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2205

主题

厦门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复制链接] 查看:10454 | 回复:88
发表于 2014-8-12 09:29 21 只看该作者

建筑篇
厦门有许多的老建,并且很多建筑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古老有文化的老街大同路、升平路、中山路,以及美丽的鼓浪屿岛上万国建筑。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具有特色性且为挂黑牌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建筑。
首先是具有标志性建筑位于鼓新路的八卦楼


八卦楼
八卦楼可谓岛上最八卦的一栋楼。
其主人林鹤寿在设计这栋楼时别出心裁,立意高妙,与四周山水和谐统一,与日光岩并峙争高,因工程量浩大,此楼历时十三载不能竣工,连屋顶也未能建成。后来日本人将其草草整修,在此开办了旭瀛书院。新中国成立后方使对楼进行全面维修,直到上世80年代成为厦门博物馆馆舍,才稳定下来。如今,他最新的身份是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
楼成后,有人因其八面开窗,台基呈八边形,以为是蕴含了八卦玄机,逐称之为八卦楼;有人认为与美国白宫建筑相似,称之为小白宫。其实,当时的设计并无这些考虑,不过是借鉴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伊斯兰和中国最古老建筑的多元素于一楼,如圆顶模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兰清真寺巴勒斯坦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房圆顶,四周的82根大圆柱是参照公元5世纪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大石柱之间平托的花岗岩石梁,也可以在希腊雅典广场的赫夫依斯神庙上看到的,而压条下的青斗石花瓶,则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古典美……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发表于 2014-8-12 14:07 22 只看该作者

三一堂
除了音乐厅,鼓浪屿上音响效果最好的建筑,要数三一堂。位于安海路69号的三一堂是一座教堂,设计师林荣廷,屋顶结构由荷兰工程师协助设计。这是一座粉红色的砖墙建筑,带有一个条石砌筑的地下室,平面是拉钉十字形。每一面都有山墙,山墙下边由方柱分成三道高达3米的大门,两边各有一个窗。窗楣装饰有小山尖,和正中的山墙形成是三角对称,所以三面都有一个入口的感觉,这三面的三角形山墙簇拥着正中间的八边形钟楼。屋顶由钢筋网状构成,罩在四周的墙上,中央借助钟楼的重量,压住屋架重心,使屋顶形成一个整体。钢筋网状构成,罩在四周的墙上,中央借助钟楼的重量,压住屋架重心,使屋顶形成一个整体。
会堂宽敞明亮,坐席可容纳一千人左右。其音效极佳的原因在于讲台结构:讲台如同大音箱,立面用木板围成,屋顶中央采用木板条形成直径达十米的穹隆,像一个大喇叭


三一堂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发表于 2014-8-13 08:58 23 只看该作者

林氏府
人来人往的鼓浪屿鹿礁路,一个既不张扬也不僻远的地方,静立着一片雍容的建筑。这是林氏府(目前是林氏府精品公馆酒店入住其中),它的前身是台湾板桥林氏家族在鼓浪屿的故居林氏府,俗称府内有人说,林氏府在老鼓浪屿人心中的地位,有如故宫之于北京。
林氏府是一个建筑系,源流颇为复杂。其中一栋大楼系1895年以前英国船长的别墅,1895年林维源空居鼓浪屿时购买;一栋小楼,系后期所建,西班牙式;一栋叫八角楼,原为小楼的一部分,一次意外毁坏后。重新修缮为巴洛克式五层别墅,称八角楼。加上佣人们居住的管理房,合称林氏府。
八角楼据说由一名法国传教士所设计,它既有南欧风格,又有巴洛克元素。别墅外形呈不规则角面,形成许多个八边形,故取名八角楼。八角楼的形体和立面处理,独到而华贵,它被认为是鼓浪屿1000多栋别墅里最为稳重雍容的一栋。现在八角楼被禁止开放成客房,现已改成林氏府公馆酒店的大堂及林氏府家族博览馆


林氏府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发表于 2014-8-13 14:02 24 只看该作者

廖家别墅
位于漳州路44号的廖家别墅外观简朴破败,是大名鼎鼎的林语堂先生的故居。
廖家别墅约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是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别墅为英式,拱劵回廊,前部为两房夹一厅,为两层坡顶。后部中间为小花圃,两旁为二层小楼,连着前面的主房,后花园里还有鱼池。一楼中厅拱劵前为已长长的石阶,石阶四周为古榕、龙眼、玉兰,把小花园笼罩得浓荫婆娑,清新凉爽,一派温馨的气氛


廖家别墅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发表于 2014-8-14 09:16 25 只看该作者

黄荣远堂
位于福建路32号的黄荣远堂向来被建筑者视为鼓浪屿别墅建筑中的阳春白雪,被认为是西洋与中国、古典与现代典范。
黄荣远堂建于1920年,设计者据说就是其首位主人、菲律宾的晋江华侨施光丛。后因与归国富侨黄仲训打赌,将别墅输给了黄仲训。从此,这栋别墅就属于黄荣远堂了。
它的主体建筑融合了希腊的廊柱、北欧的窗棂,中国的亭台。最壮观的是属数十根大小廊柱,都是以整条花岗岩雕成;平台钩栏既有水泥透雕,又有钢花纹饰,甚至把葡萄架也搬上了阳台。三楼以及镂空女墙又有较浓重的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宽敞的庭园中央设有水池假山,右前方宿友休憩观景的两亭一榭,曲径相通,高低错落,优雅得体。院中更有一口清冽的水井,至今滋养着居住者。

黄荣远堂,门票太贵,没进去拍。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发表于 2014-8-15 09:05 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每天潜水的鱼 于 2016-11-23 11:09 编辑

黑牌建筑,国家级

                                 
  
  




发表于 2014-8-15 13:21 27 只看该作者

黄家花园
晃岩路25号,穿越一排隔墙,花木掩映间,正对着绿草如茵的体育场,三栋西式别墅静静地伫立。它们是一个世纪前一位剃头匠出身的富商黄奕住的私产,称为黄家花园。中间一座,便被称为中国第一别墅的中楼。
这栋小楼和它最初的主人一样充满了传奇。黄奕住,一个卑微的剃头匠,挑着一副剃头担出样闯荡,30年间从身无分文奋斗到富可敌国。这栋楼是他回国后用以彪炳自己人生经历的展所,自然极尽华贵。室内楼梯、栏杆、大走廊和门户台阶均用意大利抛光白玉大理石建造,门窗、家具、楼楹、护墙、吊顶、地板均用进口楠木制作,兼之中西合璧的建筑风采。
如今,这里已悄然变身为中德记度假酒店别墅。由于经营着修旧如旧的努力,这位曾经已现迟暮的美人,再度焕发出神采。
拥有如此完美气质的中德记别墅,在历经百年风雨之后,在2010年修复完成。这里面所有的一切,都是黄奕住的后人根据别墅原有的样子一点一点恢复的,耗时已近3年。如今,掩映于古榕、刺桐、腊梅、香樟、芙蓉、修竹之间的黄家花园,空气清新,俨然是一座迷人的大花园,开阔的四面回廊,大方的双向步阶,楼前是中国最早的足球场(番仔球埔),楼后能远眺日光岩的弧形宽廊,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中德记别墅(黄家花园)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发表于 2014-8-19 09:40 28 只看该作者
请问厦门有卖露营用的炉头和气罐的户外店吗?
1人点评 收起
  • 每天潜水的鱼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厦门有个专租帐篷的地方,不知道那里会不会有你想要的东西,需要帮忙问一下吗? 2014-8-19 15:03
发表于 2014-8-19 15:03 29 只看该作者
湖南l老哥 发表于 2014-8-19 09:40 请问厦门有卖露营用的炉头和气罐的户外店吗?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厦门有个专租帐篷的地方,不知道那里会不会有你想要的东西,需要帮忙问一下吗?
发表于 2014-8-19 15:04 30 只看该作者

金瓜楼
泉州路99号的金瓜楼由于建筑风格极具特色,是所有介绍鼓浪屿建筑的读本的必选项。建于1922年的小楼,原为黄姓房地产商所建,1924年由菲华侨黄赐敏买下定居。其屋顶那两个古拙的大金瓜至今在阳光下依然黄灿金亮,令人望之心喜。
金瓜造型属拜占庭风格,瓜顶橙黄泛金,8条瓜棱明显,支撑穹顶。又有8支春草飞卷的棱角,和门楼翘脚上的春草飞卷相映衬。建筑外部装饰采用中国传统装饰工艺,全部梁柱楣檐都装饰有动植物浮雕。建筑内部格局则中西合璧,有中国传统的厢房、中厅和西洋壁炉、宽廊、百叶窗等。而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精巧的门楼。
门楼分为两层,运用中国歇山式古建筑手法,重檐翘脚,装饰如城门一样,门穹蓝天高悬,足具气派,是鼓浪屿建筑中独具风采的门楼之一。


金瓜楼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厦门---我的城市、我的家(一起分享厦门的人文地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