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75

主题

江苏

一个人的川藏南线

[复制链接] 查看:16988 | 回复:208
发表于 2024-1-17 13:44 190 只看该作者
八廓街上的的焚香炉,藏民们小心翼翼拿出他们一路携带来的桑叶为佛祖“喂桑”。

就要离开 拉萨 ,告别 西藏 了,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虽说才呆了一天,可就是真切的不舍,不只因为这里有最蓝的天,最干净的水,更不舍的该是这一路20天骑到 拉萨 后满满的回忆吧?真的是,还未离开,我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重回 西藏 了。

别了,布达拉宫。别了, 拉萨 。别了, 西藏 。我一定会回来。

发表于 2024-1-17 13:44 189 只看该作者
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心灵深处,只知道他们用似乎毫无力气的颤抖双手,跪拜在佛祖的脚下,倾听佛祖的教诲。即便是深夜,大昭寺前的空地上,也总是有藏民在磕长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里的酥油灯,这里的转经,这里的跪拜,永不停息。

发表于 2024-1-17 13:44 188 只看该作者
他们视以为精神支柱的很多寺庙佛像都被破坏,但他们大多依然非常善良,过着清苦的生活,因为钱并不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发表于 2024-1-17 13:44 187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转经筒里都装有经书,藏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放不同的经文进去,转经筒的大小,材质也是可以定制的。我们一般买到的转经筒里装的都是最普通的经文,还有些很简单的就是六字真言,每转动一次,就等于念了一遍经文。而且,转经筒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除此之外,转经也是按顺时针方向行走的。

在 拉萨 ,围绕着大昭寺形成三个转经圈,大昭寺主殿外围的“囊廓”,大昭寺外围的“八廓”,和大转经路的“林阔”。这八廓街,是三环转经路中的第二环。每天,摇着转金桶的藏民们络绎不绝。不分贫穷富贵,为的都是一个共同的信念。
这里是 拉萨 最繁华的街道。转经的信徒川流不息,凑热闹的游客也偌依不绝,置身其中,你也会不由自主只想快速跟着向前走。可以说,在全世界藏传佛教信徒的心中,大昭寺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圣地,在他们心中,来大昭寺见佛祖等身像就如同见到了佛祖本人,是他们一辈子的心愿。能实现一辈子的心愿是幸福的,而我们非信徒中,有很多的人不幸福,是否是因为心愿太多了呢?看着他们的行囊都极其简单,只有一块垫子和一暖壶酥油茶,头发蓬乱。和他们相比我们物质上很 富裕 了,但他们比我们更幸福,因为我们除了钱没有信仰。和不求所图、无私无怨奉献的他们相比,我们几乎所有的人去寺庙烧香拜佛只是为了祈求 菩萨 为自己升官发财保佑和施舍,难道不应感到羞耻吗?难道那也叫信奉佛祖吗?我们应该知足,少些贪污,少些腐败,少些抱怨,多些尊重和体谅。在这个充满欲望的社会,只要这个欲望有止境,不建立在剥夺别人的幸福之上,黑暗中才能看到一线光明。

发表于 2024-1-17 13:44 186 只看该作者
许多人沿阶梯而跪,成一排向着天边磕起长头,有的手拿经筒,有的手拿串珠,个个喃喃自语,他们到底在转什么呢?无论什么原因,当我们与这些善男信女眼神交会时,也会被这里充满信仰与精神追求的气氛所震撼和感动。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念不完的圣经。

发表于 2024-1-17 13:44 185 只看该作者
大昭寺正门顶部的祥麟法轮,祥麟法轮徽相最终成了佛教寺院的永久标志。佛教教义在寺院里得以传承,法轮也永不停歇地旋转。双鹿 平和 、顺从地默跪在金轮两侧,公鹿在右,母鹿在左。有时,公鹿被画成独角的犀角鹿或犀牛。鹿的温厚和优雅体现了真正的佛教托钵僧的素养。

发表于 2024-1-17 13:43 184 只看该作者
广场前的一个低矮平房内,点亮着永不熄灭的酥油灯。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小麻雀也是来大昭寺求佛的吗?

发表于 2024-1-17 13:43 183 只看该作者
不到一米高的孩子也神情认真地磕着长头,口袋里塞满了游客给的一元角票,抬起头发现你在看她,还会眨个眼笑一笑,然后继续下一个动作,更加夸张认真起来。

发表于 2024-1-17 13:43 182 只看该作者
在大昭寺门前,终日香火缭绕,总会聚集着人们进行着大礼拜,从早到晚,日日夜夜,从不间断。这些信众们,大多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从全藏各地来到这里,再磕上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个长头,以实现自己内心长久以来的夙愿。上至耄耋高僧,下至五岁小儿,也有人边磕边化缘。信徒们虔诚的叩拜甚至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

发表于 2024-1-17 13:43 181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 拉萨 是转出来的,去过的人应该都 会同 意,无论是月亮阴晴圆缺,无论是太阳光芒万丈, 拉萨 总是有断不了的人流在转,尤其在古城,在那形状如同圆圈一样的八廓街上,川流不息的人们顺时针方向在八廓街上转着。
作为 西藏 盛名远传的转经道, 拉萨 八廓街,铭刻着不同时代的印痕,它是有关整座城的记忆。 西藏 人常说,如果没来八廓街,就没来过 拉萨 。它古老,它传统,它真实,它热闹,它繁华,它凝聚着信仰的力量,它是神圣的宗教与庸常的民生如此贴近的地方,是 拉萨 最古老的街道,几乎保持着原貌,它没有被轻视的理由。于是决定去转转八廓街,去品味 西藏 的古老时光。

拉萨 市八廓街被列入“ 中国 历史十大文化名街之一”,这对于从形成至今的1400多年的八廓街是一个崭新的称号。历史沧桑中,八廓街见证了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贸易的兴衰与繁荣、时代的变迁与跨越,以及 拉萨 这座高原城市千年的繁华与发展。八廓街是一条可以跨越时空的街道。八廓街的前世今生,是 西藏 的一部鲜活发展史。

八廓街围绕大昭寺周边发展和延伸出众多的寺庙佛殿、商铺作坊、客栈驿馆、碉楼宫堡、民居僧舍,规模不断扩大,声名日益远播,影响日趋深远,成为 拉萨 城市的核心。历史上,八廓街就是 拉萨 , 拉萨 就是八廓街,八廓街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构成 拉萨 城市历史发展的缩影。
西藏 的中心不是布达拉宫,而是大昭寺。在藏民心目中,大昭寺不仅是 西藏 的中心,更是宇宙的中心,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必须绕着大昭寺旋转。这里供奉的是佛祖的12岁等身镀金铜像,永恒不灭的神圣灵魂。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