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75

主题

江苏

一个人的川藏南线

[复制链接] 查看:16994 | 回复:208
发表于 2024-1-17 13:41 130 只看该作者
怒江 ,山谷幽深,危崖耸立,“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水流奔涌犹如在谷底咆哮,故称“ 怒江 ”。这里群山险峻,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极尽雄奇奔流之势。伫立远眺,危崖峭壁尽收眼底,“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的意境,一览无余。 怒江 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 黑水 河”, 云南 省的怒族把 怒江 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
骑行到 怒江 边,到处是荒坡贫瘠地,再往前不远就是川藏线咽喉要塞的 怒江 大桥,大桥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 由于战略位置极其险要,严禁拍照,两头均由荷枪实弹的武警把守,这是一个军事管制区,大桥从一块锥形的石头中穿过,一条蜿蜒的公路穿梭于高耸的山体间,险峻的峡谷,奔腾的江水,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关于这座大桥,流传的故事有许多,大都无从考证:在 怒江 大桥的西测,矗立着一个孤零零的桥墩。上世纪中叶修建 怒江 大桥时,21岁的班长刘继清在施工时不小心掉入刚刚浇筑的水泥桥墩中,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用尽一切办法来援救他,最终还是无法将他救上来。大家只有含着眼泪将他筑进桥墩。虽然我们现在看见的 怒江 大桥是后来重新修建的,但建设者们为纪念这名英勇的战士,桥墩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以缅怀为在这条路牺牲的子弟兵们。他的躯体永远的长眠在了这根用生命浇注的桥墩中。后来老桥被拆除建新桥,保存烈士英骨的老桥墩被保留至今;每每想到战士们含着眼泪继续施工的情形,内心总会一次次地震颤,他们是在用生命创造着川藏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还有些老故事流传了几十年的: 1953年3月,18军54师162团奉命打通 怒江 ,修路 造桥 。162团2营4连的一个排接受了劈开山壁搭放钢梁的艰巨但光荣的任务,他们悬空打眼放炮,硬是把山壁砍出一个缺口,他们开始在山头刻下的《英雄阵地》四个大字,越来越高。悬空打炮眼,已经十分危险,一旦掉进几十米深的悬崖下那湍流的江水中,将尸骨无存。但点炮眼则更是生死的抉择。因为打炮眼的人可以有时间撤离,但点炮的人既无撤离的时间,也没有躲避的地方,只能掩身于炮眼附近的石缝中,每次炮响,对点炮手都会有伤亡。但每次点炮时,大家都会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争先恐后的要求去当点炮手引爆炸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战友。八个月后,当最后一声炮响,山口被轰然炸开时,这个30多人的战斗排,只剩下了排长一个人。排长看着被劈开打通的山口,看着高高悬挂在山头的《英雄阵地》四个大字,看着湍流不息的江水,悲愤交集,他想着牺牲的战友,大声地向天空喊着:“同志们,我的好兄弟们,你们可以放心了,军党委交给咱们的任务,完成了。我带着你们打过了长江,解放了大西南,走进了 西藏 ,但没能把你们安全的带回家乡,我对不住你们,你们放心,我会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说完,他纵身跳进 怒江 ,化成汹涌的波涛,不屈不饶地拍打着山崖。 1953年11月6日, 怒江 桥顺利通车。
过了 怒江 ,山依然凌厉、凛冽、逼仄、苍凉。除了头顶上的天空是蓝色的,整个世界一片苍黄,连 怒江 水也染上了黄色。光秃秃的山,黄色的土地,寸草不生。右边是深不可测的 怒江 ,艰险万分,骑行在这荒无人烟的山谷中感觉到彻底地与世隔绝, 千山 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顿时内心的恐惧感油然而生,只有抓紧赶路,直达 八宿 。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1-17 13:41 129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地方用无人机拍出来的景象一定很振奋人心吧,可惜不是我的……

七十二拐一眼望去,满目苍凉,正是因为这样荒芜,七十二拐的艰险才能在我们眼前一览无余,看起艰险的路骑行起来确实困难,首先是长距离下坡,弯急路陡,两手得紧紧摁住刹车,刹车片也发烫高温,路上也有不少的坑坑洼洼,必须得小心骑行。从这里往下看到一片绿色,这是一个藏族小村庄,托尼村。托尼村。如果说不是G318国道经过这里,它是一个闭塞的村庄,村庄处于72拐的中间,G318国道穿过村庄,村庄地处一片灰色的荒芜中的一叶绿舟,村庄后山与前面都是灰暗的光秃秃的石山,只有这一片绿色镶嵌在石头山中。
G318国道相对藏民来说,这条路是一条探索之路,一条修行之路,他们经历的是一道弯不同于另一道弯的风景,一道弯不同于另一道弯的世俗诱惑。

再往前骑行下山, 怒江 的干热河谷贫瘠地貌呈现在我的眼前, 怒江 是 中国 西南地区的一条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 那曲 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 山南 麓的吉热拍格。源流称纳金曲,南流入 错那 湖,过 那曲 县东流称之为 那曲 ,与右岸支流姐曲汇合后称 怒江 。至 西藏 昌都 附近转向南流,穿行于怒山和高黎贡山之间,几与 澜沧 江平行,经 怒江 僳僳族自治州、 保山 市和 德宏 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至 云南 省 保山 地区的张赛附近进入 缅甸 ,流入 缅甸 后改称萨尔 温江 ,萨尔 温江 向南流经 掸邦 (Shan)高原,最后在 毛淡棉 (Moulmein)附近注入 印度 洋的安 达曼 (Andaman)海。从 河源 至入 海口 全长3240千米, 中国 境内长2013千米。

发表于 2024-1-17 13:40 128 只看该作者
邦达 位于长80多公里、宽约20公里的 邦达 草原上,地势较为平坦。 怒江 支流玉曲河上游蜿蜒流淌其中,两岸广阔的低湿滩地上生长着茂密低矮的大蒿草、苔草之类的草甸植物,绿茵如毡,除成群牛羊在那里游荡觅食外,偶尔也会有一些藏原羚出没于其间。 邦达 又是 西藏 东部交通枢纽, 邦达 机场坐落在 邦达 北面草原上,1995年在 邦达 高原上建立的 邦达 机场,开辟了 昌都 至 成都 的空中航线。机场海拔4330米,是世界上民用机场中海拔第二高、跑道最长的机场。 邦达 机场的建成,大大缩短了 昌都 至 成都 的行程与时间。以往从 昌都 至 成都 的公路长达1200公里左右,须翻越五、六座大雪山,跨过 澜沧 江、金沙江、雅砻江与大渡河等大河深谷,起码要三、四天的时间。如今不到2小时的空中航程就能轻易翻过横断山脉来往于 邦达 与 成都 之间,加快了 昌都 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促进了 昌都 地区社会的发展。
继续骑上318,前面就是业拉山了。业拉山又名 怒江 山,是横断山脉的最大天险。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和大规模的塌方、滑坡乃是家常便饭。恶劣的自然条件下318国道不时中断,从而使得业拉山成为除通麦天险之外有一个进藏之路的魔鬼地带。
业拉山垭口,在 昌都 地区的 八宿 县境内,海拔高度有4658米。远远就能看见一个蓝色大牌子,来到近前,牌子上写着“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保通川藏天堑,锻造救援尖兵”,可见当年开路的那些勇士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站在垭口远眺,群山环绕,连绵不绝,此时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 邦达 翻过业拉山垭口之后,七公里的下坡,就来到著名的 怒江 72拐了,据说就是这短短几十公里的路程,落差却高达2000米。单是那种达到180度的大拐弯就有50多个,至于其他幅度稍小的拐弯,则多得无法统计。这个川藏线上最著名的地方,我被它的雄奇与壮阔所震撼,被它伟岸的身姿所折服。
怒江 七十二拐, 中国 四大险峻公路之首,也叫“99道弯”,位于业拉山垭口至 八宿 县之间。海拔从4650米一路降到3100米,全长12公里。这里当之无愧可以成为川藏线的一张名片,“之”字形路线,近似180度地大拐弯一个连着一个,车轮一过卷起的尘土遮天盖日,而且稍不留神就会飞入 怒江 峡谷,令人望而生畏,堪称 中国 最危险的盘山路之一。美景与危险并存,也许这就是川藏线的魅力吧。

七十二拐它并不是什么景点,但是几乎所有第一次路过此地的人到达路途制高点时,都会稍做停留。从观景台望去,满山布满了销魂的曲线,有些象舞者手中的飘带,一圈一圈,舞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有些象首尾连接的发卡,折叠着180度的弯,一直向山下延伸,不知道哪里是尽头;山腰上零散地立着几颗高高的杨树,满满的黄叶;对面山上背阴的地方铺满了红褐色的灌木;在阳光中,七十二拐在灰突突的一片大山上扭动着水蛇般的腰肢,看上去真是荡气回肠。
七十二拐盘山公路也是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拍到全景,这个角度拍的照片是标准照。很多摄影、地理杂志介绍业拉山时引用的图片都是从这个角度拍的。 当你亲临现场欣赏它,让你感觉它又何止百拐?视线所及,在山顶最好的拍摄点也只能拍到十几个回头拐,那仅仅是整个大拐弯的五分之一而已。一路上下几十公里,始终在拐着弯,从下山开始数拐,数到 怒江 边也没法让你数清。
“ 怒江 七十拐拐”除了入选“ 中国 十大险峻山路”,也名列挑战驾控极限的“ 中国 四大险峻公路”之首。当地人开玩笑说,假如不小心,车子从这里的高山悬崖上掉进 怒江 ,第二天就从 西藏 轰隆隆地滚到了 云南 ,可见 怒江 的凶险澎湃。藏语中 八宿 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这个名字的来历也与这“ 怒江 72 拐”有关,因为你能过得了 怒江 ,过得了无休止的弯道,而又没有葬身于悬崖之下,如何不是勇士?

发表于 2024-1-17 13:40 127 只看该作者
走在弯曲的河谷里,公路两边的放眼望去,两边全是山,山也不是很高,谈不上险峻,路上几乎没有塌方、泥石流发生。河谷平缓而舒坦,左边清澈的玉曲河在缓缓西流。河谷两岸,建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藏式村寨,藏民们很悠闲地在各自的门前晒太阳,阳光把他们黝黑的脸涂抹成金色,远远望去一片 光泽 。

邦达 镇,旧称帮达镇,1999年4月改为 邦达 镇, 邦达 是位于 川藏北线 和 川藏南线 交叉处的一座小镇,镇中心有一个 邦达 广场,地貌上看属于一块宽广肥沃的平原,被四周无数山脉环绕的交通要道。这里海拔4200米左右,是 澜沧 江与 怒江 之间的分水岭——他念他翁山主脊上的一个宽坦山源盆地。
邦达 镇的中心三角地带上,耸立着一个高大的雕塑,一匹褐色的战马昂着头朝向业拉山,一位穿着长袍戴着头巾的汉子牵着马高高地挺立在广场中间。但不知是纪念什么人的。在古代的 邦达 ,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从雕塑中我依然能感受到当年茶马经过 邦达 时的悲怆与艰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商业气氛很浓,路边全是小商店、饭馆、旅店,居然还有邮局。
广场这里是个三叉路口,有一条岔路往右(往北)就是G214国道到 昌都 ,并与G317国道相接。往左(往西)是G318国道,是通往左 八宿 、 波密 、 林芝 、 拉萨 等地。

发表于 2024-1-17 13:40 126 只看该作者
左贡 的海拔在3800米左右, 邦达 的海拔也就4100多米,落差不是很明显,而且中途不要翻过高山,没有大上大下的颠簸,G318国道沿着平缓的玉曲河一直到帮达,一路顺着玉曲河蜿蜒而缓慢向前延伸,丝毫感觉不到是在爬坡。

发表于 2024-1-17 13:40 125 只看该作者
骑行第14天,晴,骑行田妥镇(K3632)- 邦达 (K3695 海拔4120)-业拉山(K3709 海拔4658)- 怒江 大桥(K3753 海拔2740)-拉根乡(K3779)- 八宿 (K3790 海拔3280),158km。
晨曦中,我的背影被阳光投射在路上,拉得很长很长。一条玉曲河一直伴随我、伴随着国道向着西边向着 拉萨 。玉曲河, 怒江 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 西藏 自治区 昌都 地区 类乌齐 县附近的瓦 合山 南鹿,流经 昌都 的 洛隆县 、 察雅 县、 八宿 县、 左贡 县,以及 林芝 的 察隅 县,在 察隅 县瓦龙乡目巴村附近汇入 怒江 。

发表于 2024-1-17 13:40 124 只看该作者
左贡 县位于 西藏 自治区 昌都 市东南部,北靠 察雅 ,东依 芒康 ,南接 云南 德钦 ,西与 察隅 、 八宿 相连,G318、G214国道交汇贯穿全境,具有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是历代商贾由茶马古道进出 西藏 的必经之地。 怒江 、 澜沧 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纵贯全境奔流而下,形成三种不同的河谷地貌、气候特征。两江流域峡谷深切,山岭重叠,交通不便,但海拔低,气温高,年无霜期长,物产丰盛;玉曲河流域山势平缓,河谷宽坦,交通便利,却海拔高,年无霜期短,农业生产局限性大。
左贡 藏语意为“犏(耕) 牛背”的意思。远古时期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生存、居住、繁衍生息。新 中国 成立后,1950年10月7日, 云南 方面十四军一二六团及一二五团一部自 德钦 出发,绕梅里雪山进军碧土,解放扎宜(扎玉) 左贡 。同年12月在碧土成立解放委员会,次年由 昌都 地区解放委员会派余伴勤等人工作组,筹建 左贡 宗解放委员会,1959年9月 左贡 宗正式改名为 左贡 县。

看时间尚早,又一鼓作气直奔田妥镇。

发表于 2024-1-17 13:40 123 只看该作者
从东达山山顶到 左贡 县城是一段长长的的下坡路,三十多公里。这一段路的地形变化很大,弯多路险,路面凸凹不平,从山上滚落在路上的石头星罗棋布。峡谷的植被垂直分布非常典型,从山顶的白雪皑皑,雪线下裸露的石头,到高山灌丛草甸带,再到峡 台中 乔木松树柏树。在接近谷底时,看到一块写有“开放的 左贡 欢迎您”的牌子悬挂在路中间,显然离 左贡 县城不远了。转过一道弯,当戛曲峡谷在变小,两边的山突然变成为嶙峋、尖利的石山,仿佛被一场大火烧过一般,寸草不生。当戛曲在一个拐弯处开始汇入玉曲河。

发表于 2024-1-17 13:40 122 只看该作者
东达山在 西藏 左贡 县境内,位于 澜沧 江与 怒江 之间的他念他翁山脉,它向南与怒山相接, 澜沧 江与 怒江 之间还有一条大支流玉曲河。玉曲向西注入 怒江 ,而他念他翁山脉的主脊走的是玉曲和 澜沧 江之间。因此318国道上 澜沧 江和 怒江 的分水岭,就是玉曲与 澜沧 江之间的东达山垭口。垭口海拔标高5130米,这一高度已经接近了珠峰大本营(5200米),目前东达山已成了整个川藏线 上海 拔最高的山峰。在东达山的山顶, 它的氧气含量只有内地平原地带的30%,因此游客如果长时间的待在这里会有明显的缺氧反应,你可以想象在这里骑行是多么的艰苦卓绝。东达山垭口,也是 中国 的太平洋流域和 印度 洋流域的分水岭垭口。说的通俗点就是,东达山垭口以西的河流都流入了 印度 洋,以东的河流都流入了太平洋。虽然不像站在 非洲 的好望角,可以同时看到西边的大西洋和东边的 印度 洋,但在这里,仍然可以想象,垭口东西两侧分道扬镳的水系与两个不同大洋之间的联系。

每当来到垭口,大家都会兴奋的欢呼起来,争先恐后的在垭口标示前拍照留念,为的就是见证自己到达过的人生新高度。

尽管紧邻同样高峻的觉巴山,而且距离也已经有了好几十公里,但在东达山垭口,仍然能眺望到远在觉巴山麓的 澜沧 江。要知道当山下的 澜沧 江河谷高达30度的炎炎夏日时,东达山垭口的气温却仍然在零度以下。所以到了坡顶垭口,又是开始穿衣服的时候了,冲锋衣,抓绒衣,半指手套也换成全指手套。否则,下坡的时候等着冷死吧。然后,就是幸福的飞翔时光了。

发表于 2024-1-17 13:40 121 只看该作者
东达山被视为“生命禁区”,一年四季都有雪。我经过时虽然阳光灿烂,但山脊上却仍旧白雪皑皑。翻越东达山,是对横断山北部山系峡谷植被垂直分布理解的最好立体教科书。这一带属典型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有高山柳、龙胆、金露梅、杜鹃等。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