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992

主题

广西

骑车旅行日记(1996年,连载)

[复制链接] 查看:80831 | 回复:161
发表于 2020-5-4 00:34 71 只看该作者
骑车旅行记(28)

“ 牛 鼻 寨 ”

1996年2月28日       随滩——新宁县一个废弃饮料厂

早上起来钻出帐篷,我一边做着自己编的一套体操,一边观赏着眼前的风景:蓝蓝的小河,石桥,小船,农舍,绿绿的山……
丽丽收拾帐篷时,发现帐篷四周的地都是干的,唯独帐篷底下我们睡的地方都湿了。丽丽奇怪,向我这个自称的“物理学家”请教。我想了一下,也没想出什么道理,大概是跟“毛细现象”有关吧。
吃早饭可热闹了,除了那位大姐,周围几户人家也纷纷来拉我们去吃。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多热情的人们,真有点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我们本想还在大姐这里吃饭,但有一个来人不是劝我们而是劝大姐,说让我们去他家吃饭,大姐还是说“行啊。”于是我们就跟着这人去吃饭了。
路上,丽丽小声对我说:“以后吃饭不成问题了,我们可以‘免费’走湘西。”再有几公里就要进入湖南了,我和丽丽都很兴奋。广西资源山区人们的热情,使我们对湘西期望值高起来,没准在那儿到处会有人热情招待,免费吃饭。再加上丽丽的拉肚子、感冒也好了,我们身体也渐渐适应爬坡,不再那么疲倦;寒流也过去了,晚上睡觉又有了军被,总之心里很高兴。
吃完丰盛的早饭(有荤有素,有干有稀),跨上车子,向湘西挺进!

刚走了2公里,路右边就出现一个木头杆子,上面横挂的铁皮板上写着“湖南省”三个字。
“到了!”我马上招呼丽丽下车。本以为广西和湖南的分界处会在一个山岗上,没想到是在这么一个小山凹里。标志杆歪歪扭扭,铁板也斜着,字也不太清楚。但我和丽丽仍然很高兴,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入另一个省份啊。
“ 祝贺我们进入湖南,来,握手!”我说。郑重地握完手,又取出相机“立此存照”,这才三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普普通通的标志牌。
今天虽仍是上下坡,但是新铺的柏油路,很好走。走不久,就随着公路登上一座山岗。两边是深谷,绿绿的,往远处看,发现一座裸露的粉红色岩石山,光滑的岩石高低错落,奇形怪状,挺有气魄,有点西岳华山的味道。
骑到跟前,才发现这个类似华山的高岗已辟为旅游景点。进山路口建一巨大的仿古门楼,上写“牛鼻寨”。停车场上几辆小轿车,也不知它们是特意从附近的城市里开来还是顺路经过。门口也有几个卖旅游纪念品及冲印胶卷的摊位。游客不多,门票却不便宜,6元一张。本不想进去,可景点介绍中说山上有当年太平军石达开驻扎的寨址。犹豫了一下,又和负责人说了半天,结果两人只买了一张门票进山。
牛鼻寨群山属丹霞地貌,它不像岩溶地貌那样有一个个曲折幽深的山洞,而是在雨水的侵蚀下,发育出了一道道又深又狭的石缝。据称,全国最大的天然岩缝就在这里。它长约二三百多米,深高估计有50-100米,宽仅半米到一米,只容一人单向通行(下山的游客需走另一条路)。我们走在这狭长的石缝里,两边是长满湿漉漉苔藓的岩壁,头顶一线亮天,不时还滴下水来,挺有情趣。想来若不是因为此地过于偏远,仅这一条“天下第一缝”也会使游人如云的。
上山后我们一心一意寻找石达开的遗址“义军寨”。好不容易找到,却令人大失所望。根本不是遗址,而是一座小小的人工搭建的城堡,还未完工。狭小的地方不足一个篮球场,如何驻军?不过此行还是有收获,我们知道了何为“丹霞地貌”。
下山走另一条小径。石阶路旁照例有卖小吃及工艺品的。出人意外的是还有一个电脑画画儿的小商。不知他如何把一套电脑及摄像设备运到这里,又是如何接通220伏电源的。
下山后才发现我在兴安县城买的那付棉手套丢在山上了(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时,把手套垫在屁股底下,走的时候忘了拿)。好在天已不太冷,问题不大。丽丽笑我:“省了6元门票,丢了10元手套。”

傍晚在一个小镇附近,看见一个废弃的饮料厂。这是一个挺大的院子,几幢废弃的二层小楼。看不见有人,只有几只鸡在空荡荡的厂院里来回觅食。
我们想在这里宿营。把车停在路边,丽丽自告奋勇先走进去(旅行以来第一次),高声喊:“有人吗?”没人回答。丽丽不甘心,又高声喊了几声,才有一个老太婆从一幢小楼的二层走廊里探出头。可惜她一点也听不懂普通话,丽丽跟她解释半天我们想在这儿住宿,她也不明白。但她下楼跑到院后的树林里叫来了一个老头儿。老头马上就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当丽丽要给他解释什么是搭帐篷时,他马上打断说:“我知道,知道。”他甚至还知道固定帐篷要用铁钎子。
丽丽小声跟我说:“他肯定当过兵,什么都知道。”果然老头在大连当过兵,去过好多地方。后来转业到这儿。现在退休了,就看守这片破厂房。
老头同意我们住,但他把我们领到一个距他住的那幢好楼非常远的一幢破楼里去住。这楼的屋子没有门,没有窗,也没有灯。
临走时老头不放心,又仔细看了我们的身份证。最后说:“你们一会儿过来吃晚饭吧。”语调虽不很热情,我们已经很高兴了。
安置好东西、搭好帐篷,我们就过去吃晚饭。菜和饭都非常少,我和丽丽不好意思使劲吃,只勉强垫了垫肚子。吃完饭,我正犹豫要不要客气一下提出交些钱,老头已经开口说:“咱们来算一算饭钱。大米现在的时价有2块钱一斤的,有1块8一斤的,就按1块9来算吧。你们两个人就算吃一斤。鸡蛋呢,我也不多算,7毛钱一个吧,两个鸡蛋1块4。还有青菜……”我和丽丽有些生气。大米饭我们最多吃了六七两,绝对没有一斤,尤其那么小的鸡蛋要算我们7毛一个。(“像鸽子蛋。”丽丽语。)可他还自我感觉对我们很好,又讲了一通大道理,什么青年人应该为国出力,好好工作才能老有所养之类,暗示我们不应到处闲逛。最后又很“慈祥”地说:“你们回家后可以和我通信。”气得丽丽不知说什么好。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5-7 00:43 72 只看该作者
骑车旅行记(29)

丽 丽 哭 了

1996年2月29日          废弃饮料厂——武冈某小学          阴

早晨起来后,收拾好行装。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去那老两口家吃饭。由于有了心理准备,反而不觉得人家有多么不好了。这次饭足够多,我和丽丽也敞开吃饱,最后结算饭钱,也和平时在饭馆吃差不多。
吃完饭,由于没有湖南省地图,又向老头打听了一下前面村镇的远近、道路的情况,然后礼貌地道别,骑上车出发。

自昨天进入湖南以后,景物明显有了变化,甘蔗、香蕉是绝对看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路边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柑桔林。公路两边的护路树第一次出现光秃秃的落叶树,完全和北方的冬天一个样,让人有一种亲切感。路边小店开始有卖面条(挂面)、馄饨的,丽丽还发现有一个小摊在卖火烧!
在广西时路边村民烧香的小神龛只有鸡窝大(丽丽语),很破旧,而现在这些路边的小神龛变得又高又大了,跟人住的房子差不多,而且都是新砖新瓦。湖南小镇路口的地名牌也非常大,均用很好的石料做成,有三四米高,两米宽,上面书写的地名自然也大。湖南路边村口还常能看到高大的画有八卦图案的影壁,这在广西是没有的。
湖南和广西也有完全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无论多么偏僻的小镇,街头都会摆着几张台球桌;无论多么简陋的小卖部,里面都会有长途直拨电话;而公路沿线或高架或深埋的通信光缆旁都竖着一模一样的大告示牌,告诉人们通信光缆里不含铜铝,偷盗无用。
路过一个镇邮局,我问丽丽:“发不发信?快进大山了,再不发就没机会了。”(丽丽常给家写信。)丽丽低头看看自己,转了转眼珠:“不发。这个样子进去别把邮局人吓着。”我和丽丽现在穿着都很狼狈,又脏又乱。

进入武冈境内,我们发现这里的人都不太注意交通规则。行人横过马路,竟然连两边看都不看一眼。自行车下大陡坡,一点闸也不捏。汽车也常紧贴着路边行人呼啸而过。开摩托车的就更不用说了。我眼见一个人跨在摩托车上发动车,也不抬头,车起动后一下子冲到马路中间去;对面的卡车看见了竟也不减速鸣笛,惊得我禁不住高声喊叫提醒他们。
从武冈到洞口,一路上不断看见“事故多发地段”的牌子,几乎几百米就有一个。我和丽丽相互提醒,集中注意力,减慢车速,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下午,果然在一个大陡坡处看到一起交通事故。在一个小镇边,老远就发现前面聚集了一大群人,我心想一定出了什么事。到跟前一看,陡直的公路中央横躺着一个穿蓝衣服的男人,脸上盖着一块红布。旁边一个妇女哭喊着拼命往死人身上扑,几个女人使劲拦住。看来是刚被撞死,前面五六米处歪着一辆大卡车,车轮打着眼(车轮下塞着石块,防止移动)。卡车前面也有一个年轻姑娘坐在地上大哭,几个姑娘在劝,看样子像死者的女儿。
推车从旁边过时,我心里很不好受。丽丽也紧紧咬着嘴唇。
挤出围观的人群,我赶紧骑上车快走。走了很远,回头一看,丽丽没跟上来,还在推车走。
我以为她车坏了,停下来等她。走近了一看,不好,丽丽在掉眼泪。
我赶紧迎上去。刚到身边,丽丽一下忍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心里明白,她是触景生情了。
丽丽的父亲就是死于一次意外事故。刚才看见死者的妻子大哭,她一定想起自己的母亲。而那个大哭的姑娘,又让她想起自己的姐姐。
我轻轻扶着丽丽,帮她支好车,让她坐下。丽丽坐下又哭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缓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丽丽才恢复正常。她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亲眼看见车祸撞死人。我也告诉她,自认识后,我头一次看见她哭得这么厉害。
其实,我自己刚才也触景生情,心里很不好受。那是在1993年,我作为《山野》杂志的记者,参加了中澳联合洞穴探险队,在四川南桐地区探洞。不曾想在探洞时遇到了塌方,我们第二探险小组的五个人,当场就砸死两个人,另有一个重伤(终身残疾),一个轻伤。虽然我安然无恙,但刚刚还活蹦乱跳、有说有笑的同伴,一下就死在你面前,真让人接受不了。大约过了整整一年,我才完全摆脱了那次事件的心理阴影。
在路边坐了好久,我们才继续出发。

晚上到武冈市已6点。穿城而过后,在城郊路边一个小学校院里宿营。平时我们露营,都是把两辆自行车锁上捆在一起,放倒在帐篷旁边。今晚一位师傅告诉我们,这一带挺乱,常丢自行车,让我们把自行车寄存到旁边一个砖窑厂里。
晚上睡下后,有几个好像是治安员的人来询问了一下,干什么的,从哪来等。又叮嘱这儿靠公路近,治安乱,要注意安全。还问我们吃饭没有,总之,态度还算好。
上半夜起来解小手时,发现下小雨了。于是叫醒丽丽,两人一起把原来垫在帐篷下面的防雨蛇皮布抽出来,盖在帐篷上,并套挂好。几分钟就弄好了,继续回帐篷睡觉。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5-8 15:12 73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样平实自然的文字,可惜了,没留下图片。
发表于 2020-5-9 08:49 74 只看该作者
专业户外老前辈!
发表于 2020-5-10 00:42 75 只看该作者
骑车旅行记(30)

天 暖 了!

1996年3月1日        武冈丰仁小学——洞口某乡—房基地      晴

今天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
早上8点起床后,一边晒夜里湿了的东西,一边开始做饭。几天来始终在山里走,护林防火期间,我们一直不敢生火野炊。今天在小学院里,又可以自己做饭了。我到旁边砖厂把夜里存放在那儿的自行车推来,又到不远处的机井处舀了凉水,砖厂师傅又给了一把菠菜,就在学校院里支起三块砖头,捡来半干不湿的柴禾,开始做米饭炒菜。
照例有围观的人,大人孩子都有。但不如广西人热情,他们只是默默地看我做饭,或者伸着头看丽丽记日记。
吃完饭,东西也晒干了。收拾好出发时,一看表,10点半。
一出发就觉得热,毛背心和外衣都脱了,只穿一件T恤和一件衬衫。真希望这种好天气能持续半个月,帮助我们走完美丽的湘西。
大山没有了,变成了一个个矮矮的丘陵。村庄多起来,路也好走多了。在一个小村口,丽丽忽然停车下来,朝我摆手示意,我赶到跟前,她指给我看一只躺在草垛里晒太阳的小白猪。小白猪闭着眼,伸着四条腿,耳朵一扇一扇的,非常好玩。
丽丽昨天又教我认识了一种树: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这种树上悬着一个个海棠大小的果子,确实很像悬挂的小铃。
“其实这种树原产地是中国,因为它作为行道树最早用在法国租界,所以人称法国梧桐。”她说的时候得意洋洋。
最后丽丽对我的植物学水平做了评价:“你只认识杨树和柳树,还有那些树上长着果子的果树。”
“是这样的。”我老老实实地点头承认。
但今天公路两边的护路树,我和丽丽都没见过(我觉得长得有点像杨树)。丽丽问一个迎面走过来的小伙子,这种树叫什么名字。小伙子穿得很整洁,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这呀,这叫白桦树呀。”他不紧不慢地边走边说。
“不对!白桦树长在东北。”丽丽马上反驳。
“我们这里也有呀——”
“我见过白桦树,树皮不是这样的!”
“我们这里是另一个品种呀——”
“那也不对,不是一个品种也不能相差太远呀。”
…… ……
丽丽和那个小伙子已经相对着走过去了,两人仍边走边回头争论。距离越来越远,声音越来越高。丽丽是急脾气大嗓门,小伙子是面带微笑不紧不慢。我在一旁看着觉得真有趣。丽丽就是这样,直率,较真儿,无论什么非争个清楚。
不久,我们坐在路边休息时,丽丽忽然问我,“你1988年一个人出来旅行时,带了多少钱?”
“2700元。”我对这个数字记得清清楚楚。
“这么多!都是你自己攒的?”
“……不是,是我父母的钱。”
“他们支持你旅行?”
“哪里,他们反对我旅行。”
“那为什么他们还给你钱?”丽丽有些奇怪。
“……说实话,是我偷拿了家里钱跑出来的。”我有点不好意思。
“哎呀,你怎么能偷拿家里的钱?”
“……也不能说是家里的钱……实际是我自己的钱。”我有点支支吾吾了。
“你瞎说些什么呀!到底是家里钱还是你自己钱?”
“说实话吧,那是我父母攒的钱,他们说留着给我取媳妇,所以也是我的钱。”我不再支支吾吾。
“原来是这样……那你旅行回来他们骂你了吗?”丽丽小声问。
“骂什么呀,”我笑着说,“我在外旅行一年,他们想我还想不过来呢,回家时他们高兴死了,我妈都哭了。”
“艾,可怜天下父母心。”丽丽停了好一会,才说。

下午到洞口县城时,我们去邮局把那条儿童睡袋寄回家。现在天这么暖和,我们又有了军被,这条小睡袋肯定是用不上了。
邮寄时发生一点小麻烦。服务员非让我们写上寄件人的详细地址和电话,以便包裹找不到收件人时好退回去。我说我们是骑车旅行的,我现在要把不用的东西寄回家去。收件人的地址就是我这个发件人的家庭地址,而我在湖南旅行、寄东西是没有家庭地址的。服务员不干:“无人认领时我们退给谁去呀?”无奈,只好寄件人地址写上丽丽家的,收件人地址写上我的。
不知为什么,邮费很贵,10.9元。以前我们在海南往家寄东西,同样的重量才5元多。大概是把如果北京地址无人领取,包裹退往河北丽丽家的邮费也给算上了。那个女服务员听说我们是骑车旅行来此时,一副不屑的样子,好像我们是不务正业问题青年。
洞口县城依然没有卖湖南省地图的。

晚上天已开始黑了,才在路边找到一处房地基搭起帐篷。地基不平,附近倒有一块平地,但靠着一个土崖,我们不敢在下面睡,怕崖上掉东西下来。旁边一家有一条大黄狗,看见帐篷这个怪东西,不住地叫。因狗叫不停,屋里出来几个人过来看了看。
“你们的睡袋是毛的吧?普通棉花?哦,那一定是太空棉了。”其中一个女的不冷不热地问。
我向他们要了一点开水。他们并不热情。
今晚没有风,一点也不冷。丽丽躺下了,我还不太困,又钻出帐篷,看了一会儿夜景。这里到处都光秃秃的,有一种凄清的美。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11 17:19 76 只看该作者
戎小捷 发表于 2020-3-13 23:10 骑车旅行记(5)宾 阳 印 象1996年2月5日             昆仑关——春风饭店        ...

有没有照片,想看看你们的骑行照。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16 03:35 77 只看该作者
楼兰流沙 发表于 2020-5-11 17:19 有没有照片,想看看你们的骑行照。

时间太久,照片不知藏在哪了,抑或丢了……抱歉!
发表于 2020-5-16 03:37 78 只看该作者
骑车旅行记(31)

  “你们翻不过去!”

1996年3月2日          洞口塘——塘湾乡响溪村

整天都在大山里转。相比之下,前一段时间的山都成小丘陵了。不过路并不是盘山路,而是在山根底下绕来绕去。骑起车来,一点也不累。“我喜欢这样的山区!一看到这样的山,我就兴奋。”丽丽说。
我也一样。
山已有点像北方的山,光秃秃的,除了几片长松树的地方。丽丽说,山像剃了癞痢头,一块一块的。
公路旁边一条不大的河,叫月亮河,缓缓地流。路就随着河弯来弯去。吸引人的是,你永远无法猜到转过下个弯你会看见什么景色。
上午遇到一处好风景:公路从一个“山洞门”里穿过(也可以说是一个超薄的隧道),旁边是蓝蓝的河。我取出相机给丽丽照相,谁知一摁快门,相机不工作。赶紧换了一付电池,再摁快门,还是不工作。这才想起昨天去邮局给家里寄东西时,不小心把相机掉到地上了。相机外面包着两层套子,摔得又很轻,当时认为不要紧。莫非是把相机摔坏了?那就糟了。损失一台相机是小事,关键是我们现在就没用的了。在大山里想再买一台也没有啊。
丽丽比我还急,但她这次没埋怨,只是一个劲地说:“别着急,好好检查检查,不会坏的。”
我想了一下,先试着摁自动倒卷,还好,可以倒卷。倒完卷后打开后盖,再重新装上一卷,盖上后盖,再一摁快门——“吱”一声响——好了!我心里高兴得没法说。丽丽当然更高兴,对我大加赞赏(这可很少见啊)。
经过这一次“事故”,我和丽丽对相机倍加小心,用完后仔细包好再小心装入后包。(不敢装到车前筐里了,怕颠坏。)
中午在路边一老乡家借灶做饭。男主人个子矮,女主人个子高,有些北方口音。一问,原来是山西人,爷爷那辈迁来的。吃饭的堂屋里供着牌位,上写:“晋阳郡唐氏历代宗亲”。丽丽告诉我,她的祖先原来也是山西人(杏花村),唐朝黄巢战争时迁到河北的。“我是从村前一块碑上看到的。”丽丽说。

下午5点,终于来到著名的雪峰山下。路上听人说这是湖南最高的山峰,上坡有15公里,而且特别陡。在饭馆吃饭时,一个胖司机甚至对我们说:“你们驮这么多东西,绝对过不去。我常跑这条路,知道情况。不信你们就试试,用不了半天,你们就爬不动了,还得推回来。”
他的话引起我们的重视。去年骑车去内蒙旅行,经过河北时,在一个叫黄土台的地方(外号“十八盘”),也有一个司机说我们过不去。当时没在意,空着肚子就开始爬坡,结果又饿又累,还真没翻过去,只好在半山腰饿着肚子露宿一晚。这次我们可不敢掉以轻心了。
吃完饭,我们又先后向几个山下的村民打听情况。山下的村民说,他们上山徒步走小路,很容易上去,推自行车走公路也应该不会有问题。并告诉我们曾经有一个退休老头来旅游,推空自行车翻过去了。我们这么年轻,应该没什么问题。仔细考虑,觉得还是当地村民的话比较可信。我们决定今天不走了,明天集中精力翻雪峰山。

宿在山下村边一户人家的小水泥场院上。户主大妈开始不让我们搭帐篷,指着附近的一块水稻地说:“你们可以住那儿嘛。”丽丽立即生了气,大声说:“地里怎么睡?又湿又不平!”后来大妈看了我们的身份证后才勉强同意。又看见我们写日记,态度有点好转,指着场院上一堆破塑料苫布对我们说:“你们可以用我这块雨布垫在下面,只是明天别拿走。”丽丽马上说:“我们自己有,不用你的。”
等大妈走了,丽丽一脚把那堆破苫布踢到一边,说:“不是把咱们当大款,就是当成要饭的。”
我说:“你也不要怨人家,你看咱们的衣服脏成什么样子了。”
“反正我觉得湖南人不好,比广西差多了。”丽丽仍气哼哼的。
就要躺下睡了,户主大妈的儿子回家了,又过来盘查。仔细看过身份证后,又要看工作证和介绍信。
“我们辞职了,没有工作证、介绍信。”丽丽没好气地说。
“辞职了也该有过去的工作证呀?”
“辞职了还拿原来的工作证,那不是欺骗吗?搞不好弄我们个诈骗罪怎么办?“丽丽声音提高了许多。
那青年看了看丽丽,支吾了几句“这儿治安很乱,你们在外露宿要注意安全”之类,就回屋去了。
那一家人自然再没出来管我们,当然更谈不上问寒问饥了。
整个村子也十分冷淡,没有人过来围观打听,我有些奇怪。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5-19 03:10 79 只看该作者
骑车旅行记(32)

翻 越 雪 峰 山

1996年3月3日         响溪——雪峰山后乡招待所

因为要翻雪峰山,早上破例7点起床(平时是8点)。也不等把东西完全晒干就收拾好行李出发。旁边住家里的人光看着不说话,明知我们没吃饭要翻山,也不客气一句。走出几百米后,我问路边两家可否借火做饭。一家说没有柴了。另一家说自己也正要做饭吃。我问可否多做点一起吃,我们交钱。他又支支吾吾说不方便。没办法,我只好要了点开水,吃了两个昨天饭店买的冷包子。丽丽说不饿,什么也没吃。
听说4公里外有个饭店,结果走了不到3公里就到了。老板娘30多岁。她说现在时间还早,没有现成米饭,我们只好等。
提起早上没人愿意帮助我们做饭,丽丽就生气;“湖南没遇一个好人,全冷冰冰的。”停了一下又说:“湘西是山区,照理人应该热情才对的。你看广西山区的人多好。”
我说,也许是历史上湘西土匪多,山民们都养成了谨慎冷漠的习惯。
“唉,早知道这样,我们来湘西干什么?”丽丽叹气说。
当然现在已无退路,只有向前、爬山。但愿今后能遇到好一些的人。
“翻过山以后,得洗衣服了,要不然人家总把咱们当叫花子。”丽丽想了想,又说。
不错,我们的衣服整个都太脏了,更别说领口、袖口了!
饭做好了:一个素炒白菜3元,一个炒鸡蛋3元,米饭每人1.5元,随便吃。鸡蛋是用辣椒炒的,丽丽非常喜欢,我就尝了一点,全让她吃了。米饭我吃了三碗,丽丽吃了两碗。老板娘告诉我们从这儿开始算正式爬山,上坡有15公里,很陡。想起我们曾经有一次爬陡坡,3个小时只爬了4公里,我担心一天翻不过去,又让丽丽去旁边一个小卖部买了够吃两顿的点心,做好了在山腰宿营的准备,以防万一。
“你爱吃什么就买什么,别管我,也别管贵不贵。”我叮嘱她。

吃完饭,开始正式爬山。我们准备打持久战,一步一步慢慢往上挪。
我对丽丽说,“别着急,咱们就像两只小甲虫,一点一点往上固拥,固拥固拥就到顶了,然后一翻身,出溜一下就滚到山那边去了。”
丽丽这次倒是认真听着,没有反驳。
很好的柏油公路,摆着巨大的“之”字,坡并不像人们告诉我们的那么陡。吃饱喝足的我们,又做好了思想准备,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累。爬上几个“之”字后,往下看,公路就在脚下面盘来盘去。往上看,山还有很高,景色也很好看,我和丽丽一致认为应该照相留念。拍了一张后,又爬了几个“之”字,再看,景更好,于是又拍,如此反复拍了三四张。
因为预先别人一致说上坡有15公里,所以我们就边爬坡边看路旁的里程碑。每爬完一公里,我都要停在路碑边,大声向落在后面的丽丽喊一声,然后做一个“V”型手势,以示鼓励。
今天不冷,我们都只穿一件薄毛衣。路上清澈的山溪随处可见,喝水一点不用发愁。我一般在自行车左边推车,推累了,我就倒倒手,到自行车右边去推。再累了,我们就停下来歇一会儿。不过这种情况不多,我们停下来主要是为了看风景。
风景很好看:高高的山峰一片苍翠,白白的绕来绕去的公路像一条飘带,
飘带上慢慢上爬和飞快下驶的汽车;散在山坳间的梯田,山坡上悠闲吃草的黄牛,山谷里炊烟袅袅的村庄……
山里很静,只有上坡汽车吃力的轰鸣声,和下坡汽车吱吱的刹车声。偶尔在小山凹里有几只艳丽的小鸟跳来跳去,也不鸣叫。
就这样边爬坡边看景,不知不觉已爬了6公里,又爬了一会儿,绕过一个弯,我和丽丽不由同时一愣:怎么,到顶了?
这看来像个山顶。一个饭店,几个工棚,一群闲谈的人,而公路开始向下斜了。我又惊又喜又疑,问一个穿着像道班工人的中年男人:“前面还有上坡吗?”
“没了。”他也有些惊讶地看着我们这两个推自行车上来的人。(一路上,除了我俩,没有别的骑车人。)
“前面基本上全是下坡了。”另一个人补充说。
咦,就这么到顶了?所有人都说有15公里的雪峰山,怎么才爬了7公里就完了?我和丽丽互相看着,仍不敢相信。那么多人向我们描绘的难爬的雪峰山,让我们担心了半天的雪峰山,就这么简单地到顶了?
原计划在山顶照相留念,可公路在山头上平平地伸展,看不出是山顶。我们只好在一个有特点的松树皮小屋前照了一张自拍合影。

开始下山了,我们才领略到了雪峰山的险,原来险在山的这一边!公路急速地拐来拐去,路边几乎处处写着“险!”“慢!”“特险!”“坡陡弯急,只可一、二档下山!”等等。更有一处写着“险中险!”还有两处立着“血字碑”,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在此翻车死了多少多少人。
在下坡极陡处,路面都用一种中间带凹圆孔的方砖铺成,以增加路面摩擦力。凡遇到这种情况,我和丽丽都不敢骑,下来推。主要是因为太陡,其次是因为太颠。说实话,我走过不少大山,还从来没见过这么陡的坡,也没见过这种专门铺着带孔方砖的路面。
看到坡这么陡,我招呼丽丽停下来重新调整车闸。我有意把车闸调到不用手捏闸皮也挨着车圈。即使这样,下大坡时,我心里也有些紧张,不住祈祷丽丽的车闸可千万不要出毛病!(我的车闸出毛病,我可以用脚刹车。)
只有在坡较缓时,我们才停下来看看两边山谷里的风景。山谷很深很深,公路这时不再走“之”字,而是在基本上一样高的群山腰间绕来绕去,颇有点川藏公路的风采。
下山时,我们不敢太靠边骑。只要没汽车,我们一律就在公路中间骑。跟在后面的丽丽也不让我回头张望她,以免我车歪向崖边。(有一次我回头看她跟上没有,她叫喊着把我大训一顿。)

终于安全下到山脚。
又走了一段路,我们在一家路边小店停下吃午饭。小店很干净,老板也挺热情。
“你们从哪来?”老板边给我们倒洗脸水边问。
“从广西骑车来。”我说。
“广西人?”
“北京人。她是河北人。”我说。
“你们从北京来这儿,要骑多少天?”老板边倒茶边跟我们搭话儿。
“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嘛,我们从广西骑来的,要回北京去!”丽丽最耐不起别人忘记已说过的话。
老板并不生气,微笑着点点头:“这么说你们是从雪峰山那边翻过来的?”
“嗯。”丽丽这才有些高兴,“我们是今天早上开始翻的。”
“不简单。你们已经翻过来了,我原以为你们正要翻过去呢。”
停了一下,老板又说:“从这边翻要难一些,从那边翻要容易些。”
他说的对。这边的坡比我们爬的那边要陡得多,也长得多。而且路面也不好,柏油路、特殊的防滑砖路和土路相间。说实话,如果我们是从这边翻雪峰山,真没准一天翻不过去。
饭很快端上来,一个辣椒炒鸡蛋3块,素炒菜苔3块,米饭还是两人3块,随便吃。
饭店里有一台电视,正在放电视剧《围城》。我和丽丽都喜欢看,边吃边看,吃完饭不想走,还接着看。毕竟刚翻过在湖南号称“天险”的雪峰山,挺自豪,犒劳犒劳自己,也顺便休息一下。
老板仍然很热情,又给我们一人端来一杯热茶。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22 01:22 80 只看该作者
骑车旅行记(33)

  冷漠的湘西

1996年3月4日         乡招待所——龙田乡大龙村                晴

昨天晚上和丽丽吵了一架。
起因是昨天中午翻过雪峰山后,下午接着赶路。天气热起来,只穿一件衬衣。又老是爬一些小坡,我和丽丽都出了一身臭汗。
“真热。我身上粘乎乎的,难受死了。我要洗澡嘛。”丽丽心里有话就说。
“那今晚就到黔阳住旅店,找个高档点儿的,带洗澡间。”我说。
“不行,旅店太贵。”
“那就买个桶,我明天野炊时给你烧热水,中午时洗。”
“不行。你那一小锅才烧多少水?等你烧够一桶水早凉了。”
“那你说怎么办?”我有点不高兴。
“我不知道,反正你得给我想办法。”丽丽撒娇地说。
我忽然觉得丽丽太娇气了,但没说什么。
傍晚,在离黔阳几公里的地方,天快黑了,我们也累了,再加上丽丽一下午都在嚷着要洗澡,只好决定不露宿,住招待所。
招待所是当地乡政府开的,没有淋浴。我们只好在厨房烧好一桶水,再拎到楼上屋里去洗。忙了半天,总算两人都勉强擦了一下身。
我下楼去厨房烧热水时,因贪看了几眼旧报纸,耽搁久了。回来后,正急等热水擦身的丽丽抱怨了我几句。我也正嫌她娇气,就很不耐烦地和她吵了几句。
丽丽性格直率,有话就说。我性格内向,尤其是对女孩子,有什么意见都藏在心里,表面上还是高高兴兴。可是时间久了,不定什么时候哪句话就触动了“机关”,我一下子来个总爆发,往往把丽丽吓一跳。
和好后丽丽说我:“你有意见就早点说出来嘛,不要憋在心里。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她是对的。我性格上的确有弱点。
这几天丽丽的脚趾总抽筋,大概是几天来老推着车子爬山累的。昨天晚上临睡时我给她按摩了一会儿,但效果不明显。

今天一早就到了黔阳。
黔阳又叫安江。楼房很少,铺瓦的平房多。街道又宽又干净,快慢行道也用护栏隔开。总的印象是很幽静。我很喜欢这座城市,丽丽也喜欢。
我们想买一幅湖南地图,于是打听新华书店在哪儿。一个人告诉我们说在大桥旁。我们来到大桥旁又打听。一对中年夫妇很热情,说大桥这儿没书店,书店在挺远的一个小胡同里,不好找,他们领我们去。左拐右拐,终于来到那条小胡同,也找到了门牌号。可惜这是旧地址,书店刚迁到新址去了,就在大桥旁边。我和丽丽哭笑不得,那对夫妇也很尴尬。进湖南以来唯一遇到一次这么热情的人,还是帮倒忙。我们仍然谢过他们,又骑车回大桥。
书店找到了,可惜湖南交通图已卖完,只剩一幅旧的样图挂在墙上。售货员不敢卖,我们找了经理,说了半天,才用原价把这张旧图买下来。
吃完饭出黔阳。公路上零星出现穿戴民族服饰的苗族妇女,让人高兴。路边黄黄的油菜花,很艳丽。收割后的稻田里,桔杆堆成一个一个圆乎乎的柱子,上面做成个奶嘴样的顶,很逗人。
路过村庄,看见一种硕大无比的红顶“鸭子”,一问,原来叫铜鹅,本地的特产。
一个小贩在村口卖鹅蛋,好大的个儿!丽丽嚷着要买个尝尝,一问,5元钱!吓得丽丽直吐舌头。原来这蛋是种蛋,用来孵小鹅的,不是吃的,所以这么贵。
中午遇到一条小河。我们决定不赶路了,彻底解决卫生问题。丽丽去洗脏衣服,我则把潮湿的帐篷、睡袋统统打开,在河滩太阳下彻底晒干。我们的衣服太脏了,不光领子黑得不像样,而且内衣都变硬了(一点不夸张),酸臭酸臭,丽丽洗了好几遍还不起肥皂沫。
我忙着记笔记,记完笔记又捡柴生火做饭。在河滩上不必担心失火烧山。
过路的人只是看看我们,谁也不打听,谁也不说话。湘西人真是怪了。
吃完饭,换上已晒干的干净衣服,我们继续赶路。看着自己身上干干净净,真舒服。我不住地夸奖丽丽。
下午在一个小村的十字街头,我停车去小卖部买东西。小卖部里几个闲聊的人,听我说从广西骑车来,全嗤之以鼻,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们满脸“你骗不了我”的表情,非跟着我来到路边看自行车。看了自行车及行李仍是不信,一个30左右的汉子又蹲下来查看我们自行车斜梁上的钢印。我们的自行车是在广西买的,上面自然没有湘西地区的钢印,这让他们十分惊讶。面对这些天性多疑的湘西人,我和丽丽也有些惊讶。难道这个地区有那么多人丢自行车?难道自行车上都要打上防盗的钢印?

傍晚宿营时颇费周折。在一个路边小村里,我们先后看中两块小场院平地,可一问旁边的房东,均不让我们搭帐篷。其中一个房东(中年妇女)还指着远处路边一块小平地说:“那儿可以搭帐篷。”那块小平地紧挨在悬崖边上,我们可不愿意半夜滚下去!没办法,只好接着走。
最后在路旁一个大村子的中央发现一块非常大的水泥场院,一看就知道是全村公用的。本想公家的场院也许好说话,谁知,几经交涉,旁边的住户才勉强准许我们住。老乡依然非常冷淡,晚上也无人来问我们吃饭没有。只有几个路过场院的人以取笑的神情看了一下热闹。好奇的小孩在我们帐篷旁多待了一会儿,也要被自家的大人远远地叫回去。原以为前两天湘西人对我们的冷漠是因为我们穿着脏衣服太难看,今天我们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可人们依然那么冷漠!丽丽深感失望,甚至提议不走湘西了,拐去贵州算了。
晚上随便吃了点剩点心,又要了一点开水喝下,就休息了。今天是正月十五,月亮很圆。村里没什么节目,只是晚上有小孩零星放了几个鞭炮,显得很冷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