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62

主题

其他

中印边境行

[复制链接] 查看:1576127 | 回复:265
发表于 2011-8-21 10:13 231 显示全部帖子
天山云 发表于 2011-8-21 10:11 楼主想到做到,有作为,敬佩。

谢谢鼓励!继续更新!
发表于 2011-8-21 10:14 232 显示全部帖子



公路边有一幅壁画,是他们公路部门去年搞什么活动时建的,大家就以它作背景照。不大一会儿,老大就把远处的工人也拉来了,一共十一个人。我就一个人一个人地照,最后给他们照了一张合影。自然是老大坐中间,然后,是男左女右顺序排列,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安排的(图173)。


中印边境行

图173--日亚第七工区江孜养路段合影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1-8-21 10:15 233 显示全部帖子


    照片拍完了就打印,每人都过来确认自己满意的那一张,然后,照片就出来了。别看都是大人了,嗬,拿到照片的那个高兴热闹劲儿,和曲松教学点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样样的。

    一个女工端了一个保温瓶过来,让我喝糖茶。我问老大:什么是糖茶?老大说,有奶粉、糖、茶叶。还有啥老大说了,我没记住。我是一口气喝了一大杯,他们还要给再添。我说喝不下了。

    这是实话。平时开车,我不是整杯喝水。是小口,多次,这么喝的。如果一次喝多了,就要放水了,你知道开车的,只要尿开了头,那就不得消停了。



发表于 2011-8-21 10:16 234 显示全部帖子



告别了老大,继续上路,路边可以清楚地看到7400米的卓木拉日雪山。
卓木拉日峰坐落在不丹与中国亚东县交界处,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卓木拉日峰顶突兀,壁峭坡陡,是藏族民间传说的喜玛拉雅山七仙女之一,与珠穆朗玛峰是姐妹峰(图174)。


中印边境行

174--卓木拉日雪山

发表于 2011-8-21 10:19 235 显示全部帖子
中印边境行

图175—亚东风光1


中印边境行


图176—亚东风光2
        当看到山上有了树木,山间有了溪水的时候,亚东就快到了(图175-176),这时我突然发觉大事不好了。今天光顾着玩,一下玩大发了,我把时间给忘了。


发表于 2011-8-21 19:04 236 显示全部帖子
laopingzi 发表于 2011-8-21 14:13 跟周围几个人聊天,居然没人知道藏南被占的事;胡乱猜想:上层是否也有不少人不知道这段历史的?。。。。 ... ...



好啦,我们接着更新!
发表于 2011-8-21 19:14 237 显示全部帖子


        今天一路上光顾着玩,一下玩大发了,我把时间给忘了。等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晚了。等我风风火火地开车赶到县城的时候,已经中午12点了。找到县政府的时候,已经12:15了。人家12:30下班,又是饭口,又是下班,你说我来的多不是时候!这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我硬着头皮也得去了。

    按照科室分布的示意图,我要到二楼找政府办公室。到那里办理一个去乃堆拉山口的证明。


        在中印边界上,乃堆拉山口是有名的。虽然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没有在这里打,但是,1967年,印度却在这里频繁肇事,屡次挑起军事冲突。乃堆拉山口自卫反击战就是其一。所以,这里牵扯出一个问题,就是1962年的中印边境反击战到底把印度打服了没有。


        什么叫打服了,就是经过一次战争,失败的一方一想起上一次的战争后果,就不敢轻举妄动,这就叫打服了。最典型的就是苏联(蒙古)和日本(伪满洲国)之间的诺门坎战争,把日本打得大败。这是1939年的事情。到了1941年,即使是德国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时候,作为轴心国之一的日本,也不敢呼应德国,向北方的苏联发动进攻。这就是打服了




发表于 2011-8-21 19:16 238 显示全部帖子

        1962年我们从传统边境线的主动撤军,导致了军事上取得的优势,瞬间消失。随着我方撤军,印军尾随而来,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重新被占领。

        如果,没有中印边界反击战,中印两军还在麦克马洪线上对峙。反击战役之后,我方反而退到麦克马洪线后方20公里的地方了(实际控制线)。

        有文件记载:就在中国边防部队主动停火和主动后撤以后,印度政府还不断地发出战争叫嚣,继续派遣飞机、军警人员侵入中国领土、领空进行骚扰挑衅。自1962年11月22日至1963年1月10日,侵入中国领空的印度飞机达26起27架次;印军侵入中国境内骚扰挑衅达8起。

        1967年印军不断入侵我国亚东地区,修筑工事,偷移界碑。据统计,一年时间入侵活动就达178次。紧接着同年9月,就爆发了乃堆拉山口自卫还击战斗,从地面战斗最后发展成两军之间的炮战。


        乃堆拉山口战斗后,印军又于同年10月1日,在卓拉山口再次挑起了武装冲突。

        印度的动作是一步接着一步的。到了1988年,印度公然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将藏南正式划入印度版图,而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1-8-21 19:18 239 显示全部帖子

        这就是我想看看乃堆拉山口的缘由。但是,正式的申请理由是去看看仁青岗的边贸市场,或着说是乃堆拉通商通道。

        仁青岗是亚东县下亚东乡一个行政村,这里在历史上曾是边贸交易的一个重要地方。据说,仁青岗边贸市场的开放时间为每年6月1日到9月30日之间每周一至周四,每天上午的10点到下午6点。所以,今天上午要是办不成事,就要到下午3:30以后再来,这里办完证明,还要去边防检查站办通行证,弄不好一天时间就废掉了。


        我是满头冒汗,从二楼跑到四楼,从四楼又跑回二楼,怎么别的部门都有,就是找不见县办公室。一问才知道,县办公室搬到后面新楼了。我说的呢!紧接着再往后面新楼跑,果然在二楼看见了办公室的牌子。

        两个年轻人在里面坐着,我先对耽误他们下班表示歉意,然后赶紧说明来意。两个人看看我说,他们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证明。晕倒!明明网上贴的照片是亚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开的证明信,还有盖着藏汉文字的红色大印,你们怎么就没有见过呢(图示-1)?中印边境行


发表于 2011-8-21 19:20 240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看说不明白,就请他们等一下。于是,又跑下楼,跑到政府大门外,开了车门,拎出笔记本电脑又往回跑,没点好体力还真不行。

        等我把电脑打开,调出那张证明的照片,两个人看了,还是摇头说没见过。我晕,莫非我遇到诈骗不成?这不就是县办公室吗?


        这时,进来一个领导,他们介绍说这就是办公室主任。主任就是主任,到底见多识广。看了电脑上的照片后说,这张证明不是这里开的,是在对面楼上的后勤服务中心开的。然后他跟我说,证明可不是这么容易开的,先要证明你的身份,去仁青岗的动机,做什么生意……。

        再次晕倒!我支吾着说:“好像没这么复杂吧!”

        谢了这边办公室的同志,我就下楼了,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我发誓下次一定先工作,然后再玩!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