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25

主题

合肥

肥东宗祠一日游

[复制链接] 查看:17006 | 回复:45
发表于 2023-1-13 12:56 31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孟氏家族是孟子的后代。 肥东 孟氏家族始迁祖——孟景, 山东 邹县(今 山东 邹城 )人,系“亚圣”孟轲57世嫡孙。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二月被推举应试,初授 江西 进贤 县丞,后任 桂阳 州同知,南康府通判、同知,为五品官职,敕授奉政大夫。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秋,孟景被建文帝调任北直隶 永平 府同知,赴任时途经庐州,适逢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兵夺位,占据了位于今天 河北 唐山 、 秦皇岛 的 永平 府,进退无据,只得滞留庐州,静待事态发展。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孟景被削职罢官,因驻庐州日久,爱其山水之秀,乐其民风之淳,遂定居于今 肥东 境内,日率童仆躬耕,杜口不言时事,自称“隐园公”,唯以诗酒怡情。孟景后卒于洪熙乙巳(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 公元1425年)年,享年74岁。

自孟景迁庐州至今,孟氏在 肥东 已繁衍23代,人口约七八千人,主要分布在 肥东 以及周边县市。

孟氏家族于清顺治七年始修宗谱,至今共七修宗谱。
其中,一修、二修、三修未刊印,为手抄本;道光三年时四修方才刊印,光绪十七年五修,此后延至1985年方六修,2009年开始第七修。

清代 合肥 籍名人达官如龚鼎孳、李天馥、许孙荃、田实发、宋衡等都曾为孟氏宗谱撰写了序文。

祠堂内悬挂着孟景留下的孟氏家训。

孟景诗作。

据管理祠堂的老爷爷说,他小时候这里的木雕远比现在重造的好看,只可惜都在时候被毁掉了。当时为了保护砖雕墙上的明代砖雕,他们用细沙黄泥将缝隙盖住,贴上毛像,才让砖雕躲过一劫,但毛像没盖到的地方还是被红卫兵毁了。后来十几年间他们请 肥东 文物部门的人把这些黄泥细沙清理掉。才被发现是个宝物。省里的专家曾经到这里看过,说这里的明代砖雕代表了当时顶级水平,(明代砖雕木雕相比清朝都比较简洁,以浅浮雕为主,圆雕是清代才大量出现的)是江淮地区祠堂里最好的。他们也不懂。

发表于 2023-1-13 12:56 32 只看该作者

孟氏宗祠为二进五开间,在前厅和寝堂之间有一道清水砖雕墙,比较接近徽派建筑,这种形制在本地区比较罕见。

清水墙中嵌有石坊,坊额为“宝仁义训”就是后代做人要遵守仁义二字的家训

坊面均为雕刻,上有双凤 朝阳 、福寿禄 三星 、花草、鳌鱼,又有戏曲人物等题材。

麒麟、鹿、狮等动物题材也大量运用。

爵、钟、鼎等器皿雕刻代表了孟氏为“亚圣”后裔的贵重血脉。此外,也包含了对后世子孙成为钟鸣鼎食贵族之家的期望。

发表于 2023-1-13 12:56 33 只看该作者

门当上的龙,门前这对门当都是清乾隆年间留下的

门当上的 狮子

发表于 2023-1-13 12:56 34 只看该作者
肥东包公镇大包村包氏宗祠参观完孟氏宗祠去包氏宗祠。途中还迷了路,走到离包氏宗祠很近的 滁州 全椒 县境内, 全椒 和 肥东 交界的那条县道十分破旧,而且灰土飞扬。我们在10分钟内进出 合肥 市两次。

包氏宗祠就建在合宁高速边上。到这里去只有一条小路可以到祠堂一侧的山下,穿过一处破旧的高速公路桥到这里。桥下的路还被挖断了。我们是冒着头顶土石随时可能掉下来的危险快速跨越的。顺便说一句,合宁高速没有在包公镇开出口,别想从高速上下来绕到这里。因为包公 镇远 离 合肥 市区,在 肥东 东端,也没有高速出口,当地经济落后,无法引来江浙沪客商投资,仅有的几家成规模的企业都是本地人开的。包氏宗祠建于小土包上,入口有包拯生平简介和包公在端州 肇庆 为官期间创作并题写在当时端州衙门墙上的《书郡斋壁》一诗。

包公镇是包拯的出生地。 ****** 包拯的百度百科。这里是包拯家的家庙。而 合肥 老城区东南面的包公园( 合肥 人所称的包公祠)则是官方为祭祀包拯建立的公祠。因为包氏宗祠太有名了,又在古代 合肥 到 南京 的大道两侧,经过这里的士兵和破坏者特别多,它在近代就遭受了太平军和两次毁灭性破坏(不同于的破四旧,长毛大肆摧毁寺庙、道观、祠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信仰的拜上帝教邪教的狂热。还有一部分被毁的原因是位于大道两旁,清军和长毛(太平军)冬天夜里到这里点火休息,取房屋木框架做柴火,走的时候火也不灭,导致大量建筑被烧毁)因此 合肥 城周边的古代祠堂没有太平天国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太平天国以前的祠堂都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 合肥 市中心有一座远超过包氏宗祠的包公园( 合肥 俗称包公祠),是包公墓地所在和历代祭祀包拯的场所,也是一处园林。详情请看这篇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6372674.html

包氏宗祠平时门都是敞开的。一位包公后代夫妇住在祠堂内守着祠堂。过去市区的包公祠也有一名领受官府津贴的包公后人守着包公祠。另一位包公后人则守着家族墓地。

发表于 2023-1-13 12:56 35 只看该作者

祠堂被毁了以后似乎没留下什么古代的东西,只有木柱子可能有清末留下的。

包氏宗祠有个区别与其他现存所有祠堂的特色是大门朝北开。据说是 中国 唯一大门朝北开的祠堂。据说是因为包拯为了向朝廷表示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忠于皇帝。也是教育自己的后代要忠诚无私。也许这点特色还能称得上能评上省保单位的原因。

发表于 2023-1-13 12:56 36 只看该作者

过去 合肥 市区内还有纪念包公贤媳崔氏的节妇台和尚节楼。北宋时代的妇女守节仅限于恪守三从四德,还不像明清时代那样没人性,片面强调从一而终,为夫家继续服务一辈子。

包公生平详情请看这篇介绍 合肥 市区包公园的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6372674.html

这个包公家训中包公要求后世子孙要连接为官,遵从律法。不过这里只说要讲戒律刻在石碑上镶嵌在客厅东墙壁,并没有说要儿子找石匠去做。包公有二子二女, 长子 包繶在包公五十多岁时英年早逝,先包公而去,包公的两个女儿当时年龄是青年,而包公的小儿子包绶在包公去世时年龄只有5岁,这家训很像包拯的临终遗言,而当时包公唯一儿子的包绶显然不是能够主持做这件事的人。事实上包公去世后真正主持将他的灵柩运回 合肥 并主持丧事的是包公二女婿文彦博的儿子文效和二女儿。顺带说一句,包公不是嫂子养大的,他是父母的独生子,并无兄长。他考中进士后曾放弃 江西 建昌 知县和和州税官的官职在家乡照顾父母,并在他们死后为父母相继守孝,守孝结束后才在别人的推荐和劝说下去 天长 做知县。真正被嫂子养大的是包公的小儿子包绶。包公和包公妻子董氏都在包绶幼年时去世,是包绶的嫂子,包公大儿媳崔氏将他辛苦养大。

发表于 2023-1-13 12:56 37 只看该作者

包公像,不同于现在影视剧和京剧脸谱中包公皮肤黝黑的形象,历史上包拯其实是个白面书生。他的身材也不高大,只有1.62米,是那时男子的平均身高。

包公履历表

发表于 2023-1-13 12:56 38 只看该作者

包公的二女婿是文彦博的儿子文效,文效在包公死后也迁居附近,后代形成了文集。包公和包公妻子董氏的丧事都是文效主持操办的。包公镇东面的岘口关是曾经是505年南梁韦睿率军击退北魏军队的地方。当时北魏军队趁着萧衍取代南齐的南朝内乱,占据了江淮地区,在这里修筑了小岘要塞,韦睿率领南梁军队攻破要塞,进军到 合肥 城下,水灌四里河地区的春秋至隋代 合肥 城,收复 合肥 。

祠堂早就没有古代的原貌。

包拯(999-1062)字希仁,宋庐州 合肥 (今 肥东 包公镇解集)人。天圣五年中进士,初授 大理 评事,后担任地方官时任 天长 知县,知端、瀛、杨、庐、池等州;知 江宁 和 开封 府;任台谏官时先后任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知谏院、权御史中;任监司官时先后任应京东、 陕西 、 河北 转运使、 河北 都转运使;在任三司官时,先后任权度支判官、户部判官、户部副使、权三司使、三司使、枢密直学士、枢密副使管理国家军政。死后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包拯以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而闻名于世,被人们号称为包公、包青天,为历代民众所称颂。

发表于 2023-1-13 12:56 39 只看该作者

【生平事迹】
官场生涯
包拯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应该给他以 更合适、恰当的官职。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 建昌 县(今 江西 永修 )任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 安徽 ,在和州(今 安徽 和县 )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
由于家乡父老的劝告,包拯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灵地,到 天长 县(今 安徽 天长 )任知县。这时,包拯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康定 元年(1040年),包拯又出知端州(今 广东 肇庆 )。端州出产一种有名的砚台,叫端砚。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包拯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砚。
或许由于包拯这种铁面无私的性格,被大臣们赏识,所以朝廷于庆历三年(1043年)将包拯调到首都 开封 。这是自从进京考试之后,包拯第二次来到京城。包拯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监察御史虽然没有多大实权,但对包拯来讲,却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从此包拯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并且可以对于朝廷各个方面,尤其是用人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实际上,包拯在任监察御史期间,确实对北宋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批评和改进办法,并且还曾出使契丹(辽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庆历六年(1046年)夏,包拯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当时的三司是中央财政机构,户部掌管全国户口、两税等,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的工作。不久,包拯先后担任京东、 陕西 、 河北 转运使,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省)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要求朝廷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安居 乐业 .两年之后,包拯被召回 开封 ,提升为户部副使。在此期间,他曾前往 河北 解决军粮问题,又曾到 陕西 解决 运城 (今属 山西 )盐业问题。在 河北 ,他奏请用作养马的田地,还给地方和农民。在 运城 ,他改革盐税法令,以便利于商贩经营盐业。
  出色的工作,利国利民的成效,使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而无权。包拯又叫包待制,不过是对他的尊称。然而,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却十分重要。谏官的任务是向皇帝进谏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朝政的所有方面.在包拯兼任谏官期间,不但对横行不法的权臣屡次抨击,而且对时政的许多方面,提出了革 新建 议。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包拯改命为龙图阁直学士,这也是个虚衔(从此人们又称他为包龙图),并且又一次离开京城,到 河北 、庐州、 池州 (今 安徽 贵池), 江宁 (今 江苏 江宁 )等地任地方官。直到至和三年(1056年)才回到京城,任 开封 府尹。嘉祜四年(1059年),包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等官职,上升为当时重臣。第二年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但是,年过六旬的包拯,这时已经夕 阳西 下。嘉祜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 开封 。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向包拯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他晚年在家里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戒廉家训》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非吾子若孙也。"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过去小说、戏曲多取为题材。元杂剧已有《陈州粜米》等作品。以后流传日广,形成丰富的传说。遗著有《包孝肃奏议》。

主张改革
包拯所处的仁宗时代,已经不象宋初那样生气勃勃,冗官、冗兵和冗费成为当时的三大灾害,老百姓的负担加重,各地出现了士兵暴动和农民起义。面对这样的形势,包拯从忧国忧民出发,主张对时政进行整顿和改革。应当说,包拯的改革主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从客观效果上看,却有利于当时的下层人民.包拯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所爱戴,原因就在这里。
北宋庞大的官僚机构,冗官成灾,包拯认为必须加以整顿和革新。他不但主张用人要用忠直的君子,不能用奸邪的小人,而且建议提拔“奋不顾身,孜孜于国”的素有才能,公直廉明之人”。他不但七次弹劾“苛政暴敛”的转运使王逵,而且不畏风险,力主将皇帝的亲戚,“凡庸之人”张尧佐免去要职。在包拯看来,“在政府无所建明”的平庸之辈,不论其官职有多大,都必须下台。他曾建议改革选人、用人制度。他主张官员年到七十岁必须离职。他揭露不愿离职的官僚,是不知廉驻,“贪冒相尚,但顾子孙之计”。他主张不能任意封官许愿,即使是恩赐即由父亲的功劳而录用的子孙,也要通过考试。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冗官问题。包拯其实并不反对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新政失败,许多官员受到处分,包拯全力为这些敢作敢为的官员鸣不平,主张起用他们。
在经济方面,包拯一方面主张压缩开支,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苛剥平民。当时有一种政策,由政府向城镇百姓强行购买国家需要的物资,价格比市场价格低。这就成了剥削民众的一种手段。包拯坚决反对这种害民政策。他列举 陕西 强购军用物资的危害,“前后人户破蔼家产不少”,因而要求废除这种办法。包拯建议,国家急需物资应该“置场收买”,以公平的价格,自由收购。这一建议,无论对减轻百姓负担,还是对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都是有利的。前面提到的 运城 解盐问题,也是由于包拯极力支持改革,使解盐的生产与销售,由原来官方垄断,改革为允许商人买卖。这一改革,不仅解除了百姓为政府搬运官盐之苦,而且同样有利于食盐的流通.沈括称赞这种“通商法”,“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此外,包拯还曾主张方田均税,即丈量地主豪强的土地,防止他们漏税逃役。他还曾鼓励民间采矿炼铁等等。可见,包拯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改革,目的在于“宽国利民”。
在宋朝的国防和对外政策方面,包拯同样主张民富国强,改善边防措施,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他在出使辽国时,辽国刁难他,他义正词严地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回国后,他立即将在辽国的所见所闻,报告朝廷。他说,辽国在 山西 北部集结兵马,聚集粮草,其意图不可不防。他建议,一定要加强 山西 宋辽边境的 代州( 代县 )、应州( 应县 )、雁门关一带的战备,以前,辽国蚕食 边境领土,是由于边防之臣胆小怕事,不敢对抗,如今应该下令边臣,让其严加防守,不能丢失一寸土地.另外,原来这里的守将,在军事上是外行,现在必须派懂得军事的人去领导指挥。朝廷采纳了包拯的意见,加强 河北 , 山西 的防卫.更重要的是,包拯对宋代的冗兵之害,提出了裁减“老病冗弱”的主张,以利于训练及加强战斗力。同时,他还提出加强边境民间义勇的训练。宋朝将士经常调动,以防武将专权,但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弊病。包拯认为要改变这种政策,使将官有职有权,不要轻易调动。可贵的是,包拯建议加强国防与军事力量,以不增加百姓 负担为前提。当时中原地区,尤其是 河北 、 山西 的农民,苦于运送军粮,包拯曾提出,在丰收之年,可以购买当地农民粮食,储备起来,作今后军粮,减少运输困难。 包拯之主张改革朝政以利国利民,是有其思想基础的。他始终认为,普通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老百姓日子好过了,不受 贪官酷吏欺压了,国家才能富强和太平无事。如果过分榨取,使天下苍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么,不但国家不能富强,而且会造成官逼民反,动摇封建统治.他之所以主张改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其思想渊源就在于此.尽管包拯的出发点和动机,是为了宋朝天下的 长治 久安,而不是全然为了天下百姓,但比起对被剥削者尽情欺压的“贪官”来,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人民,总要好得多.那种认为清官比贪官更狡猾,对老百姓更有害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发表于 2023-1-13 12:56 40 只看该作者

这些木雕可能有清末留下的。
刚正不阿
他为人刚直,既不两面三刀,更不会搞阴谋.他从不趋炎附势,看颜色行事,更不说大话,假话。即使是在皇帝面前, 他也是直言不讳,不怕冒犯皇帝.为了立太子的事,包拯曾冒死 直谏,公开对皇帝说,我已经老了,而且没有儿子,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也不要紧,反正不是为了自己想升官发财.幸而宋仁宗倒也过得去,没有处理包拯,反而说,可以慢慢商量。包拯又说,宫内的亲信宦官,权力太大,待遇太多,应该精简人员和开支.这当然要得罪皇帝的亲信左右,招来不测之祸。还好,皇帝说,“忠鲠之言,固苦口而逆耳,整有所益也,设或无益,亦无所害又何必拒而责之。”包拯总算碰上了一位比较开明的宋仁宗。 否则,早巳人头落地了。这种刚正不阿的大无畏气概,使当时的 老百姓和一些有正义感的臣僚,对包拯都很钦佩。欧阳修就钦佩 包拯“天姿峭直”。是的,忠直的包拯,有时甚至不顾有关规定和 礼节,当面斥问宰相或其他大臣.弄得大臣们下不来台。欧阳修不赞成包拯这种作法,认为包拯刚直有余,“思虑不熟”。其实,因循守旧、无所视事的宋仁宗时代,倒是十分需要象包拯这样的人。这对于纠正时弊,总有好处。至于方式方法,是次要的了。可惜宋仁宗终究认为包拯不够理想,没有提拔他当参知政事(即副宰相)的要职。 包拯刚直,却并不主观武断.他既善于调查研究,又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但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时,却能虚心接受。所以司马光称道他“刚而不愎,此人所难也”。
他大公无私,不谋私利。他一生俭朴,即使是当了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也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包拯 曾经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家训的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就是说,包拯严厉要求后代不贪不好,不要欺负百姓,如果有人不如此做,那么,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之后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这一著名的家训,体现了包拯不谋一家一族之利的高尚情操。 这种情操,并不是包拯故意做出来,以示自己清高,而是他一生的行动准则.早在庐州家乡做官时,包拯就以无私而远近闻名.包拯作了父母官,他的亲戚乡里都很高兴,认为从此有了靠山.然而,铁面无私的包拯秉公办事,即使是自己的亲戚犯了法,他也是执法如山.这样,包青天的名声大震,包拯死后,其威名传播四方,有一个官员,是少数民族,归顾了宋朝。这个官员对宋神宗说,他听说包拯是忠臣,我没有别的要求,请准许我改姓包.宋神宗同意了,将他改姓名为包顺,传说边境士兵抢了一位妇女。那位妇女急了,说自己是包拯的孙女。那妇女病了,有一个巫女听说之后,装模作样地折腾一番,便大骂是谁欺侮了我的孙女,并且要限十天之内将那妇女放了。人们认为那巫女真的是包拯的化身,叩头跪拜之后,立即将那妇女放了。

维护法制
在小说、戏曲中,黑包公是法律与正义的典型形象。这是由历史上的包拯演化、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不过,历史上的包拯 确实爱民如子,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因而博得当时和后代人民 的颂扬,把他作为受苦受难的救世主。包拯严明法纪,当然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维持封建秩序。他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群众的领袖,反抗封建统治的先锋。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中有远见的官僚士大夫,都能认识到,对于人民群众,应该爱护,不要对他们横征暴虐,更不能不依王法办事,对百姓任意欺压。否则,其结果必然反过来动摇甚至摧毁封建王朝的统治,因而从根本上来说,暴政显然不如仁政.包拯就是这样的人.他 之所以为人们千古传颂,也由于他的法律思想和执法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比起贪赃枉法来,两袖清风,依法办事 总要好一些,对广大人民有利些。
尽管宋初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但是,一个被欺压的普通百姓,要想告状还是难于上青天。不但手续很多,而且根本见不到官员的面.这样,官吏豪强狼狈为奸,既可以敲诈勒索,又可以将法律作儿戏。
包拯在 开封 府任职时,作出了新的规定:大开正门,凡是告状的,都可以进去直接见官,直接面陈案情,任何人不得阻拦刁难.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小事.无论从有助于百姓申冤上讲,还是从有助于审理案件上讲,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这改革,在我国法律史上,既有一定地位和作用,又有进步意义。 包拯办案,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怕权势,二是为民申冤。两者结合起来,便是包公。 不怕权势,敢于顶风办事,在宋代不是容易的事。那错综复杂的关系,早巳用一根既得利益即特权的绳索,把官僚、贵族、豪绅、恶霸们联系在一起。要冲破这个已经编织好的、保护地主贵族利益的网络,谈何容易。但是,包拯迎难而上,以不怕身败名裂的勇气,使得“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这里举一个突出的例子。
开封 城里有一条惠民河,河的两岸,既有平民住着,也有达官贵人的住宅。包拯任 开封 府尹时,天下大雨,河水泛滥,淹没街道,使许多平民无家可归.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泛滥成灾呢?包拯经过调查,了解到河塞不通,不能排水的原因,在于大官僚和贵族们在河上筑起了堤坝,将坝内的水面据为已有,种花养鱼,并且同自己的住宅连在了一块,成了水上花园.因此,要为民造福,要疏通惠民河,只有将这些堤坝挖掉,挖掉堤坝,冲走水上花园,贵族们能答应吗?包拯画了地图,拿 了有关证据,下令将所有堤坝与花园拆毁。有人自恃权大位显,告到宋仁宗那里。包拯拿出证据,证明他们非法建造水上花园。这样,惠民河疏通了。宋仁宗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为皇亲贵戚们说话了。 包拯不畏权势,反对以权代法,客观上维护了人民的利益.也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社会上的一批无赖,偷盗者,这些人虽无权势,却同样危害人民。包拯对他们也毫不留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