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26

主题

其他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复制链接] 查看:235241 | 回复:684
发表于 2018-8-11 07:18 471 只看该作者

   渡口东侧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我赶得不巧,今天是星期一,闭馆休息。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我看大门开着,就进去,把对面的浮雕墙拍了下来。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发表于 2018-8-11 07:21 472 只看该作者

   根据网上介绍:于都河是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1934年10月16日至19日傍晚,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和中央政府所属机关与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000余人,分别从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中埠、三门和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中革军委、红军总部等中央机关就是从这里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

   整个渡河过程历时9天,分布在于都城东门等10个渡口,当年送走了8.6万红军将士。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

   来到这里,我耳边马上想起了《十送红军》那忧伤凄婉的歌声: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来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与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书(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四方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把《十送红军》作为我的电话彩铃。一听到这铃声,眼前就浮现出当年根据地的乡亲们送红军远征,两情依依,前途未卜,生离死别的壮烈场景。那是一种真正用鲜血凝成的血肉亲情。而那一场悲壮的大剧,就在这里启幕,就在这里定格……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从渡口回到旅馆。我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开始整理游记。不多写了。今天就是这些内容。

发表于 2018-8-11 07:26 473 只看该作者

6月12日 星期二 从于都县到宁都县  骑行96公里 总行程4635公里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昨天用有道云笔记弄完游记,传上去后说要审查。结果一直到现在也通不过。这个破有道云真是闹心死了。没办法,只好用美篇重新又做了一篇。折腾完已经是晚上8点半了。上传完游记以后,赶快休息。

   夜里醒来是2点半,时间有点儿早,于是又睡了一会儿,半睡半醒之中,又是近两个小时,再次醒来,已经是4:20,行了,也睡够了,起床洗漱,整理东西,准备出发。

   看看天气预报。今天是雷阵雨转中雨,南风三级,气温20度到27度。未来几天天天有雨。不过看天气预报,今天的雨要在下午4点以后才下,这样不会影响我今天的骑行。但老天爷的事儿也说不准,还是早点出发为宜。

   早晨5:10从旅馆出发,天已经大亮。本来想早点走,但是,早晨有点儿乱七八糟的事儿处理了一下,就到了这个时间。

   5:10,也可以吧,不过要是大晴天,这个时间就太晚了,因为到中午,骑不了太远,而过了中午就会很热。而今天因为是阴天,晚点到也不要紧,就是过了中午,天也不会太热。

   骑车上路,县城内的道路当然还不错,不过不知道出了县城以后情况会怎么样?不过我估计问题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今天,从于都到宁都的道路,前半段是于宁公路,后半段儿是319国道。这条重要的干线公路总不至于像昨天的县道和省道那样破吧。如果道路的情况尚好,加上今天这样的阴天,凉爽不晒,那骑起车来就是太完美了。

   今天要骑行的路况如何尚未可知,可是,出城就先受到了阻碍。县城里好几个地方在修路,处处走不通。折腾了半天,才找到出口。不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找路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家在卖灌汤包,一块5两个,于是买了八个灌汤包。在他家门口坐下来吃早餐,结果只吃了四个就不想吃了,因为时间有点儿早,还不觉得很饿。其实灌汤包味道还真不错,里面的肉馅儿很实在。就是南方的灌汤包馅里多少有一点儿甜味儿。影响不大,但是也有一点点不习惯。

   我把剩下的四个灌汤包收起来,准备饿时候再吃。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发表于 2018-8-11 07:29 47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山羊01 于 2018-8-11 07:30 编辑

   5:50,终于走出了县城,上了于都到宁都的于宁公路。

   看起来路况很不错,希望一路都是这样。东边的太阳,从云彩的缝隙里露出金光,映照在荷塘上。画面很不错。我拍了一张照片。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七点钟,骑行了20公里,路过了岭背村。路边有老乡在卖刚从地里摘下的香瓜,看起来还不错,三元钱一斤,我就买了几个,花了十元钱。尝了一个,不像想象的那么甜,不知道是因为品种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天连续下雨的缘故。还算可以吧。想到这边的黄瓜都两元钱一斤,西红柿更是在三人以上,所以香瓜这个价钱,虽然不算特别好吃,也就算不错了。

   老天爷还是很公平的,昨天在狠狠的虐了我一天之后,今天马上做出了补偿。今天天儿好,是阴天,非常凉爽,非常舒服。路也好,平整的柏油马路,几乎没有什么坡度。骑着很顺畅。路边的风景也不错,绿水青山,满目青翠,非常养眼。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在这样的天气里,骑行在这样的路上,看着这样的风景,还有美味的灌汤包和香瓜可以享受。其乐如此,夫复何求?这岂不就是长途骑行人梦寐以求的骑行生活?

   我打开随身听,听着悠扬的音乐。惬意的享受着老天爷恩赐的美好的旅行生活。


发表于 2018-8-11 07:33 475 只看该作者

   有朋友可能会说,你真是忘性大,好了伤疤忘了疼。忘了昨天被折磨的三孙子似的那倒霉状况了?

   其实对于长途骑行者来说,就是这样,记吃不记打。“公路虐我千百遍,我待公路如初恋。”尽管老是遭受磨难,却是百折不回,不离不弃,不怨不悔。坚持始终,相伴永远。

   因为无论如何。骑行者的宿命,是和公路捆绑在一起的。

   这就是骑行者和公路的关系。一方面,恨它,气它,骂它,损它,怨它,另一方面,又说它,写它,拍它,每天研究它,丈量它,谈论它。既抱怨它,却又离不开它。所以说,骑行者和公路,岂不是一对儿欢喜冤家?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十点钟,来到了于都和宁都的交界处。进入宁都境内。现门上写着,文乡诗国——宁都欢迎你。关于宁都是文乡诗国,没有太多可说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10:20,骑行了60公里我在路边歇一会儿,吃个香瓜,喝点水,放松放松。今天的目的地,宁都县城还有35公里。

   12点,离宁都县城还有20公里。我停下来,在路边的饭店吃午餐。要了一盘豆腐,15元,稍贵一点,味道还不错。吃了三小碗饭,吃饱了,继续上路。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发表于 2018-8-11 07:35 476 只看该作者

   20公里路程,很快就到了。下午1点半,到达宁都县城。在站前找了个小旅馆,安排住下。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我甚至顾不上休息一会儿,就开始整理游记。我发现每天整理游记,确实是一个很花费时间的事情。本来,如果不是为了整理游记,每天到达一个地方,可以利用下午的时间放松的四处转一转。但是,现在,每天骑行近百公里左右,再整理游记用几个小时,一天就过去了,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而骑行和最游记这两件事情都是必须要做的。哪一个都不能放弃。所以到一个地方,游览周边这件事,就只好不做了。当然也没有太大的遗憾。多数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看的。每天骑行一路,看的东西已经不少了。

   我计划等完成了十年骑行,再用自由行的方式,乘公共交通四处游览,那时候,会有更多的时间,有计划有目标的选择目的地,去慢慢欣赏。

   今天来到宁都,宁都这个小县城,虽没有太大的名气,也有些值得称道的地方。当地人自称宁都是“客家摇篮”、“赣南粮仓”、“文乡诗国”、“红色故土”……所以也有许多值得谈说的地方。但是,没办法通通展开,那样内容就太多了。在今天的游记里,只想简单说几句著名的宁都会议。

   一九三二年十月的宁都会议,成为毛、周关系史上的一大公案。那次毛被完全剥去军权,周恩来取而代之,成为红一方面军的总政委。毛由此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失意落寞的两年多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他成了"茅坑里的石头","连鬼都不上门"。周由此铸成大错,用他的话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和罪恶",从此深深结怨于毛。后来毛周两人之间的种种恩怨纠葛莫不根源于此。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在宁都会议上,以任弼时为首的后方中央局成员以临时中央关于行动方针的指示电为尚方宝剑,集中火力批评了毛代表的中共苏区。"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并清算了毛一贯右倾的老账,提出把毛召回后方,专做中央政府工作,前方由周恩来负作战指挥的总责。

   会上,周被夹在当中,左右为难,他想发挥毛的军事才干,留他在前方继续发挥作用。可毛却不是逆来顺受之辈,索性甩手不干,回后方去"养病",他看出周恩来的胆怯,不是主持大局的帅才。他的如意算盘是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被重新请回军中来收拾残局,就像当年红四军九大时一样。因为在自视甚高的毛看来,红军是他一人创建的,离开了他,谁也指挥不了。然而,毛未曾料到的是,此举几乎铸成了一个无可挽回的大错,他由此被完全排除在处理军机大事之外,无人理睬,整整坐了两年的冷板凳。而妨碍毛重返军中的最大障碍便是周的成功。

   宁都会议后,周的日子本来也不好过,他承受着内外夹攻的双重压力。在外部,国民党调集了四十万大军,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为骨干,分左、中、右三路,对江西中央根据地实行分进合击的第四次围剿,大军压境。一场兵力悬殊的大战已经迫在眉睫。偏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宁都会议又决定临阵换将,毛也不愿留在前方作帮手。于是周只好硬著头皮,临危受命,独立承担起前方作战指挥的重任,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他深知自己已被推上背水一战的境地:第四次反围剿一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一旦作战失利,其严重后果,不论于公于私都是不言而喻的。周氏本来就是一个举轻若重,做事一丝不苟的人。这次他在主持战事中更是兢兢业业,事必躬亲,一直坐镇在前方指挥所中,不分昼夜处理军机,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所幸的是,一九三三年二、三月间,在指挥红军强攻南丰不成后,周恩来与朱德临机应变,采纳林彪的建议,改强袭为佯攻,用大兵团伏击国民党军的增援部队,接连在黄陂和草台冈打了两个大胜仗,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

   值得一提的是,与毛指挥的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相比,第四次反围剿打得更加漂亮。因为前三次只是歼灭了国民党的杂牌军,而这次则是围歼了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并创造了以往红军从未使用过的大兵团伏击战法。对此,蒋介石深为懊丧,称:"此次挫败,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就连原先准备在一旁等着看笑话的毛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国民党发动围剿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这一胜利使周恩来如释重负,一扫心中自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的郁闷之气,而且也令他在红军中的声名大震。

   相形之下,在一旁坐冷板凳的毛则黯然失色,备受冷落。此刻内心的不平之气可想而知。更令毛窝火的是,第四次反围剿的大胜不仅使他迅速东山再起的希望成为泡影,而且长期以来在红军中所形成的地位面临着周的挑战。周不仅已在名义上取代了毛,成为红一方面军乃至整个红军的总政委,而且凭借以往在军中的广泛人缘脉关系加上新近的大胜,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成为红军中新的政治中心。而周在政治上的驯顺屈从,凡事总是委曲求全的态度,又使得他成为在党内掌权的王明教条宗派刻意拉拢的对象。这两股力量在政治上联手使毛的复出更加渺茫。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所以,这也造成了两人的一生解不开的恩怨,使周后半生一直受制于毛。也使年轻时意气风发,果敢坚毅的周恩来变成了后来一生谨慎,处处委曲求全对谦谦君子。其一生的委屈和辛劳,也使他最后身患癌症,最后,先于毛八个月去世,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否则,设想一下,如果比毛年轻的周,倘若在毛之后去世,哪怕只晚去世一两个月,中国将如何走向,其想象空间之巨大,无论怎么设想都不过分。

   好了,不多说了,就这样吧。



发表于 2018-8-12 12:58 477 只看该作者

6月13日 星期三 从宁都县到南丰县白舍镇  骑行86公里 总行程4721公里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昨天晚上不到八点就上床睡觉。一觉醒来,刚刚一点多钟,只听外面暴雨如注。

   转身接着睡,再次醒来已经四点钟。睡眠是够了,外面的雨还在下。看看天气预报。今天是中雨转雷阵雨,东风三级。气温20度到25度。不过,预报说,一个小时后雨会慢慢停歇。本来如果雨一直下个不停,我是打算冒雨出发的。后来想一想,也没必要这样赶路,既然上午有一段不下雨的时间,那就等雨大致停了再出发吧,原来的计划是要骑行110公里到达南丰县,现在看起来,也是没必要。既然是下雨天,就不要赶这么多路,今天就骑到60公里外的广昌县好了,而且时间充足一些,也可以适当的休整一下。

   本来退休如我,确实没必要这样急于奔命,放松一点儿,从容一点,多欣赏欣赏风景,多休息休息,养养身体,都是挺好的事情,这方面,朋友们多次提醒,我是当局者迷,一直想不开。一上路,就急于往前赶。又不是有时间限制,何必如此?想开了这一点,也就放松了。

   尤其是下雨天赶路,各种不便。所以,能够等雨停再上路,何乐不为?

   外边雨还没停,一时不能出发,我就在旅馆里,先把昨天剩下的两个肉包子吃了,先垫垫底儿。等上路了,有卖早点的再吃一点。然后,又在床上看了一会儿微信和新闻。

   早晨5:50,看外面的雨已经停了。我就拿起驮包下楼准备离开旅馆。天气预报虽然经常不太靠谱,但是,关于今天雨停的时间报的还真准。说是六点左右会停止下雨。果然到了这个时间,雨基本停了。只是因为大雨刚刚过去,所以天还是雨惺惺的。

   我把驮包放到车后架上,把雨罩罩上。然后,按照朋友雪松的提醒,把手机,码表,录音笔,相机等所有怕潮的东西,都用塑料袋儿等包好罩上,避免雨水的侵袭。

   做好了这一切,开始骑车上路。

   想到昨天下了一夜的大雨,我想,老天爷有时候还是挺照顾我的。这种大雨,如果是我前天在奔向于都的破路上赶上,那可就真要了命了。那样的破路,再赶上大雨,本来就有许多地方泥泞不堪,这样一来,更会使得整条线路都成了一个烂泥沼。如果下雨时正好在路上,进不得退不得,岂不是狼狈万分?幸亏这种最倒霉的情况没有出现。虽然路很破,很难走,但毕竟当天没有下雨,算是老天爷网开一面。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只能感谢老天爷手下留情。

   走在路上,雨虽然停了,但是,还是有些微微的牛毛细雨。打在身上,不一会还是会把衣服淋透,因为刚刚下过大雨,天比较凉。我不能像那天一样,不披雨披冒着小雨骑行,这样可能会着凉。所以我把雨披披上了。

   一口气骑了17公里。这时候雨基本停了,我在路边停下来休息一下,吃了一个梨和一个桃。这桃是昨天到宁都的时候买的。两元钱一斤,很不错,挺甜。我当时买了三斤。

   赣东这一带有很多池塘,里面遍种莲荷。不过我没弄明白,为什么有的池塘里的莲荷是开花的,有的却是只有肥肥的绿叶,而不开莲花。后来我想,可能不开花的池塘里产的是莲藕。开花的池塘里,产的是莲子。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宁都到广昌、南丰这一带,池塘里都是开花的荷莲。一块块池塘,莲花盛开,很是漂亮。尤其进入广昌县境,更有许多池塘里的荷花开的是白莲花。广昌就被称之为白莲之乡。

   我拍了几张开满莲花的荷塘的照片,然后继续上路。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发表于 2018-8-12 13:01 478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道路非常不错。开头一段是省道,后来变成了国道。路况都非常好。其中有的路段刚刚铺上新沥青。还没来得及划线。有的路段,则是水泥路面。其实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骑柏油路面儿的马路。因为骑在上面,觉得有一点微微的弹性,摩擦力也足够大,所以骑行起来很舒服。而水泥路面就显得生硬。而且水泥路面是一块一块铺就的,两块之间有接缝,所以骑在上面总有些颠簸。没有柏油路面骑起来让人觉得连续和舒服。

   本来上路以后,准备找个早餐摊儿,再吃点东西,可是一路骑行过来,没看到一家卖早餐的。江西的老乡,这一点就是不行,可能是因为老区,多年来国家政策补贴的缘故,人们反而变得不那么勤奋。国家年年拿出巨额资金,向这些老少边穷地区输血扶贫,结果却是越扶越贫,使这些地区的人们,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所以经济上的贫穷不可怕,精神上的贫穷才最要命。精神上的贫穷思维不去除,输再多的血也无济于事。

   这些年我四处走,发现国家补贴越多的地方,人们反而越贫穷,越懒惰。相反,像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基本上国家没有什么补贴,反而那里的人们很勤劳。因为无所依靠,所以只能靠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在河南山东等地,看到那里的人们,早早就起来卖早餐,做各种服务,只要能够创造财富,人们就想尽办法努力去做。通过勤劳致富,使自己生活得以改变。

   这方面更典型的是广东,由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人们勤劳致富的意愿相当强烈。不等不靠不要,就是靠自己艰苦奋斗,反而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整个广东富得流油。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所以,单单靠输血扶贫,是决不能够真正改变贫穷的,反而会养成一大群懒虫和蠹虫。我在路过的这些老少边穷地区,看到最多的是诸如“不存侥幸之心,不贪扶贫之财”,“谁贪扶贫款,就砸谁饭碗”之类的宣传口号。可见扶贫款下发过程中,层层截留贪污现象之严重。而这些重点扶贫的地方,年年扶贫年年贫,很少真正的能改变现状,由贫变富。

   8:10,骑行了30公里,我在路边的一个平安亭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吃了两个桃和一个大香瓜。聊以充饥。

   这一阵儿雨又开始大了起来。所以有这样一个平安亭避避雨,真是不错。

   在江西这一带,偶尔某个村子旁边,会出现一座修建得很好的类似侯车亭的小亭子,上面标明是平安亭。这是当地人集资修建的,为本地人和过路人外岀时避雨,乘凉,休息之用。在这件事上,有些古之遗风。过去的乡绅社会,人们富了以后,就要出资修桥补路,建些公益设施,譬如平安亭之类。一方面造福邻里,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积些阴德。很遗憾,经过大革文化命,这些美好的传统,已经基本破坏殆尽,如今,看到这些平安亭,我觉得这些重视公益,造福邻里的古老传统,有一些重新萌发的迹象,让我感到很是欣慰。

   9:40,骑行了57公里,到达广昌县。本来今天早上,我是打算只骑到这里,要在这里住下的。可现在一看时间太早,而且雨已经停了。天气凉爽,舒适,正好赶路。所以就改变想法,准备继续往前骑。再骑个二十几公里,到达白舍镇再说。

   所以我没进广昌城,在环城路,绕城而过。

   快进广昌城的时候,路边的旅游提示牌,就提示过了广昌县城几公里处,会有一个红色群雕园。所以我出了广昌以后,一直特别留意寻找这个群雕园,可是一路上都没有看到。而且出了广昌以后,再也没有一块旅游指示牌。

   百度地图上通常会有旅游景点的标识。但这个群雕园,查百度地图也查不到。按照上一个旅游指示牌的提示,群雕园应当在出广昌县城大约六公里左右的地方。快到地方的时候,我看路边有一家便利店。就进去看了看,发现她家的商品还挺丰富,我选购了一大瓶混合果汁,一包蛋糕,和一个鸡腿。然后问老板,群雕园在哪里?她竟然也说不清楚。

   后来上网查询才知道,由于资金缺口很大,这个群雕园可能还没有完全建成。位置也不是在我骑行的国道旁边,而是在位于鹰瑞高速公路进入广昌县城北挂线交叉地带的山头上,现在已经建成的部分由毛泽东骑马像及红军战士青铜组像、大型红旗雕塑等组成,体现的是毛泽东当年带领井冈山部队参加攻打吉安市时,路过广昌的时候,写下的《减字木兰花 · 广昌路上》的中,毛泽东骑马过广昌,红军战士跟随行军时“风卷红旗过大关”的景象。在主体雕塑下方镌刻毛主席手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实浮雕背景墙表现内容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发生在广昌的重大战役和红色主题故事、人物等。

   因为没看到实景,我从网上下载了几张照片,与大家分享。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12点,骑行了70公里,路过甘竹镇。我来到镇里,在路边的一家小饭店吃了快餐。他们家的快餐十元钱一位。内容包括:一二大碗菜,一共四样:炒豇豆,炒腐竹,炒黄豆芽,和一个小鸡翅根儿,这是副食。主食是大米饭,随便吃。我因为早晨只吃了两个肉包。有些饿,所以吃了两二大碗米饭,一碗菜有点少。正好我在便利店买了鸡腿儿,拿出来一起佐餐。

  

[attach]17527709[/attach]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吃饭时,女老板一家人对我长途骑行非常感兴趣。听说我从沈阳骑到深圳又骑回来,非常惊讶。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沈阳在哪里,女老板问,沈阳是不是快到北京了?我告诉他,沈阳已经过了北京,是在关外,她惊叹了一下。



发表于 2018-8-12 13:04 479 只看该作者

   吃完饭,我继续上路。甘竹镇旁边的一个村子,全是白色的房子,村前的池塘里,开满了白莲花。白房子白莲花,相映成趣,很是漂亮。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走出甘竹镇,很快又骑了十几公里,来到了白舍镇。白舍镇好像没有小旅社,只有两家宾馆。我走进一家。问老板,住一晚上最便宜多少钱?旁边的一个人笑着说,60元。老板听他说的,无奈的说就60元吧。原来那个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天,刚刚要退房。我一听他说这个价位,知道是空调标准间儿。本来今天这样的天气,用不着住空调房,原来我是打算住一个普通房,但是他家没有。算了,已经艰苦朴素了好几天,今天就奢侈一下,也算好好休整休整。

   老板登了记,给了我一张房卡,我上三楼一看,房间还真不错。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我放下东西,先冲了个热水澡。然后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睡醒后,泡了一杯热茶,开始整理游记。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发表于 2018-8-12 13:06 480 只看该作者

   今天路过了广昌县。广昌,是当年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场。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了后面的万里长征。可以说,长征之始,始于广昌之败。今天我们就来唠一唠这件事儿。

   1933年9月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开始后,红军接连失利,次年4月,北路军总司令按蒋介石的命令,集中11个师兵力,由陈诚统一指挥,向广昌发起进攻,广昌危急。

   此时,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领导人博古决心死守广昌,并调集军队准备在广昌以北地区同国民党军“决战”,保卫苏区。

   针对当时的敌我力量对比,毛泽东主张,继续诱敌深入、集中兵力、运动歼敌。但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却不屑一顾,他要“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丢失一寸土地”,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以外战胜敌人。

   这种战略正中蒋介石下怀。蒋介石总结前四次“围剿”的失败教训,第五次围剿采取了“步步为营,节节推进,碉堡公路,连绵不断,经济封锁,滴水不漏”,以碉堡构成包围网,一步一步地推进缩小,并最终消灭苏区的策略。

   在国民党军队步步进逼下,在李德博古等人的配合下,中共根据地日渐缩小。因为国民党军队以碉堡层层推进,而红军缺少重武器难以攻击碉堡,李德无视红军现况,以自己参与一战的经历东施效颦,用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战术应对国民党的进攻,其结果只能是一退再退。

   但是,阵地战、堡垒战的接连失利没有让李德明白在中国如何赢得战争,也没有使博古从对李德的迷信中醒悟。4月10日开始,国民党军队已向广昌进逼。面对危局,他们仍然主张坚守,为加强对广昌战斗的指挥,他们决定在广昌南三宫殿设立北路阵地野战司令部,博古担任政委,李德实际上是总司令,亲自指挥作战。4月21日,博古等人还下发《中央、军委、总政保卫广昌之政治命令》,要求全力保卫广昌,大量消灭敌人并最后粉碎“围剿”。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军令如山,中央红军只得主力尽出,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第13师等部迫不得已参加了这场红军有史以来最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

   阵地战当然是实力强大的一方占有优势,与蒋介石军队的飞机、大炮相比,红军只有轻武器和少量迫击炮和山炮,如何守得住。于是,几乎雷同的战斗过程一再发生:3月13日,红军坚守五都寨等阵地,国民党军集中十个师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猛烈进攻,红军伤亡2267人,被迫撤出战斗;4月19日,国民党军沿旴江两岸向广昌实施第二期进攻,红军凭坚固阵地及有利地形顽强抗拒,国民党军在飞机大炮支援下,迫使红军撤出阵地并占领延视峰、大罗山之线;4月18日开始,敌军进攻江西筠门岭,红军凭坚固阵地死守,敌军数度冲击未遂,然后调周边部队增援,并派空军助战,数日之后终将筠门岭攻克……

   此时,不仅毛泽东,其他的中央高层、红军高级指挥员也开始质疑李德的战略战术。林彪、聂荣臻在4月14日致电中革军委,反对与敌对峙,而应运动防御,机动消灭敌人。广昌之战前,彭德怀忧心忡忡,再三向李德进言,说广昌不能固守,敌军有飞机大炮,技术装备高于我军。面对李德偏偏决定构筑永久工事坚守的态度,彭德怀心急如焚,坚持道,红军没有飞机大炮,就算有比较坚固的野战工事,在敌人的装备下也不起作用,固守广昌将使红三军团全部毁灭。然而,李德并不采纳。4月26日,博古、李德以朱德的名义下达《坚守广昌的作战命令》,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广昌”,把中央红军主力分为东、西两个集团和广昌支点地域守备队,坚守广昌,并规定“只有受命后才能撤退”。

   4月27日,国民党军十个师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会攻广昌。彭德怀日后记述战斗过程道,“进攻广昌之敌七个师,一个炮兵旅轰击,每天约三四十架次飞机配合,拖着乌龟壳(堡垒)步步为营前进。前进一次只一千至二千米;在其火力完全控制之下,站稳了脚跟,先做好了野战工事,配备好火力,再进第二步;每次六七架飞机轮番轰炸。从上午八、九时至下午四时许,所谓永久工事被轰平了。激战一天,我军突击几次均未成功,伤亡近千人。在李德所谓永久工事里担任守备的营,全部壮烈牺牲,一个也未出来。”面对如此战况,博古、李德不得不放弃坚守广昌的计划,红军于28日撤出广昌。广昌保卫战,历时18天,中央红军毙伤俘敌共2626人,自身却伤亡5093人,约占参战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胜败虽是兵家常事,但生死关头,尽快总结教训、发现战争规律才是制胜之道。彭德怀战后痛斥李德的作战指挥从开始就是错误的,“崽卖爷田心不痛”。林彪从前线致信中央,坚决主张在苏区只能进行运动战,而且只有在地形有利和胜利在握时才能作战。张闻天严肃批评博古、李德的军事错误,指出广昌战斗同敌人死拼,遭受不应有的损失,是不对的。

   博古、李德却抱定军事教条不松手,自认为是坚决贯彻共产国际路线的布尔什维克。博古送给张闻天一顶“普列汉诺夫反对1905年俄国工人武装暴动的机会主义思想”的帽子,李德给彭德怀扣上“右倾”的帽子,他们还批评林彪,说不能迷信地形,任何战斗中谁也无法事先确认一定能取得胜利。

   至于为什么广昌战斗会失败?即使在多年之后,李德仍然在回忆录中振振有词地诿过于人,要么是敌人很厉害,例如广昌战役之前,他指挥的战斗未能实现打击敌人的目的,原因是“敌人根本不给我们以可乘之机”;要么是部队执行命令不到位,例如广昌防空设施建造马虎,“既不能抵御飞机轰炸,也不能抵御大炮射击”。

   其实此时,李德已对反“围剿”的胜利不抱希望了,广昌保卫战结束后,他在政治局和军事委员会中就表态,在敌人坚持堡垒战的条件下,要在苏区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是没有希望的,提出了主力部队突围的意见。

   5月,中央书记处决定,准备将中央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并获得了共产国际的同意。10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17日,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悲壮,最惨烈,牺牲最巨大,成果也最辉煌的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开始了。这场伟大的转移之路,整整进行了一年多。最终,走出了困境,走向了胜利。


十年十万里之三:沈阳深圳万里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