”非常靠谱,几次的经历都没有“失约”。车况是一般,但保证有空调,不会半路抛锚。每天8个小时之内,只要不超过80公里,价格就是2000卢比(德里)约合人民币200块,还是非常讲理的!当地的司机还都能讲英语,服务周到,值得推荐。

    1月26日,记住,这是印度的国庆日,恰巧我们是在这天来到了首都德里。当时研究路线的时候也有考虑到国庆日的阅兵游行等活动会影响景点的游览,所以决定在国庆日当天我们不在德里市内活动,先去城外的景点,这样会避开城内的道路戒严和道路拥堵。即使这样,就在国庆日的当天,我们还是在出城的时候遇到了好多被戒严的路段,只能绕道而行。几经折腾,最终还是找到一条道路顺利出城。就连德里的司机也不断地念叨“We are lucky”(真幸运)。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由于是国庆假日,印度的所有行业都“歇业关门”,城市也安静得出奇,即使是德里这样的大都市也不例外。街道上空空荡荡,整齐摆放的人力车告诉我们,“今天没有生意”。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今天我们选择的第一个景点是,顾特卜塔。

    由于是国庆休息日的缘故,景点挤满了各路游客,几乎全是当地人。如果我们是排队购票入园,估计也得一个多小时才能排到。根据泰姬陵的经验,我们没有排队,直接来到售票窗口,结果这里还真的设有“外国人”窗口,而且没人排队购票。售票员问我是哪里人,我便打趣地说:印度人。他瞥了我一眼,会心地一笑,但还是收了我500卢比/每人。当地人才10个卢比啊!人民币才1块啊,我晕!


发表于 2018-3-18 15:38 9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城勇士 于 2018-3-18 15:40 编辑

    经过几天漫长的旅途,“德里”终于出现在了硕大的路牌上,而且路况也变得极好,全封闭的高速路仿佛回到了国内。这些似乎都是在告诉我们,将要到达的这个地方有个名字叫,印度的“首都”。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德里—

    1月25日的晚上,200公里,3.5个小时我们从阿格拉移师德里,这是我们北方行程的最后一站。在此,我们与陪同我们的印度司机“乌戴”说拜拜,他将空车驶回加尔各答。出于“修整”的目的,我们将要在德里住上两个晚上。结果,第一个晚上的酒店条件一般,设施陈旧,味道极大(打杀虫剂),搞得我们其中一个团员陈总第二天早上嗓子发炎。没办法,翌日早上我们就不得不更换了另外一家酒店。

THE LEELA”印度很有名的高档连锁酒店,条件那是毋庸置喙。站在门口的“接待”就是这种极具印度特色的 “锡克人”侍卫。在印度,一个饭店如果没有锡克人在门口为住客提供服务,客人很可能怀疑这家饭店的档次不高。

    锡克人都是锡克教徒,锡克教义禁止他们剪发和刮胡子,甚至稍微修剪一点也不行。判断是否是锡克人很简单,即使最热的天气,锡克人仍然带着厚厚的头巾,终生不剪头发。在印度身材最高大的是锡克人,公认长相最美丽的也是锡克人。选美胜出的也多为锡克人。锡克人有尚武传统,骁勇善战。锡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词,意为“雄狮”,女教徒的名字加上“考尔”意为“公主”。印度是个素食主义的大国,至少一半人不吃荤。但是锡克人却是大口吃肉的民族,也许,这也是他们人高马大、骁勇善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前台服务人员也显得层次极高。在过去几天住过的酒店里,我看到的接待员都是清一色的男士,而这里出现了不同的面孔。


让我讲述,你所看不懂的印度

    前台服务员知道我给他们拍照,便主动过来配合,并肯求将照片发送到酒店的往来邮箱,这点小要求肯定没问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